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陽承認他此舉有點幼稚,種田是一件浪漫的事隻是他今天的想法,也許明天就不是了。


    但人總要搞點有趣的事。


    他對徐小雪也沒有任何想法,隻是單純的想起了有這麽一個卉品種。


    繡球在我國的栽培曆史悠久,郭陽也很熟,前世他老家院子裏就栽了幾株。


    這種團錦簇成球形,色可隨土壤ph值變化。


    在酸性土壤上漸變為淡藍色,在弱堿性土壤上變為淡粉紅色。


    西北的土壤大多呈堿性,朵也大多呈粉紅色,想開淡藍色,可以在灌溉水中加硫酸鋁進行調色。


    酸性土壤想變粉,則用硫酸亞鐵進行調色。


    也不算太難。


    郭陽前世也嚐試過土壤裏加硫磺粉、熟石灰或草木灰等等,顏色主打一個奇怪,每年都不重複。


    近幾年,國內也培育出了純紅色的品種,以雲、浙兩省的卉企業也在大力培育自主品種。


    但總的來說,國內繡球的育種起步太晚,遠比不上國外。


    就拿郭陽最熟知的‘無盡夏’係列繡球來說,03~04年在歐美推出後,就迅速引發了園藝界的繡球狂潮。


    但正式引入國內要到2012年以後了,無盡夏的譯名更是空白。


    郭陽隨手了1點自然能量培育的繡球,很自然的占據了‘無盡夏’這個名字。


    品種觀賞性也還行,且較為適合寒溫帶氣候,冬天埋在土裏的根係不至於被凍死。


    不過要搞繡球+水稻的農旅模式,隻單一個品種還不夠,南方的氣候也存在影響。


    國外的品種引進太麻煩,引進國內品種倒是可以,但沒必要,自然能量充足,再培育兩三個品種更為便捷。


    繡球的繁育也很快,莖尖、扡插、嫁接等方式都可以。


    繡球+水稻是小鬼子搞出來的一個模式,田埂上種繡球,稻田裏種水稻,既能觀賞吸引遊客,又能產糧。


    是一種很好的美麗鄉村建設思路,引發了很多地區效仿,郭陽覺得有必要提前弄到國內來。


    說幹就幹,既然做了就要一條路走到底。


    很快郭陽就又培育了三個無盡夏係列品種,總計耗費64點自然能量。


    還剩2281點。


    而且培育的品種中還有意外驚喜,其中一種朵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優秀的除草活性。


    這倒是可以讓全王生物往植物源除草劑上進行研發。


    這無疑是一種新思路。


    有了新品種,郭陽緊跟著再去了天禾實驗室,等回到辦公室時,高德又打電話過來了。


    由《種子周刊》、《農民日報》、《華夏經營報》引發的輿論很給力。


    社會上掀起了一陣對生物能源的大討論。


    一派人支持國家發展生物能源,認為我國化石能源短缺,隨時會麵臨能源危機。


    另一派則是圍繞糧食安全進行反駁,例舉各國慘狀,並引發了大部份群眾的共情。


    後者逐漸占據上風。


    這就導致國內的糧食價格又進一步抬升,目前稻米的價格已經接近0.8元/斤,玉米也到了0.72元的高位。


    隻單這一次波動,嘉禾糧油就獲利好幾億元。


    郭陽依然讓高德加碼做多,現在的安全邊際還很高。


    沒過一會兒,瞿陽也找到了辦公室來,極其的納悶。


    “老板,你得罪上次那女記者了?這《種子周刊》怎麽掀天禾的蓋子啊!”


    “天玉1號受影響了?”


    “登海、沙洲、墾豐、隆平等現在也緊抓品種多樣性這點宣傳,有些專業合作社已在考慮分散布局了。”


    郭陽說道:“即使分散咯,那肯定也是以天玉1號為主打。”


    “理是這個理。”瞿陽鬱悶道:“我就是好奇,老板你給那女記者說啥了?”


