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金塔縣。


    隨著冷空氣的頻繁南下,寒冬逐漸臨近,景象也越發枯敗。


    雪後初晴,汽車行駛在坦闊的鄉村道路上。


    郭陽透過車窗還能看到村民們正忙著采收大白菜,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農民采收、搬運大白菜的忙碌身影。


    鄉村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從進入立冬開始,露地的蔬菜也進入了最後的采收期。


    很多北方的小夥伴都有溫馨的童年回憶,收白菜,囤白菜,無論是小區的陽台,或者是農村的道路廣場,到處都是大白菜在享受著陽光浴。


    這時候的白菜也是極好吃的,俗話說‘霜打蔬菜分外甜’,經過霜打的蔬菜口感會格外清新鮮美。


    蘿卜、白菜、葉菜、萵筍、黃心菜等,甚至連霜後的蘋果口感,也是霜前的十倍。


    植物也是聰明的,天氣寒冷了,白天就會通過光合作用聚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經澱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漸轉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青菜就有了甜味。


    此外,氣溫低於零度時,青菜會因為受凍造成細胞膜破裂,糖、氨基酸等物質外溢,又形成了甘甜軟糯的口感。


    但這些最後都成了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汽車一路向前,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河口村。


    應天禾種業的請求,市裏臨時給天禾推薦的製種基地就在這裏。


    早在幾天前,生產部門的人就已經來到了河口村開展工作。


    製種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優質的製種基地更是稀缺資源。


    每到冬季農閑時,各大種子公司就會忙著尋找合適的製種基地。


    用於製種的地通常要求都很高,除了需要考慮土壤、水源、交通、勞動力等條件外,更重要的是隔離安全和鄉村政府支持。


    往往任一環節的缺失,都會影響種子生產的數量和質量。


    一路過來,郭陽結合公司前期收集的資料,基本把河口村的地理條件摸透了。


    這裏確實很適合建製種基地。


    雖然同處金塔縣,但河口村的自然條件卻遠好於雙橋村和元壩村。


    土地平坦而肥沃,同時灌溉水源較足,使這裏具備了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


    另外,從沿途的景象也可以看出河口村以種植業為主,收入來源比較單一。


    製種能明顯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自然也能充分調動農戶製種積極性和勞動熱情。


    最重要的是這裏距離城區比較遠,使得在這裏建立製種基地的隔離條件較好。


    無論繁殖親本自交係還是配製雜交種,都必須設置隔離區,隔離區安全與否直接關係到種子的純度。


    所以繁育區500米內都不能種植其它作物,以防止和減少外來花粉飄入製種區引起生物學混雜。


    如果繁育區設在種植其他作物的低勢地段、下風口區域,隔離區距離還要適當延長一些。


    車輛才剛進了村子沒多久,郭陽便看到天禾的工作人員穿著厚厚的衣服,在路邊等著。


    而其中又以一穿著黑色棉服的中年男子為首。


    中年男子名叫嚴群,原是華夏種子集團在隴省張液玉米製種基地的負責人。


    被天禾種業通過獵頭挖了過來,現在是天禾種業的副總經理,統管種子生產製種與種子加工。


    作為原央企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嚴群卻是技術人員出身,其業務能力還是很強的。


    汽車緩緩停下,幾人也圍了過來


    “嚴總,我看這裏的條件不錯,和河口村村委談得怎麽樣了?”


    嚴群說道:“不太樂觀,村委領導班子還在猶豫要不要和我們簽合同。”


    郭陽皺了皺眉,“市裏的會議精神沒傳達下來嗎?”


    “下來了,隻是在我們來之前,就有不少種子公司盯上了這裏,後來村委經過商議,已經和沙洲種業達成了製種意向。”


    “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家公司也還沒有放棄。”


    “而且,市裏也隻是向河口村推薦了天禾種業,具體的還是得村裏的農戶們決定。”


    “市裏這是擺了我一道啊!”郭陽無奈的歎息著。


    但這事主要還是賴郭陽自己。


    因為定向培育種子時,下意識的忘了計算種子的‘千粒重’,導致螺絲椒和甜椒也各自培育了一千斤。


    那可是輕飄飄的辣椒種子啊!


