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梭梭林裏的沙漠奇珍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留不留餘地?”
羅鉀的潛力很驚人,但開發周期同樣很長。
在鉀鹽開發項目上,已有先例是國家投資了20億元,運作了15年才投產的青省鉀鹽項目。
同樣,美利堅的鉀鹽項目也是運行了20年才正式投產。
按國開投的計劃,羅鉀目前的開工建設規模為120萬噸,但要到2009年才能投產。
羅鉀很誘人,但嘉禾也正是資金流動緊張的時候。
所以苗蘭春才這樣一問。
郭陽想都沒想,果斷說道:“晾著他們是為了談判需要,羅鉀的股份自然是越多越好。”
有苜禾1號的種子收入預期,為羅鉀項目多付出幾千萬還是值得冒險的。
但郭陽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
兵團既然有意,那肯定是得到了自治區的支持,嘉禾貿然參與可能落不了好,所以要等一等。
他也想著,等民勤的事情忙完了,就去趟羅鉀。
處理完各種事務,郭陽又去戈壁上看了下。
苗圃的場地已經動工,離討賴河不遠。幾台挖機正在平整場地,為搭建溫室做準備。
新培育出來的沙棘已經在育苗盆裏播種,等待著發芽。
郭陽看著這條河流,聯想著嘉峪關的新城規劃,此前培育的瀚海紅麻和沙棘應該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
九月的第一天,郭陽踏上了回鄉之旅。
幾個小時後,離民勤北部湖區越來越近,一路經過幾個鄉鎮。
道路兩旁一眼眼的機井,有的停用了,但有的還在肆意抽取著地下水,澆灌著農田裏的耗水作物。
看到這一幕,郭陽的心情很複雜。
三年前的景象一幕幕浮現。
良田被蠶食,房屋被掩埋,群眾無法生存,被迫背井離鄉,女人小孩在生態移民的大巴車前痛哭。
以前他會認為這是當地無節製索取,紅崖山水庫規劃不合理致使下遊斷流導致的。
但如今他的心境和見識又不一樣了,民勤在六七十年代,也曾是每年為國家提供800萬公斤糧食的糧倉。
“豐收的喜悅,生態的隱憂。”
華夏一直以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現在的眼光和已知的結果去看曆史,是對當地付出的不尊重。
道路兩旁,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依然一左一右的守護著。
但情況比印象中的好。
郭陽透過車窗,依稀記得這裏原來是棄耕的鹽堿地,如今卻生長著稀疏的人工草地,鎖住了風沙。
有些路段還能看到河道,河道裏沒水,但是濕潤的,兩側的植物也更密一些。
一路來,也沒遇見漫天狂沙的情形。
沒過多久,郭陽見到了大哥郭山和陸漢斌幾人。
明顯是早等著了。
“大哥,大嫂。”
“老板。”
說說笑笑的寒暄了一陣。
大哥郭山依然佝僂著背,皮膚也被曬成了古銅色,但精氣神很好,大嫂臉上也帶著笑意。
不過好臉色沒持續多久,郭山催促著,“小弟,婚姻大事該考慮了啊!”
“不急。”
大嫂說道:“小霞都談男朋友了,再不急,侄女都比你先結婚。”
一談這個,郭陽就感覺頭疼。
眼神示意一旁看戲的陸漢斌等人,幾人卻左顧右盼的裝作不懂。
郭陽隻好應付了一番大哥大嫂,隨後借著要忙正事的借口,才算蒙混過去。
“膽肥了啊!”
“老板,你這長期躲著也不是辦法,還不如痛快點,讓他們一次說個夠。”
看著幸災樂禍的陸漢斌,郭陽有點氣不打一處來,曾經稚嫩的青年,也變圓滑了不少。
在一旁的,還有沙海農牧的副總莊正,原苜禾農牧綜合部經理,主要負責對接政府和公司行政事務。
以及張競,除了用相機記錄外,也參與具體的治沙事務。
開了個小會。
郭陽被陸漢斌所說的情況震驚到了。
“已完成人造梭梭林7.73萬畝,工程治沙4.69萬畝。”
“今秋的任務是老虎口沙區的1.65萬畝,和青土湖沙區0.418萬畝的工程壓沙。”
“至此,14.488萬畝的工程治沙將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栽梭梭樹了。”
“集團維持投入的話,還可以繼續承包沙漠。”
怎麽做到的?
