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朝堂風波
皇帝沒兒子?貴妃一胎五寶 作者:趙清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逸冷笑道:“李大仁,你口口聲聲說貴妃以下犯上,你居然敢直呼貴妃名諱,豈不是找死?”
李大仁冷汗都要流下來了,雖然他今日犯顏直諫,就已經預料到可能最後會丟了性命,但是看到皇上暴怒,還是讓他有些瑟瑟發抖。
剛才實在是入戲太深,有些義憤填膺了,到最後嘴上也沒有個把門的,怎麽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
李大仁越想越後悔,但是眼下也不是給他後悔的時機,他靈機一動,主動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抨擊蕭逸:“貴妃犯法,已經是罪人,臣稱呼罪人名諱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蕭逸直接就是一擺手:“莫說貴妃無罪,就算貴妃有罪,也輪不到你來說三道四,你口口聲聲說貴妃目無尊卑,朕瞧你才是亂臣賊子!!!
來人呐!把李大仁拖下去,賜廷杖五百!!!”
廷杖,就是在朝廷之上杖責,是最損毀官員顏麵的一種處罰方式。
但是李大仁現在已經完全無暇顧及自己的顏麵了,因為他聽到了最為重要的數字,五百!!
若是五十大板,他咬咬牙,沒準還能挺下來,可是五百大板之下,他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陛下這是要硬生生的,把他砸成肉餡呀!
其他官員也是忍不住瑟縮了一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沈丞相卻是覺得格外解氣:“陛下英明!”
劉尚書也是頓時變了臉色,他萬萬沒想到,陛下居然這麽快就處決了李大仁!他趕緊出聲:“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李大仁他是諫官,若是直言進諫卻遭受到了慘死的下場,這豈不是壞了祖宗的規矩嗎?”
蕭逸好整以暇地看著劉尚書,用一種充滿趣味的語氣說:“貴妃壞了規矩,朕也壞了規矩,莫非這天下的規矩都是劉尚書你製定的不成?
朕瞧著這個皇位不應該朕來做,而且應該你來做啊。”
劉尚書怔了一下,慌忙跪下磕頭:“微臣不敢!”
蕭逸看了眼下麵的官員,冷哼一聲,懶懶地說:“還不拖下去?”
侍衛們立刻上前將李大仁拖了下去,拿著厚重的板子,將他壓在上麵。
李大仁一路哭喊求饒,不停地祈求皇上饒他一命。
“皇上!饒了臣吧!臣家中尚有妻女啊!!!”
但蕭逸仍舊不為所動。
很快,廷杖的聲音響起,李大仁的慘叫聲回蕩在朝堂之上。
其他官員們都嚇得麵色蒼白,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像李大仁那樣衝動,自己也找對了隊伍。
他們其實心裏都清楚,李大仁不過就是頂包的,真正想要對付貴妃的肯定不是他。
這人也實在太蠢,就這麽甘心豁出一條命來給別人辦事。
好好地替皇上辦差不好嗎?
沈丞相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居然還敢對貴妃下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這就是當著皇上的麵,否則自己一定要他好看!
劉尚書閉上了眼睛,不忍心再去聽李大仁淒厲的叫喊,心中也越發發冷。
執行杖責的侍衛們絲毫沒有手軟,幾板子下去,李大仁已經沒有力氣再叫喊了。
幾十板子下去,已經隻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等打到三四百板子的時候,他已經徹底沒有了聲息,隻剩一灘肉泥了。
眾人隻看著那一片鮮血淋漓,剛才還中氣十足,敢跟皇上叫板的人,現在已經成了肉餡了,血肉橫飛,看著讓人有些犯惡心。
但是,更讓人感覺到心底一陣陰寒,隻覺得四個字。
天威難測。
是啊,麵前的可是皇上,是九五至尊,是天下的主人,更何況蕭逸並不算得上是一個仁君。他心狠手辣,為人冷酷無情,縱有雄韜大略,卻不能稱得上是心慈手軟之人。眾位大臣一時之間都噤若寒蟬。
劉尚書的目光卻是變得愈加的陰冷,沈丞相則是一直在暗中觀察他的表情。
他剛才就懷疑了李大仁這麽個油混子,怎麽可能有那麽大的膽子?膽敢向貴妃,向皇上叫板呢?
