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原文</h2>


    亭上秋風,記去年嫋嫋,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隻今木落江冷,眇眇愁餘。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h2>【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譯文</h2>


    <strong>譯文</strong>


    秋風亭上的秋風姍姍吹過,拂拭著我的臉;記得它去年曾到過我的家。我抬頭觀望,這裏的山河與我家裏的山河形狀雖然不一樣,但人物風情卻很相似。功成的人走了,我覺得到了秋天氣候變冷,團扇也被人拋棄了。斜陽與過去一樣,秋風是吹不斷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績和遺跡一點也沒有了。一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寫的《秋風辭》,真是好的詩章,美妙的詞句,可以稱得上千古絕唱,到現在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怎麽有人說那是模仿司馬相如的章句呢?現在樹葉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憂愁。朋友來信:“催我趕快回家,不要遲延,現在正是吃蒪羹鱸魚美味的時候。”有誰會想到我,在這個秋夜淒涼的時候,獨對孤燈,正在研讀太史公寫的《史記》呢?


    <strong>注釋</strong>


    [1]嫋嫋:微風吹拂。


    [2]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後因稱中國的疆城為禹跡。


    [3]蓴鱸:詠思鄉之情、歸隱之誌。


    <h2>【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賞析</h2>


    這首詞寫於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棄疾時年六十四歲,在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任上。張鎡在和這首詞的小序裏說:“稼軒帥浙東,作秋風亭成,以長短句寄餘。”得知這首詞是寫給張鎡的。浙江東路包括當時南宋的京都臨安(今杭州)在內,北靠長江,東臨大海,地勢重要。南宋王朝委任他為這一地區行政大員,說明南宋對辛棄疾的重任,也使他很感意外。雖然他這時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但他卻一如既往,想為抗金大業作一些事情。但到任不久,可能對朝廷的黑暗腐敗更有所了解,後悔這次不該出山,因此,作者登亭觀雨,有感而賦此詞。詞雖說是觀雨,但全詞不見一個雨字,這說明這首詞不是為觀雨而作。詞的上片寫作者登上秋風亭,舉目遠望“山河雖異,風景非殊。”紹興與鉛山的山河形狀雖然不同,但卻都是一片笙歌宴樂的太平景象。“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這是以自己親身遭遇,對南宋小朝廷使用人材的反動措施的揭露。下片作者因《秋風辭》而想到漢武帝致力於北方,取得了輝煌的業績。現今隻是“木落江冷,眇眇愁餘。”作者再生退隱的思想,借“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蒪鱸。’”最後“誰念我”挑燈讀書,隱晦透露了作者的淒涼之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棄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辛棄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辛棄疾並收藏辛棄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