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06年,世界糧食的局勢越發的緊張。


    汽車與糧食爭食?


    這樣一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說法近年來卻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已逼近100美元/桶大關。


    為減輕環境、能源壓力,很多國家都在研製以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給汽車提供動力。


    到2005年為止,其產量已經超過了1200萬噸。


    而2006年,美國25%的玉米收成變成了用於汽車的乙醇燃料。


    巴西機動車中有70%左右的車輛采用“混合燃料”。歐盟的燃料乙醇增幅高達70%以上。


    今年全球各地又頻發災難。


    在層層危機下,聯合國糧農組織在10月份的時候發布了一份名為“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的報告。


    該報告顯示,由於天災人禍影響,全球麵臨巨大的糧食危機,有40個國家麵臨饑荒的威脅。


    近18個月來,農產品價格一直在漲,價已經翻了一番,玉米和小麥價格也上漲了30%。


    這份報告迅速被全世界轉載。


    一開始,這份報告並沒有在國內引起注意,在糧食連年增產的背景下,國內糧食市場顯得很平靜。


    但有些人並不想看到這份平靜。


    兩個月前。


    美利堅,嘉吉公司總部。


    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看著匯總而來的消息,嘴角浮現出一抹笑容。


    就在剛剛,美利堅農業部宣布將大幅提高對生物燃料加工的補貼。


    世界糧食消耗將大幅提高。


    其中70%以上將用來給美利堅汽車提供燃料。


    而此前,世界各大糧食基地減產的消息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傳了出去。


    恐慌無處不在。


    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


    一場盛宴即將到來。


    阿爾伯特看向屬下,問道:“東亞的糧食市場怎麽樣?”


    其副總裁是個白白胖胖的白人,笑道:“除了華夏,其餘國家的糧價上漲都很快。”


    阿爾伯特有點生氣了,“那就依然不是很理想。”


    副總裁說道:“華夏的耕地資源畢竟排名世界第四,近兩年糧食都在增產。”


    阿爾伯特說:“可他們人多,人均土地少,而且耕地破碎,生產成本根本就沒有任何優勢……”


    “還是先把日韓、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的利潤吃到手比較穩妥。”


    “華夏也不能放棄。”阿爾伯特想了想,“該讓我們的合作夥伴弄點動靜出來了。”


    “等收割了其它地方,再聯合起來,一起去華夏。”


    ……


    魔都。


    益海嘉裏,以及一係列跨國合資公司的動作很迅速。


    原本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被做了更為深度的解讀。


    並在國內的媒體大肆傳播。


    印度和巴基斯坦史無前例的洪水造成了上百萬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


    澳大利亞、阿根廷和巴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產。


    尼日爾遭遇幹旱和大規模蝗蟲,幾乎所有農民的糧倉都是空的,市場出售的糧食價格高出平常的一倍。為了活命,許多人不得不吃野草,每天都有兒童餓死。


    一張張照片上,兒童被餓得瘦骨嶙峋,肋骨清晰可見。


    平民在乞求路人給水,該國600萬人麵臨饑餓死亡的威脅……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國外發生饑荒的消息在國內迅速傳播。


    很快就到了無人不知的程度,人們在各種場合談論這種現象。


    甚至有些學校裏還發起了捐款活動。


    而在糧食市場上,由於過往兩年糧價低迷,國內對糧食出口的限製並不高。


    如玉米、等增產了的農產品開始加大了出口,期貨價格開始抬升。


    糧價似有脫韁的可能。


    避免物價上漲的壓力在逐漸擴大。


    糧商們很快就又添了把火,玩弄媒體輿論攻勢,製造恐慌氣氛,可是他們最為擅長的。


    陸家嘴。


    陳長濤看著自己的弟弟陳長軍,“前幾年的耕地資源數據查到了沒?”


