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漢斌莞然,被人信任的感覺競是如此美妙,他和張競相視一笑。


    “再來一次,成本能降低一半。”


    “這麽多?”


    “主要是人工需求在減少,今年豐凱的沙障機在實際使用中報廢了不少,但機器是越來越好用,餘總答應的,今年外部訂單完成後,就優先供給大中型沙障機。


    以後的人工成本就是運草、栽樹、澆水。”


    郭陽若有所思,沙海其實做了很多沒必要的投資,比如說水,其它治沙公司都是直接抽地下水,哪會像沙海一樣交了大量水費支撐水利部門從黃河調水,另外維護古河道這些也該是政府投資行為。


    但沙海的意義是修複生態,獲取自然能量,流域和河道有來水,植被得到恢複,生態自然更好了。


    也許這些也潛移默化提供了自然能量。


    但隨著梭梭的陸續成活,業務熟練,成本降下來是完全有可能的。


    梭梭樹的撫育管理比較簡單,造林後可自然生長,隻是速度慢一些。


    也不可能全部栽植梭梭。


    提到運草,郭陽又想到了無人機。在沙漠裏,配合沙障機,無人機可以實現精準投放麥草,樹苗也同樣可以投放。


    但豐凱和微光都還暫時還沒動靜,還是得他親自去催一下。


    看了視頻後,郭陽讓張競再弄一份精簡版的。


    他和陸漢斌則去了溫室,看一下沙棘和瀚海紅麻的育苗情況。


    準備出發時,郭陽和陸漢斌相繼接到了電話,也就分開了走。


    寧小婧的聲音傳來,匯報了一下最近的工作進展以及需要特批的事項。


    先是苜禾1號種子,已經在工廠裏清選了,但國糧和農發的兩千萬畝鹽堿地改良卻難產,隻推進了不到300萬畝。


    其種子按2.5斤每畝的最高量計算的,再增加用種量,會導致過密,牧草分枝數減少,產量反而會降低。


    其實按嘉禾的測算2斤就夠了,但客戶有自己的想法。


    嘉禾也拗不過別人,隻得給兩家準備750萬斤種子。


    這就還剩下一千多萬斤種子。


    高層的鹽堿地推廣還沒發布,但在一些人耳裏,也不是秘密。


    郭陽讓寧小婧找餘小川先去私下做一些推廣,拖到明年春政策也應該出了。


    其次是河西乳業在幾個主要城市的牧場已經開建,營銷宣傳也在運輸能輻射到的範圍鋪開,電視等大眾媒體以及樓宇電視廣告、海報等都有。


    隻是奧運會的讚助商,主辦方還在吊著,可能要11月才會進入最後階段。


    另外9-10月是豐收的季節,辣椒、玉米、小麥、大豆,牧草等。


    各子公司和基地都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示範會、宣傳會、收獲節等等都在緊密的籌備著,幾乎每天都有方案、申請、邀請發到集團總部。


    最後就是一些競爭對手的動態,小動作不少。


    郭陽讓寧小婧整理好,先發份電子版過來,他一時半會兒可能還回不去。


    誰知道大領導什麽時候來?


    打完電話,離夾子灘的移民區也近了,已能看到聯排的溫室。


    羅修超車的時候,郭陽看到陸漢斌一手接聽電話,另一隻手熟練的換擋操控著皮卡車。


    沙海農牧的圖標一晃而過。


    有點寒酸。


    以這個時代國人的眼光,有不少人視皮卡為不倫不類的車型,有些城市還限製皮卡車進城。


    但皮卡其實又有轎車的乘坐舒適性,既能載客又能拉貨,十分實用。


    沙海的皮卡是長城的第二款皮卡——賽鈴,售價6-8萬元,以郭陽的眼光來看自然是略醜,和後世的長城炮比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但長城皮卡卻是國內連續二十多年的銷量冠軍,在海外也極其受歡迎。


    有意思的是,古巴人甚至將長城皮卡印在了本國的貨幣上。


    但陸漢斌終歸是一個公司的老總,想到這小子每次開著皮卡去縣裏市裏開會、麵見領導。


    郭陽就感覺略微有點牙疼。


    得說說這小子。


    空曠的夾子灘上,一座座日光溫室構成了熱鬧非凡的場景。


    不遠處的坡台上,便是建好的移民新居。


    不過這會兒,不少人都聚集在了溫室前的寬敞道路上。


    “聽說郭老板回來了,等會兒還要過來。”


    “可有兩三年沒回來了,這人啊,一有錢了,就開始忘本了。”


    “我看你是沒租上溫室,又不肯花錢自建,在這裏發牢騷呢。”


    “現在建一個棚得兩萬多,還有三個學生要供呢。”


    “你建小點的呀!”


    “我看你就是膽小,移民前家家戶戶都有欠款,前兩年靠著壓沙栽樹不僅還清了賬,還有了結餘。”


    “對啊,前些年春秋經常都是上萬人去壓沙,也就這兩年移民點越建越遠,沙海也不需要那麽多人了。”


    “郭陽這種行為,以前都是要放廟裏供起來的。”


    “我同樣帶3個娃啊,前年看老丁種菜發了家,就借了4000元,貸款了9000元,湊了1萬5把溫室建起來了,結果去年種了天椒1號和赤紅1號,就淨落了1萬3。今年就輕鬆多了,光一座日光溫室就能純入1萬元。”


    “建吧,現在三分之二的人都有溫室了,我聽說其它地區也有好多人在建了。”


    幾人閑聊著,沒一會兒,兩輛車駛了過來,領頭的車沒見過,但後麵的皮卡車牌號卻耳熟能詳。


    “來了,陸總的車。”