郭陽很想問,說出來的話卻變了,“辛苦你們了。”
“別搞這麽煽情。”
“你知道這三年有多少人想給我塞紅包,從我手上拿工程嗎?”陸漢斌笑道。
“哦?”
“沙海現在不直接和農民工打交道,而是交給了地方組織。”
“依托公司的資金支持,每年春季都會組織治沙造林的專業工程隊,對沙患嚴重、急需治理的風沙口進行集中治理。”
“沙海則是聘請了40多名技術人員進行跟班作業,確保造林質量。”
“每年一兩個億啊,有一半都進了治沙隊伍的腰包。”
“現在當地人都稱讚郭總你是大慈善家,為家鄉做出了天大的貢獻。”
郭陽感覺陸漢斌還真是變了一個人,他這模樣,郭陽也吃不準其到底有沒有拿回扣。
但其實沒必要糾結這些。
賬是算得到的,自然能量的增長也讓他有大致的判斷。
他也願意相信陸漢斌。
郭陽讚揚道:“成績斐然啊,等會去看看。”
“還是有很多問題。”
“道路沿線的閑灘和沿路耕地的農田林網沒納入統籌規劃,我們把外圍擋住了,裏麵的防風固沙林卻沒跟上。”
“說白了還是地方上沒錢。”
“我來的時候也看到有人在用機井抽地下水漫灌。”
“現在好多了,有了嘉禾每年的資金注入,地方上也在配合,隻是滴灌設施太落後,容易堵,又貴,老百姓不願意用。”
郭陽點頭同意,玉米製種基地也同樣出現了這個問題,好像此前種子商店在漢諾威也解析了這方麵的資料?
回頭可以試著投資一兩家小廠。
“石羊河流域呢,治理情況怎麽樣了?”
陸漢斌說道:“沙海承包了紅崖山水庫。”
“除了抽取騰格裏沙漠邊緣的地下水外,沙海也引用水庫來水,每年都需向水利局支付近兩千萬的水費。”
“所以近兩年都有黃河水通過景電二期調入紅崖山水庫,嗯,紅崖山水庫的變化也挺大的。”
“水庫的水通過河道流淌下來,兩邊的植被也有改善,但到青土湖附近後就隻夠維持灌溉樹苗所需。”
“青土湖想要恢複濕地還有點難。”
郭陽一點點的從幾人嘴中了解沙海的變化,最大的問題還是水不夠。
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中,要打好三套組合拳。
一是石羊河上中下遊的治理;
二是節水;
三是植樹造林。
沙海現在主要做的環節是第三點;
以及上中下遊裏中間的紅崖山水庫,受沙海支付的影響,每年還能勉強維持從黃河調水。
但明顯不夠!
“我這次帶來了兩個新品種:沙棘和瀚海紅麻,涵養水源能力還可以,可以種在青土湖沙區。”
陸漢斌疑惑的說道:“我們在湖區種了有沙棘,涵養水源的作物應該種在上遊的吧!”
郭陽笑了笑,“種在湖區周圍吧,這兩種植物應該可以保住水。”
“趕得上苜禾1號?”
“你在想屁吃!”郭陽笑罵道,“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行行行,正好沙海這兩年在儲備苗木,等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規劃審批獲準,賣苗還能回一筆血。”
“規劃還沒出來嗎?”
“按省裏的規劃進度,等g務院審批了,至少還有兩年時間。”
郭陽撇撇嘴,規劃從2001年後就開始籌備,各種總投資超過50億元,但到現在還在論證和縮減費用。
嘿。
要是到時規劃出來了,卻發現下遊最大的麻煩已經被沙海農牧解決了。
想來那場景會很精彩。
郭陽又問:“苗木有多少?”
“現有3000多萬株,明年開春一邊造林,一邊重新繁育。”
“等入秋了,沙棘和瀚海紅麻也要抓緊育苗移栽。”
陸漢斌嘿嘿的說道:“種子一到,馬上就可以在日光溫室育苗……”
聊了一下午工作,莊正和張競各忙各的去了。
等太陽沒那麽毒辣了,陸漢斌迫不及待的要帶郭陽去看肉蓯蓉。
忙活了幾年,每年就出租溫室能有點收入,他早就饑渴難耐了。
等到了梭梭林。
郭陽才反應過來陸漢斌為什麽那麽積極。
隻見太陽的餘暉照耀下,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梭梭林,一排排梭梭整齊劃一,牢牢紮根於沙地。
走進梭梭林,原本荒漠化的土地,在梭梭的庇護下,也開始有其它的雜草冒出頭來,偶爾還能看到小動物穿梭而過。
這生態環境的變化,讓郭陽和羅修看傻了眼。
隻有在與天的連接處,起伏的沙丘向人們展示著這片土地嬗變前的模樣。
梭梭林像一道綠色的屏障,阻斷了騰格裏沙漠的侵襲。
這沙漠,活過來了啊!