    估算後,赤紅1號甜椒千粒重6-7g,1斤就是八萬多粒種子,育苗移栽能栽二十幾畝地。


    而天椒1號就更誇張了,1斤將就十萬粒種子!


    如果這些種子全拿來育種的話,能足足栽五萬畝!


    天禾在九泉的種子基地麵積是肯定不夠的。


    想明白這點的郭陽,不得不將計劃提前,通過與製種大戶或專業村合作的方式建立辣椒種子生產基地。


    河口村,便是市裏給天禾推薦的。


    這裏有約5000畝的優質耕地可用於蔬菜製種。


    但沒想到,這裏早就已經群雄環伺。


    嚴群也很無奈,“據說沙洲種業準備在這裏建設番茄製種基地,提前大半年就在和河口村溝通了。”


    “附近的村子怎麽樣?”


    這時,裹得嚴嚴實實的段海濤站出來說道:“郭總,附近幾個村子我們也去看了,都不太合適。”


    “怎麽說?”


    “隔壁的星星村,前幾年就開始了製種,但因為村幹部不得力,有些農戶就私自引進了其它種子公司,導致現在一個村子有兩三家種子公司,生產秩序混亂不堪。”


    其它的員工也紛紛發表著看法。


    “此前還有個別公司因為往年的生產種子款沒有按時兌付,失信於民,導致現在沒有農戶願意為其製種,然後這家公司就拉攏村幹部和村民,故意貶低競爭對手,以不正當的手段撬其他公司簽約的基地。”


    “還有企業蠱惑農戶在製種區搶先播種商品玉米,設置製種障礙,造成自己不能製種也不讓別人製種的局麵。”


    “還有,還有……”


    基本上每個人都發了言。


    郭陽也算是對眾人的工作都有了了解,農村的工作也確實不好做。


    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遇上。


    沉吟了片刻,郭陽跺了跺有點發冷的腳,“河口村的村委會怎麽樣?”


    嚴群說:“從目前的接觸來看,河口村村委在群眾中的威信很高,號召力很強。”


    “這對於接下來基地的統一規劃布局、設立的隔離區、組織種子生產和技術培訓等都很有利。”


    “而且從沙洲種業這事上,也能看出村委還是比較講誠信的。”


    聽到一個勁的誇河口村委,有生產技術員開始帶頭嘟囔著:“但也是因為這,讓我們現在的工作不好做啊。”


    “就是啊,河口村村委的都是些老頑固。”


    “打又不不能打,罵又不能罵,說又說不贏,去多了還招人不待見。”


    “你那算啥,我給村長散煙,他還嫌棄我的煙勁小。”


    郭陽聽著眾人議論紛紛,目光銳利的看著默不作聲的嚴群。


    “治標又治本的方法有沒?”


    嚴群笑了笑,體現價值的時候到了。


    “可以試試。”


    ……


    沙洲種業酒泉分公司,生產車間裏。


    冬季是種子加工企業製種的黃金期,幾條生產線已開足馬力,生產加工玉米種子,以供應來年全國各地的大田春播。


    尹小兵心不在焉的在車間裏巡視著,木然的看著經過包衣的種子,在生產線上計量、包裝堆垛後入庫。


    他是沙洲種業這家分廠的生產經理。


    按理說作為國企的中層領導,日子過得應該很滋潤。


    但他最近兩年的時間裏,隻是感到疲憊。


    作為公司的老人,公司未整合重組前就在廠裏從事玉米種子的生產加工。


    從國企底層一步步奮鬥至今,他對公司早已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原以為公司經過強力的整合重組後,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哪知道隻是大而不強,公司依然是常年在盈虧線上掙紮,也隻能在省內作威作福。


    員工的福利近兩年也是原地踏步,反而因為多個國企和事業單位重組,導致企業內部山頭林立。


    各種亂七八糟扯皮的事也越來越多。


    近期公司又在謀劃往外擴張,擴建玉米製種基地,同時也要配套種子加工廠。


    公司新來的總經理已經找過他,說總部器重他,有意將他調到新廠去。


    如果能升職加薪他肯定就答應了,但這居然是平調!


