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夫人冷哼一聲,“誰讓她當年不知廉恥勾引懷德,還生下江行過這個孽種。”
“祖母。”江行遠忍不住道:“以前大哥年紀尚幼,看不怎麽出來,如今眉目長開,比兒子還要像父親幾分,您為何就是不肯承認。”
“就算他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又如何,始終是孽種!”每每提及洪氏母子,江老夫人總是極盡刻薄之語,與她平日的樣子判若兩人。
江行遠搖頭,想要再替洪氏母子分辯幾句,辛夷按住他的肩膀道:“長公子莫急,讓我來說。”說著,她將目光轉向神情冰冷的江老夫人,”因為您的喜歡,兒子的遜色,所以這十幾近二十年來,二夫人一直如履薄冰,說是主子卻比下人還要艱難,她努力打理著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每一樣都親力親為;所求的,無非就是老夫人您一句稱讚,甚至一個點頭的動作;可惜,她始終求而不得,也正因為如此,令她對自己沒什麽信心,總覺得做得不夠好,更處處約束大公子,不許他做一點點讓您不鍾意的事情,可惜啊,事與願違,大公子總是為了她與您爭執鬥氣,甚至想要離開江府。”
江老夫人默然不語,確實,她對洪氏極其嚴苛,還記得她六十大壽之時,洪氏前後忙活了一個月,從場地布置到節目安排再到賓客名單,乃至於掛在正堂的“壽”字,用什麽顏色的繡線,找誰來繡,底料用蘇綢還是杭綢,都是她親自安排,忙得暈頭轉向,連睡覺的功夫都沒有,可即便這樣,那一日她也沒給洪氏好臉色;因為在她看來,洪氏無論怎麽辛苦,都是應該的,若非洪氏介入,沈月不會早早過世,江行遠不會那麽小就失去了生母,這是她永遠無法釋懷之事。
想到這裏,剛剛才有一絲溫度的眼眸瞬間又冷了下來,“他們想要走,隻管走就是了,沒人攔著;但若是害了人還想全身而退,那就是在做夢。”
辛夷無聲地歎了口氣,江老夫人對洪氏的偏見,比她想象得還要深,想要勸她拋來偏見,以公平公正的目光來看待這件事,實在是有些難。
她心思飛快地轉著,既然此路不易走,不妨試試別的路,那位花晨以及汪晉成的證詞,是令洪氏被江老夫人懷疑的關鍵,好,就從這裏入手。
那廂,江行遠也與她想到了一起,扯一扯她的袖子,輕聲道:“祖母的偏見不是你幾句話就能扭轉過來的,我倒覺得花晨這人很是可疑。
“我知道。”辛夷垂目一笑,隨後道:“老夫人,能否與我細細說說花晨姑娘還有汪晉成所說的話,最好是一句句複述。”
“奴婢來吧。”劉嬤嬤上前一步,仔細複述著記憶裏的話,期間趙嬤嬤又補充了幾句,隨後道:“可能有漏了一句半句,但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足夠了,多謝兩位嬤嬤。”辛夷欠一欠身,心中已是有了計較,“那花晨長得很美嗎?”
劉嬤嬤笑道:“瞧姑娘這話問得,不美能成為繁花樓首屈一指的花魁嗎,不過比姑娘你還是差了一些。”
辛夷眼珠子微微一轉,又道:“嬤嬤可還記得她的衣著打扮?”
劉嬤嬤被她這話滿腹疑惑,忍不住問道:“這與案子有什麽關係嗎?”
“或許有關,或許無關。”辛夷這模棱兩可的答案令劉嬤嬤越發摸不著頭腦,但她還是憑著記憶,將花晨衣著打扮大致說了一番。
在聽她說到鞋子,辛夷眉梢微微一跳,打斷道:“什麽樣的牡丹紋?”
劉嬤嬤搖頭道:“這個我可形容,就覺得很好看,以往從來沒見到過。”她話音剛落,趙嬤嬤開口道:“那鞋上的花紋我也有印象,栩栩如生,就跟真的一樣,最稀奇的是,那繡牡丹的線不是平淡所見的紅、粉、白三種,而是淺綠色。”
辛夷麵色一正,追問道:“嬤嬤確定嗎?”