難怪自然能量隨時隨地都在漲,郭陽看這架勢,時間越久,潛力越大啊!
陸漢斌看著瞪大了眼的郭陽和羅修,笑道:“這是最早栽植的一片梭梭。”
“好樣的啊,漢斌!”
陸漢斌開懷的笑著,“萬裏長征才走了一半,還有6萬多畝樹還沒栽下去呢!”
郭陽說道:“有這片就足夠了,我接到消息說g務院的領導近期要來視察。”
陸漢斌訝異的看著他,那位因為民勤的沙化問題,近些年可是多次作出批示。
“應該沒假,做好準備,但別給其他人說。”
陸漢斌鄭重點頭。
郭陽看著眼前的生態防線,心潮澎湃,還真是你隻管投錢,我還你一片綠色。
想了想,好像忘了啥,“肉蓯蓉呢?”
“還有一個月才到采摘時間,現在得挖開看,接種在梭梭上的都是荒漠肉蓯蓉,一年能采摘兩次。”
說完,陸漢斌讓跟來的工人找尋了起來。
“一般當穴麵出現裂縫的時候,就要及時采摘了。”
找了一會兒,隻見工人拿著木質的鐵鍬,在兩排梭梭的中間點位置開始挖坑,將挖出來的幹濕沙土分開堆放。
挖了一會兒,工人變得小心起來。
隨後用手刨開肉蓯蓉周圍沙土,使肉蓯蓉植株充分的暴露出來。
郭陽看著這鐵棒式的玩意,算是知道肉蓯蓉為什麽被稱為男人的加油站了。
“這玩意現在能賣多少錢?”
“看大小,看種類,荒漠肉蓯蓉比管花肉蓯蓉更貴些,大的按根算,一根幾百,小的按斤算,十幾到幾百一公斤。”
“曾經有位牧民,在沙漠裏挖到一窩8頭的肉蓯蓉,賣了8000元。”
郭陽意味深長的看著陸漢斌,“有效果不?”
“我沒試過,應該是有效果的。”陸漢斌笑了笑,“主要是接種成功了,以後大麵積接種能產生規模效益。”
“穩定下來,每畝產個幾十公斤,有個兩三千塊的利潤,這沙漠才算是真的活了過來……”
“隻是時間太長了,至少要5年。”
郭陽疑惑了,“不是三年就開始采收了嗎?”
“我們這是梭梭小苗栽下去後,就接種的,雖然成活率高,但埋藏淺,產量低。”
“前兩年的產量都不高,每1萬畝才能挖個幾百公斤,第五年產量才會好些。”
說話間,工人已將肉蓯蓉水平切下,隨後又在坑內施肥澆水,才將原坑土回填整平。
“要不要切上一片試試?”
“現在就可以?”
陸漢斌笑道:“可以,新鮮的直接含在舌頭下麵效果是很好的。”
郭陽連連搖頭。
“那回去後,我那兒還有別人送的曬幹了的肉蓯蓉,拿來熬粥,再加點羊肉和鹿角膠,保管喝了生龍活虎。”
“說的頭頭是道的,伱還說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是不是跟著哪個工程隊出去洗腳了?”
“啊,對對對。”
陸漢斌一邊說,一邊幫著工人把肉蓯蓉裝好,“走,去看看最後一片壓沙。”
汽車行駛了大約近二十分鍾,越過一座淺矮的梭梭林。
景色赫然改變,隻見埋壓的麥草、尼龍網沙障如同給黃沙穿上了金甲,縛住了昔日肆虐的黃龍。
再往前走,數十公裏的治沙區內,車聲隆隆,人聲鼎沸。
郭陽看到了進口的那台沙漠推土機,獨自的在沙丘中清理道路。
還有豐凱農機研發生產的草方格沙障機,壓草方格的速度肉眼可見的比人更快。
壓沙的人變少了。
但效率反而更快了。
郭陽看著這錢真沒白投啊!
