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望著他的背影,輕聲道:“大公子不喜歡楚大人嗎?”


    “這倒沒有,不過楚兄性子冷淡,與大哥截然相反,所以倆人沒什麽話題。”如此解釋了一句,車夫進來說是備好了馬車,遂與辛夷二人一道趕往位於京城最西邊的楚府。


    說是楚府,其實就是兩間小小的瓦房,門口掛了兩盞陳舊的燈籠,閃爍著幽暗的光芒;雖說六七品的官員在京城遍地都是,可這樣的宅子,對於一個朝廷命官來說,還是太過寒酸。


    敲了好一會兒門,才有一個老門房顫顫巍巍地來開門,他倒是認得江行遠,欣喜地道:“長公子?您什麽時候來的京城,我家公子今兒個還說起您呢。”說罷,他看到一旁的辛夷,驚訝地道:“這位姑娘是……”


    “她叫辛夷,是我朋友,曾在嵊州得過楚兄照應。”江行遠簡單解釋了一句,“楚兄可在屋中?”


    門房搖頭道:“公子一早出去了,一直到這會兒都沒有回來。”


    聽到這話,江行遠疑惑地道:“最近朝廷事情很多嗎,要忙到這麽晚?”


    “我也不太清楚,總之這段時間公子總是早出晚歸,有幾回甚至第二天天亮才回來,洗漱一下後又得去朝堂。”說話間,一陣夜風掠過,帶來陣陣涼意,門房被吹得打了個哆嗦,想起江行遠二人還站在門口,趕緊道:“長公子與辛姑娘趕緊進來坐會兒,喝杯熱茶,自入了秋之後,這一天比一天涼,尤其是晚上,多站一會兒這衣裳就擋不住涼。”


    “好。”二人隨門房來到前屋,在招呼二人坐下後,門房便下去沏茶了,趁著這個功夫,辛夷打量了一下四周,和遠在嶽陽的江家比起來,這前屋實在太過簡陋,除了必要的家具,以及牆上一幅字畫之外,就再沒有別的了。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辛夷輕聲念著上麵的字,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誠謙》,其意為心性高潔之人是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改變節操的,縱是粉身碎骨,精神也當永存。


    這句話並不少見,但極少有人的字能夠寫出那種堅硬如石的感覺,隻是那麽看著,便令人油然生出敬佩之意。


    “江晚楓……”辛夷輕輕念著字畫底下的署名,此人也姓江,難不成是江家的人?


    辛夷正自猶豫著是否要詢問時,江行遠已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帶著一絲笑意道:“這是祖父的名諱。”


    聽到這話,辛夷連忙道:“對不起,我不該直呼老爺子名諱。”


    “不知者不怪。”江行遠淡然一笑,並無責怪之意,轉而道:“當年祖父知道楚兄有意走科舉之路,便寫了這幅字給他。”


    楚孤城身為巡茶史,雖官階不高,權力卻不小,尤其是巡茶史的身份,但凡是他願意,隨隨便便就能撈個萬八千兩的銀子,茶商一個個可都是有錢的主,為了選上貢茶,別說一擲千金,縱是萬金十萬金也願意;貢茶帶來的不僅僅是利益,還是身份的象征,江家能夠在茶商界擁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貢茶二字,那可是能夠上朝跪拜,見到當今聖上的無上榮耀啊,令多少商賈趨之若鶩。


    可是楚孤城並沒有借手中的權力中飽私囊,反而對那些送銀子想要賄賂他的茶商嚴加喝斥,並聲稱若再有下一次,便稟入官府,以行賄之罪嚴加懲治。


    如此幾次之後,再沒有茶商敢向他行賄賂之事,就連見了麵說幾句恭維的話都要斟酌再三,唯恐這位油鹽不進的冷麵閻羅一個不高興,把這也算做行賄,這冤枉可就大了。


    但不是每一個官員都如楚孤城那般潔身自好,清廉公正;相反,他們將收取茶商年複一年的孝敬視作理所當然,甚至主動索取,以維持靠朝廷俸祿不可能達到的舒適富裕的生活;做為回報,他們對於茶商那些個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官場上,楚孤城無疑是一個另類,不過那些人除了背地裏誹上幾句,說楚孤城是個榆林腦袋,不識實務之外,倒也沒什麽,各做各的事,也算井水不犯河水;直至一次突如其來的事發,打破了這種不堪一擊的平衡。


    茶商想要販賣茶葉,就必需取得朝廷頒發的經茶文書,否則便是私下買賣茶葉,一旦被查到,輕則受牢獄之災,重則連性命也保不住。如此一來,經茶文書對於做茶葉生意,或者想做茶葉生意的商人來說就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大寶貝。這經茶文書三年一頒,三年一審;已經有了的,想方設法通過審核,繼續保留;沒有的,則挖空心思想要拿到一張,為此不惜一擲千金。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同樣的,重利之下,必定有人會鋌而走險,茶商如是,茶官亦如是。全國茶商大大小小少說也有數萬家,而經茶文書最多不過千張,而這千張之數,皆握在那些茶官手中,說是要按規定來,但其實想要給誰,不想要給誰,都是他們一念之間的事。


    茶商們豈會不懂規矩,一個個皆卯足了勁送銀子送古玩甚至是送美人,不怕花多了銀子,就怕送不進去。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冬夜裏,幾名茶官在京郊宴飲喝得醉熏熏歸外宅之時,遇到一夥剛剛流竄來京城的盜賊,那些個茶官為了避人耳目穿得都是便服,也未乘官轎,故而盜賊並不知他們是朝廷命官,將他們與送行的茶商洗劫一空後揚長而去。


    這原本也沒什麽,頂多就是損失一筆茶商獻上來的銀子,幾千兩對他們這群人來說也不是什麽大數目,可偏偏那茶商隨身帶了一個本子,上麵記載著他“孝敬”幾位茶官的銀兩數目,這可就要命了,這東西要是毀了扔了倒也罷,可若是落在有心人的手裏,他們這群人都要完蛋。


    那茶商一開始並不敢說,心急如焚地讓人去找盜賊蹤跡,卻始終一無所獲,等了一陣子不見動靜,以為那群盜賊不知這帳本秘密,隨手給扔了,也就漸漸放下心來,更打算將這件事爛在肚子裏,誰也不告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茶商辛夷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解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解語並收藏大茶商辛夷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