“確定。”趙嬤嬤毫不遲疑地點頭。
“辛夷,那牡丹有什麽奇怪嗎?”麵對江行遠的詢問,辛夷沒有回答,而是讓趙嬤嬤拿來紙筆,執筆於手,在紙上描畫,待得停下時,一朵水墨畫就的牡丹躍然於紙上,極其逼真;但區別於平常畫師喜歡畫牡丹盛開時的模樣,這朵是將開未開的模樣,有一種含羞帶怯的美。
趙嬤嬤湊上來看了一眼,迭聲道:“對對對,除了顏色不一樣,其它的地方都對,分毫不差。”說著,她又好奇地道:“辛姑娘怎麽會知道?難不成你見那個叫花晨的姑娘?”
辛夷赫然一笑,搖頭道:“嬤嬤也知道我的事情,自來了嶽陽之後,不是在府裏,就是疲於奔命,又怎會見過她。”
趙嬤嬤想想也是,笑道:“奴婢糊塗了,那您是如何得知的?”
“這綠牡丹出自京城的百繡坊,他們的絲線經特殊工藝染製而成,綠而不豔,淺而不淡,極受京城各大世家小姐們的喜愛,售價極貴,動輒幾十兩銀子,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京城……”江老夫人喃喃念著這兩個字,那雙因為疲憊而有些渾濁的眼眸又漸漸變得犀利。
趙嬤嬤疑惑地道:“這花晨姑娘是繁花樓的花魁,按理來說,她是不可能離開嶽陽城的,怎麽會有京城的東西?”說著,她又猜測道:“難不成是她某一位恩客特意從京城帶來的?”
辛夷掩唇一笑,“嬤嬤,換了您是男人,會千裏迢迢帶一雙鞋去給女子嗎?”
“當然不會。”趙嬤嬤不假思索地回答。
”為何?”
“這個……”趙嬤嬤斟酌了一下,道:“一來專門拿一雙鞋去送來,顯得有些小家子氣,麵子上也過不去;二來,萬一穿不上,那不就浪費了嘛;還不如送些胭脂水粉又或者金銀首飾。”
劉嬤嬤補充道:“再者,在咱們嶽陽城,送鞋的意喻可不大好,有送人歸西之意,是詛咒呢。”
辛夷點頭道:“那就是啊,除非是親昵無間的夫妻,且清楚知道對方腳掌的大小,否則絕不會帶這麽一雙鞋去。”
“祖母。”江行遠忍不住道:“以前大哥年紀尚幼,看不怎麽出來,如今眉目長開,比兒子還要像父親幾分,您為何就是不肯承認。”
“就算他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又如何,始終是孽種!”每每提及洪氏母子,江老夫人總是極盡刻薄之語,與她平日的樣子判若兩人。
江行遠搖頭,想要再替洪氏母子分辯幾句,辛夷按住他的肩膀道:“長公子莫急,讓我來說。”說著,她將目光轉向神情冰冷的江老夫人,”因為您的喜歡,兒子的遜色,所以這十幾近二十年來,二夫人一直如履薄冰,說是主子卻比下人還要艱難,她努力打理著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每一樣都親力親為;所求的,無非就是老夫人您一句稱讚,甚至一個點頭的動作;可惜,她始終求而不得,也正因為如此,令她對自己沒什麽信心,總覺得做得不夠好,更處處約束大公子,不許他做一點點讓您不鍾意的事情,可惜啊,事與願違,大公子總是為了她與您爭執鬥氣,甚至想要離開江府。”
江老夫人默然不語,確實,她對洪氏極其嚴苛,還記得她六十大壽之時,洪氏前後忙活了一個月,從場地布置到節目安排再到賓客名單,乃至於掛在正堂的“壽”字,用什麽顏色的繡線,找誰來繡,底料用蘇綢還是杭綢,都是她親自安排,忙得暈頭轉向,連睡覺的功夫都沒有,可即便這樣,那一日她也沒給洪氏好臉色;因為在她看來,洪氏無論怎麽辛苦,都是應該的,若非洪氏介入,沈月不會早早過世,江行遠不會那麽小就失去了生母,這是她永遠無法釋懷之事。
想到這裏,剛剛才有一絲溫度的眼眸瞬間又冷了下來,“他們想要走,隻管走就是了,沒人攔著;但若是害了人還想全身而退,那就是在做夢。”
辛夷無聲地歎了口氣,江老夫人對洪氏的偏見,比她想象得還要深,想要勸她拋來偏見,以公平公正的目光來看待這件事,實在是有些難。
她心思飛快地轉著,既然此路不易走,不妨試試別的路,那位花晨以及汪晉成的證詞,是令洪氏被江老夫人懷疑的關鍵,好,就從這裏入手。
那廂,江行遠也與她想到了一起,扯一扯她的袖子,輕聲道:“祖母的偏見不是你幾句話就能扭轉過來的,我倒覺得花晨這人很是可疑。
“我知道。”辛夷垂目一笑,隨後道:“老夫人,能否與我細細說說花晨姑娘還有汪晉成所說的話,最好是一句句複述。”
“奴婢來吧。”劉嬤嬤上前一步,仔細複述著記憶裏的話,期間趙嬤嬤又補充了幾句,隨後道:“可能有漏了一句半句,但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足夠了,多謝兩位嬤嬤。”辛夷欠一欠身,心中已是有了計較,“那花晨長得很美嗎?”