治沙的土地使用權可是長達70年,比開荒強多了。
又能積累自然能量,又有經濟效益,成就感還更強,郭陽突然有承包更多沙漠的衝動。
“漢斌,你說再承包一片沙漠怎麽樣?”
陸漢斌看他這模樣,笑道:“其實完全可以,按集團現在每年2億的投入計劃,每年錢都花不完,才導致沙海的麵積從最開始的6.3萬畝擴張到現在的近15萬畝。”
“今年賬上都還剩下了大幾千萬。”
郭陽有點訝異,還剩那麽多?虧他還一直以為治理沙漠很費錢呢?
既然有餘力,確實可以考慮再多搞點,“多大麵積合適?”
“麵積搞大點,50萬畝起步吧,或者100萬畝?”
陸漢斌繼續說:“明年是十一五計劃了,國家對防沙治沙工作高度重視,補貼政策已經在傳了。
直接的補貼資金喬木林300元/畝,灌木林180元/畝。”
郭陽愣了愣,他還真沒怎麽關注這茬,難怪領導會在這個節骨眼前來視察。
“還有各種建設內容補助,稅收政策優惠、貸款優惠。”
“聽說有的地方為了吸引農戶和企業投資,每畝沙漠的租金最低隻需要1元。”
羅修說道:“1元?這和白送有什麽區別。”
“給了租金,就是落實了土地經營主體,以沙海的體量,那是在g務院備了案的,屆時即使地方想毀約,官司也可以打到上層去。”
郭陽看著羅修,習慣性的畫起了大餅,“得學,以後未嚐不可能有機會讓你管理一片地,吳峰也是大貨車司機出身。”
羅修還是一副冷酷臉,讓人看不穿他的心思。
聊了一陣,郭陽覺得還真可以再承包幾十萬畝沙漠。
“行,先這樣定下,沙海找團隊出個方案,先報戰投部看看。”
一邊聊,一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沙漠了。
不斷的有人和陸漢斌打招呼,和治沙隊伍很熟,也時常能和工頭在技術和標準上聊幾句。
或者敲打一番。
郭陽通過這些細節一點點的考察著陸漢斌,其表現還是很合格的。
老話說的沒錯,人的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治沙隊伍對郭陽就很陌生了,大多都不知道他是誰,直到有以前同一個村子的人認出了他。
“你是郭陽?郭山家的弟弟?”
郭陽沒認出那人,但笑著點了點頭,人群頓時就炸了鍋。
“啥,他就是郭陽?那個大慈善家?”
“什麽慈善家,是大老板!”
“郭山兩口子現在可享福了。”
人群議論紛紛,大老板來了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個遍。
以至於郭陽每走一處都有人和他搭話,他也時而與其交談。
“現在條件好了,風沙比原來小多了,有了奔頭。”
“我這一輩子都住在沙漠地區,這一生就是壓沙,種樹,擋風牆,沒想到臨老了,還能靠種樹掙一筆養老費。”
“這兩年靠壓沙種樹,好些人一年就能掙大幾千勞務費。”
“那算啥,要我說掙錢的還是那些最早承包日光溫室種菜的,有的一家人一年要掙幾萬呢。”
“原來莊稼裏都是沙,得把沙子從地裏鏟出去,現在好了,林造起來了,沙治住了,地裏沒有沙子,莊稼也長得好。”
郭陽聽著這些話,心裏美滋滋的,這些都是嘉禾所做的貢獻啊!