    “哥,這資料好查的很。”


    陳長濤挑了挑眉,說道:“最好還是要有說服力。”


    “xin華社,ren民日報夠不夠,這些耕地數據可都是官媒報道過的,我們隻需潤色一些。”


    “嗯…另外找人統計下各地占用耕地的情況,可以適當誇張點。”


    “好。”


    沒過兩天。


    一份份報道便出現在網絡上,媒體上。


    “誰來保護耕地,耕地麵積5年減少1.13億畝——18億畝耕地麵積紅線告急,離突破紅線僅差3100萬畝。”


    “某市去年辦理開發區、搬遷、汽車配套產業等各類建設項目供地791宗,5萬多畝耕地被占用。”


    “重耕作輕養護,施肥不當,使耕地質量下降——川省累計減少1450萬畝耕地,承載壓力巨大。”


    “冀省大量耕地改作果園和林地,城鎮規模膨脹,鋼鐵、水泥、電解鋁、高爾夫球場、高檔別墅占用耕地。”


    “耕地被毀,壩上高原風沙區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推移。”


    “2005年,我國燃料乙醇的產量達10億公升,2006年又出台了扶持糧食加工燃料乙醇的財稅政策。”


    這些信息並不是同一時間集中轟炸,反而是一點一點投放,不斷的撩撥著社會的情緒。


    疊加三聚氰胺事件,又引發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部分農產品價格開始飆升。


    這也影響到了嘉禾糧油。


    當郭陽還獨自沉浸在苜禾農牧營收爆表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郭陽恢複正常。


    “請進。”


    來人是高德,依然是一成不變的西服套裝。


    高德走上前來,說道:“老板,最近國內糧食價格也受到了國際上的影響,期貨價格上漲很快,還要繼續嗎?”


    郭陽還沒從牧草的思維中轉換過來,想了一會兒,才開口問道:


    “囤糧已經完成了?”


    “完成了既定目標。”高德說道:“還剩不少錢,繼續期貨做多風險會不會太高?”


    “還有多少錢?”


    “二十多個億。”


    郭陽笑了笑,說道:“沒想到還會遇到錢不出去的煩惱。”


    算上苜禾農牧賬上的,以及天禾和豐凱的回款,嘉禾至少又有六七十億元的資金可以調用。


    高德在沙發上坐了下來,說道:“現在價格有些偏高,囤的貨不少,如果國家突然控製出口,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郭陽說道:“繼續收購,不過以玉米為主,去年增產了近3000萬噸,玉米肯定是過剩的。”


    “對了,現在玉米價格多少?”


    “1400~1500元/噸。”


    “相當於收購1000萬噸,也就是140~150億元。”郭陽沉吟道,“集團最近還能拿出六七十億。”


    高德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會不會太冒險了?”


    這半年來,集團投資在嘉禾糧油身上的資金已經接近160億元,算上這一部分的話,就是兩百多億。


    就為了賭糧食上漲嗎?


    沉默了片刻。


    高德靠近了些,輕聲道:“老板,這段時間媒體上,關於糧食安全的煽動言論,是不是集團投放的?”


    郭陽皺了皺眉,問道:“什麽言論,我最近都在忙河西乳業的事?而且,嘉禾糧油的事我肯定會和你溝通。”


    高德鬆了口氣。


    可能這次都是在網絡和一些地方性小報上宣傳,老板這才沒有注意到。


    隨後又解釋了翻。


    郭陽思考了一陣,說道:“應該是外麵的人在搞鬼,想抬高國內的糧價。”


    “那會不會他們已經進來了?”


    “不會。”郭陽斷然否定,“充其量就是個試探,現在反而嘉禾可以更加放心的買進,以後就讓它們接盤。”


    高德不知老板哪裏來的自信做出這種判斷,糧食+期貨,這是實打實的兩百億資金。


    加上杠杆……高德隻感覺時刻都得小心謹慎,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掉向深淵。


    就在這時,高德的電話鈴聲響起,郭陽端起茶杯,說:“你先接吧。”


    高德接通電話。


    眼神逐漸的變化,姿態裏也帶有了更多的從容。


    掛斷。


    高德舔了舔有些幹燥的嘴唇,說道:“老板,xin華社剛才發了一篇快訊,關於糧食增產和耕地麵積的。”


    郭陽笑道:“好事啊,價格回調,相當於是倒車接人,嘉禾正好加倉。”


    “會不會影響到後續?”


