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酸,真的酸!
但郭陽卻感覺很爽,在場的都是種業大佬,德農靠著鄭單958,在04-05年的市占率達到了7%,位居第一。
其次按順序依次是東亞、屯玉、奧瑞金、登海,比例皆在4%-5%。
論旗下玉米種子的播種麵積和銷售數量,天禾比不上這些老牌種企。
但高單價帶來的高銷售額卻秒殺了一眾大佬,利潤更是讓人羨慕的發狂!
今年天玉1號的製種規模和產量上來了,局麵隻會更加血腥!
這都是天玉1號的功勳章!
麵對酸溜溜的調侃,郭陽如沐春風,甚至還有心思和難得一見的種企高層談笑風聲。
“哎呀,可惜天玉1號今年隻有2億斤的種子產量,產量有點不夠。好在打假還回收了批種子,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快3000噸。”
“也沒啥秘訣,畝產兩三千斤,農民增收大幾百塊,你說他買什麽種子?”
“隻有讓農民獲益,他才會買你的種子。”
“打假是不賺錢,甚至虧本的風險還很高,但一旦成功了,帶來的間接收益無法計量。”
“預售款收得也不多,才十幾億。明年天禾還是要繼續打假啊!”
郭陽發現自己也很健談,尤其是堵得一幹老總無話可說時,暢快感似乎達到了頂點。
遺憾的是種子協會的陶光和李娟來了,兩位副會長看著麵紅耳赤的眾多老總,總感覺怪怪的。
會議很快開始。
郭陽能明顯感覺到左右兩邊的李燈海和張雷輕鬆了下來,但很快又加入了峰會的亂戰中。
首先交流了2005-2006年度雜交玉米種子的產銷形勢。
因為種子供大於求的形勢嚴峻,協會提議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既要為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種子,又要反對競相壓價、低價拋售。
天禾不存在這個問題,郭陽也提不起一點興趣。
但其它種企卻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氣氛還挺熱烈。偶爾還打起了嘴仗,互相指責對方惡意競爭、拖欠農戶製種款。
張雷甚至還逮住其中兩家企業,控訴對方非法製種、侵權鄭單958。
對方又拒不承認,讓拿證據出來,沒證據就別嗶嗶,反過來又控訴德農種業低價傾銷。
鄭單958種子價格最低時,每斤隻賣3元,這你敢信?
眾說紛紜,從一眾大佬的交鋒中,郭陽深刻體會到華夏種業陷入了一種怪圈。
套牌的怪圈,沒有人重視育種研發,都是在吃老本,或者你套我,我套你。
郭陽感慨,也難怪前世先玉335會在國內叱吒風雲十餘年。
眼神渙散的看起了戲,準備了一大通,似乎沒有發揮的餘地,
但很快就有人將矛頭對準了他。
“郭總一副如坐針氈的樣子,是有什麽高見嗎?”
郭陽挑了挑眉,終於來活了,他看了那人一眼,種子協會的副會長李娟,中年婦女的壓迫感襲來。
坐直了身體,郭陽渙散的眼神又陡然變得犀利,李燈海感覺會前的那種感覺又來了。
“我坐在這兒,聽著你們的討論,確實感覺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此話一出,現場頓時就冷清了一瞬,隨後又是怒目而視。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後,郭陽才大失所望的說道:“無腦套牌、壓價銷售、低價傾銷,這不是行業內的共識嗎?還用得著拿出來討論?”
“有這精力,還不如多研究會兒育種,或者是加大對套牌侵權種子的打擊,再怎麽也好過在這裏扯皮。”
陶光副會長說:“郭總沒必要在這裏冷嘲熱諷,組織峰會的目的,就是想維護種企的利益。”
“那維護到了嗎?”