紅崖山水庫還沒去看,但有黃河水的注入,想來也不會差。
現在唯一遺憾的就是幹涸的青土湖了。
青土湖能不能變為濕地,或者恢複湖泊原來的麵貌?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但郭陽想著瀚海紅麻和沙棘,“走,回去,種子也應該快到了。”
陸漢斌看了看天色,“工人也快下班了,回去還還真就隻能看一眼。”
“先找地兒吃飯吧,我等會安排工人明天一早就播種,溫室裏的苗圃,現成的,直接就可以用。”
郭陽說:“也行,今天先把沙海農牧的管理團隊叫上,改天再請全體員工搓一頓。”
“那可能得等幾天。”
“我估計明天你回來了的消息,有關部門就得都知道了。”
羅鉀的潛力很驚人,但開發周期同樣很長。
在鉀鹽開發項目上,已有先例是國家投資了20億元,運作了15年才投產的青省鉀鹽項目。
同樣,美利堅的鉀鹽項目也是運行了20年才正式投產。
按國開投的計劃,羅鉀目前的開工建設規模為120萬噸,但要到2009年才能投產。
羅鉀很誘人,但嘉禾也正是資金流動緊張的時候。
所以苗蘭春才這樣一問。
郭陽想都沒想,果斷說道:“晾著他們是為了談判需要,羅鉀的股份自然是越多越好。”
有苜禾1號的種子收入預期,為羅鉀項目多付出幾千萬還是值得冒險的。
但郭陽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
兵團既然有意,那肯定是得到了自治區的支持,嘉禾貿然參與可能落不了好,所以要等一等。
他也想著,等民勤的事情忙完了,就去趟羅鉀。
處理完各種事務,郭陽又去戈壁上看了下。
苗圃的場地已經動工,離討賴河不遠。幾台挖機正在平整場地,為搭建溫室做準備。
新培育出來的沙棘已經在育苗盆裏播種,等待著發芽。
郭陽看著這條河流,聯想著嘉峪關的新城規劃,此前培育的瀚海紅麻和沙棘應該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
九月的第一天,郭陽踏上了回鄉之旅。
幾個小時後,離民勤北部湖區越來越近,一路經過幾個鄉鎮。
道路兩旁一眼眼的機井,有的停用了,但有的還在肆意抽取著地下水,澆灌著農田裏的耗水作物。
看到這一幕,郭陽的心情很複雜。
三年前的景象一幕幕浮現。
良田被蠶食,房屋被掩埋,群眾無法生存,被迫背井離鄉,女人小孩在生態移民的大巴車前痛哭。
以前他會認為這是當地無節製索取,紅崖山水庫規劃不合理致使下遊斷流導致的。
但如今他的心境和見識又不一樣了,民勤在六七十年代,也曾是每年為國家提供800萬公斤糧食的糧倉。
“豐收的喜悅,生態的隱憂。”
華夏一直以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現在的眼光和已知的結果去看曆史,是對當地付出的不尊重。
道路兩旁,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依然一左一右的守護著。
但情況比印象中的好。
郭陽透過車窗,依稀記得這裏原來是棄耕的鹽堿地,如今卻生長著稀疏的人工草地,鎖住了風沙。
有些路段還能看到河道,河道裏沒水,但是濕潤的,兩側的植物也更密一些。
一路來,也沒遇見漫天狂沙的情形。
沒過多久,郭陽見到了大哥郭山和陸漢斌幾人。
明顯是早等著了。
“大哥,大嫂。”
“老板。”
說說笑笑的寒暄了一陣。
大哥郭山依然佝僂著背,皮膚也被曬成了古銅色,但精氣神很好,大嫂臉上也帶著笑意。
不過好臉色沒持續多久,郭山催促著,“小弟,婚姻大事該考慮了啊!”
“不急。”
大嫂說道:“小霞都談男朋友了,再不急,侄女都比你先結婚。”
一談這個,郭陽就感覺頭疼。
眼神示意一旁看戲的陸漢斌等人,幾人卻左顧右盼的裝作不懂。
郭陽隻好應付了一番大哥大嫂,隨後借著要忙正事的借口,才算蒙混過去。
“膽肥了啊!”
“老板,你這長期躲著也不是辦法,還不如痛快點,讓他們一次說個夠。”
看著幸災樂禍的陸漢斌,郭陽有點氣不打一處來,曾經稚嫩的青年,也變圓滑了不少。
在一旁的,還有沙海農牧的副總莊正,原苜禾農牧綜合部經理,主要負責對接政府和公司行政事務。
以及張競,除了用相機記錄外,也參與具體的治沙事務。
開了個小會。
郭陽被陸漢斌所說的情況震驚到了。
“已完成人造梭梭林7.73萬畝,工程治沙4.69萬畝。”
“今秋的任務是老虎口沙區的1.65萬畝,和青土湖沙區0.418萬畝的工程壓沙。”
“至此,14.488萬畝的工程治沙將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栽梭梭樹了。”
“集團維持投入的話,還可以繼續承包沙漠。”
怎麽做到的?
