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深吸幾口氣,壓下胸口翻湧的怒意,對胡一卦道:“你也看看。”
“是。”
胡一卦應了一聲,默默上前撿起折子,一目十行地掃過上麵的內容,隨即默默合起折子,那些閣臣一個個好奇的不得了,又不敢直接拿過來看,隻能小聲問道:“胡先生,這上麵寫了什麽?”
“反賊李闖要求陛下封他為王,並割讓大同與附近三府,做為他的封地,否則就殺了太子,並且懸首示眾!”
“這廝好大的膽子!”一旁的閣臣倒吸一口涼氣。
“他本就是盜賊出身,殺人如麻,無惡不做,提這樣的要求並不奇怪。”說話的是首輔張千。
他頓一頓,道:“陛下,當務之急,是立刻派兵包圍大同府,誅殺這群反賊。”
梁帝冷笑道:“隻怕朕這邊剛一動,太子就要人頭落地了。”
他背著手煩躁地在殿中踱步,倒不是他有多心疼太子,反而他兒子好幾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而是當朝太子被反賊誅殺,影響實在太過惡劣,畢竟太子是儲君,一個不好,甚至會動搖大梁的根基,這是梁帝萬萬不能接受的。
還有就是,除了上述要求之外,文書上還提了一個讓梁帝惱怒的要求。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反賊,以免他們傷害太子,屠戮大同百姓。”張千沉吟片刻,道:“不妨先派使臣穩住張千,假意說陛下在考慮他的要求,同時派遣精幹的將士悄悄潛入其中,設法救出太子。”
張千到底是首輔,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鍵點,反賊不可怕,自大梁立國以來,大大小小的反賊不知道有多少,可怕的是這個反賊手裏有太子這個人質,令他們投鼠忌器,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救出太子!
胡一卦搖頭,苦笑道:“此計固然是好,但首輔大人可知反賊指名要求的使臣是誰?”
“誰?”
“大殿下。”
此話一出口,養心殿內瞬間鴉雀無聲,就連剛剛還侃侃而談的張千也閉起了嘴巴。
大殿下身子孱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平日裏多走幾步就喘,讓他去大同……光是路上的顛簸就能去掉他半條命。
而且,相比太子,大殿下無疑才是陛下的命根子,這種事情,陛下是萬萬不會同意的。
這麽一來,事情就陷入了死局之中,不派趙懷前往,太子就會有危險,派了趙懷前往,猶如羊入虎口,活著回來的機率不超三成。
在這個小會,從下午一直開到傍晚,始終沒拿出個能解決的法子,氣得梁帝龍顏大怒,卻又無可奈何。
在將張千等人趕出去後,梁帝目光陰沉的瞧向垂手立於殿中的胡一卦,“先生一向足智多謀,可有法子?”
胡一卦幽幽道:“臣暫時還沒想到,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大殿下一向幽居深宮,極少外出,也不曾與人結仇,反賊怎麽會知道,還指名道姓要大殿下前去交涉?實在有些說不通。”
“朕也有這個感覺,那群人……目的不簡單。”梁帝走到窗前,大雨還在下著,隔著窗子都能聽到龐雜的雨聲。
“那是否可以讓大殿下……”不等胡一卦往下說,梁帝已是不由分說地打斷,“懷兒體弱,絕不可冒這個險。”
胡一卦何等聰明之人,當即懂得了周帝的心思,“臣明白,臣再想想別的法子。”
這一場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直至翌日天亮才算放晴。
周帝封鎖了大同府淪陷以及趙恪被俘虜,但不知為何,這個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且仿佛長了翅膀一般,不過半日功夫,就傳了小半個京城。
一時之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件事,且越傳越離譜,傳到後麵,竟說反賊已經從大同出發,即將兵臨城下,到時候生靈塗炭。
人,大多是盲從的;一兩個人說時尚且可以嗤之以鼻,甚至出言反駁;可慢慢隨著說得人多了,這心便不由得產生了動搖。
一時之間,京城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家大業大的,一個個都在猶豫著是不是應該趁反賊還沒有圍城,趕緊出城避禍,等事情結束了再回來。
別說,還真有人這麽做了,連夜收拾細軟,天沒亮就駕著馬車等在城門口,門一口就如離弦的箭一般,飛馳而去,仿佛身後有猛虎在追一樣。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僅僅一日之間,出城的人數就比之前多了一倍,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其中不管官員家眷……
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繁華的京城一下子冷清了許多,街上的鋪子關了三四成不說,行人也是驟減了一半,不是出城避禍,就是躺在家裏不敢外出。
而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消息傳到梁帝耳中,又氣又惱,“區區一個反賊,連影子都還沒露,就將偌大的京城嚇成這副德行,荒唐!實在是荒唐至極!”