“當我們在這裏討論的時候,製種基地裏又流出了多少套牌種子。”
“天禾這次大規模打假,輾轉幾十萬裏,發現的套牌種子數量不計其數。”
郭陽頓了頓,看向旁邊的張雷,“哦,套牌最多的就要數鄭單958,一個品種套了一百多個牌子,也是牛逼。”
“張總,你們德農每年購買新品種權,得不少錢吧,不如也點錢,從天禾這裏麵買些套牌的線索,這錢也不白賺伱,天禾免費附贈小部分證據。”
坐在角落的瞿陽突然發現老板也挺有陰陽怪氣的天份,從會議前的裝逼,到現在的懟人,發揮的遊刃有餘。
他不由得也暗自得勁兒。
可惜上場的人不是他。
會議室沉默片刻,又喧鬧起來。
張雷也感到內心憋屈,扭頭氣憤的說道:“維權哪有那麽容易,德農此前也逮到過套牌侵權的。”
“結果呢,大費周章的打贏了官司,卻隻獲賠了1.5萬元,至今都還是業內笑柄!”
“品種審定製度有問題,法綠有漏洞,怎麽打,天禾牛逼,幾次打假都成功了,但明年呢,套牌的人照樣死灰複燃。”
張雷越說越激動,幹脆站了起來。鄭單958這些年苦啊,德農雖然獲利不菲,但原本每年能賺七八億的,現在每年隻賺一兩億。
“套牌種子是什麽引起的,在座的心知肚明,郭總你也沒必要挖苦德農,德農走過的路,天禾未必不會再走一遍。”
“有種就去把負責審定的人打掉,有本事就去推動種子法修改。”
“否則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我保管過不了兩年,各種天玉1號仿製品就出來了。”
張雷幾乎快把行業的底給揭了,李娟頓時坐不住了,除了是協會的副會長,她同時還是本省種子管理局老大。
“大夥兒都是體麵人,別弄得像菜市場似的。”
郭陽仿佛沒看到這個老女人似的,同樣起身站了起來,正色道:“打假維權天禾一定會做到底,大不了就每年來一次。”
“我原本是想來找誌同道合的打假盟友的,沒料到是如今這種局麵。”
“至於仿製天玉1號,盡管來吧。”
郭陽了然無趣的從帶來的筆記本裏抽出寫好的草稿,蔑笑道:“我原以為今天會有關於育種和營銷服務等方麵的討論內容。”
“結果呢,全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白瞎了我的準備。”
說完,郭陽就準備把稿子給撕了。
一旁的李燈海連忙起身阻止了他,“別,既然寫都寫了,就讓我們開開眼界。”
“我可是對天禾的育種,以及別出心裁的營銷好奇已久。”
郭陽停了下來,環視了一圈,有些人興致缺缺,但大部分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勸道。
來自晉省的屯玉種業負責人柯三說道:“對,屯玉種業從原種場起步,發展到今天,一直是靠育種起家,如果錯過了天禾分享的育種資料,回去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另外,屯玉也願意和天禾一起打假維權。”
“登海也是願意的。”
“真要寫聯名信的時候,簽字蓋章的時候記得通知德農一聲。”
“天禾的技術服務也挺有意思。”
“說說吧,吵架也吵累了。”
“讓我們看看天禾有何高見。”
“玉米種業什麽時候這麽鬧騰過,還不是天玉1號太過於誇張了。”
眾人變臉變得如此之快,也是出乎了郭陽的預料,輕笑了下,郭陽才緩緩開口。
“那我就簡單幾句談談拙見,也希望在做的專家們,提一些意見。”
在場的雖然都是大型種企的負責人,但搞育種出身的還真不少。
比如說李燈海,被譽為農民科學家,南袁北李的說法也由來已久,其也長期奔波在育種的第一線。
郭陽將兩張稿子攤開,其中一張糅合了瞿陽的見解;
另一張是他在打假途中,抽空一點點回憶寫下來的,也因此有點皺皺巴巴的。
除了李娟直皺眉外,其餘人都習以為常。
郭陽說道:“要分享的第一點,是從育種家的角度談談銷售,主要是由於國內小種企太多,天禾打擊套牌侵權不可避免會逼一些企業走上絕路。”
“所以,為了讓一些有研發能力,有誌氣的種企活下來,特意做了一絲思考。”
“根據品種定市場,或者根據市場定品種,推演前5年和後5年的生態環境和工作模式的發展方向……”
“好馬配好鞍,配套的栽培技術在推廣之前必須研究成熟……”