劉嬤嬤笑道:“瞧姑娘這話問得,不美能成為繁花樓首屈一指的花魁嗎,不過比姑娘你還是差了一些。”
辛夷眼珠子微微一轉,又道:“嬤嬤可還記得她的衣著打扮?”
劉嬤嬤被她這話滿腹疑惑,忍不住問道:“這與案子有什麽關係嗎?”
“或許有關,或許無關。”辛夷這模棱兩可的答案令劉嬤嬤越發摸不著頭腦,但她還是憑著記憶,將花晨衣著打扮大致說了一番。
在聽她說到鞋子,辛夷眉梢微微一跳,打斷道:“什麽樣的牡丹紋?”
劉嬤嬤搖頭道:“這個我可形容,就覺得很好看,以往從來沒見到過。”她話音剛落,趙嬤嬤開口道:“那鞋上的花紋我也有印象,栩栩如生,就跟真的一樣,最稀奇的是,那繡牡丹的線不是平淡所見的紅、粉、白三種,而是淺綠色。”
辛夷麵色一正,追問道:“嬤嬤確定嗎?”
“確定。”趙嬤嬤毫不遲疑地點頭。
“辛夷,那牡丹有什麽奇怪嗎?”麵對江行遠的詢問,辛夷沒有回答,而是讓趙嬤嬤拿來紙筆,執筆於手,在紙上描畫,待得停下時,一朵水墨畫就的牡丹躍然於紙上,極其逼真;但區別於平常畫師喜歡畫牡丹盛開時的模樣,這朵是將開未開的模樣,有一種含羞帶怯的美。
趙嬤嬤湊上來看了一眼,迭聲道:“對對對,除了顏色不一樣,其它的地方都對,分毫不差。”說著,她又好奇地道:“辛姑娘怎麽會知道?難不成你見那個叫花晨的姑娘?”
辛夷赫然一笑,搖頭道:“嬤嬤也知道我的事情,自來了嶽陽之後,不是在府裏,就是疲於奔命,又怎會見過她。”
趙嬤嬤想想也是,笑道:“奴婢糊塗了,那您是如何得知的?”
“這綠牡丹出自京城的百繡坊,他們的絲線經特殊工藝染製而成,綠而不豔,淺而不淡,極受京城各大世家小姐們的喜愛,售價極貴,動輒幾十兩銀子,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京城……”江老夫人喃喃念著這兩個字,那雙因為疲憊而有些渾濁的眼眸又漸漸變得犀利。
趙嬤嬤疑惑地道:“這花晨姑娘是繁花樓的花魁,按理來說,她是不可能離開嶽陽城的,怎麽會有京城的東西?”說著,她又猜測道:“難不成是她某一位恩客特意從京城帶來的?”
辛夷掩唇一笑,“嬤嬤,換了您是男人,會千裏迢迢帶一雙鞋去給女子嗎?”
“當然不會。”趙嬤嬤不假思索地回答。
”為何?”
“這個……”趙嬤嬤斟酌了一下,道:“一來專門拿一雙鞋去送來,顯得有些小家子氣,麵子上也過不去;二來,萬一穿不上,那不就浪費了嘛;還不如送些胭脂水粉又或者金銀首飾。”
劉嬤嬤補充道:“再者,在咱們嶽陽城,送鞋的意喻可不大好,有送人歸西之意,是詛咒呢。”
辛夷點頭道:“那就是啊,除非是親昵無間的夫妻,且清楚知道對方腳掌的大小,否則絕不會帶這麽一雙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