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外,道路兩旁一片繁忙景象,轟鳴的機械一排排的收割著玉米。


    李燈海卻還在回味著天禾打假的決心。


    “還是年輕人有魄力!”


    隨行的於龍揶揄著說道:“仗著年輕,喜歡爭強好勝罷了,多撞幾次牆就知道疼了。”


    李燈海回憶著天禾種業的一係列布局,雖然有一些小瑕疵,但每一步都環環入扣。


    強大的產品,別出心裁的營銷,造就了目前天玉1號受到市場熱捧的局麵。


    天玉1號登頂國內玉米種子市場隻是時間問題。


    但套牌種子的重災區也將從鄭單958轉向天玉1號,同樣是打擊套牌,天禾選擇了主動發難。


    一邊打造火熱局麵,一邊提高畝保費,就像是風塵女子在隱晦的攬客,後麵卻布好了仙人跳的局。


    但進局的人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而是下山的財狼虎豹。


    結局難料!


    思考了一陣,李燈海說道:“天禾打擊套牌對登海也是好事,登海被套牌的種子也不少,從打假的層麵上我們和天禾是戰友。”


    “背後的利益鏈條太深了。”


    “所以更要聯合在一起。”


    …


    另一邊,郭陽從座椅上拿起羅修新掰下來的兩穗玉米,“眼光還不賴。”


    羅修說:“我一穗穗精挑細選出來的,保管是最長最粗的。”


    郭陽又打量了下玉米穗,估摸了下,穗長超過了30cm,穗粗也超過了5cm。


    玉米穗粒數也不少,確實是難得的精品。


    “行,以後這兩穗玉米就放車上了。”


    寧小婧怪異的看著被曬得黑黑的老板,打趣道:“天禾和苜禾都那麽多種子,要不要都帶點?”


    郭陽晃了晃手中的玉米棒子,“所代表的意義不一樣,玉米是主糧之一,種子需求和銷售收入都排國內第一。”


    “水稻也比不上玉米?”


    “對,在大田作物中,商品率最高的種子是玉米,達到了98%,商品化程度越高,市場規模也就越大,論銷售收入,水稻現階段隻能排第二。”


    寧小婧訝然,他還一直以為水稻才是國內種業占比最高的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天玉1號確實是現階段最有代表性的種子,苜禾1號雖好,但總不能在車上放捆幹草吧。


    她也摸了摸玉米棒子,有點磕手的表麵卻又是那麽的絲滑,從老板手上接過玉米的時候,還不小心感受到了其溫度。


    種子一條街離工業園區並不遠,沒一會兒,郭陽就回到了辦公室。


    處理了會兒工作,絕大部份事情都還是挺順的。


    唯獨冠農股份公司兜售其持有的20.3%羅鉀股權依然是僵局,冠農想以10億的估值,總價2.03億出售給嘉禾。


    嘉禾也願意接手。


    但疆省本地的一家企業出手了,而且其目標是控股冠農股份,羅鉀又是冠農股份最重要的資產。


    所以這嘴仗就有得打了。


    郭陽思索著利弊。


    想到天禾已掌握的其中一條套牌種子信息,心中也大概勾勒出了一個方案,隻是還要驗證和準備一下。


    不過還是先吃午飯要緊。


    羅修已經準備好了飯菜,郭陽看了一眼,就又走到打飯菜的餐盤前。


    嘉禾的食堂也在不斷的改進著,尤其是果蔬的種類,蔬菜銷售也算是天禾的副業,自然也包攬了各個分公司的食堂供應。


    郭陽的關注點則是在天禾的幾款蔬菜品種上。


    除了辣甜椒外,番茄、菜心、菜、胡蘿卜等蔬菜種子也陸續上市了。


    郭陽重新拿了餐盤,每樣蔬菜又都添了點,中午都嚐了嚐,除了番茄因為是加工番茄,口感沒那麽驚豔外,其它的都很不錯。


    尤其是胡蘿卜,這還是郭陽第一次品嚐到,皮、肉、芯都呈現出濃濃的鮮紅色,口感好。


    胡蘿卜因為製種的特殊性,一般是在頭一年先培育種根,收獲種根後,再窖藏一個冬天,第二年春再定植種根,出苗移栽。


    時間較長,今年8月下旬才收獲了第一批種子,目前應該還在分選加工中。


    菜和番茄則是去年就在小規模的種子種苗同步銷售,同辣甜椒一樣,由天禾種業下屬的天禾種苗公司在負責。


    至於菜心,已經在市場上小有名氣,種子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


    局勢還是不錯的。


    沒記錯的話,郭陽記得國內高端的胡蘿卜種子基本都是依靠從島國進口。


    吃了午飯,略作休息後,郭陽就找來了負責種子打假工作的衛關,問道:“現在掌握了多少侵權線索?”