    “不會,國際糧食短缺是實打實存在,再怎麽也躲不掉的。”


    在這件事上,郭陽一直很堅定,也是因為其他人都有猶豫,他必須給足信心。


    “那這次還真是大好事。”高德笑道,“xin華社的快訊對市場的影響很大。”


    “哦?”


    郭陽打開了電腦頁麵。


    找到相關信息。


    “根據國家糧食局消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三年保持增長,2006年更是實現跨越式增長。”


    “糧食總產量達到5.38億噸,比上年增產0.54億噸,增產11.16%,其中玉米產量達到1.76億噸……”


    “此外,據國土資源部消息,我國2006年通過複墾、開墾未利用地,耕地麵積實現了逆勢增長。”


    “預計增長約一千萬畝,耕地總麵積達到18.41億畝。”


    消息很簡潔。


    傳遞出來的信息卻不簡單。


    糧食安全、耕地麵積,這都屬於國家大事,尤其是在這種多事之秋,更能增強國民的信心。


    就這麽一會兒,就引起了網民的議論紛紛。


    “去年才增產3.1%,今年糧食增幅就達到了11.16%,這數據怎麽感覺這麽不真實呢?”


    “耕地增加了一千萬畝,糧食增產了很正常吧!”


    “那也不對啊,畝產1000斤,一千萬畝也就是500萬噸,才十分之一呢!”


    “管他那麽多,反正是好事,那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可以退卻了……”


    郭陽視線從網絡上回過神來,看向高德說道:


    “早點去做準備,我會讓苜禾、天禾和財務配合你。”


    “好,那我先去忙。”


    郭陽也沒再享受苜禾1號帶來的喜悅,而是看起了寧小婧拿進來的資料。


    先是天禾種業。


    種子加工廠、倉儲物流近兩個月都一直保持著連軸轉。


    今年天玉種子儲備足夠,從經銷商大會過後訂單就沒停過。


    同時又因為嘉禾糧油的大肆收購,農戶的出貨速度快,有了錢,經銷商的資金壓力也大幅減少。


    整個鏈條的運轉十分順暢。


    其它天麥、天、天豆、蔬菜種子也不遑多讓。


    無論走到哪兒,天禾的經銷商近來都笑得合不攏嘴,一個鎮代理一年賺一百多萬越來越輕鬆。


    產業鏈上遊的天禾就更輕鬆了,去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剛好達到了40億元。


    這部分回款也達到了80%。


    效率高得驚人。


    郭陽來不及激動,看到豐凱農機的報表時,才想起吳峰交給他的訂單,又起身來到門外。


    寧小婧還在俯身低頭辦公,露出白皙的脖頸。


    郭陽輕敲了下工位,將訂單遞了過去,“這是輝煌種業的農機訂單,你聯係處理一下。”


    “好。”


    “忙不過來就交給楊恒。”郭陽說道。


    “我來就行。”


    等郭陽走後,不一會兒,寧小婧的工位邊又湊過來了兩個人。


    “寧姐,我剛聽到老板說什麽輝煌的訂單,公司又來單子了啊?”


    “用不用保密?說給我們聽聽唄!”


    寧小婧笑道:“這段時間還沒聽夠啊,哪天沒有好消息?”


    雖然這樣說,寧小婧還是和兩人一起看了看訂單數量,瞬時就愣住了。


    “這…輝煌又了兩千多萬?”


    “上次買苜禾的種子才了6000多萬啊,好家夥,輝煌這是成嘉禾的提款機了吧!”


    “寧姐,我也想轉到業務組了,這年終分紅不得嚇死人!”


