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是專程來九泉找向天山的,隻不過是從金達縣過來的。


    省裏的會議上,郭陽將承包土地的點位放在了鹽堿地麵積最大的金塔和瑉勤兩縣。


    但其實郭陽更傾向於金塔縣。


    這裏靠近九泉,天然的地理優勢讓九泉成為全球公認的種子生產黃金地帶。


    其蔬菜和花卉育種製種更是在全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許多跨國種企也都陸續在這裏布局。


    所以,綜合考慮自然能量的獲取和‘苜禾1號’的製種擴繁以及未來種子公司的發展,金塔縣都要更為合適。


    會議結束後,郭陽便帶著張偉以及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周博士團隊三人前往金塔縣進行考察。


    在經過九泉時,他讓張偉和周博士等人先行前往金塔。


    而他則是單獨留下來,聯係上了向天山,邀請其見麵談談到苜禾農業公司任職的事。


    隻不過向天山口口聲稱自己在輝煌種業幹得好好的,但在郭陽許諾以高薪聘請時,他猶豫了。


    同意可以先和郭陽去看看地,然後再做打算,但郭陽得支付他這幾天的技術服務費。


    聽著向天山也勸解他不要在金達縣承包鹽堿地,郭陽笑著解釋道:


    “向總啊,我知道金昌、慶陽等地區的自然條件更適合種植紫花苜蓿。”


    “但我的目的主要是改良鹽堿地,種牧草是次要的。”


    向天山黝黑的臉上充滿了不解,但想了想,他還是說道:“金塔的鹽堿耕地也確實多,價格也便宜,如果經營得當,後期還是能看到盈利的希望的。”


    “向總,我的計劃是承包無人耕種的鹽堿荒灘,而不是老百姓手裏的耕地。”


    向天山不可置信的看著郭陽,他有點後悔上了郭陽的車。


    “為什麽?鹽堿荒灘的代價太大,改良荒灘的成本種多少年的牧草也收不回來。”


    “向總,我手裏有一個剛審定不久的紫花苜蓿種子‘苜禾1號’,是一個極其耐鹽堿的牧草品種,也許在中度和重度鹽堿地上也能實現有效存活。”


    “苜禾1號?”


    向天山依然很懷疑。


    鹽堿地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麵臨的綜合性難題,即使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鹽生植物資源種質庫。


    但能在中度以上鹽堿地能正常生長的植物還真沒有。


    郭陽說道:“怎麽樣?有沒有興趣?也許我們可以靠種子改變這個時代。”


    向天山依然無動於衷,道:“我隻對錢感興趣。”


    汽車行駛在顛簸的道路上,讓郭陽得時刻留意著路況。


    但他還是豪氣的說道:“工資你說個數,要多少你才能從輝煌種業跳槽來苜禾公司。”


    京城人社局的人此前給他大概介紹了一下向天山的經曆。


    前半生一直都在沿海某省的農技中心從事鹽堿地研究改良工作,中年時混上了單位的領導層。


    但幾年後,卻因為挪用了項目資金而進去了三年。


    因此,他早就知道向天山是一個貪財之人。


    但從今天的接觸來看,他不僅貪財,還真的很缺錢。


    向天山聽到郭陽讓他自己開工資,黝黑的眉角不自主的跳了跳。


    仔細思索著該如何回答。


    但這時他卻感覺到了什麽,連忙說道:“郭總,靠邊停下車。”


    “怎麽了?怎麽了?”


    汽車停在鄉村道路旁,郭陽焦急的問道。


    卻見向天山快速的下車,到路邊對著胡楊樹撒起尿來。


    腦海中頓時充滿了問號,“一點也憋不住嗎?”


    半個小時後,金塔縣。


    郭陽和張偉、周博士等人匯合。


    周博士全名周文揚,隻是大家都習慣了稱呼他周博士。


    除了他外,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還給他派來了兩個助手:章小川和劉讚,都是兩個大小夥。


    但他們隻是來探路的,等了解了基本情況後,其餘的勘探和測量團隊才會到來。


    給向天山簡單的介紹了翻後,兩輛車六個人便直奔已在地圖上選好的點位而去。


    縣政府摸不準他們什麽時候到,得趁這個時間先去把地看了再說。


    萬一情況不妙也好及時脫身。


    ……


    兩輛汽車行駛路過各鄉村夾片的荒灘,偶爾還能看到荒灘上零星的分布著植物。


    向天山來隴省工作已有幾年,看到眾人好奇。


    便介紹說道:“那些都是一些耐鹽堿的鹽生植物,有堿蓬、花花柴、白刺、鹽爪爪、蘆草等。”


    “看起來長得還不錯噢,這地也還行嘛。”郭陽笑著說道。


    周博士等人仍不住白了眼郭陽,就這大多數都是白花花的土地也能說不錯。


    你這目標到底是定的有多低啊。


    向天山不太樂觀的說道:“這些都是旱鹽土和草甸鹽土,土壤各層普遍含有可溶性有害鹽類,一般的植物都活不了,普通的紫花苜蓿可能連苗都長不出來。”


    周博士、章小川、劉讚三人也是麵色凝重,正想勸郭陽放棄時。


    但他們卻看到了郭陽一臉滿意的打量著這片荒灘。


    一時之間,如鯁在喉。


    沿著鄉村道路繼續行駛,兩輛汽車進入了這附近荒灘的唯一的村落裏。


    道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車子輕輕駛過便揚起漫天的灰塵。


    撂荒的土地,滿是比人還高的荒草。土牆石磚,柴門木窗,目光所及,皆是貧窮和落後。


    從地圖上看這裏屬於天星鎮雙橋村,離這裏最近的元壩村有十幾裏路遠。根據他們的測算,兩個村子的荒灘和耕地加起來差不多剛好有20萬畝。


    荒涼偏僻的村子突然駛入了兩輛汽車,引起了村裏很多人的圍觀。


    郭陽下了車,向圍觀的人群問道:“你們村委會在哪裏?”


    人群中,有個幹瘦的老大爺,嘴裏叼著煙卷,出聲說道:“我們這兒沒有村委會。”


    “那你們村長住哪裏?我找下你們村長。”


    老大爺吧唧一口,吐出濃濃的煙霧,道:“你找村長啥事?你們是來幹什麽的?”


    “大爺,我們是來這邊考察鹽堿地的,準備到這裏投資承包鹽堿地。”


    “包地?”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紛紛攘攘著。


    老大爺更是從家裏搬出了幾條長凳,招呼著眾人坐下等等,隨後又讓圍觀的人去通知村長馬上過來。


    在原地等了一會兒,村長沒等來,反倒是老大爺和家人端了幾碗水出來。


    “這大熱天的,都來喝點水。”


    老大爺熱情的招呼著,怕眾人不喝,又特意補充了句。


    “我剛從井裏打出來的‘待客水’,不鹹。”


    郭陽笑著接過碗,六七月的天確實熱的夠嗆。


    隻是水一入嘴時,他便忍不住吐了出來。


    這是不鹹的待客水?那我以前喝的是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