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痛苦的思想鬥爭,我們覺得必須進行產業戰略變革,”呂總說,“我們當時考察了很多行業,說實話,很多行業都是飽和的,都是價格戰為王,我們就刻意避開這樣的行業,直到我們看到了我們現在這個有一定技術壁壘的行業。”
“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我們也反複評估了一下自己,”呂總回憶說,“這個行業當時有龍頭企業,也有行業三甲,我們再進來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站穩腳跟?”
“向強者挑戰,向強者亮劍,不僅僅是考驗我們的勇氣,也是考驗我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驗我們的擔當,”呂總說,“看我們能不能承擔這樣的使命,把客戶真正服務好?”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考察了半年,思考和準備了兩年。”呂總說,“兩年中,我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比現在的局麵苦多了,那時心裏沒有底了,畢竟是跨行,又是和行業龍頭過招,一旦失手就沒有回頭路了。”
“經過周密的思考和研究,我們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呂總說,“原因並不在於行業龍頭能力和運作有缺陷被我們抓住了,那隻是術的問題,而是他們沒有服務好客戶,這是道的問題。”
“以當時行業龍頭的能力,他們完全有能力和資源把產品做得更好,把客戶服務得更好,但是他們忽略了,隻在業績上、市場份額上錙銖必較,那僅僅是術的問題。”這時候的呂總顯得非常果決,他說:“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下決心了,進入這個行業,承擔起更好為客戶服務的使命。”
“那時的我,為了實現這一使命,進行了數千人的調研,詳細地了解客戶的不滿意,在技術層麵的,在使用體驗層麵的,在服務層麵的,”呂總說,“經過了這幾千人的調研,我心裏有底了。”
“但是,要想實現客戶調研結果的落實,又是一個新挑戰。”呂總說,“我那時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有時候吃住都在實驗室,天天都鑽到技術開發裏,想著怎麽讓客戶用的滿意?”
“也曾經失敗了無數次,無數次想放棄,”呂總說,“但是不論頭一天多累,到了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我都跟自己說重新開始吧。”
“道不遠人,”何總監這時補充了一句,“人遠道也。”
“那時候的認識還沒有這麽深,就是一股勁。”呂總說,“經過兩年的艱苦充分準備,我們的產品上市了,因為前期調研和研發工作做得非常足,一上市就大受歡迎,也讓同行們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同行不是泛泛之輩,他們很快反應過來,對我們這個後來之輩圍追堵截,尤其是當時的行業三甲,”呂總審慎地說,“有的同行快速推出新品,有的同行模仿我們,還有大量的假冒仿製的產品。”
“我們一方麵花大力氣打假,一方麵繼續深入調研客戶,”呂總說,“我們始終把握住這一點,我們能在這個行業站住腳跟不是我們能力有多強,而是我們能承擔為客戶更滿意的使命。”
“在這一點上,同行跟我們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何總監又補充說,“他們有的請營銷策劃大師,有的花大價錢引進研發團隊,有的直接開打慘烈的價格戰。”
“是,同行的前兩招花了大成本,沒有實際的效果,”呂總繼續回憶說,“就祭出了價格戰的法寶,試圖在低價格上把我們打垮!”
“當時,我們的銷售全線告急,”呂總歎了一口氣,說:“銷售員告急,經銷商告急,連續幾個月銷量下滑,回款降低,我自己的壓力也非常大!擔心撐不過去!”
何總監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那時候,我也在問自己:是堅持道,還是堅持術?”呂總說,“到底是道勝術,還是術勝道?”
“當我思考到這個層麵的時候,我就不著急了,”呂總鬆一口氣,說:“無非是看我有沒有真正承擔起服務好客戶的使命?”
“到了這時,我就下了一個決策,不要再管銷量和回款,全力服務好已購買客戶,為期一年時間。”呂總說,“如果過了一年,企業還沒有挺過去,所有銷售員、經銷商的損失按照去年的同期水平,公司予以賠償。”
“這樣就安定了人心,銷售員和經銷商也漸漸不再追問銷售量和回款,又都專心去服務好客戶去了,”呂總說,“果然過了半年,進行價格戰的企業撐不住了,材料低廉、做工粗造的問題開始大量暴露,投訴頻發,存貨堆積如山。”
“這一次價格戰的勝利更加堅定了我堅持道和堅守術的信心。”呂總說。
“但是,過了這個坎,企業大發展,人才的問題就極為突出,出現了大量的人才缺口。”呂總說,“我們為了應對這麽大的人才缺口,引進了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我們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於是出現了你們看到的人才爭鬥的現狀。”
“新引進來的人才在術上很強,有些技術專家、職業高管在本領域是圈內一頂一的頂級高手,但是他們現在在道上的修為還不夠,這是一個大問題。”呂總遺憾地說,“他們對於企業的理解還太淺,現在我們還是把他們當老師的時候,還不是讓他們向我們學道的時候。”
“當時,說服老員工把位子讓出來也很不容易。”何總監說。
“是的,現在的客戶口碑、品牌影響力、企業規模也都是老員工一點一滴的努力拚出來的,”呂總說。“要讓他們把位子讓出來給這些新進來的人,他們當然不願意。”
“我們後來還是從道和術的角度來分析和處理這件事。”何總監說。
“說服老員工讓位,也是道和術的問題?”雲棲問。
“是的,經過深入的思考,我認為堅持在本位上,隻是術的體現,能不能服務好客戶才是道的體現。”呂總回答說,“剛開始老員工也不理解,我們就進行換位思考,在我們的行業,我們是後來者,在我們以前有行業龍頭,有行業三甲。如果我們不堅守道,哪裏有我們的位置?”
