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甄嬛傳(四十九)
綜影視:芙蓉不及美人妝 作者:就是不吃胡蘿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幾天圓明園實在是熱鬧的很,華妃先是用溫宜公主誤食木薯粉做戲栽贓甄嬛。皇上一怒之下,差點沒有把甄嬛打入冷宮,最後還是端妃親自出馬,這才為甄嬛洗脫嫌疑。甄嬛和端妃這兩個人都是華妃的心腹大患,一個搶了她的寵愛,又想害了她的名聲,一個直接殺了她的孩兒,讓她至今都沒有再度有孕。如今這麽兩個讓華妃討厭的人攪和在了一起,實在讓她看著心煩。
之前曹貴人“陰差陽錯”之間遇見了碎玉軒莞常在身邊那個被打死的小允子的哥哥小福子,他知道他的弟弟是因為為甄嬛背鍋,這才死無全屍,他一直想為自己的親弟弟報仇卻找不到機會。如今他在曹貴人的手底下當差,甄嬛的寵愛也因為沈眉莊的假孕爭寵和自己多次參與宮中糾紛而大不如從前,現在終於到了他為弟弟小允子複仇的機會。
甄嬛從前對小允子還算是信任,說話做事一般不會刻意避諱著小允子,因此小允子也在日日的相處中,發現甄嬛和浣碧的關係非同一般,就連她們的長相都有四五分相似。小允子在閑聊的時候和他哥哥提過這事,當時小福子還沒有當回事,如今想來實在是細思極恐。
小福子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曹貴人,曹貴人又和華妃提起了這件事,在宮中經營多年,哪一個不是人精?華妃一眼就看出了這其中恐怕有些問題,立馬家書一封給她的母家,讓他們去查一查浣碧和甄嬛甄遠道的真實關係。這一查還不要緊,華妃在看到年家送回來的家書的時候,即便見多識廣如她,也差點沒驚掉下巴。
像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哪一個家裏麵沒有一兩個妾室,就連華妃也有幾個不是很受寵的庶姐庶妹。雖說她平時對那些庶出的姊妹很是平平,父親對她們也沒有太多關注,但也絕對不會做出讓庶出的姊妹給自己為奴為婢,這種作賤人的事情。甄遠道看上去也是道貌岸然,實際上竟然能幹出了這種齷齪的事情,私納罪臣之後為外室,在人家姑娘病死之後還把她的女兒接回來做奴才。
“那甄嬛和她那個身邊的浣碧關係如何?”
曹貴人笑道:“明明是一個官家小姐卻委屈多年做了奴才,她雖是甄遠道親生,可是族譜沒有她的名字,甚至浣碧的娘娘的牌位也不能進祠堂供奉香火,日日看著自己的嫡親姐姐如此尊貴,這浣碧怎麽可能沒有什麽別的想法?
娘娘有所不知,數月前那浣碧的娘親生日,臣妾曾經見她獨自於上林苑角落哭泣,臣妾當時還以為是甄嬛責打委屈了浣碧,也就多問了幾句。之前她願意替咱們辦事,從內務府領木薯粉回來,也足以看出她心裏是極有上進心的。”
“有心就有,既然她有心,咱們就給他個機會。之前木薯粉的事情她辦的極好,若不是因為端妃橫插一腳,那小賤人此刻怕早就被送回紫禁城的冷宮了。”
華妃和曹貴人好歹也是侍奉了皇上那麽多年的妃嬪了,對皇上的喜好基本上已經了如指掌。浣碧有野心,長得又和甄嬛幾分相似。平心而論,若是仔細看看,她也是個容貌上乘的清秀佳人,起碼比起寡淡小氣的安陵容來說,她反而更像是個正兒八經的主子。
有曹貴人的精細培養,和華妃送的那些昂貴的金銀首飾,錦衣綢緞的裝點。浣碧終於得償所願,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皇上來碧桐書院等待甄嬛沐浴更衣的時候,爬上了皇上的床。