肯定是這個劉尚書在背後攛掇的!
要知道他的女兒可是宮裏的清昭容,聽說清昭容在後宮的日子可不算特別好過,前幾日的大封後宮可是沒有她的,這就導致她難免不會懷恨在心。
沈丞相一邊想著,一邊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麽,畢竟自己可是貴妃的父親,也是當朝的丞相。
所以他率先上前一步,提醒陛下道:“陛下,方才劉尚書可也是一味地推崇李大仁呐!這李大仁受到了懲治,那劉尚書是不是也應該略施薄懲呢?”
眾人又將目光都放到了劉尚書的身上。
是啊,剛才除了李大仁之外,可是他叫得最歡了,這會兒怎麽縮到後麵去了?
劉尚書心中暗恨!這個沈丞相,素日裏雖然是百官之首,但是為人奸詐狡猾,滿眼都是賣女求榮,實在是可恨!太可恨了!
若沒有宮裏的娘娘和太子,怎麽輪得到他坐穩這個丞相之位呢?
如果自己的女兒清昭容也能封妃,也能封為貴妃的話,自己這個位置沒準還能再往上動一動呢!
可惜啊……
他垂下了眼瞼,目前的形勢還輪不到他思索這麽多,因為陛下的目光已經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趕緊跪下解釋:“陛下明鑒,臣方才可是沒有說貴妃娘娘的半點不是啊!臣隻是提議讓李大仁將貴妃何處不妥當說出來,讓陛下裁決而已啊!
至於替李大仁說話,那也是臣替陛下的名譽著想,畢竟言官直諫是他的職責。
臣並無二心啊!請陛下明鑒!”
蕭逸擺了擺手,目光卻沒有移開,隻是聲音透著些許冰冷和不容置疑:“朕說了,這天下的規矩都是朕製定的,誰破壞了規矩,誰以下犯上,誰亂了尊卑,都是朕說了算。旁人無需置喙半句。你可明白?”
“臣知錯。”劉尚書將頭磕得低低的,很是虔誠的樣子。
但是他心裏卻是有些不服,要知道這規矩可不一定隻能聽皇上的,有時候,民意也不能違背啊!
李大仁冷汗都要流下來了,雖然他今日犯顏直諫,就已經預料到可能最後會丟了性命,但是看到皇上暴怒,還是讓他有些瑟瑟發抖。
剛才實在是入戲太深,有些義憤填膺了,到最後嘴上也沒有個把門的,怎麽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
李大仁越想越後悔,但是眼下也不是給他後悔的時機,他靈機一動,主動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抨擊蕭逸:“貴妃犯法,已經是罪人,臣稱呼罪人名諱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蕭逸直接就是一擺手:“莫說貴妃無罪,就算貴妃有罪,也輪不到你來說三道四,你口口聲聲說貴妃目無尊卑,朕瞧你才是亂臣賊子!!!
來人呐!把李大仁拖下去,賜廷杖五百!!!”
廷杖,就是在朝廷之上杖責,是最損毀官員顏麵的一種處罰方式。
但是李大仁現在已經完全無暇顧及自己的顏麵了,因為他聽到了最為重要的數字,五百!!
若是五十大板,他咬咬牙,沒準還能挺下來,可是五百大板之下,他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陛下這是要硬生生的,把他砸成肉餡呀!
其他官員也是忍不住瑟縮了一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沈丞相卻是覺得格外解氣:“陛下英明!”
劉尚書也是頓時變了臉色,他萬萬沒想到,陛下居然這麽快就處決了李大仁!他趕緊出聲:“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李大仁他是諫官,若是直言進諫卻遭受到了慘死的下場,這豈不是壞了祖宗的規矩嗎?”
蕭逸好整以暇地看著劉尚書,用一種充滿趣味的語氣說:“貴妃壞了規矩,朕也壞了規矩,莫非這天下的規矩都是劉尚書你製定的不成?
朕瞧著這個皇位不應該朕來做,而且應該你來做啊。”
劉尚書怔了一下,慌忙跪下磕頭:“微臣不敢!”
蕭逸看了眼下麵的官員,冷哼一聲,懶懶地說:“還不拖下去?”