王安在一旁小聲道:“奴才聽說工部方侍郎的妻兒老小也都出城去了,坐了好幾輛馬車,說是回老家探親。”
梁帝嗤聲道:“探親?據朕所知,他父母都已經過世了,嶽父母都在京城,探得哪門子親?”
“百姓無知也就罷了,居然連朕的臣子也如此無知,簡直……可恨!”梁帝狠狠一拍拍在禦案上,震得燭焰一陣顫動。
“看來是安逸得太久了,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將他們嚇成這個樣子,靠這些人來守大梁,嗬嗬……”梁帝沒有再往下說,但臉上的冷笑已是說明了一切。
“陛下,要不要敲打他們一番?”王安小聲問著。
梁帝不耐煩地擺擺手,“這群人早就準備好了借口,沒什麽意思。”
“對了,毓慶宮那邊怎麽樣了?”
“一切都依著陛下的吩咐,瞞得牢牢的,大殿下對這件事絲毫不知情。”不等梁帝發問,他又道:“鍾粹宮那邊也一並瞞著,誰也不敢多嘴嚼舌。”
聞言,梁帝眉目微鬆,但也僅止於此,這件事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反賊那邊也不可能一直拖著;當務之急,還是得盡快解決。
“是。”
胡一卦應了一聲,默默上前撿起折子,一目十行地掃過上麵的內容,隨即默默合起折子,那些閣臣一個個好奇的不得了,又不敢直接拿過來看,隻能小聲問道:“胡先生,這上麵寫了什麽?”
“反賊李闖要求陛下封他為王,並割讓大同與附近三府,做為他的封地,否則就殺了太子,並且懸首示眾!”
“這廝好大的膽子!”一旁的閣臣倒吸一口涼氣。
“他本就是盜賊出身,殺人如麻,無惡不做,提這樣的要求並不奇怪。”說話的是首輔張千。
他頓一頓,道:“陛下,當務之急,是立刻派兵包圍大同府,誅殺這群反賊。”
梁帝冷笑道:“隻怕朕這邊剛一動,太子就要人頭落地了。”
他背著手煩躁地在殿中踱步,倒不是他有多心疼太子,反而他兒子好幾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而是當朝太子被反賊誅殺,影響實在太過惡劣,畢竟太子是儲君,一個不好,甚至會動搖大梁的根基,這是梁帝萬萬不能接受的。
還有就是,除了上述要求之外,文書上還提了一個讓梁帝惱怒的要求。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反賊,以免他們傷害太子,屠戮大同百姓。”張千沉吟片刻,道:“不妨先派使臣穩住張千,假意說陛下在考慮他的要求,同時派遣精幹的將士悄悄潛入其中,設法救出太子。”
張千到底是首輔,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鍵點,反賊不可怕,自大梁立國以來,大大小小的反賊不知道有多少,可怕的是這個反賊手裏有太子這個人質,令他們投鼠忌器,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救出太子!
胡一卦搖頭,苦笑道:“此計固然是好,但首輔大人可知反賊指名要求的使臣是誰?”
“誰?”