    “羨慕……”


    寧小婧也眨了眨眼。


    心中卻對老板更加的佩服。


    輝煌種業、綠洲草業、亞盛田園、楊柳青草業、山丹中馬場…這些企業今年都至少在苜禾消費了幾千萬元。


    現在又陸續給豐凱農機下單……


    訂單種類多、數量大、金額高,交易方便,合作互贏,關係穩固……


    這才是高明的商業模式。


    一年半前,苜蓿產業集群的初稿是她牽頭做的,被批不合格。


    在老板的悉心指導後,才有了後續的苜蓿產業集群規劃。


    經過這一年多的醞釀,如今終於開始展示出它的威力了嗎?


    郭陽回辦公室後,有看起了豐凱的報表,同樣很不錯的業績表現。


    這一看,就坐到了下班。


    白天的時間變短,黑夜也來得早,郭陽到食堂痛快的吃了頓燉羊肉,羊肉的味道越發鮮美,吃的過癮。


    等晚上一通大汗淋漓的鍛煉過後,隻感覺渾身極其舒暢。


    唯獨少了紅麻茶的滋味。


    帶著遺憾,郭陽躺在床上,心神沉浸在種子商店裏,研究了起來。


    ……


    而在外界,糧食大幅增產,耕地麵積逆勢增加在網上爆發出了極強的影響力。


    門戶網站紛紛轉載。


    到了晚間新聞時,官媒也直接進行了正式報道。


    報道的時間持續了幾分鍾,內容極為的詳盡,除了糧食增產外,更為重要的是圍繞耕地進行了深入介紹。


    京城,某個小區裏。


    徐父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的盯著新聞裏的內容。


    “魯省以黃河三角洲、沿海灘塗為重點,采取種草改鹽的方式進行鹽堿地改良,新增耕地達360萬畝。


    其中東營地處黃河尾閭、渤海之濱,作為退海之地,土壤鹽漬化嚴重,全市341萬畝鹽堿地,三分之二已變成良田。”


    “蘇省加大了對沿海灘徐、東部低產鹽堿地的利用,通過種草改鹽的方式新增了大量良田。”


    “蒙省五原通過土地整理,種植綠肥,土地質量普遍提升1至2個等級,糧食畝均單產增加110公斤左右。”


    “我國人均耕地少、優質耕地少、後備資源少、基礎條件差,是人均耕地資源小國…”


    “鹽堿地是清潔淨土,是生產優質農產品的重要資源。”


    “近年來,在各地方政府、苜禾農牧等政企的帶領下,鹽堿地利用由治理鹽堿向適應鹽堿轉變…”


    “以前的治理模式就是簡單的‘灌水洗鹽’,大量的淡水資源被浪費掉,還容易複發。”


    “如今,苜禾農牧成功培育出了‘吃鹽植物’,它能把鹽從土裏‘吃掉’、移走。”


    “苜禾的‘吃鹽植物’正在成為鹽堿地改造提升的利器,同時還能極大的培肥土壤。”


    “廣袤的鹽堿地,經過優良品種的種植改良,除了變身為糧倉,還披上新裝變身成菜籃子、果園子。


    在全國各地,不僅有小麥、飼草、大豆、水稻在鹽堿地中生長,耐鹽堿蔬菜、水果也喜獲豐收。”


    …


    徐父怔怔的看得出神。


    電視裏,出現了一個個省市縣的地名,同時也有不少的地方領導人畫麵。


    他第一反應是這些人要升官了。


    耕地占補平衡上層強調了無數次,暗地裏也是重要的績效考核指標。


    而這些地方卻讓國家的耕地麵積實現了逆勢增長。


    這對整個國家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這時,女兒徐小雪從房間裏出來,去衛生間。


    徐父蹙了蹙眉,突然想到新聞裏唯一出現的企業名字--苜禾農牧。


    似乎有點印象,對了,兩年前他曾聽過這個名字。


    也是新聞報道——鹽堿地變牧草,隻不過是在酒泉。等徐小雪出來時,徐父出聲說道:“閨女,等等。”


    “爸,咋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