    “我教她這樣做的。”


    瞿陽瞪大了眼睛,原來老板才是叛徒!


    郭陽又解釋了句,“配合嘉禾糧油那邊的計劃。”


    “明白了。”瞿陽也知道一些細節,沒再多問。“天禾今年完成2億畝的目標沒問題。”


    影響是肯定有的,但未必有外界想象中的那麽大。


    天玉1號的產量優勢太明顯,大部分農民都是抵擋不住這種誘惑的。


    從天禾種子加工廠的忙碌情況就能看出來,生產線除了維護,就一直在連軸轉。


    玉米、小麥、蔬菜種子的出貨速度也都相當給力。


    郭陽想起一事。


    “對了,果樹苗圃建得怎麽樣了?”


    “疆省和海南的苗圃場都建好了,香蕉春天就能出苗,其它的要今年秋天才能出苗。”


    瞿陽猶豫了下,問道:“我們要自己建果園嗎?”


    “要。”郭陽想了一下,說道:“但規模不要太大,一個園子兩三千畝是最好管理的。”


    兩三千畝,就算一畝投入一萬,也才兩三千萬,四個園子也就一億元,對天禾來說,很輕鬆。


    “好,我去找人做規劃。”


    郭陽很滿意瞿陽這種主動性,嚴格上來說,這種業務應該屬於嘉禾生鮮的供應鏈。


    隨後,郭陽也讓寧小婧協助一下這件事,並讓其長期跟進麻風果和文冠果的相關事宜。


    事情很雜。


    主要是涉及的領域太多。


    除了寧小婧幫忙整理,郭陽也已經習慣了將每一件事情都手寫在筆記本上,隨時翻看,以免有所遺漏。


    在筆記上,已經有兩件事拖了很久。


    一是去歐洲看弗蘭和維克托。


    二是除了亞太,南美和北美的大區負責人也一直沒定下來,種子公司倒是成立了,也錢養著一個小團隊。


    想了想,這事可以先交給瞿陽和蒲飛找,最後他來定奪。


    事情差不多有了處理思路後,也臨近下班。


    在辦公室走了兩圈後,郭陽又端著紅麻茶水坐到了電腦前,登錄了開心農場的網頁。


    結果菜地裏隻有孤零零的幾顆白菜了。


    “我靠,這是遭賊了,我的狗呢?哦,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


    郭陽先是一陣氣憤,隨後又無奈的笑了笑,也是沒想到遊戲還在內測,就有人惦記在他的菜了。


    先把剩下的菜收了,又播上新的種子,那棵虛幻的樹至今隻點亮了一片樹葉,離成型還早得很。


    “我倒要看看誰偷我的菜。”


    點開消息欄。


    一看。


    不出他的意料,羅修和徐小雪兩人都是罪魁禍首。


    緊接著,郭陽也去羅修的農場禍害了一番,不過去偷徐小雪的菜時,提示來了。


    “你被狗盯上了。”


    “偷菜失敗,你被狗咬傷了。”


    “行,真行。”郭陽無奈的笑了笑,看來徐小雪隨時玩著的,這狗糧都還是滿的。


    偷菜失敗,郭陽也不沮喪,佛係的澆水、施肥、除草後便沒怎麽管了。


    反而關注起了網上的熱度。


    從《農民日報》力薦開心農場後,這遊戲就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度,但遊戲還沒有真正的上線,目前還是內測版本。


    但也快了,就在這幾天,開心農場已經做好了宣發準備。


    原本郭陽還想和小馬總談談合作的,這時卻沒了這個心思。


    騰訊這時對營利如饑似渴,農場一旦和騰訊綁定上,免不了各種收費,公益性質將大幅縮水。


    郭陽也沒有想過靠遊戲掙錢。


    多栽樹才是正理。


    同時也觀察下,通過這種方式,種子商店能不能獲得自然能量。


    整理了幾個意見發給陸漢斌,郭陽便準備下班。


    不過這時楊成又來了電話。


    蘋果召開了軟件開發者大會,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手機,將於7月份正式開售。


    蘋果股價也應聲大漲!