為了有些情趣,碧桐書院的燈光極暗,再加上皇上在晚上用晚膳的時候多喝了幾杯酒,皇上在臨幸浣碧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睡錯了人。寢殿外,用宸妃最愛的玫瑰水沐浴好的甄嬛正準備躊躇滿誌的去伺候皇上,誰知道還沒有靠近就聽見了浣碧妖嬈嬌媚的聲音,刹那間,甄嬛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菊青看著甄嬛越來越差的臉色,和握著手絹的時候使勁的幾乎快變形的手,也忐忑的厲害。小主最近的脾氣一日差過一日,平日裏對他們這些下人除了浣碧姑娘都沒有什麽好臉色,如今最能安撫住小主脾氣的浣碧爬了龍床,菊青幾乎不敢想象以後他們會過什麽樣水深火熱的日子。
浣碧在碧桐書院承寵一事第二日就滿宮皆知,皇上醒來之後雖然有些生氣浣碧竟然自作主張的爬床,但是回憶昨天夜裏她伺候的的確還不錯,也就大筆一揮,賞了她一個答應的位份。皇上以為昨夜浣碧的事情是她和甄嬛兩人商議好推她來爭寵的,所幸如今他對甄嬛也沒有什麽真情,也就欣然的接受了這份禮物。還自以為好心的讓浣碧繼續在碧桐書院和甄嬛一起住一塊兒,因為這個,第二天在給皇後娘娘請安的時候,夏冬春華妃她們也嘲笑了甄嬛好幾日。
那日在九州清宴一曲劍舞之後,夏冬春也成功在皇上麵前露了臉,如今她已經是夏貴人了,有了寵愛的夏冬春恢複了從前眼高於頂的性格,她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想盡各種法子給甄嬛添亂。
對於浣碧成為碧答應的這件事情,甄嬛可以說是又驚又怒,還覺得十分委屈。她自認為自己對浣碧已經很好了,比起對其他的那些下人,她雖說沒有把浣碧當做親生姐妹一樣對待,但的確已經盡自己的範圍之內給她最大的體麵。不過她這種想法若是被浣碧知道了,恐怕要掀起一番腥風血雨。明明都是甄遠道的女兒,一個女兒在後宮為皇上的嬪妃,一個女兒隻能逢人就跪,做嫡女的奴婢,天下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甄嬛自覺在宮中孤立無援,就連自己唯一的陪嫁丫鬟也被主忘恩,這個時候她更加想念她最好的姐妹沈眉莊了起來。隻是即便甄家和沈家耗費了全部心神去尋找劉太醫,這些日子也可以說是一無所獲。她原本打算悄悄的去閑月閣見一見眉姐姐,隻是這些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她實在沒有法子可以費心安排,更何況她如今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再相信的人了。
之前曹貴人“陰差陽錯”之間遇見了碎玉軒莞常在身邊那個被打死的小允子的哥哥小福子,他知道他的弟弟是因為為甄嬛背鍋,這才死無全屍,他一直想為自己的親弟弟報仇卻找不到機會。如今他在曹貴人的手底下當差,甄嬛的寵愛也因為沈眉莊的假孕爭寵和自己多次參與宮中糾紛而大不如從前,現在終於到了他為弟弟小允子複仇的機會。
甄嬛從前對小允子還算是信任,說話做事一般不會刻意避諱著小允子,因此小允子也在日日的相處中,發現甄嬛和浣碧的關係非同一般,就連她們的長相都有四五分相似。小允子在閑聊的時候和他哥哥提過這事,當時小福子還沒有當回事,如今想來實在是細思極恐。
小福子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曹貴人,曹貴人又和華妃提起了這件事,在宮中經營多年,哪一個不是人精?華妃一眼就看出了這其中恐怕有些問題,立馬家書一封給她的母家,讓他們去查一查浣碧和甄嬛甄遠道的真實關係。這一查還不要緊,華妃在看到年家送回來的家書的時候,即便見多識廣如她,也差點沒驚掉下巴。
像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哪一個家裏麵沒有一兩個妾室,就連華妃也有幾個不是很受寵的庶姐庶妹。雖說她平時對那些庶出的姊妹很是平平,父親對她們也沒有太多關注,但也絕對不會做出讓庶出的姊妹給自己為奴為婢,這種作賤人的事情。甄遠道看上去也是道貌岸然,實際上竟然能幹出了這種齷齪的事情,私納罪臣之後為外室,在人家姑娘病死之後還把她的女兒接回來做奴才。
“那甄嬛和她那個身邊的浣碧關係如何?”
