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花園哭完後,杜蔓眼睛又紅又腫,有點不敢見人,看了一下手機,已經五點了,幹脆先回去吃飯,然後回寢室收拾一下,而且她現在也不想回去見到那些人,更沒有辦法平複心情去背書。聽說小團隊的人看到杜蔓跑出去之後,都傳瘋了,指不定又在說什麽風涼話,她們巴不得杜蔓出問題,這會應該在背後狂笑吧。
還聽說她們還出來找杜蔓,但是沒找到,真的是好笑,嘲笑別人也要在一線嗎?這個小團體真的一直在刷新杜蔓對人心醜陋的上限。
杜蔓擦幹眼淚,抬了抬頭,看了眼天空,呼吸著新鮮空氣,努力讓自己平複。幾分鍾之後,從小花園走出來,直接去食堂吃飯了。這個時間點還早,圖書館的人一般五點半吃飯,所以杜蔓沒有遇上她們,她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不想被她們看見。
五點半,封瀟聲給她發消息說去吃飯,但是她回複到有事,叫封瀟聲自己去吃。封瀟聲並不知道杜蔓答辯沒過的事,下午的事情還沒有在圖書館傳開,隻是班級裏的小團體傳開了。
封瀟聲沒有太在意,然後自己去吃飯了,直到晚上,杜蔓也是自己一個人背書,回寢室,都沒有跟封瀟聲碰麵。第二天早上,下午也是如此。封瀟聲覺得應該出事了,晚上,他找到杜蔓,想找她說清楚。
封瀟聲找了很久才找到杜蔓,她換了位置,不在之前的地方背書了,真的找了好久,找到他都著急了。
看到封瀟聲過來,杜蔓下意識的回避。
杜蔓:你怎麽來了?
封瀟聲:我不該來嗎?
杜蔓:你來幹什麽?
封瀟聲:你說我來幹什麽?
杜蔓:快考試了,沒啥事抓緊時間背書吧。
封瀟聲:嗯,所以這就是你這兩天都不理的理由,是不是快考試了,麵也不用見了?
杜蔓:也可以吧,如果你這樣理解的話。
兩人都在鬧別扭,誰也不讓誰,其實就是擔心彼此,但是又不想對方為自己分心。杜蔓也不想告訴他這些事,封瀟聲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麽,為什麽突然不理自己,這段時間學習壓力又很大,兩人不說清楚,誤會就這樣誕生了。
封瀟聲找杜蔓聊天無果之後,就回去繼續複習了。後來的幾天他們確實聯係少了,吃飯走路也不在一起,漸漸地,兩人已經開始單獨行動,誰也不叫誰,也沒有叫其他人。鬧別扭一直到考試結束,所以杜蔓這段時間還是一個人承受答辯失敗之後的悲傷,以及考試的壓力。
這些東西憋在心裏,難過的情緒沒有消散。
好像又想到了詩經裏的《下泉》。
《曹風·下泉》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曹國臣子感傷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以強淩弱,小國得不到保護,因而懷念周初比較安定的社會局麵。全詩四章,每章四句,采用比興結合與重章疊句的手法,產生了獨具魅力的藝術效果。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歎,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歎,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歎,念彼京師。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此詩興中有比,開頭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興,喻周室的內亂與衰微。而這,亦寫出了王子匄觸景生出的悲情。接著以直陳其事的賦法,慨歎緬懷周京,充溢濃鬱的悲涼之感。而三章的複遝疊詠,更是把這種悲涼之感推到了一個極點上。到了末章,卻來了一個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說到周王朝鼎盛之時,萬國朝拜的盛況。或者又如紅樓中,經曆過至盛的繁華之後,終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彼時穿了大紅猩猩氈,行走於雪野中的落魄公子寶玉,大概也會想起往年家族極盛,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梨香院女孩唱的那支“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的曲子。
此詩的前三章,是《詩經》中典型的重章疊句結構,各章僅第二句末字“稂”“蕭”“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師”不同,而這又恰好在換韻的位置,易字目的隻是通過韻腳的變化使反覆的詠唱不致過於單調,而三章的意思則是完全重複的,不存在遞進、對比之類句法關係。第四章在最後忽然一轉,這種轉折不僅在語句意義上,而且在語句結構上都顯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來,不乏對此特加注意的評論分析。有人大加讚賞,如清人陳繼揆和牛運震;也有人極表疑惑,如宋人王柏和今人向熹。
持懷疑論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後在出土文物中發現錯簡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則這種懷疑本身仍將受人懷疑。何況檢《國風》一百六十篇,就會發現雖然三章複遝疊詠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鵲巢》《衛風·木瓜》《鄭風·緇衣》等等,但三章複遝疊詠之後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樣的結構並非一無所見(如《邶風·燕燕》即是)。
語句部分重複在《國風》《雅頌》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就見於《鄘風·蝃蝀》《邶風·泉水》《衛風·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據此徑自說某句是某詩的錯簡。並且,此詩第四章的前兩句與前三章的前兩句相比較,“昔時苗黍,今則苞稂;昔時陰雨,今則冽泉”(清陳繼揆《讀詩臆補》),在內容上也是互有關聯的。
因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內亂勢衰的比興加上慨歎緬懷周京直陳其事的賦法本身已具有很強烈的悲劇感,而前三章複遝疊詠使這種悲劇感加強到了極點,所以末章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就令人產生非常興奮的欣慰之情,這樣的藝術效果當然是獨具魅力的。從這一點上說,完全有理由將《曹風·下泉》一詩置於《國風》的優秀篇章之列。
還聽說她們還出來找杜蔓,但是沒找到,真的是好笑,嘲笑別人也要在一線嗎?這個小團體真的一直在刷新杜蔓對人心醜陋的上限。
杜蔓擦幹眼淚,抬了抬頭,看了眼天空,呼吸著新鮮空氣,努力讓自己平複。幾分鍾之後,從小花園走出來,直接去食堂吃飯了。這個時間點還早,圖書館的人一般五點半吃飯,所以杜蔓沒有遇上她們,她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不想被她們看見。
五點半,封瀟聲給她發消息說去吃飯,但是她回複到有事,叫封瀟聲自己去吃。封瀟聲並不知道杜蔓答辯沒過的事,下午的事情還沒有在圖書館傳開,隻是班級裏的小團體傳開了。
封瀟聲沒有太在意,然後自己去吃飯了,直到晚上,杜蔓也是自己一個人背書,回寢室,都沒有跟封瀟聲碰麵。第二天早上,下午也是如此。封瀟聲覺得應該出事了,晚上,他找到杜蔓,想找她說清楚。
封瀟聲找了很久才找到杜蔓,她換了位置,不在之前的地方背書了,真的找了好久,找到他都著急了。
看到封瀟聲過來,杜蔓下意識的回避。
杜蔓:你怎麽來了?