“抓住種地大戶,做好全程技術服務……”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好品種選育出來了,不要輕易否定。”
“用戶是搶來的,從核心市場中尋找一個省作為突破點……”
“今年黃淮海地區鏽病嚴重,但有一個品種:唐單5號,卻做到了鏽病免疫。”
“好的育種家都是偏執狂,有時堅持是一種力量,品種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要堅信自己的品種差的隻是一個合適的氣候年份而已。”
“所以不要看一年的表現就否決掉自己的品種,多看幾年多經曆些氣候條件,才能體現出品種價值。”
…
郭陽一點點的梳理著,引用了多個案例,甚至天禾的運作方法也分享了部分,會議室裏的人都安靜的聽著。
有些觀點對育種家來說很淺顯,但有些內容又引人深思。
李燈海想著登海種業旗下的上百個玉米品種,有些的潛力是不是還未發掘傳來。
張雷則是聽到郭陽對未來需求和變化的推演感觸頗深,他當時也是這麽問張揚的。
如果張揚有郭陽這番見解,把他扶上產品經理的位置也未嚐不可。
講完,贏得一片掌聲,眾人也從喧囂的爭吵中變得平和起來。
各自發表著關於育種的看法,最後又演變成了如何分享各自的種質資源,如何聯合起來等等。
在這種輕鬆的交流氛圍中,願意打擊套牌侵權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套牌的危害顯而易見,首當其衝的就是種子行業的育種能力嚴重不足。
套牌種子的病灶也很清晰,畢竟每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的幾億元打點費,在場的十幾家企業都付出了不少。
省審一個品種100萬元,國省一個品種200~300萬元。
上下貫通,權力尋租,四麵八方,利益均沾,一條根深蒂固又隱藏無形的利益鏈潛伏在華夏種業的身上不停的吸血。
但郭陽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玉1號又是暴利品種,堅持得越久,收益也就越大。
會議結束後,郭陽也沒心情久留,和李燈海、柯三、張雷等幾人吃了個便飯,達成了些共識,就先撤了。
峰會的影響也開始發散。
除了收集現有品種審定帶來的危害外,幾大受套牌危害影響較大的侵權陡然加大了打假力度。
尤其是德農,其本來就有打假隊,張雷又受了郭陽的刺激。
憑什麽你能打假成功,我就不行?
……
郭陽離開後,也暫時脫離了打假隊,先是去了微光公司,了解近來的投資進展。
股票已經基本完成了建倉,國內和國外的都有。
08年金融危機郭陽還是清楚的,但金融危機前也正是國內的大牛市,自然要埋伏一波。
此外,約摸有5億的資金全部購買了各大主要城市的商鋪,部分已經租了出去。
郭陽也讓微光公司通過抵押貸款的方式,再套出了筆資金用於投資股市。
隨後又去了魯省,看了看豐凱農機的輪拖生產基地擴建,以及天豆1號大豆的情況。
豐凱的產能已經提升了一小半,積壓的訂單應該能提前完成,同時農用無人機研發的項目也已經立項。
天豆1號在10月初也迎來了豐收,3000畝製種田收獲了144萬種子。
卻遠遠滿足不了現有的需求。
天豆1號同樣在魯省、黑省、蘇省等地建立了推廣示範基地,還是在濱海鹽堿地上。
但鹽堿地搖身一變成了風水寶地,大豆也成了農民豐收的金豆子。
不僅畝產達到了480斤,而且耐鹽堿的天豆1號在生長的過程中還吸收了鹽堿地土壤中的鹽分。
鹽堿地的通氣性和持水性改善了,土壤肉眼可見的變肥沃了。
即使天禾沒怎麽宣傳天豆1號示範基地,依然吸引了農戶的注意,紛紛尋思著買種。
但嘉禾同時也和九三糧油達成了合作,建30萬畝有機大豆基地,明年先期建10萬畝。
一時間,天豆1號也緊俏了起來。
(本章完)
但郭陽卻感覺很爽,在場的都是種業大佬,德農靠著鄭單958,在04-05年的市占率達到了7%,位居第一。
其次按順序依次是東亞、屯玉、奧瑞金、登海,比例皆在4%-5%。
論旗下玉米種子的播種麵積和銷售數量,天禾比不上這些老牌種企。
但高單價帶來的高銷售額卻秒殺了一眾大佬,利潤更是讓人羨慕的發狂!