郭陽很想問,說出來的話卻變了,“辛苦你們了。”
“別搞這麽煽情。”
“你知道這三年有多少人想給我塞紅包,從我手上拿工程嗎?”陸漢斌笑道。
“哦?”
“沙海現在不直接和農民工打交道,而是交給了地方組織。”
“依托公司的資金支持,每年春季都會組織治沙造林的專業工程隊,對沙患嚴重、急需治理的風沙口進行集中治理。”
“沙海則是聘請了40多名技術人員進行跟班作業,確保造林質量。”
“每年一兩個億啊,有一半都進了治沙隊伍的腰包。”
“現在當地人都稱讚郭總你是大慈善家,為家鄉做出了天大的貢獻。”
郭陽感覺陸漢斌還真是變了一個人,他這模樣,郭陽也吃不準其到底有沒有拿回扣。
但其實沒必要糾結這些。
賬是算得到的,自然能量的增長也讓他有大致的判斷。
他也願意相信陸漢斌。
郭陽讚揚道:“成績斐然啊,等會去看看。”
“還是有很多問題。”
“道路沿線的閑灘和沿路耕地的農田林網沒納入統籌規劃,我們把外圍擋住了,裏麵的防風固沙林卻沒跟上。”
“說白了還是地方上沒錢。”
“我來的時候也看到有人在用機井抽地下水漫灌。”
“現在好多了,有了嘉禾每年的資金注入,地方上也在配合,隻是滴灌設施太落後,容易堵,又貴,老百姓不願意用。”
郭陽點頭同意,玉米製種基地也同樣出現了這個問題,好像此前種子商店在漢諾威也解析了這方麵的資料?
回頭可以試著投資一兩家小廠。
“石羊河流域呢,治理情況怎麽樣了?”
陸漢斌說道:“沙海承包了紅崖山水庫。”
“除了抽取騰格裏沙漠邊緣的地下水外,沙海也引用水庫來水,每年都需向水利局支付近兩千萬的水費。”
“所以近兩年都有黃河水通過景電二期調入紅崖山水庫,嗯,紅崖山水庫的變化也挺大的。”
“水庫的水通過河道流淌下來,兩邊的植被也有改善,但到青土湖附近後就隻夠維持灌溉樹苗所需。”
“青土湖想要恢複濕地還有點難。”
郭陽一點點的從幾人嘴中了解沙海的變化,最大的問題還是水不夠。
在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中,要打好三套組合拳。
一是石羊河上中下遊的治理;
二是節水;
三是植樹造林。
沙海現在主要做的環節是第三點;
以及上中下遊裏中間的紅崖山水庫,受沙海支付的影響,每年還能勉強維持從黃河調水。
但明顯不夠!
“我這次帶來了兩個新品種:沙棘和瀚海紅麻,涵養水源能力還可以,可以種在青土湖沙區。”
陸漢斌疑惑的說道:“我們在湖區種了有沙棘,涵養水源的作物應該種在上遊的吧!”
郭陽笑了笑,“種在湖區周圍吧,這兩種植物應該可以保住水。”
“趕得上苜禾1號?”
“你在想屁吃!”郭陽笑罵道,“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行行行,正好沙海這兩年在儲備苗木,等石羊河流域的治理規劃審批獲準,賣苗還能回一筆血。”
“規劃還沒出來嗎?”
“按省裏的規劃進度,等g務院審批了,至少還有兩年時間。”
郭陽撇撇嘴,規劃從2001年後就開始籌備,各種總投資超過50億元,但到現在還在論證和縮減費用。
嘿。
要是到時規劃出來了,卻發現下遊最大的麻煩已經被沙海農牧解決了。
想來那場景會很精彩。
郭陽又問:“苗木有多少?”
“現有3000多萬株,明年開春一邊造林,一邊重新繁育。”
“等入秋了,沙棘和瀚海紅麻也要抓緊育苗移栽。”
陸漢斌嘿嘿的說道:“種子一到,馬上就可以在日光溫室育苗……”
聊了一下午工作,莊正和張競各忙各的去了。
等太陽沒那麽毒辣了,陸漢斌迫不及待的要帶郭陽去看肉蓯蓉。
忙活了幾年,每年就出租溫室能有點收入,他早就饑渴難耐了。
等到了梭梭林。
郭陽才反應過來陸漢斌為什麽那麽積極。
隻見太陽的餘暉照耀下,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梭梭林,一排排梭梭整齊劃一,牢牢紮根於沙地。
走進梭梭林,原本荒漠化的土地,在梭梭的庇護下,也開始有其它的雜草冒出頭來,偶爾還能看到小動物穿梭而過。
這生態環境的變化,讓郭陽和羅修看傻了眼。
隻有在與天的連接處,起伏的沙丘向人們展示著這片土地嬗變前的模樣。
梭梭林像一道綠色的屏障,阻斷了騰格裏沙漠的侵襲。
這沙漠,活過來了啊!