    “已經初步核實了的有54條。”


    郭陽挑了挑眉,有點意外,“這麽多?”


    衛關說道:“多嗎?各地的種子商販對市場最為敏感,其次就是專做套牌的小公司,有些大熱品種,可能還沒通過區域性試驗,其親本材料就已經流露了出去。


    有些甚至育種方還沒對外賣,套牌的就已經上市銷售,天玉1號這方麵做得非常好。”


    種子的親本材料還沒通過審定就慘遭泄露,這無疑是品種審定製度的問題。


    這裏麵的水有多深,郭陽也算是有所耳聞。


    但天玉1號從誕生時,種子商店就已經解決了一切麻煩,一定程度也保證了親本的安全。


    不過去年天禾的製種麵積就達到了2萬畝,想必那時就已經有人盯上了,勾結農戶偷竊了親本種子進行私繁。


    今年麵積有擴大到了10萬畝,製種基地分散在玉門、九泉、張掖等多個地方。


    被盜的親本材料隻會更多,還有農戶瞞報種子產量的……


    郭陽沉思了會兒,“還有多少可疑的?”


    衛關說:“現在還有一百多條沒有核實,普通的製種農戶很積極,還在給我提供消息。”


    “盜竊種子私繁的呢?”


    “隻能一點點的查。”


    私自濫繁的隱蔽性最高,因為很多都有審定的品種,隨便改個名,就讓人難以下手。


    郭陽看著瞿陽放在桌子上的玉米棒子,有了主意。


    “各地都在搞田間示範會,天禾可以倒過來查,哪家種植戶今年的玉米特別高產,但種的又不是天玉1號,都可以想法測試一下成份。”


    衛關若有所思,這確實是一條路子,天玉1號和其它品種的產量差距太大。


    國內哪有那麽多高產的種子。


    郭陽繼續說道:“同樣的思路,隻要宣傳玉米產量高的商戶和廠家,也都可以去查一番。”


    衛關訝然的看著他,臉上充滿了不可思議。


    “涉及的範圍太大了。”


    “既然要打假,那就要打的徹底,每一條線索都要有記錄,從危害度高的一條條往下梳理,調動經銷商和天禾的營銷人員力量。”


    衛關還在猶豫,這幾乎是要把全國五大玉米生態區都給篩一遍,得罪人先不提,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難以計數。


    郭陽琢磨了下,聲勢確實有點大,得拉人進來。


    種業峰會是必須去了。


    但光這麽去,就憑一張嘴,很難有說服力,最好能逮住幾條大魚。


    “我記得前兩天提報的線索,伊犁那邊好像有情況。”


    “對,很嚴重,市麵上流竄的疑似套牌種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伊犁和蒙省東部。”


    “伊犁的已經掌握了些證據,但維權很難,蒙省是搜集證據都還存在著很大的阻礙。”


    伊犁蒙省東部也是國內的優質玉米製種基地,雖然條件比不上張掖,種子質量也差個檔次,但地價便宜。


    郭陽和衛關聊了近一個小時,也算是基本摸清了伊犁套牌的情況。


    在伊犁下屬的可克達拉,某團屬企業,有一個疑似侵權天玉1號的製種基地。


    天禾掌握了些證據,但當地沒有dna指紋圖譜技術,也沒有基因對比手段,品種真實性鑒定難以開展。


    其中肯定也有相關勢力的阻攔。


    一場成功的打假,背後離不開兩大因素——維權企業的決心和執法部門的作為。


    如何動員伊犁執法部門的力量,郭陽的思路已經定了下來。


    在羅鉀上退一步,和某師換棋子,反正套牌的都是些老鼠,想來某師也不在乎。


    郭陽對衛關說道:“先這樣安排,峰會前對已初步核實的54條線索進行重點打擊,全集團配合。”


    接下來,郭陽先是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外出的也通過電話等多種形式參加。


    郭陽親自掛帥,天禾全力打假。


    同時,嘉禾也聯係了農業部的執法部門,獲得了一些口頭上的支持,總之就是師出有名。


    在付出了不菲的成本後,天禾聯合省市執法部門對張掖等地的製種基地進行突擊掃蕩。


    尤其是那些重點懷疑對象。


    製種基地打假是最為便捷有效的,一旦到了加工流通環節,就猶如大海撈針。


    好在天禾的行動很果斷。


    一批批隱藏的老鼠被不斷揪出,這些侵權種子加工儲藏地點都藏在鄉村,儲藏方式一般為散籽,包裝根據訂單即使包裝即使拉走。


    但現在正是收獲期,被執法人員當場抓獲,隨後就是質檢。


    一批批的侵權種子不斷的被查收,又不斷的牽扯出更多的大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