曹貴人笑道:“明明是一個官家小姐卻委屈多年做了奴才,她雖是甄遠道親生,可是族譜沒有她的名字,甚至浣碧的娘娘的牌位也不能進祠堂供奉香火,日日看著自己的嫡親姐姐如此尊貴,這浣碧怎麽可能沒有什麽別的想法?
娘娘有所不知,數月前那浣碧的娘親生日,臣妾曾經見她獨自於上林苑角落哭泣,臣妾當時還以為是甄嬛責打委屈了浣碧,也就多問了幾句。之前她願意替咱們辦事,從內務府領木薯粉回來,也足以看出她心裏是極有上進心的。”
“有心就有,既然她有心,咱們就給他個機會。之前木薯粉的事情她辦的極好,若不是因為端妃橫插一腳,那小賤人此刻怕早就被送回紫禁城的冷宮了。”
華妃和曹貴人好歹也是侍奉了皇上那麽多年的妃嬪了,對皇上的喜好基本上已經了如指掌。浣碧有野心,長得又和甄嬛幾分相似。平心而論,若是仔細看看,她也是個容貌上乘的清秀佳人,起碼比起寡淡小氣的安陵容來說,她反而更像是個正兒八經的主子。
有曹貴人的精細培養,和華妃送的那些昂貴的金銀首飾,錦衣綢緞的裝點。浣碧終於得償所願,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皇上來碧桐書院等待甄嬛沐浴更衣的時候,爬上了皇上的床。
為了有些情趣,碧桐書院的燈光極暗,再加上皇上在晚上用晚膳的時候多喝了幾杯酒,皇上在臨幸浣碧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睡錯了人。寢殿外,用宸妃最愛的玫瑰水沐浴好的甄嬛正準備躊躇滿誌的去伺候皇上,誰知道還沒有靠近就聽見了浣碧妖嬈嬌媚的聲音,刹那間,甄嬛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菊青看著甄嬛越來越差的臉色,和握著手絹的時候使勁的幾乎快變形的手,也忐忑的厲害。小主最近的脾氣一日差過一日,平日裏對他們這些下人除了浣碧姑娘都沒有什麽好臉色,如今最能安撫住小主脾氣的浣碧爬了龍床,菊青幾乎不敢想象以後他們會過什麽樣水深火熱的日子。
浣碧在碧桐書院承寵一事第二日就滿宮皆知,皇上醒來之後雖然有些生氣浣碧竟然自作主張的爬床,但是回憶昨天夜裏她伺候的的確還不錯,也就大筆一揮,賞了她一個答應的位份。皇上以為昨夜浣碧的事情是她和甄嬛兩人商議好推她來爭寵的,所幸如今他對甄嬛也沒有什麽真情,也就欣然的接受了這份禮物。還自以為好心的讓浣碧繼續在碧桐書院和甄嬛一起住一塊兒,因為這個,第二天在給皇後娘娘請安的時候,夏冬春華妃她們也嘲笑了甄嬛好幾日。
那日在九州清宴一曲劍舞之後,夏冬春也成功在皇上麵前露了臉,如今她已經是夏貴人了,有了寵愛的夏冬春恢複了從前眼高於頂的性格,她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想盡各種法子給甄嬛添亂。
對於浣碧成為碧答應的這件事情,甄嬛可以說是又驚又怒,還覺得十分委屈。她自認為自己對浣碧已經很好了,比起對其他的那些下人,她雖說沒有把浣碧當做親生姐妹一樣對待,但的確已經盡自己的範圍之內給她最大的體麵。不過她這種想法若是被浣碧知道了,恐怕要掀起一番腥風血雨。明明都是甄遠道的女兒,一個女兒在後宮為皇上的嬪妃,一個女兒隻能逢人就跪,做嫡女的奴婢,天下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甄嬛自覺在宮中孤立無援,就連自己唯一的陪嫁丫鬟也被主忘恩,這個時候她更加想念她最好的姐妹沈眉莊了起來。隻是即便甄家和沈家耗費了全部心神去尋找劉太醫,這些日子也可以說是一無所獲。她原本打算悄悄的去閑月閣見一見眉姐姐,隻是這些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她實在沒有法子可以費心安排,更何況她如今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再相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