    “前麵就是郭老板了哇,這車可真氣派。”


    消息很快傳開了,人群聚攏了過來。


    郭陽也不懼,有說有笑的搭著話,村民好像也沒啥訴求,就是過來看稀奇,湊熱鬧。


    育苗的溫室隻留了幾十個繁育沙生植物,還有一百多個是培育天椒1號、赤紅1號等蔬菜種苗的,每年也能為沙海提供不少收入。


    此外,在沙區邊緣還建了個露天苗圃。


    陸漢斌給郭陽介紹了苗圃和溫室的負責人李奇,四十來歲。


    郭陽其實還記得他,天禾種業過來的,交流了幾句,就進了溫室。


    即使9月初了,四周通風的溫室上還覆蓋了遮陽網和舊薄膜降溫,但溫室內還是略微悶熱。


    不一會兒,身上就冒汗了,有點心慌的感覺。


    可想而知,夏季的時候有多熱。


    夏季的溫室,多是休閑期管理,但勞動量也不小,建好了的溫室消毒通常也是在夏季。


    利用密閉溫室,蓋好棚膜,關好風口,然後給病菌和地下害蟲來場15天以上的極致桑拿體驗。


    直接爽死。


    還有那些奔著秋冬茬蔬菜去的菜農了,一般6月中下旬的時候才定植,秋季采收至初冬,有時也能獲得超常規收益。


    就是夏天棚內太過遭罪。


    郭陽帶來的都是種子。


    工人已分成兩塊區域,沙棘和瀚海紅麻都播好了種,正忙著澆水。


    工作做得很細,土壤也是營養土,表麵還能看得到木屑,這倆哥們的待遇有點好。


    不過也值得,倆哥們加起來花了四百多自然能量,隨便一算都是上億的資金砸出來的。


    播種沒啥問題,郭陽順便又去看了其它棚內。


    有些是空著的,但也還有很多沙生植物苗,梭梭、細支岩黃芪、檸條錦雞兒、沙拐棗和白刺等等。


    郭陽覺得挺稀疏平常的東西,倒是羅修看得津津有味。


    農業有時就是有獨特的魅力。


    “李經理,這批苗得盯好了,同時繁育速度也要加快,能扡插的時候就早點扡插。”


    李奇笑道:“交給我,老板你就放心吧,來民勤3年,我老李那是有口皆碑。”


    “還是要注意,這兩種子不一樣,間苗的也盡量別扔了。”


    “行!”


    郭陽也不再多說。


    沙棘和瀚海紅麻的種子都非常輕。


    即使他這是大果沙棘,千粒重也才20g,500斤就是1250萬顆種子,紅麻也是差不多數量。


    如果管理好的話,一次性就能出苗一千萬株,能省了很多事。


    等郭陽出來時,村民們還沒散去,郭陽還能聽到他們在議論。


    “要說種菜,那還得是老丁。”


    “老丁現在就和李經理一樣,走到哪都受歡迎。”


    “你要是一個溫室能賣2萬,你也受歡迎。”


    “這溫室是真的好,有沙海的種苗,又不愁銷路……”


    郭陽問道:“這老丁是誰?”


    “老丁啊,種菜專業戶,最早一批承包溫室的,當年就賺了錢,第二年又自建了座溫室,還帶了幾個親戚一起幹出了條路來。”


    郭陽起了好奇的心思,“遠不遠,去看看?”


    “不遠。”


    老丁是一名普通老漢,古銅色的肌膚,臉上皺紋密布,還帶著汗珠。


    看到一群人烏央烏央的湧進他的棚裏,急得直跳腳。


    “別進來了,苗給我踩死了,我的蜜瓜還有半個月可就能采摘了。”


    “出去說,出去說。”


    老漢一點兒也不留情,郭陽隻得帶頭出去,但那掛滿了藤蔓的優美蜜瓜勾起了前身的記憶。


    肉似翡翠,汁液香甜。


    回過神來,郭陽覺得這丁老漢是個極好的人選,如果他見到大領導會怎麽說?


    閑聊了會兒後,郭陽問道:“在你看來,日光溫室有什麽好處?”


    老丁皺眉思考了起來,陷入了沉寂。


    其餘村民忍不住了,“還能有什麽好處,溫室對老丁來說,就是會下金蛋的公雞!”


    “一年賺2萬呢。”


    “大夥兒早知道了,老丁你還藏著捏著呢。”


    老丁瞪了一眼,“我藏著啥了,伱們哪個人我沒教過?”


    回過頭來,郭陽能感覺到他這話問到老丁心坎裏,但這老漢不知道怎麽表達。


    “沒事,不急。”


    又過了會兒,老丁當著所有人的麵,細細的算起了他的賬。


    “在民勤種小麥,一個泡地水,兩個苗水,最高畝產900斤,0.75元每斤,賣675元錢,除去種子化肥136元,機械費100元,水費280元,每畝淨收169元。每畝小麥需水450方,單方水淨收入0.376。


    去年,我種的天椒1號和育的西紅柿、西瓜、芹菜種苗,總共收入了20600元,除去成本2000元,淨入18600元。


    一年用去四大池水,每池70方,計280方,單方水淨收入66.43元,是種小麥的170倍。”


    所有人都安靜的聽著老丁算賬,無言的沉默代表著眾人被擊中了心坎。


    郭陽也覺得這賬算的好。


    比單純的日光溫室既能節水,又有效益,要來得更有力量。


    他想到回民勤途徑的小鎮路上,機井日夜不息的抽著地下水,漫灌著農田裏的耗水作物。


    要阻止沙漠侵蝕,恢複青土湖湖區,節水也是必經之路。


    大領導啊!


    你什麽時候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