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憫農·其二
誰懂啊,手握高配製空間穿越了 作者:知知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來老爺子愛吃甜食。
行吧,看破不說破。
喬正賢並不知道點心的插曲,隻知道麵前這個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老大哥,無論衣著還是氣質看著都不似普通人。
“老先生,您是京城來的?”
“不錯,”唐天保接過話,介紹道:“這位是京城司農部尚書,同時也是內閣大學士的程閣老。本官是工部郎中,在大壩村期間,為了方便行事,可稱呼我二人為程先生、唐先生。”
喬正賢沒想到這老先生來頭這麽大,還算有些見識的他,忽然就慌了,急忙要下跪行禮。
程閣老攔住,“不必如此。我特意繞過縣衙直接過來,一是不想麻煩,二是想盡快趕上紅薯的收獲。此等振奮人心的場麵必定要親眼目睹才好呀。”
接著雙手握拳對著天,“皇上仁德,心係百姓,看到陸縣令的折子最快速度做了安排。奈何老夫年紀大了,路上耽誤不少時間。”
唐天保聽到這看了一眼程閣老,但還是抿緊了嘴巴什麽都沒說。
喬菁菁笑道:“那您可算趕上了,今兒才第二天,您可以下午去看我家麥田產量。明兒一早再看紅薯和花生。”
估摸著一會喬萬軍要帶幹活的人去作坊食堂吃飯了,喬菁菁想了想還是讓老爺子在家裏吃,
至於那些侍衛也都暫時去食堂吃吧,她可沒精力做四十多人的飯啊。
擔心食堂今日備的飯菜不夠,她趕緊從空間裏拿出30斤豬肉,100個雞蛋,10隻兔子,4隻老母雞,蔬菜2大籃子。
全部放板車上讓村民送去食堂那邊。
“老爺子,現在時辰還早,不如我讓裏正帶你在村裏逛逛,一個時辰後你們回來,差不多午飯我也做好了。怎麽樣.”
順便您老去消消食啊喂。
“客隨主便,那老夫逛逛去。看看這邊的鄉村與京郊有何不同。”
幾人出門後,喬菁菁開始準備中午的飯菜。
今天收了紅薯,那老爺子又愛吃甜食,那就做幾道紅薯有關的,再做幾道家常菜吧。
說到甜食,喬菁菁勾唇一笑,那個家夥也愛吃甜呢。
“啊欠!”正在書房寫信的澹台舟突然鼻子發癢。
“殿下,您肯定是昨晚洗冷水澡凍風寒了吧!雖說白日裏還熱著,可是夜裏漸漸涼了呀。豐大夫也不在,沈青今日休沐,屬下叫太醫來瞧瞧吧。”
澹台舟被他念叨的煩死,“閉嘴!”
昨天收到菁菁寫的信,特別開心。可能是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他最近經常夢到她。
昨晚更是到半夜都睡不著,跑去淨室洗了個冷水澡。
宣景帝和皇貴妃一同來毓慶宮看兒子。剛踏進殿門,宣景帝渾厚的嗓音就響起:“舟兒,聽你母妃說你收到兒媳婦的信了,”
“回父皇,昨兒剛收到。不過信上沒說什麽,就是幾句問候。還讓我多陪陪你們。”
信就放在書桌上,
寫信內容看不到,但是信封上幾個字兩口子都看見了,簡簡單單“澹台舟親啟“五個字,讓兩人眼前一亮,好漂亮的字體,也很獨特。
皇貴妃笑道:“這喬姑娘真是越看越喜歡。這麽好的姑娘,你得好好待人家。現在是在寫信嗎?”
澹台舟點頭,
卻沒想到兩口子同時眼睛一亮,又期待又不好意思的說道:“你能不能問問喬姑娘,麒麟丹與麵膜還有香胰子美容丸能否多做一批,賣與我們?”
自稱用了“我們”,而不是“朕、本宮”,就知道他們是在商量,並且不想施壓。
作為身份最尊貴的兩人這樣做,無非是不想唐突了兒子的意中人,
澹台舟眼珠子一轉,這不就是生意嗎?
