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道門,逍遙洞天。淩雲仿佛進入了一幅水墨山水畫之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詩中的景色照進現實,青山綠水,落日餘暉,孤鶩齊飛,水空相接,這是來自大自然的寧靜祥和,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山水無憂風起皺,落日餘暉天盡愁。紅塵美景皆過客,浮生一夢百事休!”一名麵如冠宇,玉樹臨風的白衣男子吟詩乘舟而來,手中的折扇來回扇動,風度翩翩,頗有一副謙謙君子的感覺。


    “淡看人間三千事,閑來輕笑兩三聲。願做人間逍遙客,此後江湖無故人。”淩雲武道之心卓絕,很快便看破山水的本質,並未沉淪山水異象其中。淩雲突然想起逍遙二字,思索片刻,隨即對詩道,引得白衣男子拍手叫絕,撤去了山水異象。。


    “逍遙洞天,塵,幸會。”白衣男子的全名叫做徐塵,喜歡遊山玩水,寄情大自然,以山水入道,感知天地,一身自然之氣,讓人如沐春風。


    “驪山霸水,武,幸會。”淩雲作揖還禮道。隨後徐塵邀請淩雲一同乘上扁舟,送其進入了第七洞天。


    第七洞天,琴瑟琵琶。


    淩雲剛進入此處,入耳一片琴瑟之聲,使人心曠神怡。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四名女子一邊朗誦詩詞,一邊彈奏,節奏越來越快,精神攻擊如潮水般向淩雲襲來。


    精神攻擊算是淩雲的薄弱點,這四名女子以樂入道,擅長精神攻擊確實令人防不勝防,淩雲也不敢大意,雖說四人的精神力隻有八級,和自己相當。但是四人組合威力何止翻倍,淩雲遂直接開啟天地異象,將四人直接置於自己的異象之中,槍道法則將琴瑟之聲強行中止,使得四人紛紛從樂道中退了出來。。


    “琴瑟琵琶,琴。”第一名女子全名,徐清琴。


    “琴瑟琵琶,瑟。”第二名女子全名,徐清瑟。


    “琴瑟琵琶,琵。”第三名女子全名,徐清琵。


    “琴瑟琵琶,瑟。”第四名女子全名,徐清琶。


    第八洞天,林下風致,煙。一名同為槍修的青衣女子,全名徐若煙,八級槍域,淩雲槍道法則壓製無力抵抗。


    第九洞天,崢嶸洞天,崢。一名力大無窮,手持雙錘的肉修中年男子,全名徐崢嶸,與淩雲近身對戰,惜敗。


    第十洞天,酒肆洞天,酒。縱橫派二橫峰峰主徐酒肆,嗜酒如命,酩酊大醉,淩雲不戰而勝。


    第十一洞天,尺樹寸泓,泓。一名擅長掌法的中年壯漢,全名徐泓,掌法爆發力驚人。


    第十二洞天,白駒空穀,白。一名騎著白馬的劍修,身法卓絕,全名徐蘇白,。


    第十三洞天,醉玉頹山,醉。縱橫派二橫峰峰主徐酒肆結拜弟兄,全名徐醉山,八級拳域。


    第十四洞天,枕山棲穀,枕。一名擅長指法的中年美婦,全名,徐夢枕,指法精準,洞察先機。


    第十五洞天,洪爐點雪,洪。縱橫派宗主徐洪林,淩雲的師父,過。


    第十六洞天,昆山片玉,昆。一名同為槍修的中年男子,全名徐昆,八級槍域。


    第十七洞天,鶴唳華亭,鶴。一名上古巫族年輕男子,全名徐來鶴,擅長精神力,符陣一道。


    第十八洞天,陽和啟蟄,驚。一名掌握星辰之力的上古翼族中年男子,全名徐驚蟄。


    至此,淩雲通過十八道門,成功進入通神書院,驪山霸水,武之名,震動整個縱橫道場。


    ”這就是通神書院。“淩雲從第十八道門走出,看著大門之上通神書院四個字不禁感慨道。淩雲走進通神書院,畫麵輪轉,來到一座書院之中。


    書院傍山而建,樹木參天,建築錯落有致,寧靜致遠。


    “歡迎進入通神書院。”一道宏亮的聲音自書院之中響起,接著一名白發白須老者從書院之中飛出,來到淩雲的麵前,”我是通神書院的院長,徐存浩,可以叫我存浩先生。\"


    “存浩先生。”淩雲恭敬道。


    “通神書院其實和縱橫道場沒什麽區別,隻是單獨在此之上開設的書院,主修心境。通神書院也沒什麽要求,平時可以自由出入,如果厭倦了打打殺殺,有空可以來聽我嘮叨嘮叨。”院長徐存浩笑道。


    淩雲微笑點頭,然後隨著院長徐存浩在通神書院之中轉了一圈,書聲朗朗,不絕於耳,很難想象一群通神境以上的人坐在一間屋子裏,正在集體朗誦經文。淩雲感覺到自己體內的浩然之氣竟能與之呼應,這讓淩雲不禁詫異,”原來讀書真的可以入道。“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亦如此。”院長徐浩存說道。


    淩雲不禁想起文聖昊天前輩所說,“我是儒家文聖昊天,曾開辟驪山霸水,傳道授業,以讀書為修行,以槍修建秩序,修的是浩然正氣,建的是天地規則。”原來讀書也能讀出一片天地,怪不得淩雲感覺十八洞天中的人肚子裏都很有墨水,洞天名字一個取的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有文化,不像徐宇真,取個洞天名字叫煉天器地,是真的俗氣。。自己的名洞天名字還是直接用的昊天前輩的驪山霸水。。


    “《十三經》乃是我們儒學的鼻祖,是儒家文化衍生的根基,借此機會,我該好好學習學習,研究研究。”淩雲心中想道。


    淩雲隨即決定留在通神書院,跟隨這些前輩一起讀書修行,當然十三經肯定是不會透露的,隻能自己邊讀書邊感悟,從零開始。自己打出生以來到現在,沒讀過書,都是以生活為老師,自學而成,論文化底蘊,真的很薄弱,故而不能理解十三經的博大精深,發揮其真正的經文力量,這就是修為越高的人,越重視讀書的原因吧。。


    “修行不止,讀書不息。”淩雲頓悟,其實很多時候境界的突破,不就是心境的變化嗎?想要提升修為就得感悟天地,提高自己的認知,修行者之所以陷入瓶頸,常常是由於認知不足。


    小境界可以用外物所彌補,但是想要合道大成,就必須“用修行中的感悟去讀書,用讀書的感悟去修行。”為什麽各大超級宗門都有自己的皇經,要成立護道院,那些經書為什麽能增強戰力,這一切的原因在你讀書之後便有了答案,書籍中有著天地變化的規律,是無數代上古大能記錄下來的心得,被稱為心靈聖藥。


    所有認真讀過的書都會融進神魂,沉澱於識海,靜靜地待在識海的深處,隻要被觸動,就會噴薄而出,讀書對修行者最大的改變,其實就是心境的改變。。


    接下來的日子裏,淩雲在通神書院度過了一段美好的讀書時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至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介書生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介書生丶並收藏風雲至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