    在楊成激動顫抖的恭維聲音裏,老板又一次壓對了寶。


    未來這種上漲將會是常態。


    郭陽摸了摸褲包裏的諾基亞,說起來,互聯網明明正在蓬勃發展,移動端又仿佛可以眺望,時代的發展真是太快了。


    次日。


    再次梳理了下目前的工作,並去幾個重要的場合看了看,郭陽便準備回鄉。


    除了羅修,陸漢斌和他的助手也要回民勤。


    郭陽拍了拍陸漢斌的座駕,說道:“這車就留在這邊,開我的回去,你回去再買輛新的,就不要皮卡了。”


    陸漢斌擦了擦玻璃上的水霧,還有點依依不舍,“那這車怎麽辦?才開了四年呢。”


    “留在酒泉這邊也可以用。”郭陽說:“別墨跡,趕緊的收拾東西,羅修把車開過來了。”


    收拾好了行李,一車四人便開車出發。


    之所以開車,一是民勤沒有機場,二是也順便臨時突襲下沿途的基地和工廠。


    第一站便到了張掖。


    天禾種業的大半製種基地都落在這裏,基地裏這時候已經進入了冬閑期。


    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是荒著的。


    但即使這樣,路過高台的製種基地時,郭陽也一刻不停的盯著窗外。


    陸漢斌疑惑道:“老板,這些田都是閑著的,有啥可好看的?”


    “那是你不懂,看不出門道。”郭陽指著遠處兩塊隔渠相連的製種田,“看出差距沒?”


    陸漢斌瞧了又瞧,“沒。”


    “左邊這塊是不是更幹淨?”郭陽拿出手機,“羅修,開慢點,我拍張照。”


    “好像是,這有什麽影響。”


    “影響大了。”郭陽說道:“高台這邊都是多年的製種基地,有些甚至連作了10年之久,積累了不少的病原菌,病蟲害日趨嚴重。”


    “按照天禾的技術方案,秋收後需及時組織農戶清理秸稈,集中深埋或燒毀,機械碎茬深翻,耙平土地後冬灌,次年春播種前淺犁、耙耱,鎮壓後鋪膜。”


    “左邊這塊田,明顯按照要求完成了,右邊這塊卻隻是清理了秸稈,沒有深翻,土裏的蟲卵根本凍不死。”


    說話間,郭陽已經拍好了照,單獨發給了嚴群。


    隻是照片太小,郭陽還單獨編輯了一段文字發過去。


    嚴群很快回了信息。


    陸漢斌和其助手陳一航這時也注意到了老板所說的。


    “這……不注意看還真看不出來。”


    郭陽說道:“細節決定成敗,現在各方都盯著天玉1號的弱點在攻擊,肯定得盯緊點。”


    陸漢斌心中凜然。


    其實不隻是病害,郭陽還注意到長期連作後的製種田土壤也有鹽漬化的趨勢,土壤養分肯定也不足。


    玉米是相對耐連作作物,即使連續種10年,靠著水肥和病蟲害管理,也能做到不減產。


    但對土壤的傷害是極大的。


    氣候條件決定了製種田隻能種一季玉米,如果要輪作倒茬,意味著農民收入大幅下降。


    地方和農戶都無法接受。


    好在金塔今年多了20萬畝苜禾1號翻耕的製種田,土壤肥力和養分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想必今年會帶來產量驚喜。


    沿高台-臨澤-甘州這一路上,郭陽都是這樣不厭其煩的觀察著製種基地的情況。


    還偶遇了製種農戶,得知是天禾種業的,熱心的給添了開水,一個勁的說:


    “這兩年啊,隻有天禾是年前能結清製種費的,畝保費也是最高的。”