於是和皇帝建議,可以讓內務府定期采購一批,遇到有功之臣和嬪妃,用來賞人不錯,平時自己也能獨享。
他把這個事情寫進了信裏。之前聽菁菁提起過她說的商業計劃。
所以他斷定這事她會感興趣,不會怪他自作主張。
程閣老與唐天保由喬正賢帶著在村裏轉轉。不由得走向了作坊一帶。
如今作坊規模比剛建成時又擴大了一倍。
不僅紙張需要加大訂單,釀酒、榨油、紡線織布,做香雲紗等等,都需要依賴人工。
工人多了,宿舍、食堂也跟著擴大。
得虧她有空間作弊神器,加上明麵上家裏也種了不少菜,又有林氏打掩護,養活幾百人綽綽有餘。
喬菁菁前不久還是找了機會將空間的事與林氏說了。
之前林氏隻知道她遇危險時可以躲起來,隻是沒想到這個躲起來的地方這麽厲害,
她知道女兒如今不同了,她要做的就是守住女兒的秘密,需要她的時候她出現就好了。
小姑喬芙蓉做飯天賦著實不錯,喬菁菁讓她和李嬸子以及裏正小兒媳等一共10人負責食堂燒飯。
每人每月開2兩銀子。
每頓飯都要做幾百人的量,工錢是實打實的辛苦錢。
村裏不少人心裏直冒酸水,每個月2兩銀子,不就燒個飯嗎這也太高了,為啥不讓自家女兒媳婦兒的也去上工。
但沒人敢說出來,新村長厲害著呢。
黃氏嘴都爛完了,更不敢罵了。
她這種人一直愛圖個嘴痛快,現在不能罵人,實在太憋屈,加上喬蘭蘭的遭遇讓她心力交瘁,生生將自己悶出病來,躺倒起不來了。
……
幾人來到大食堂後,一路走過,閣老對這些布局都感到非常新奇,而唐天保則仿佛耗子掉進了米缸一般,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
對於長期在工部工作的唐天保來說,他對這些建築和工藝、工具的巧妙構思特別著迷。
這裏的許多物品構造給他帶來了無數的靈感,讓他有種,“我怎麽就沒想到還能這樣設計呢!”,這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讓他興奮不已。
這時一道奶聲奶氣的童聲傳來:“你們跟我讀,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行吧,看破不說破。
喬正賢並不知道點心的插曲,隻知道麵前這個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老大哥,無論衣著還是氣質看著都不似普通人。
“老先生,您是京城來的?”
“不錯,”唐天保接過話,介紹道:“這位是京城司農部尚書,同時也是內閣大學士的程閣老。本官是工部郎中,在大壩村期間,為了方便行事,可稱呼我二人為程先生、唐先生。”
喬正賢沒想到這老先生來頭這麽大,還算有些見識的他,忽然就慌了,急忙要下跪行禮。
程閣老攔住,“不必如此。我特意繞過縣衙直接過來,一是不想麻煩,二是想盡快趕上紅薯的收獲。此等振奮人心的場麵必定要親眼目睹才好呀。”
接著雙手握拳對著天,“皇上仁德,心係百姓,看到陸縣令的折子最快速度做了安排。奈何老夫年紀大了,路上耽誤不少時間。”
唐天保聽到這看了一眼程閣老,但還是抿緊了嘴巴什麽都沒說。
喬菁菁笑道:“那您可算趕上了,今兒才第二天,您可以下午去看我家麥田產量。明兒一早再看紅薯和花生。”
估摸著一會喬萬軍要帶幹活的人去作坊食堂吃飯了,喬菁菁想了想還是讓老爺子在家裏吃,
至於那些侍衛也都暫時去食堂吃吧,她可沒精力做四十多人的飯啊。
擔心食堂今日備的飯菜不夠,她趕緊從空間裏拿出30斤豬肉,100個雞蛋,10隻兔子,4隻老母雞,蔬菜2大籃子。
全部放板車上讓村民送去食堂那邊。
“老爺子,現在時辰還早,不如我讓裏正帶你在村裏逛逛,一個時辰後你們回來,差不多午飯我也做好了。怎麽樣.”