“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我們也反複評估了一下自己,”呂總回憶說,“這個行業當時有龍頭企業,也有行業三甲,我們再進來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站穩腳跟?”
“向強者挑戰,向強者亮劍,不僅僅是考驗我們的勇氣,也是考驗我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驗我們的擔當,”呂總說,“看我們能不能承擔這樣的使命,把客戶真正服務好?”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考察了半年,思考和準備了兩年。”呂總說,“兩年中,我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比現在的局麵苦多了,那時心裏沒有底了,畢竟是跨行,又是和行業龍頭過招,一旦失手就沒有回頭路了。”
“經過周密的思考和研究,我們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呂總說,“原因並不在於行業龍頭能力和運作有缺陷被我們抓住了,那隻是術的問題,而是他們沒有服務好客戶,這是道的問題。”
“以當時行業龍頭的能力,他們完全有能力和資源把產品做得更好,把客戶服務得更好,但是他們忽略了,隻在業績上、市場份額上錙銖必較,那僅僅是術的問題。”這時候的呂總顯得非常果決,他說:“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下決心了,進入這個行業,承擔起更好為客戶服務的使命。”
“那時的我,為了實現這一使命,進行了數千人的調研,詳細地了解客戶的不滿意,在技術層麵的,在使用體驗層麵的,在服務層麵的,”呂總說,“經過了這幾千人的調研,我心裏有底了。”
“但是,要想實現客戶調研結果的落實,又是一個新挑戰。”呂總說,“我那時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有時候吃住都在實驗室,天天都鑽到技術開發裏,想著怎麽讓客戶用的滿意?”
“也曾經失敗了無數次,無數次想放棄,”呂總說,“但是不論頭一天多累,到了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我都跟自己說重新開始吧。”
“道不遠人,”何總監這時補充了一句,“人遠道也。”
“那時候的認識還沒有這麽深,就是一股勁。”呂總說,“經過兩年的艱苦充分準備,我們的產品上市了,因為前期調研和研發工作做得非常足,一上市就大受歡迎,也讓同行們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同行不是泛泛之輩,他們很快反應過來,對我們這個後來之輩圍追堵截,尤其是當時的行業三甲,”呂總審慎地說,“有的同行快速推出新品,有的同行模仿我們,還有大量的假冒仿製的產品。”
“我們一方麵花大力氣打假,一方麵繼續深入調研客戶,”呂總說,“我們始終把握住這一點,我們能在這個行業站住腳跟不是我們能力有多強,而是我們能承擔為客戶更滿意的使命。”
“在這一點上,同行跟我們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何總監又補充說,“他們有的請營銷策劃大師,有的花大價錢引進研發團隊,有的直接開打慘烈的價格戰。”
“是,同行的前兩招花了大成本,沒有實際的效果,”呂總繼續回憶說,“就祭出了價格戰的法寶,試圖在低價格上把我們打垮!”
“當時,我們的銷售全線告急,”呂總歎了一口氣,說:“銷售員告急,經銷商告急,連續幾個月銷量下滑,回款降低,我自己的壓力也非常大!擔心撐不過去!”
何總監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那時候,我也在問自己:是堅持道,還是堅持術?”呂總說,“到底是道勝術,還是術勝道?”
“當我思考到這個層麵的時候,我就不著急了,”呂總鬆一口氣,說:“無非是看我有沒有真正承擔起服務好客戶的使命?”
“到了這時,我就下了一個決策,不要再管銷量和回款,全力服務好已購買客戶,為期一年時間。”呂總說,“如果過了一年,企業還沒有挺過去,所有銷售員、經銷商的損失按照去年的同期水平,公司予以賠償。”
“這樣就安定了人心,銷售員和經銷商也漸漸不再追問銷售量和回款,又都專心去服務好客戶去了,”呂總說,“果然過了半年,進行價格戰的企業撐不住了,材料低廉、做工粗造的問題開始大量暴露,投訴頻發,存貨堆積如山。”
“這一次價格戰的勝利更加堅定了我堅持道和堅守術的信心。”呂總說。
“但是,過了這個坎,企業大發展,人才的問題就極為突出,出現了大量的人才缺口。”呂總說,“我們為了應對這麽大的人才缺口,引進了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我們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於是出現了你們看到的人才爭鬥的現狀。”
“新引進來的人才在術上很強,有些技術專家、職業高管在本領域是圈內一頂一的頂級高手,但是他們現在在道上的修為還不夠,這是一個大問題。”呂總遺憾地說,“他們對於企業的理解還太淺,現在我們還是把他們當老師的時候,還不是讓他們向我們學道的時候。”
“當時,說服老員工把位子讓出來也很不容易。”何總監說。
“是的,現在的客戶口碑、品牌影響力、企業規模也都是老員工一點一滴的努力拚出來的,”呂總說。“要讓他們把位子讓出來給這些新進來的人,他們當然不願意。”
“我們後來還是從道和術的角度來分析和處理這件事。”何總監說。
“說服老員工讓位,也是道和術的問題?”雲棲問。
“是的,經過深入的思考,我認為堅持在本位上,隻是術的體現,能不能服務好客戶才是道的體現。”呂總回答說,“剛開始老員工也不理解,我們就進行換位思考,在我們的行業,我們是後來者,在我們以前有行業龍頭,有行業三甲。如果我們不堅守道,哪裏有我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