今年天玉1號的製種規模和產量上來了,局麵隻會更加血腥!
這都是天玉1號的功勳章!
麵對酸溜溜的調侃,郭陽如沐春風,甚至還有心思和難得一見的種企高層談笑風聲。
“哎呀,可惜天玉1號今年隻有2億斤的種子產量,產量有點不夠。好在打假還回收了批種子,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快3000噸。”
“也沒啥秘訣,畝產兩三千斤,農民增收大幾百塊,你說他買什麽種子?”
“隻有讓農民獲益,他才會買你的種子。”
“打假是不賺錢,甚至虧本的風險還很高,但一旦成功了,帶來的間接收益無法計量。”
“預售款收得也不多,才十幾億。明年天禾還是要繼續打假啊!”
郭陽發現自己也很健談,尤其是堵得一幹老總無話可說時,暢快感似乎達到了頂點。
遺憾的是種子協會的陶光和李娟來了,兩位副會長看著麵紅耳赤的眾多老總,總感覺怪怪的。
會議很快開始。
郭陽能明顯感覺到左右兩邊的李燈海和張雷輕鬆了下來,但很快又加入了峰會的亂戰中。
首先交流了2005-2006年度雜交玉米種子的產銷形勢。
因為種子供大於求的形勢嚴峻,協會提議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
既要為農民提供質優價廉的種子,又要反對競相壓價、低價拋售。
天禾不存在這個問題,郭陽也提不起一點興趣。
但其它種企卻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氣氛還挺熱烈。偶爾還打起了嘴仗,互相指責對方惡意競爭、拖欠農戶製種款。
張雷甚至還逮住其中兩家企業,控訴對方非法製種、侵權鄭單958。
對方又拒不承認,讓拿證據出來,沒證據就別嗶嗶,反過來又控訴德農種業低價傾銷。
鄭單958種子價格最低時,每斤隻賣3元,這你敢信?
眾說紛紜,從一眾大佬的交鋒中,郭陽深刻體會到華夏種業陷入了一種怪圈。
套牌的怪圈,沒有人重視育種研發,都是在吃老本,或者你套我,我套你。
郭陽感慨,也難怪前世先玉335會在國內叱吒風雲十餘年。
眼神渙散的看起了戲,準備了一大通,似乎沒有發揮的餘地,
但很快就有人將矛頭對準了他。
“郭總一副如坐針氈的樣子,是有什麽高見嗎?”
郭陽挑了挑眉,終於來活了,他看了那人一眼,種子協會的副會長李娟,中年婦女的壓迫感襲來。
坐直了身體,郭陽渙散的眼神又陡然變得犀利,李燈海感覺會前的那種感覺又來了。
“我坐在這兒,聽著你們的討論,確實感覺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此話一出,現場頓時就冷清了一瞬,隨後又是怒目而視。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後,郭陽才大失所望的說道:“無腦套牌、壓價銷售、低價傾銷,這不是行業內的共識嗎?還用得著拿出來討論?”
“有這精力,還不如多研究會兒育種,或者是加大對套牌侵權種子的打擊,再怎麽也好過在這裏扯皮。”
陶光副會長說:“郭總沒必要在這裏冷嘲熱諷,組織峰會的目的,就是想維護種企的利益。”
“那維護到了嗎?”
