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馬樓的辦公室,頂尖玉石
人在都市,實現黃金自由 作者:朽木雕條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材料公司倉庫二樓,一個獨立辦公室。
馬樓坐在辦公桌前,翻看著李新堯統計的采購記錄。
他讓李新堯給裝了一個辦公室在這邊。
因為每個廠房倉庫裏麵都預留了幾間屋子作為辦公區,是那種彩鋼板房搭建起來的,材料公司設置的辦公區跟馬樓現在所處的辦公室不在一個廠房。
由於馬樓要求隻采購市麵上比較滯銷的原材料,所以到目前為止,材料公司這邊也就堪堪花出去了300多萬,現有儲存的材料也隻占用了5個庫房。
其中530噸木頭占用1個,中等玉石1個,還有采購的黃金原礦也囤積在這邊,隻是每隔一段時間會拉走熔煉。
而馬樓的辦公室就處於中等玉石的這個廠房 ,材料公司其他員工則集中在木材倉庫那邊。
看著最近采購的這些零散的材料,馬樓感覺還是差點意思,他掏出手機,給李新堯撥過去電話。
“堯哥,材料公司這邊采購上限提高到2000萬一個月吧,另外,再去聯係一下,將我們這附近能租的廠房全都簽下來,我們馬上就能用到了。”
李新堯聽到馬樓的安排還有點疑惑,這邊材料公司也才剛開始采購不久,定的500萬都還沒花完,現在直接提高了4倍。
“會不會太多了啊?”
他忍不住問道。
“不會,盡量收吧,後麵有可能還會增加。”
馬樓並沒有改變主意。
“那行吧,我盡量多囤一些。”
既然馬樓堅持,李新堯也隻能答應下來。
馬樓這麽安排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目前金鋪、珠寶公司、以及材料公司,形成了一個小圈子,材料公司提供黃金、玉石給到珠寶公司,珠寶公司負責加工為成品首飾給到金鋪進行銷售,金鋪銷售後的資金又回到材料公司用作采購資金,如此循環往複。
但是。
這種商業模式除掉人工、房租等費用外,利潤隻有不到5%。
剛開始馬氏金鋪隻有一個總店和8家分店的時候,能夠每個月給它帶來500萬的利潤,那是因為馬樓所提供的原材料全部是他自己利用轉化儀白嫖而來。
所以,就現在這種模式,要想繼續保持高利潤,那就還是需要走之前的路,繼續利用轉化儀白嫖原材料。
馬樓之前去礦上收貨,到如今成立材料公司大量收黃金,都是為了掩蓋轉化儀所轉化的黃金,沒有來路的問題。
三家公司之間的交易量是對等的,在金鋪的采購量裏麵操作和在材料公司囤積的原材料裏麵操作,其實最終得到的利潤是一樣的。
馬樓完全沒必要冒著記錄衝突的風險,繼續在金鋪的采購裏麵做手腳,他隻需要在材料公司囤積的原料裏麵操作就夠了。
舉個例子,金鋪跟珠寶公司采購了一批30公斤的黃金飾品,這時候珠寶公司就需要跟材料公司采購一批30公斤的黃金,那同樣的材料公司就需要準備這30公斤的黃金原料。
如果馬樓直接拿出30公斤黃金給到珠寶公司,那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來源沒法解釋的問題,就需要再安排一出礦場收貨的戲碼,來證明這黃金的出處。
但如果他通過轉化儀,將材料公司囤積的一些低價格材料轉化成黃金,而材料公司本身又一直在不停的收購黃金原料,甚至還采購了很多黃金原礦,送熔煉廠熔煉;那麽這些轉化而來的黃金就不用再額外製造什麽證明了。
所以,馬樓才會安排將他的辦公室設立在材料公司這邊。
而且馬樓還發現,與其所有材料都轉化,還不如隻操作轉化高價格材料,像黃金、玉石、翡翠這些,他安排采購其餘材料純粹是為了掩人耳目,哪怕采購後會虧損也沒有任何問題。
要不是馬樓一直在堅持買一半加一半的原則,估計轉化儀的存在早就被他暴露出去了。
······
“我又聯係了幾家熔煉廠,我們采購的黃金原礦應該還有1個月就能全部熔煉完成了。”
馬樓辦公室裏,李新堯講述著工作上的進度。
“熔煉完應該能有個100公斤左右吧?”