    甚至可能因為新廠效益沒上來,收入還會有所下滑!


    這是器重嗎?


    這不擺明了是在給別人挪坑嗎?


    尹小兵心裏憋了一肚子氣,昨天就忍不住和新來的總經理大吵了一架。


    新廠他是肯定不會去的!


    但沒了工作,該怎麽養家?


    這時他想到了四處挖人的天禾種業,於是主動電話聯係。


    想到昨天天禾老板親自向他做出的承諾,想到那豐厚的待遇。


    尹小兵做出了決定。


    起身拿著準備好的辭職信向辦公區走去。


    ……


    總經理辦公室內,謝方林正在翻閱著文件。


    這時,一名身材魁梧粗狂,五官比例大的男子氣衝衝的走了進來。


    “領導,天禾種業越來越過分了,你得想辦法管管啊!”


    謝方林輕輕皺眉,很反感這種不敲門就進來的行為,但老曹在總公司有靠山,暫時還動不得。


    而且他才能公司,安插自己的人也得有個度,老人調走完了影響也不太好。


    “詳細說說。”


    老曹歎息了聲,說:“天禾種業挖我們生產技術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也就算了。”


    “但今天我去市政府開會,你猜怎麽著,市政府讓我們和天禾公平競爭河口村那塊地!”


    “什麽?我們不是已經和河口村的村幹部達成協議了嗎?”謝方林感到不可思議。


    而且這老曹說的是什麽話,生產技術人員和中層才是公司的根基啊。


    沒了這些人,去哪找人幹活!


    老曹自顧的找了張椅子坐下,說起河口村時,更是一臉的鄙夷。


    “河口村一年到頭都在地裏刨食,能掙幾個子?天禾種業財大氣粗,保不準村委會就被收買了叻。”


    “而且合同可一直沒簽呢!”


    聽到這話,謝方林覺得不無道理。


    同時又十分氣憤,從接手分公司開始,天禾種業就總是在給他添堵。


    河口村的製種基地是半年前他親自去談的,也是他執掌分公司後談的第一個項目。


    村幹部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雖然都是些老年人,但隻是稍一接觸就知道領導班子在村裏的威望很高。


    別的村子為了利益,幾年前就陸續開始搞製種了。


    即使村委不組織,村裏麵也會有農戶私自引進種子公司搞製種,最後弄得一團亂麻。


    唯獨河口村,雖然窮了些,但村子裏團結,矛盾少。


    這樣的村子可是首選的製種基地!


    唯一的缺點就是思想觀念比較陳舊。


    優質的製種基地資源可不好找。為此,他可是花了半年時間,才逐漸改變了村委幹部的思想觀念。


    現在卻有人想來摘桃子?


    謝方林越想越氣,忍不住拍得桌子啪啪作響。


    以往沙洲種業靠著體量大,又是地頭蛇,在競爭製種基地時無往而不利。


    沒想到這次卻被天禾種業偷了家。


    看他這副焦急的模樣,老曹建議道:“河口村那幾千畝地關係到明年的番茄製種,我們要不要也去找找市裏?”


    “現在找市裏沒用,天禾種業這次可是帶著巨資來的,早就把市裏給砸暈了。”謝方林難受了起來。


    隨著製種基地西移,河西走廊地區的製種公司越來越多,基地競爭十分激烈。


    市裏估計也是被天禾逼得沒法了,才往河口村推!


    “老曹,你在公司工作了那麽多年,就一點辦法沒有?”


    老曹露出狡黠的神情,“嘿嘿,領導,辦法肯定有。”


    看到這副模樣,謝方林好奇道:“說說看。”


    “首先便是承諾提高村幹部的組織服務費,我建議提高到0.1元-0.2元/kg,此外還可以去和個別幹部打好關係。”


    聽到這,謝方林便猶豫了。


    “其次,我們還可以向村民承諾墊付原種、化肥和地膜費用,甚至還可以承諾向村民付製種押金……”


    謝方林算是明白了老曹的想法,隨意承諾先把基地拿下來,等到年終時又變相的不兌現。


    “老曹,你這種思想很危險……”


    也就在這時,尹小兵敲了敲門,走了進來。


    “謝總,我要辭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