難怪自然能量隨時隨地都在漲,郭陽看這架勢,時間越久,潛力越大啊!
陸漢斌看著瞪大了眼的郭陽和羅修,笑道:“這是最早栽植的一片梭梭。”
“好樣的啊,漢斌!”
陸漢斌開懷的笑著,“萬裏長征才走了一半,還有6萬多畝樹還沒栽下去呢!”
郭陽說道:“有這片就足夠了,我接到消息說g務院的領導近期要來視察。”
陸漢斌訝異的看著他,那位因為民勤的沙化問題,近些年可是多次作出批示。
“應該沒假,做好準備,但別給其他人說。”
陸漢斌鄭重點頭。
郭陽看著眼前的生態防線,心潮澎湃,還真是你隻管投錢,我還你一片綠色。
想了想,好像忘了啥,“肉蓯蓉呢?”
“還有一個月才到采摘時間,現在得挖開看,接種在梭梭上的都是荒漠肉蓯蓉,一年能采摘兩次。”
說完,陸漢斌讓跟來的工人找尋了起來。
“一般當穴麵出現裂縫的時候,就要及時采摘了。”
找了一會兒,隻見工人拿著木質的鐵鍬,在兩排梭梭的中間點位置開始挖坑,將挖出來的幹濕沙土分開堆放。
挖了一會兒,工人變得小心起來。
隨後用手刨開肉蓯蓉周圍沙土,使肉蓯蓉植株充分的暴露出來。
郭陽看著這鐵棒式的玩意,算是知道肉蓯蓉為什麽被稱為男人的加油站了。
“這玩意現在能賣多少錢?”
“看大小,看種類,荒漠肉蓯蓉比管花肉蓯蓉更貴些,大的按根算,一根幾百,小的按斤算,十幾到幾百一公斤。”
“曾經有位牧民,在沙漠裏挖到一窩8頭的肉蓯蓉,賣了8000元。”
郭陽意味深長的看著陸漢斌,“有效果不?”
“我沒試過,應該是有效果的。”陸漢斌笑了笑,“主要是接種成功了,以後大麵積接種能產生規模效益。”
“穩定下來,每畝產個幾十公斤,有個兩三千塊的利潤,這沙漠才算是真的活了過來……”
“隻是時間太長了,至少要5年。”
郭陽疑惑了,“不是三年就開始采收了嗎?”
“我們這是梭梭小苗栽下去後,就接種的,雖然成活率高,但埋藏淺,產量低。”
“前兩年的產量都不高,每1萬畝才能挖個幾百公斤,第五年產量才會好些。”
說話間,工人已將肉蓯蓉水平切下,隨後又在坑內施肥澆水,才將原坑土回填整平。
“要不要切上一片試試?”
“現在就可以?”
陸漢斌笑道:“可以,新鮮的直接含在舌頭下麵效果是很好的。”
郭陽連連搖頭。
“那回去後,我那兒還有別人送的曬幹了的肉蓯蓉,拿來熬粥,再加點羊肉和鹿角膠,保管喝了生龍活虎。”
“說的頭頭是道的,伱還說不知道有沒有效果,是不是跟著哪個工程隊出去洗腳了?”
“啊,對對對。”
陸漢斌一邊說,一邊幫著工人把肉蓯蓉裝好,“走,去看看最後一片壓沙。”
汽車行駛了大約近二十分鍾,越過一座淺矮的梭梭林。
景色赫然改變,隻見埋壓的麥草、尼龍網沙障如同給黃沙穿上了金甲,縛住了昔日肆虐的黃龍。
再往前走,數十公裏的治沙區內,車聲隆隆,人聲鼎沸。
郭陽看到了進口的那台沙漠推土機,獨自的在沙丘中清理道路。
還有豐凱農機研發生產的草方格沙障機,壓草方格的速度肉眼可見的比人更快。
壓沙的人變少了。
但效率反而更快了。
郭陽看著這錢真沒白投啊!