順便您老去消消食啊喂。
“客隨主便,那老夫逛逛去。看看這邊的鄉村與京郊有何不同。”
幾人出門後,喬菁菁開始準備中午的飯菜。
今天收了紅薯,那老爺子又愛吃甜食,那就做幾道紅薯有關的,再做幾道家常菜吧。
說到甜食,喬菁菁勾唇一笑,那個家夥也愛吃甜呢。
“啊欠!”正在書房寫信的澹台舟突然鼻子發癢。
“殿下,您肯定是昨晚洗冷水澡凍風寒了吧!雖說白日裏還熱著,可是夜裏漸漸涼了呀。豐大夫也不在,沈青今日休沐,屬下叫太醫來瞧瞧吧。”
澹台舟被他念叨的煩死,“閉嘴!”
昨天收到菁菁寫的信,特別開心。可能是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他最近經常夢到她。
昨晚更是到半夜都睡不著,跑去淨室洗了個冷水澡。
宣景帝和皇貴妃一同來毓慶宮看兒子。剛踏進殿門,宣景帝渾厚的嗓音就響起:“舟兒,聽你母妃說你收到兒媳婦的信了,”
“回父皇,昨兒剛收到。不過信上沒說什麽,就是幾句問候。還讓我多陪陪你們。”
信就放在書桌上,
寫信內容看不到,但是信封上幾個字兩口子都看見了,簡簡單單“澹台舟親啟“五個字,讓兩人眼前一亮,好漂亮的字體,也很獨特。
皇貴妃笑道:“這喬姑娘真是越看越喜歡。這麽好的姑娘,你得好好待人家。現在是在寫信嗎?”
澹台舟點頭,
卻沒想到兩口子同時眼睛一亮,又期待又不好意思的說道:“你能不能問問喬姑娘,麒麟丹與麵膜還有香胰子美容丸能否多做一批,賣與我們?”
自稱用了“我們”,而不是“朕、本宮”,就知道他們是在商量,並且不想施壓。
作為身份最尊貴的兩人這樣做,無非是不想唐突了兒子的意中人,
澹台舟眼珠子一轉,這不就是生意嗎?
於是和皇帝建議,可以讓內務府定期采購一批,遇到有功之臣和嬪妃,用來賞人不錯,平時自己也能獨享。
他把這個事情寫進了信裏。之前聽菁菁提起過她說的商業計劃。
所以他斷定這事她會感興趣,不會怪他自作主張。
程閣老與唐天保由喬正賢帶著在村裏轉轉。不由得走向了作坊一帶。
如今作坊規模比剛建成時又擴大了一倍。
不僅紙張需要加大訂單,釀酒、榨油、紡線織布,做香雲紗等等,都需要依賴人工。
工人多了,宿舍、食堂也跟著擴大。
得虧她有空間作弊神器,加上明麵上家裏也種了不少菜,又有林氏打掩護,養活幾百人綽綽有餘。
喬菁菁前不久還是找了機會將空間的事與林氏說了。
之前林氏隻知道她遇危險時可以躲起來,隻是沒想到這個躲起來的地方這麽厲害,
她知道女兒如今不同了,她要做的就是守住女兒的秘密,需要她的時候她出現就好了。
小姑喬芙蓉做飯天賦著實不錯,喬菁菁讓她和李嬸子以及裏正小兒媳等一共10人負責食堂燒飯。
每人每月開2兩銀子。
每頓飯都要做幾百人的量,工錢是實打實的辛苦錢。
村裏不少人心裏直冒酸水,每個月2兩銀子,不就燒個飯嗎這也太高了,為啥不讓自家女兒媳婦兒的也去上工。
但沒人敢說出來,新村長厲害著呢。
黃氏嘴都爛完了,更不敢罵了。
她這種人一直愛圖個嘴痛快,現在不能罵人,實在太憋屈,加上喬蘭蘭的遭遇讓她心力交瘁,生生將自己悶出病來,躺倒起不來了。
……
幾人來到大食堂後,一路走過,閣老對這些布局都感到非常新奇,而唐天保則仿佛耗子掉進了米缸一般,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
對於長期在工部工作的唐天保來說,他對這些建築和工藝、工具的巧妙構思特別著迷。
這裏的許多物品構造給他帶來了無數的靈感,讓他有種,“我怎麽就沒想到還能這樣設計呢!”,這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讓他興奮不已。
這時一道奶聲奶氣的童聲傳來:“你們跟我讀,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