“應該差不多。
馬樓記得當時采購的黃金原礦,黃金含量還是比較高的,
“加上才哥那邊之前用掉的30公斤庫存,現在總共有130公斤的黃金存量了。”
李新堯最近一直在跟馬佳才進行溝通,珠寶公司那邊剛開業不久,所有需求都走的材料公司這邊,所以交流會比較多。
目前珠寶公司總共上架了大概有黃金首飾30公斤,約1600萬、各種款式的金鑲玉大概3000萬元,合計上貨價值4600萬元。
“珠寶公司那邊三樓還需要一批高檔次的玉石材料,目前我們庫房的的玉石檔次還達不到。”
馬樓放下手裏的采購清單。
“那我這邊繼續安排人去采購。”
“不用了,我已經聯係到人,就上次賣我翡翠玉石的李總,你應該還有印象。”
當時交易玉石的事情,馬樓是跟李新堯和馬柏均說過的。
“是有印象,那這次的高檔玉石也是他出售的嗎?”
李新堯有些好奇,那個李總上次賣給他們的是一批中等檔次的玉石,不算很好也不差,記得當時說是低價收購來準備轉手賣的,隻是沒想到最後砸手裏了。
“應該不是,好像是他買玉石的渠道那邊有,幫忙搭個線。”
“那多久去交易?”
“這周末,到時候你跟我一塊了去。”
“行,那知道是什麽種類嗎?需不需要找兩個專業的人跟著?”
李新堯負責材料公司的采購,剛開始對各種材料都不懂,還專門找了很多技術專家幫忙,現在公司這邊也有招這方麵的工程師。
“不用,那麽大的老板,要是真想靠這個忽悠我的話,那我也認了,哈哈哈。”
馬樓並不擔心對方能騙他,他的需求本來就不高,隻是想買一些樣品罷了。
雖然他有恃無恐,但還是多做了一手準備。
馬樓找到他采購貴金屬材料的跨國公司,詢問那邊是否有頂尖玉石,對方給馬樓發來了一份資料。
這份資料裏麵包含了目前市麵上所能見到的所有玉石材料,以及他所需要的頂尖玉石。
馬樓看中了其中的幾塊玻璃種和冰種翡翠,又挑了一塊羊脂白玉,他還看中了幾顆異色的鑽石。
用手機將圖片拍照發過去。
那麵回複說需要時間準備,讓他等電話。
馬樓也沒敢挑太多,就剛才他發過去的這不到10件東西,其價值加起來已經超過了5000萬之多。
一塊玻璃種翡翠就超過了2000萬,那塊羊脂白玉也是1500多萬,還有幾顆好幾百萬的鑽石,冰種翡翠價值低一些,不過也要200多萬一塊。
馬樓坐在辦公桌前,翻看著李新堯統計的采購記錄。
他讓李新堯給裝了一個辦公室在這邊。
因為每個廠房倉庫裏麵都預留了幾間屋子作為辦公區,是那種彩鋼板房搭建起來的,材料公司設置的辦公區跟馬樓現在所處的辦公室不在一個廠房。
由於馬樓要求隻采購市麵上比較滯銷的原材料,所以到目前為止,材料公司這邊也就堪堪花出去了300多萬,現有儲存的材料也隻占用了5個庫房。
其中530噸木頭占用1個,中等玉石1個,還有采購的黃金原礦也囤積在這邊,隻是每隔一段時間會拉走熔煉。
而馬樓的辦公室就處於中等玉石的這個廠房 ,材料公司其他員工則集中在木材倉庫那邊。
看著最近采購的這些零散的材料,馬樓感覺還是差點意思,他掏出手機,給李新堯撥過去電話。
“堯哥,材料公司這邊采購上限提高到2000萬一個月吧,另外,再去聯係一下,將我們這附近能租的廠房全都簽下來,我們馬上就能用到了。”
李新堯聽到馬樓的安排還有點疑惑,這邊材料公司也才剛開始采購不久,定的500萬都還沒花完,現在直接提高了4倍。
“會不會太多了啊?”