“當我們在這裏討論的時候,製種基地裏又流出了多少套牌種子。”
“天禾這次大規模打假,輾轉幾十萬裏,發現的套牌種子數量不計其數。”
郭陽頓了頓,看向旁邊的張雷,“哦,套牌最多的就要數鄭單958,一個品種套了一百多個牌子,也是牛逼。”
“張總,你們德農每年購買新品種權,得不少錢吧,不如也點錢,從天禾這裏麵買些套牌的線索,這錢也不白賺伱,天禾免費附贈小部分證據。”
坐在角落的瞿陽突然發現老板也挺有陰陽怪氣的天份,從會議前的裝逼,到現在的懟人,發揮的遊刃有餘。
他不由得也暗自得勁兒。
可惜上場的人不是他。
會議室沉默片刻,又喧鬧起來。
張雷也感到內心憋屈,扭頭氣憤的說道:“維權哪有那麽容易,德農此前也逮到過套牌侵權的。”
“結果呢,大費周章的打贏了官司,卻隻獲賠了1.5萬元,至今都還是業內笑柄!”
“品種審定製度有問題,法綠有漏洞,怎麽打,天禾牛逼,幾次打假都成功了,但明年呢,套牌的人照樣死灰複燃。”
張雷越說越激動,幹脆站了起來。鄭單958這些年苦啊,德農雖然獲利不菲,但原本每年能賺七八億的,現在每年隻賺一兩億。
“套牌種子是什麽引起的,在座的心知肚明,郭總你也沒必要挖苦德農,德農走過的路,天禾未必不會再走一遍。”
“有種就去把負責審定的人打掉,有本事就去推動種子法修改。”
“否則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我保管過不了兩年,各種天玉1號仿製品就出來了。”
張雷幾乎快把行業的底給揭了,李娟頓時坐不住了,除了是協會的副會長,她同時還是本省種子管理局老大。
“大夥兒都是體麵人,別弄得像菜市場似的。”
郭陽仿佛沒看到這個老女人似的,同樣起身站了起來,正色道:“打假維權天禾一定會做到底,大不了就每年來一次。”
“我原本是想來找誌同道合的打假盟友的,沒料到是如今這種局麵。”
“至於仿製天玉1號,盡管來吧。”
郭陽了然無趣的從帶來的筆記本裏抽出寫好的草稿,蔑笑道:“我原以為今天會有關於育種和營銷服務等方麵的討論內容。”
“結果呢,全是些狗屁倒灶的破事,白瞎了我的準備。”
說完,郭陽就準備把稿子給撕了。
一旁的李燈海連忙起身阻止了他,“別,既然寫都寫了,就讓我們開開眼界。”
“我可是對天禾的育種,以及別出心裁的營銷好奇已久。”
郭陽停了下來,環視了一圈,有些人興致缺缺,但大部分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勸道。
來自晉省的屯玉種業負責人柯三說道:“對,屯玉種業從原種場起步,發展到今天,一直是靠育種起家,如果錯過了天禾分享的育種資料,回去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另外,屯玉也願意和天禾一起打假維權。”
“登海也是願意的。”
“真要寫聯名信的時候,簽字蓋章的時候記得通知德農一聲。”
“天禾的技術服務也挺有意思。”
“說說吧,吵架也吵累了。”
“讓我們看看天禾有何高見。”
“玉米種業什麽時候這麽鬧騰過,還不是天玉1號太過於誇張了。”
眾人變臉變得如此之快,也是出乎了郭陽的預料,輕笑了下,郭陽才緩緩開口。
“那我就簡單幾句談談拙見,也希望在做的專家們,提一些意見。”
在場的雖然都是大型種企的負責人,但搞育種出身的還真不少。
比如說李燈海,被譽為農民科學家,南袁北李的說法也由來已久,其也長期奔波在育種的第一線。
郭陽將兩張稿子攤開,其中一張糅合了瞿陽的見解;
另一張是他在打假途中,抽空一點點回憶寫下來的,也因此有點皺皺巴巴的。
除了李娟直皺眉外,其餘人都習以為常。
郭陽說道:“要分享的第一點,是從育種家的角度談談銷售,主要是由於國內小種企太多,天禾打擊套牌侵權不可避免會逼一些企業走上絕路。”
“所以,為了讓一些有研發能力,有誌氣的種企活下來,特意做了一絲思考。”
“根據品種定市場,或者根據市場定品種,推演前5年和後5年的生態環境和工作模式的發展方向……”