“大殿下。”
此話一出口,養心殿內瞬間鴉雀無聲,就連剛剛還侃侃而談的張千也閉起了嘴巴。
大殿下身子孱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平日裏多走幾步就喘,讓他去大同……光是路上的顛簸就能去掉他半條命。
而且,相比太子,大殿下無疑才是陛下的命根子,這種事情,陛下是萬萬不會同意的。
這麽一來,事情就陷入了死局之中,不派趙懷前往,太子就會有危險,派了趙懷前往,猶如羊入虎口,活著回來的機率不超三成。
在這個小會,從下午一直開到傍晚,始終沒拿出個能解決的法子,氣得梁帝龍顏大怒,卻又無可奈何。
在將張千等人趕出去後,梁帝目光陰沉的瞧向垂手立於殿中的胡一卦,“先生一向足智多謀,可有法子?”
胡一卦幽幽道:“臣暫時還沒想到,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大殿下一向幽居深宮,極少外出,也不曾與人結仇,反賊怎麽會知道,還指名道姓要大殿下前去交涉?實在有些說不通。”
“朕也有這個感覺,那群人……目的不簡單。”梁帝走到窗前,大雨還在下著,隔著窗子都能聽到龐雜的雨聲。
“那是否可以讓大殿下……”不等胡一卦往下說,梁帝已是不由分說地打斷,“懷兒體弱,絕不可冒這個險。”
胡一卦何等聰明之人,當即懂得了周帝的心思,“臣明白,臣再想想別的法子。”
這一場大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直至翌日天亮才算放晴。
周帝封鎖了大同府淪陷以及趙恪被俘虜,但不知為何,這個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且仿佛長了翅膀一般,不過半日功夫,就傳了小半個京城。
一時之間,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件事,且越傳越離譜,傳到後麵,竟說反賊已經從大同出發,即將兵臨城下,到時候生靈塗炭。
人,大多是盲從的;一兩個人說時尚且可以嗤之以鼻,甚至出言反駁;可慢慢隨著說得人多了,這心便不由得產生了動搖。
一時之間,京城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家大業大的,一個個都在猶豫著是不是應該趁反賊還沒有圍城,趕緊出城避禍,等事情結束了再回來。
別說,還真有人這麽做了,連夜收拾細軟,天沒亮就駕著馬車等在城門口,門一口就如離弦的箭一般,飛馳而去,仿佛身後有猛虎在追一樣。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僅僅一日之間,出城的人數就比之前多了一倍,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其中不管官員家眷……
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繁華的京城一下子冷清了許多,街上的鋪子關了三四成不說,行人也是驟減了一半,不是出城避禍,就是躺在家裏不敢外出。
而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消息傳到梁帝耳中,又氣又惱,“區區一個反賊,連影子都還沒露,就將偌大的京城嚇成這副德行,荒唐!實在是荒唐至極!”
王安在一旁小聲道:“奴才聽說工部方侍郎的妻兒老小也都出城去了,坐了好幾輛馬車,說是回老家探親。”
梁帝嗤聲道:“探親?據朕所知,他父母都已經過世了,嶽父母都在京城,探得哪門子親?”
“百姓無知也就罷了,居然連朕的臣子也如此無知,簡直……可恨!”梁帝狠狠一拍拍在禦案上,震得燭焰一陣顫動。
“看來是安逸得太久了,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將他們嚇成這個樣子,靠這些人來守大梁,嗬嗬……”梁帝沒有再往下說,但臉上的冷笑已是說明了一切。
“陛下,要不要敲打他們一番?”王安小聲問著。
梁帝不耐煩地擺擺手,“這群人早就準備好了借口,沒什麽意思。”
“對了,毓慶宮那邊怎麽樣了?”
“一切都依著陛下的吩咐,瞞得牢牢的,大殿下對這件事絲毫不知情。”不等梁帝發問,他又道:“鍾粹宮那邊也一並瞞著,誰也不敢多嘴嚼舌。”
聞言,梁帝眉目微鬆,但也僅止於此,這件事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反賊那邊也不可能一直拖著;當務之急,還是得盡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