侍衛們立刻上前將李大仁拖了下去,拿著厚重的板子,將他壓在上麵。
李大仁一路哭喊求饒,不停地祈求皇上饒他一命。
“皇上!饒了臣吧!臣家中尚有妻女啊!!!”
但蕭逸仍舊不為所動。
很快,廷杖的聲音響起,李大仁的慘叫聲回蕩在朝堂之上。
其他官員們都嚇得麵色蒼白,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像李大仁那樣衝動,自己也找對了隊伍。
他們其實心裏都清楚,李大仁不過就是頂包的,真正想要對付貴妃的肯定不是他。
這人也實在太蠢,就這麽甘心豁出一條命來給別人辦事。
好好地替皇上辦差不好嗎?
沈丞相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得意。居然還敢對貴妃下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這就是當著皇上的麵,否則自己一定要他好看!
劉尚書閉上了眼睛,不忍心再去聽李大仁淒厲的叫喊,心中也越發發冷。
執行杖責的侍衛們絲毫沒有手軟,幾板子下去,李大仁已經沒有力氣再叫喊了。
幾十板子下去,已經隻有出氣沒有進氣了。
等打到三四百板子的時候,他已經徹底沒有了聲息,隻剩一灘肉泥了。
眾人隻看著那一片鮮血淋漓,剛才還中氣十足,敢跟皇上叫板的人,現在已經成了肉餡了,血肉橫飛,看著讓人有些犯惡心。
但是,更讓人感覺到心底一陣陰寒,隻覺得四個字。
天威難測。
是啊,麵前的可是皇上,是九五至尊,是天下的主人,更何況蕭逸並不算得上是一個仁君。他心狠手辣,為人冷酷無情,縱有雄韜大略,卻不能稱得上是心慈手軟之人。眾位大臣一時之間都噤若寒蟬。
劉尚書的目光卻是變得愈加的陰冷,沈丞相則是一直在暗中觀察他的表情。
他剛才就懷疑了李大仁這麽個油混子,怎麽可能有那麽大的膽子?膽敢向貴妃,向皇上叫板呢?
肯定是這個劉尚書在背後攛掇的!
要知道他的女兒可是宮裏的清昭容,聽說清昭容在後宮的日子可不算特別好過,前幾日的大封後宮可是沒有她的,這就導致她難免不會懷恨在心。
沈丞相一邊想著,一邊覺得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麽,畢竟自己可是貴妃的父親,也是當朝的丞相。
所以他率先上前一步,提醒陛下道:“陛下,方才劉尚書可也是一味地推崇李大仁呐!這李大仁受到了懲治,那劉尚書是不是也應該略施薄懲呢?”
眾人又將目光都放到了劉尚書的身上。
是啊,剛才除了李大仁之外,可是他叫得最歡了,這會兒怎麽縮到後麵去了?
劉尚書心中暗恨!這個沈丞相,素日裏雖然是百官之首,但是為人奸詐狡猾,滿眼都是賣女求榮,實在是可恨!太可恨了!
若沒有宮裏的娘娘和太子,怎麽輪得到他坐穩這個丞相之位呢?
如果自己的女兒清昭容也能封妃,也能封為貴妃的話,自己這個位置沒準還能再往上動一動呢!
可惜啊……
他垂下了眼瞼,目前的形勢還輪不到他思索這麽多,因為陛下的目光已經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趕緊跪下解釋:“陛下明鑒,臣方才可是沒有說貴妃娘娘的半點不是啊!臣隻是提議讓李大仁將貴妃何處不妥當說出來,讓陛下裁決而已啊!
至於替李大仁說話,那也是臣替陛下的名譽著想,畢竟言官直諫是他的職責。
臣並無二心啊!請陛下明鑒!”
蕭逸擺了擺手,目光卻沒有移開,隻是聲音透著些許冰冷和不容置疑:“朕說了,這天下的規矩都是朕製定的,誰破壞了規矩,誰以下犯上,誰亂了尊卑,都是朕說了算。旁人無需置喙半句。你可明白?”
“臣知錯。”劉尚書將頭磕得低低的,很是虔誠的樣子。
但是他心裏卻是有些不服,要知道這規矩可不一定隻能聽皇上的,有時候,民意也不能違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