封瀟聲:我不該來嗎?
杜蔓:你來幹什麽?
封瀟聲:你說我來幹什麽?
杜蔓:快考試了,沒啥事抓緊時間背書吧。
封瀟聲:嗯,所以這就是你這兩天都不理的理由,是不是快考試了,麵也不用見了?
杜蔓:也可以吧,如果你這樣理解的話。
兩人都在鬧別扭,誰也不讓誰,其實就是擔心彼此,但是又不想對方為自己分心。杜蔓也不想告訴他這些事,封瀟聲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麽,為什麽突然不理自己,這段時間學習壓力又很大,兩人不說清楚,誤會就這樣誕生了。
封瀟聲找杜蔓聊天無果之後,就回去繼續複習了。後來的幾天他們確實聯係少了,吃飯走路也不在一起,漸漸地,兩人已經開始單獨行動,誰也不叫誰,也沒有叫其他人。鬧別扭一直到考試結束,所以杜蔓這段時間還是一個人承受答辯失敗之後的悲傷,以及考試的壓力。
這些東西憋在心裏,難過的情緒沒有消散。
好像又想到了詩經裏的《下泉》。
《曹風·下泉》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曹國臣子感傷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以強淩弱,小國得不到保護,因而懷念周初比較安定的社會局麵。全詩四章,每章四句,采用比興結合與重章疊句的手法,產生了獨具魅力的藝術效果。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歎,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歎,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歎,念彼京師。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此詩興中有比,開頭以寒泉水冷,浸淹野草起興,喻周室的內亂與衰微。而這,亦寫出了王子匄觸景生出的悲情。接著以直陳其事的賦法,慨歎緬懷周京,充溢濃鬱的悲涼之感。而三章的複遝疊詠,更是把這種悲涼之感推到了一個極點上。到了末章,卻來了一個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說到周王朝鼎盛之時,萬國朝拜的盛況。或者又如紅樓中,經曆過至盛的繁華之後,終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彼時穿了大紅猩猩氈,行走於雪野中的落魄公子寶玉,大概也會想起往年家族極盛,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梨香院女孩唱的那支“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的曲子。
此詩的前三章,是《詩經》中典型的重章疊句結構,各章僅第二句末字“稂”“蕭”“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師”不同,而這又恰好在換韻的位置,易字目的隻是通過韻腳的變化使反覆的詠唱不致過於單調,而三章的意思則是完全重複的,不存在遞進、對比之類句法關係。第四章在最後忽然一轉,這種轉折不僅在語句意義上,而且在語句結構上都顯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來,不乏對此特加注意的評論分析。有人大加讚賞,如清人陳繼揆和牛運震;也有人極表疑惑,如宋人王柏和今人向熹。
持懷疑論者有一定道理,但除非今後在出土文物中發現錯簡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則這種懷疑本身仍將受人懷疑。何況檢《國風》一百六十篇,就會發現雖然三章複遝疊詠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鵲巢》《衛風·木瓜》《鄭風·緇衣》等等,但三章複遝疊詠之後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樣的結構並非一無所見(如《邶風·燕燕》即是)。
語句部分重複在《國風》《雅頌》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就見於《鄘風·蝃蝀》《邶風·泉水》《衛風·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據此徑自說某句是某詩的錯簡。並且,此詩第四章的前兩句與前三章的前兩句相比較,“昔時苗黍,今則苞稂;昔時陰雨,今則冽泉”(清陳繼揆《讀詩臆補》),在內容上也是互有關聯的。
因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內亂勢衰的比興加上慨歎緬懷周京直陳其事的賦法本身已具有很強烈的悲劇感,而前三章複遝疊詠使這種悲劇感加強到了極點,所以末章雨過天晴般的突然轉折,就令人產生非常興奮的欣慰之情,這樣的藝術效果當然是獨具魅力的。從這一點上說,完全有理由將《曹風·下泉》一詩置於《國風》的優秀篇章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