“好馬配好鞍,配套的栽培技術在推廣之前必須研究成熟……”
“抓住種地大戶,做好全程技術服務……”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好品種選育出來了,不要輕易否定。”
“用戶是搶來的,從核心市場中尋找一個省作為突破點……”
“今年黃淮海地區鏽病嚴重,但有一個品種:唐單5號,卻做到了鏽病免疫。”
“好的育種家都是偏執狂,有時堅持是一種力量,品種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要堅信自己的品種差的隻是一個合適的氣候年份而已。”
“所以不要看一年的表現就否決掉自己的品種,多看幾年多經曆些氣候條件,才能體現出品種價值。”
…
郭陽一點點的梳理著,引用了多個案例,甚至天禾的運作方法也分享了部分,會議室裏的人都安靜的聽著。
有些觀點對育種家來說很淺顯,但有些內容又引人深思。
李燈海想著登海種業旗下的上百個玉米品種,有些的潛力是不是還未發掘傳來。
張雷則是聽到郭陽對未來需求和變化的推演感觸頗深,他當時也是這麽問張揚的。
如果張揚有郭陽這番見解,把他扶上產品經理的位置也未嚐不可。
講完,贏得一片掌聲,眾人也從喧囂的爭吵中變得平和起來。
各自發表著關於育種的看法,最後又演變成了如何分享各自的種質資源,如何聯合起來等等。
在這種輕鬆的交流氛圍中,願意打擊套牌侵權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套牌的危害顯而易見,首當其衝的就是種子行業的育種能力嚴重不足。
套牌種子的病灶也很清晰,畢竟每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的幾億元打點費,在場的十幾家企業都付出了不少。
省審一個品種100萬元,國省一個品種200~300萬元。
上下貫通,權力尋租,四麵八方,利益均沾,一條根深蒂固又隱藏無形的利益鏈潛伏在華夏種業的身上不停的吸血。
但郭陽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玉1號又是暴利品種,堅持得越久,收益也就越大。
會議結束後,郭陽也沒心情久留,和李燈海、柯三、張雷等幾人吃了個便飯,達成了些共識,就先撤了。
峰會的影響也開始發散。
除了收集現有品種審定帶來的危害外,幾大受套牌危害影響較大的侵權陡然加大了打假力度。
尤其是德農,其本來就有打假隊,張雷又受了郭陽的刺激。
憑什麽你能打假成功,我就不行?
……
郭陽離開後,也暫時脫離了打假隊,先是去了微光公司,了解近來的投資進展。
股票已經基本完成了建倉,國內和國外的都有。
08年金融危機郭陽還是清楚的,但金融危機前也正是國內的大牛市,自然要埋伏一波。
此外,約摸有5億的資金全部購買了各大主要城市的商鋪,部分已經租了出去。
郭陽也讓微光公司通過抵押貸款的方式,再套出了筆資金用於投資股市。
隨後又去了魯省,看了看豐凱農機的輪拖生產基地擴建,以及天豆1號大豆的情況。
豐凱的產能已經提升了一小半,積壓的訂單應該能提前完成,同時農用無人機研發的項目也已經立項。
天豆1號在10月初也迎來了豐收,3000畝製種田收獲了144萬種子。
卻遠遠滿足不了現有的需求。
天豆1號同樣在魯省、黑省、蘇省等地建立了推廣示範基地,還是在濱海鹽堿地上。
但鹽堿地搖身一變成了風水寶地,大豆也成了農民豐收的金豆子。
不僅畝產達到了480斤,而且耐鹽堿的天豆1號在生長的過程中還吸收了鹽堿地土壤中的鹽分。
鹽堿地的通氣性和持水性改善了,土壤肉眼可見的變肥沃了。
即使天禾沒怎麽宣傳天豆1號示範基地,依然吸引了農戶的注意,紛紛尋思著買種。
但嘉禾同時也和九三糧油達成了合作,建30萬畝有機大豆基地,明年先期建10萬畝。
一時間,天豆1號也緊俏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