    中午到張掖分公司附近休整,和分公司負責人尹小兵吃了飯,又去看了看工廠。


    同樣是極致的忙碌。


    按楊小兵的說法,春節也不敢停工,因為種子出貨速度太快,一直沒有儲備。


    春節後又是高峰期,一刻也不敢耽擱……


    郭陽自然一番鼓勵,三倍工資不是問題,該有的節日慰問安排上。


    原本還想著去山丹軍馬場拜訪一番,其種植苜蓿的曆史悠久,現在也是苜禾的合作夥伴之一。


    但要繞路,行程安排上也很緊,隻得放棄。


    兜兜轉轉,從永昌繞了一段路到金昌,察看了當地蔬菜、牧草產業的發展情況。


    這裏屬於祁連山雪融泉水灌溉區,水源清澈無汙染,種出來的蔬菜品質好,這個季節也多以大棚為主。


    天椒1號、赤紅1號、超級紅芯、菜、天薯21、菜心等品種在這裏都有良好的市場推廣。


    很多瞄準春節市場的大棚裏,辣甜椒已掛滿枝頭,菜心嫩綠欲滴,渴望登上人類的餐桌。


    然後郭陽一行就到金昌城裏整了一頓暖鍋子。


    啃一口羊肉,吃一塊蘿卜,再喝一口肉湯,暖意充滿全身。


    從酒泉出發兩天後,已經到了二月初,離春節隻有十五六天時間。


    郭陽一行才從金昌出發趕往民勤,沿路的荒蕪景象又慢慢的增多。


    陸漢斌笑著問道:“老板,要從紅崖山水庫繞路不?”


    “可以,到時候不用來回跑。”郭陽見陸漢斌很自信,又問:“水庫的環境改善了?”


    “還行。”


    “那就是很可以了。”


    抱著期待的情緒,不知過了多久,紅崖山水庫到了。


    隆冬時節,這裏卻候鳥雲集,冰雪覆蓋,山頭上的鬆、柏樹丁香樹身姿搖曳,仿佛童話般純淨、美好。


    郭陽一時難以去形容這種感覺,每一次來,這裏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三年多前,第一次來這裏時,見到的是幹涸的像蜘蛛網的床麵,隻有腹心處才能看到黑色的汙水和漂浮在水麵的死魚。


    上次來時,水庫裏已經有了水,波光粼粼,卻沒有這次這麽動人。


    郭陽讚道:“幹得不錯!”


    陸漢斌笑道:“錢砸出來的,每年調那麽多水,再保不住,錢就白了。”


    越野車沿著周邊轉了一圈,騰格裏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中間已經被一大片沙棘和梭梭林給占據。


    沿庫邊似乎還能看到紅麻的蹤影。


    郭陽說道:“隻要堅持下去,就早晚能穩固下來。”


    “嗯,從水權製度實施以來,中下遊節水已經好了很多,調水多的汛期已經有水能流到青土湖。”


    “那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對陸漢斌,郭陽從來都是抱著鼓勵的態度,沙漠裏的活應該是嘉禾旗下最幸苦的了。


    到了縣城,郭陽獨自提著禮物去往大哥家,羅修則送陸漢斌兩人回公司。


    又是近一年沒見。


    大哥大嫂的精氣神反而好了不少。


    一進門,大哥郭山就拉著郭陽進了茶室,這裏還坐著一個小老頭,大嫂田英則忙著做飯。


    “這是我弟弟郭陽,這茶桌就是他給我挑的,這是我茶友寧富有。”


    寧富有站了起來,說道:“久仰大名啊,郭總。”


    “你老這名字取得好。”郭陽也笑道。


    “哈哈哈……”


    “坐下說,坐下說。”郭山說著就要泡茶,看其手法是又有進步了。


    寧富有揮揮手,“不了,我也該回去吃飯了。”


    “就留這兒喝一杯呢!”


    “不了,你們兄弟兩好生聚一下,我就不叨擾了,改天再來和伱切磋茶藝。”


    小老頭頭也不回的走了,還挺有一番傲氣。


    郭陽說道:“大哥,這就是教你茶藝那位?還挺有點茶藝師的風範。”


    “嘿,他也就那三板斧的本事。”


    郭陽沒想到大哥還拽上了,“看來你也是手藝見長啊!”


