喬萬軍被委以重任,感覺很開心。林氏在一旁提醒道:“你打算紅契登記在誰的名下?”


    喬萬軍傻眼了,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既然媳婦問了,是不是說明登記在他名下不合適?


    突然就聰明了一回,反問林氏:“你覺得應該登記誰的名字?”


    林氏推了他一把說道:“你傻呀,當然是登記在大丫名下。這些主意是她想的,錢是她出的。


    登記你名下,回頭你那倆兄弟又要出幺蛾子,我們現在是分家了又不是斷親,他們再把爹娘裹進來你能怎麽辦?


    別怪我說話難聽,你自己回頭想想是不是這麽回事。這次聽我一回,登記大丫名下!”


    喬菁菁不管他們的嘀嘀咕咕,從袖口拿出10兩銀子,“爹,這是酒樓給的定金,你拿去支付荒地和租房,另外過紅契應該要稅銀,明天問問裏正爺爺,也從這裏麵扣。


    剩下的銀子,娘明天在村裏收點雞蛋,不必多,50個就夠。再收50斤蔬菜,按平時集市的價格就行。後天酒樓會過來收一趟。”


    這些定然不夠,隻是過個明路,後天就好動手腳把空間裏的東西拿一部分出來。


    喬萬軍將一切都收拾好了之後,小時明吃飽喝足,早就心滿意足地趴在林氏的腿上沉沉睡去。


    林氏今晚的心情格外愉悅,嘴角始終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眼神充滿慈愛地輕輕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


    喬萬軍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深情地凝視著妻子,眼中閃爍著滿足和幸福的光芒。


    他看著眼前這個溫柔巧笑的女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無法抑製的旖旎之情。


    但當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四周那簡陋的環境時,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感慨。


    這裏雖然能夠勉強遮風擋雨,但卻實在太過破舊,空間也十分狹小,讓人感到有些壓抑。


    他暗自下定決心,將蓋房早日提上計劃。


    想到這裏,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這四壁斑駁的牆壁,內心愈發堅定了租房子的想法。


    隻有給家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才能真正體現出對他們的關愛與嗬護。


    翌日,喬萬軍腳步輕快的朝裏正家走去。


    結果喬正賢沒在家,得下午回來。


    喬萬軍隻得回來,想到閨女說的水田那些毛病,他踱步來到稻田區。順著田埂仔細查看。


    他時不時蹲下來,仔細觀察著水稻的生長情況;又時不時用手托著稻穗,用手指輕輕撚一撚,感受著稻穀的飽滿度。


    這樣一圈轉下來,他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也驗證了閨女之前所說的話。


    原來,產量低可能真的與種植方式有關,這就像修剪果樹一樣,如果不注意細節,有的枝條上果子太多就會造成養分不夠,果子長不大,長不勻稱。


    如果太少,施肥時容易被弄死,很容易影響到最終的收成。


    原先想不明白的事,被閨女這麽一說,再來現場驗證,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喬萬軍滿心歡喜地回家,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林氏和喬菁菁。


    喬菁菁對此早有預料,淡定地說道:“我之前就說過老辦法有問題,既然有問題咱們改進就好,沒道理一直停留在原地踏步。


    我之前跟你們說的育雙季稻的方法,其實還有些細節需要注意......”接著,她詳細地向父親講解了具體操作。


    林氏在旁聽得認真,最後笑著說:“照大丫這麽一說,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往年好!”


    一家人都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豐收的景象。


    喬菁菁查閱了百科全書,水稻從種子到秧苗大約需要40天。


    這個過程中涉及種子吸水膨脹、?發芽、?根芽分化等階段,?最終長成健壯的秧苗。?


    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和光照,?對秧苗的生長具有顯著影響。?


    適宜的水稻生長溫度為25-30c,?濕度應保持在70%左右,?同時還需要充足的光照。


    水稻育苗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時間,?還涉及到多個關鍵環節。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發芽試驗、?曬種、?選種和浸種消毒,?是培育壯苗的基礎。?


    發芽試驗確保種子質量,?曬種提高種皮通透性與吸水能力,?選種則通過鹽水選種來選出飽滿、?成熟的種子,?浸種消毒有效防止惡苗病等病害。


    ?此外,?播種量、?育苗方式、?苗床管理、?澆苗床底水以及覆土等細節也是影響育苗成功的關鍵因素。


    種子公司賣的稻種都是挑選過的,選種可以忽略,直接曬種吧。


    她把種子均勻的薄薄的攤在簸箕上?,以便能夠充分曬到太陽。


    這個過程需要2-3天。家裏就分到3畝水田和一畝旱地,這點活應該不會太久 ,於是把稻種收到空間曬上4個多小時。稻子曬好後泡入溪水等待發芽。


    然後找來喬萬軍確定收割起始時間和一畝田需要多久割完。


    最終喬菁菁還是決定在空間裏育苗。一來用秧盤方便,不容易被破壞,二來育苗蓋土後需要覆上薄膜,這東西不宜拿出。


    但為了驗證溪水的功能,還是留了一小部分的稻種在外麵育苗,並且不蓋薄膜。


    隻是將來如果此方法推行,還得想辦法解決薄膜的問題。


    當初買稻種多,種子公司還送了許多秧盤與薄膜,還有10袋總共一千斤的育苗土。


    秧盤不厚,有許多孔。邊上標注了561,按一畝田約1萬8千棵秧苗,秧盤就需要32-35個。


    三畝一共需要100個,得虧買的多送的多,不然還不夠呢。


    利用空間流速縮短了不少時間,將育苗土鋪在秧盤上再均勻的撒上稻種,少量多次的灑水保持土壤濕潤,再蓋上薄膜。


    留了兩盤未蓋膜的,等發到三芽一心的時候再拿出來,先和其它秧盤一起待在空間同步生長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懂啊,手握高配製空間穿越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知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知兔並收藏誰懂啊,手握高配製空間穿越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