治沙的土地使用權可是長達70年,比開荒強多了。
又能積累自然能量,又有經濟效益,成就感還更強,郭陽突然有承包更多沙漠的衝動。
“漢斌,你說再承包一片沙漠怎麽樣?”
陸漢斌看他這模樣,笑道:“其實完全可以,按集團現在每年2億的投入計劃,每年錢都花不完,才導致沙海的麵積從最開始的6.3萬畝擴張到現在的近15萬畝。”
“今年賬上都還剩下了大幾千萬。”
郭陽有點訝異,還剩那麽多?虧他還一直以為治理沙漠很費錢呢?
既然有餘力,確實可以考慮再多搞點,“多大麵積合適?”
“麵積搞大點,50萬畝起步吧,或者100萬畝?”
陸漢斌繼續說:“明年是十一五計劃了,國家對防沙治沙工作高度重視,補貼政策已經在傳了。
直接的補貼資金喬木林300元/畝,灌木林180元/畝。”
郭陽愣了愣,他還真沒怎麽關注這茬,難怪領導會在這個節骨眼前來視察。
“還有各種建設內容補助,稅收政策優惠、貸款優惠。”
“聽說有的地方為了吸引農戶和企業投資,每畝沙漠的租金最低隻需要1元。”
羅修說道:“1元?這和白送有什麽區別。”
“給了租金,就是落實了土地經營主體,以沙海的體量,那是在g務院備了案的,屆時即使地方想毀約,官司也可以打到上層去。”
郭陽看著羅修,習慣性的畫起了大餅,“得學,以後未嚐不可能有機會讓你管理一片地,吳峰也是大貨車司機出身。”
羅修還是一副冷酷臉,讓人看不穿他的心思。
聊了一陣,郭陽覺得還真可以再承包幾十萬畝沙漠。
“行,先這樣定下,沙海找團隊出個方案,先報戰投部看看。”
一邊聊,一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沙漠了。
不斷的有人和陸漢斌打招呼,和治沙隊伍很熟,也時常能和工頭在技術和標準上聊幾句。
或者敲打一番。
郭陽通過這些細節一點點的考察著陸漢斌,其表現還是很合格的。
老話說的沒錯,人的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治沙隊伍對郭陽就很陌生了,大多都不知道他是誰,直到有以前同一個村子的人認出了他。
“你是郭陽?郭山家的弟弟?”
郭陽沒認出那人,但笑著點了點頭,人群頓時就炸了鍋。
“啥,他就是郭陽?那個大慈善家?”
“什麽慈善家,是大老板!”
“郭山兩口子現在可享福了。”
人群議論紛紛,大老板來了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個遍。
以至於郭陽每走一處都有人和他搭話,他也時而與其交談。
“現在條件好了,風沙比原來小多了,有了奔頭。”
“我這一輩子都住在沙漠地區,這一生就是壓沙,種樹,擋風牆,沒想到臨老了,還能靠種樹掙一筆養老費。”
“這兩年靠壓沙種樹,好些人一年就能掙大幾千勞務費。”
“那算啥,要我說掙錢的還是那些最早承包日光溫室種菜的,有的一家人一年要掙幾萬呢。”
“原來莊稼裏都是沙,得把沙子從地裏鏟出去,現在好了,林造起來了,沙治住了,地裏沒有沙子,莊稼也長得好。”
郭陽聽著這些話,心裏美滋滋的,這些都是嘉禾所做的貢獻啊!
紅崖山水庫還沒去看,但有黃河水的注入,想來也不會差。
現在唯一遺憾的就是幹涸的青土湖了。
青土湖能不能變為濕地,或者恢複湖泊原來的麵貌?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但郭陽想著瀚海紅麻和沙棘,“走,回去,種子也應該快到了。”
陸漢斌看了看天色,“工人也快下班了,回去還還真就隻能看一眼。”
“先找地兒吃飯吧,我等會安排工人明天一早就播種,溫室裏的苗圃,現成的,直接就可以用。”
郭陽說:“也行,今天先把沙海農牧的管理團隊叫上,改天再請全體員工搓一頓。”
“那可能得等幾天。”
“我估計明天你回來了的消息,有關部門就得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