他忍不住問道。
“不會,盡量收吧,後麵有可能還會增加。”
馬樓並沒有改變主意。
“那行吧,我盡量多囤一些。”
既然馬樓堅持,李新堯也隻能答應下來。
馬樓這麽安排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目前金鋪、珠寶公司、以及材料公司,形成了一個小圈子,材料公司提供黃金、玉石給到珠寶公司,珠寶公司負責加工為成品首飾給到金鋪進行銷售,金鋪銷售後的資金又回到材料公司用作采購資金,如此循環往複。
但是。
這種商業模式除掉人工、房租等費用外,利潤隻有不到5%。
剛開始馬氏金鋪隻有一個總店和8家分店的時候,能夠每個月給它帶來500萬的利潤,那是因為馬樓所提供的原材料全部是他自己利用轉化儀白嫖而來。
所以,就現在這種模式,要想繼續保持高利潤,那就還是需要走之前的路,繼續利用轉化儀白嫖原材料。
馬樓之前去礦上收貨,到如今成立材料公司大量收黃金,都是為了掩蓋轉化儀所轉化的黃金,沒有來路的問題。
三家公司之間的交易量是對等的,在金鋪的采購量裏麵操作和在材料公司囤積的原材料裏麵操作,其實最終得到的利潤是一樣的。
馬樓完全沒必要冒著記錄衝突的風險,繼續在金鋪的采購裏麵做手腳,他隻需要在材料公司囤積的原料裏麵操作就夠了。
舉個例子,金鋪跟珠寶公司采購了一批30公斤的黃金飾品,這時候珠寶公司就需要跟材料公司采購一批30公斤的黃金,那同樣的材料公司就需要準備這30公斤的黃金原料。
如果馬樓直接拿出30公斤黃金給到珠寶公司,那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來源沒法解釋的問題,就需要再安排一出礦場收貨的戲碼,來證明這黃金的出處。
但如果他通過轉化儀,將材料公司囤積的一些低價格材料轉化成黃金,而材料公司本身又一直在不停的收購黃金原料,甚至還采購了很多黃金原礦,送熔煉廠熔煉;那麽這些轉化而來的黃金就不用再額外製造什麽證明了。
所以,馬樓才會安排將他的辦公室設立在材料公司這邊。
而且馬樓還發現,與其所有材料都轉化,還不如隻操作轉化高價格材料,像黃金、玉石、翡翠這些,他安排采購其餘材料純粹是為了掩人耳目,哪怕采購後會虧損也沒有任何問題。
要不是馬樓一直在堅持買一半加一半的原則,估計轉化儀的存在早就被他暴露出去了。
······
“我又聯係了幾家熔煉廠,我們采購的黃金原礦應該還有1個月就能全部熔煉完成了。”
馬樓辦公室裏,李新堯講述著工作上的進度。
“熔煉完應該能有個100公斤左右吧?”
“應該差不多。
馬樓記得當時采購的黃金原礦,黃金含量還是比較高的,
“加上才哥那邊之前用掉的30公斤庫存,現在總共有130公斤的黃金存量了。”
李新堯最近一直在跟馬佳才進行溝通,珠寶公司那邊剛開業不久,所有需求都走的材料公司這邊,所以交流會比較多。
目前珠寶公司總共上架了大概有黃金首飾30公斤,約1600萬、各種款式的金鑲玉大概3000萬元,合計上貨價值4600萬元。
“珠寶公司那邊三樓還需要一批高檔次的玉石材料,目前我們庫房的的玉石檔次還達不到。”
馬樓放下手裏的采購清單。
“那我這邊繼續安排人去采購。”
“不用了,我已經聯係到人,就上次賣我翡翠玉石的李總,你應該還有印象。”
當時交易玉石的事情,馬樓是跟李新堯和馬柏均說過的。
“是有印象,那這次的高檔玉石也是他出售的嗎?”
李新堯有些好奇,那個李總上次賣給他們的是一批中等檔次的玉石,不算很好也不差,記得當時說是低價收購來準備轉手賣的,隻是沒想到最後砸手裏了。
“應該不是,好像是他買玉石的渠道那邊有,幫忙搭個線。”
“那多久去交易?”
“這周末,到時候你跟我一塊了去。”
“行,那知道是什麽種類嗎?需不需要找兩個專業的人跟著?”
李新堯負責材料公司的采購,剛開始對各種材料都不懂,還專門找了很多技術專家幫忙,現在公司這邊也有招這方麵的工程師。
“不用,那麽大的老板,要是真想靠這個忽悠我的話,那我也認了,哈哈哈。”
馬樓並不擔心對方能騙他,他的需求本來就不高,隻是想買一些樣品罷了。
雖然他有恃無恐,但還是多做了一手準備。
馬樓找到他采購貴金屬材料的跨國公司,詢問那邊是否有頂尖玉石,對方給馬樓發來了一份資料。
這份資料裏麵包含了目前市麵上所能見到的所有玉石材料,以及他所需要的頂尖玉石。
馬樓看中了其中的幾塊玻璃種和冰種翡翠,又挑了一塊羊脂白玉,他還看中了幾顆異色的鑽石。
用手機將圖片拍照發過去。
那麵回複說需要時間準備,讓他等電話。
馬樓也沒敢挑太多,就剛才他發過去的這不到10件東西,其價值加起來已經超過了5000萬之多。
一塊玻璃種翡翠就超過了2000萬,那塊羊脂白玉也是1500多萬,還有幾顆好幾百萬的鑽石,冰種翡翠價值低一些,不過也要200多萬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