    “那是。”


    閑聊了會兒近況,兩老人這一年來習慣了城裏的生活,日子反倒過得滋潤了起來。


    不用下地幹活。


    安安心心養老。


    上次還吵著鬧著要回鄉下找房子,現在是隻字不提了。


    中午喝了杯酒後,大哥冷不丁的說道:“陽子,你上次不是說可以搞個小茶園,咱這地種不了茶吧?”


    郭陽愣了愣,好像是提過這麽一嘴,“民勤是種不了,隴省隻有隴南一個產茶區。”


    “哦。”


    “但沙海種植有另一種紅麻茶,隻是沒有茶多酚等物質,更偏向於養生保健,對身體很有好處。”


    郭陽起身從背包了翻了翻,找出了隨身攜帶的阿勒泰產的紅麻茶。


    “我帶了,先試試看。”


    “茶包啊?”郭山有點失望。


    “這樣方便。”


    “嗯,茶還是要那種炒製出來的形狀最好。”郭山說道。


    這一年時間,郭山變化還真的挺大的,不知道的人,可能還真想不到他以前是在鹽堿荒漠地裏找食得農民。


    “那也沒事,這裏離青土湖近,你想炒茶都有辦法。”


    郭山這才笑了起來,“嗯……有機會也可以去試試,會不會太耽誤事兒?”


    “不會,以後興許還能弄成旅遊景區呢!”


    在閑聊中度過一下午時間,郭陽也說了春節要出國,不在家過年,大嫂田英頓時有點不舒服了。


    “陽子,小霞的婚禮就定在年後呢,你不參加了嗎?”


    郭陽一時有點愕然,良久,才開口說道:“哥,嫂子,這次可能真不行,公司的事挺急的。”


    氣氛沉默了片刻。


    最後還是郭山說道:“沒事,你忙你的吧,事業重要,事業重要。”


    等到晚上時,侄女郭小霞也回來了,對小叔要出國也挺理解。


    郭陽才算是鬆了口氣。


    第二天又見了見侄女的未婚夫,給小霞包了個紅包,郭陽才算是從家庭中脫身。


    上車後,郭陽在想,要不要從家裏弄一兩個人到公司幫忙?


    肯定是有這個必要。


    隻是暫時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越野車沿著河道邊的公路一路向下,道路拔地而起了很多日光溫室。


    沙漠裏的梭梭樹,枝條裸露,披著薄霜,靜默地矗立在寒風中,冬日裏一切都顯得蒼涼而堅韌。


    汽車在移民區停下,沙海的溫室苗圃裏、沙生植物園裏,形形色色的樹苗正在積蓄能量。


    移民的日光溫室裏有種各種各樣的果蔬。


    郭陽又一次遇到了丁老漢。


    其緊抓著郭陽的手不放,帶著郭陽參觀了他的溫室,然後硬塞給了他幾個瓜果。


    “甜得很,這季節吃人參果剛好合適。”


    郭陽無奈隻能笑著接過,就這麽輕輕撕開表皮,露出黃澄澄的果肉,看著就很誘人。


    一口咬下去,清香清甜的口感迸發在口中,水潤多汁,是冬天裏難得的體驗。


    “好吃!”郭陽比了個大拇指,“這一個棚能賣多少錢?”


    “至少7500元!”丁老漢笑了又笑,“多虧了你們呢,現在我們的瓜都賣到京城等大城市去了。”


    算上一季蔬菜,這個2.5畝的棚,丁老漢一年收入依然能維持在一兩萬元,還是很可觀的。


    也和其技術過硬有關,很多農戶遠掙不著這個數。


    但隨後郭陽才知道,和惠農網、嘉禾生鮮超市也有極大的關係。


    隨著日光溫室的發展,民勤蜜瓜的種植麵積也從3.2萬畝擴大到了近5萬畝,年產10幾萬噸蜜瓜。


    但價格相比去年的0.4元/斤,今年反而漲到了0.5元/斤。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蘆並收藏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