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眼紅巴林部的軍功
甄嬛重生成琅嬅治懿症 作者:一團嬛貓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麗心壓著穎貴人受罰,金玉妍說道:“不到兩個時辰敢起來,本宮就把你趕出去。”
“至於你要告狀,皇上那裏還是皇後那裏,隨便你去,本宮依據宮規辦事,不懼攀咬。”
如懿等著去交好的巴林湄若,捧著她的無錫大阿福來到長春宮。
“臣妾初入宮,知道宮裏什麽都不缺,就備了一些臣妾自己喜歡的無錫大阿福,準備送給七阿哥。”
“這大阿福雖不金貴,卻是臣妾父王千裏迢迢弄來的,希望皇後娘娘與七阿哥,不要嫌棄。
甄嬛接過無錫大阿福撫摸著,說道:“真的很可愛,七阿哥會喜歡。”
賜了座,喝了茶,甄嬛開口勸說巴林湄若。
“巴林王很疼愛穎貴人吧?”
“皇後娘娘說得極對,臣妾的父王有好幾個兒子,卻隻有臣妾一個女兒,對臣妾極盡寵愛。”
“巴林王疼愛穎貴人,是穎貴人的好福氣,隻是本宮聽說你規矩學的不周全。”
“還希望穎貴人在宮中要好好學規矩,循規蹈矩,才不會給自身給巴林部招致禍端。”
穎貴人不服氣,說道:“臣妾不知自己哪裏不周全了。”
甄嬛回答道:“第一,你見到皇上沒有及時行禮,本宮當你第一日進宮,饒你一次。”
“第二,你不敬啟祥宮嘉妃。第三,本宮隻是軟語規勸,就敢梗著脖子,與本宮嗆聲。”
“這其中任何一條,都夠穎貴人降位禁足,本宮給你次機會,希望你記得謹言慎行,莫要在以下犯上。”
巴林湄若繼續強嘴,說道:“第一,第三也就罷了,嘉妃已經懲罰了臣妾,卻還要來皇後這裏告狀。一個小國貢女,在宮中飛揚跋扈,娘娘不罰嗎?”
甄嬛說道:“嘉妃罰你,一切按宮規行事,她來向本宮稟報,也是她作為妃妾的職責,本宮為何要罰?”
“倒是你,口口聲聲小國貢女,這宮中輕嘴薄舌,以下犯上都是大錯,本宮今日饒你最後一次。”
“既然都已經進了宮,巴林王再大也大不過皇上,少在這裏提母家。”
巴林湄若輕聲嘀咕:“皇後還不是仰仗母家,才做到了皇後。”
甄嬛吩咐道:“穎貴人冥頑不靈,賞二十下手板。既然要仰仗母家才敢動你,本宮罰你,你服嗎?”
如懿聽說巴林湄若拜見了皇後,害怕富察琅嬅先收下這個助力,因此趕到長春宮附近等待巴林湄若。
巴林湄若捧著手心吹,迎麵撞見如懿。
看看她常在的穿戴,不想理她,轉身想換一條路走。
如懿追上前去,淺笑著說道:“這位就是新入宮的穎貴人吧?”
“你認識我?”
如懿答道:“笑容這樣天真爛漫,與宮中眾人皆不相同,除了巴林部的小公主,還能是誰。”
巴林湄若喜歡聽如懿說話,停下腳步,與她攀談起來。
如懿說道:“你性子天真爛漫,一定會得皇上寵愛,在家的時候,巴林王一定很疼你吧?”
“我父王自然是最疼我,隻是初入宮,就被欺負。”巴林湄若撅嘴,眼中泛起淚花。
“皇後嗎?此次準葛爾戰事,巴林部全族上下,都是力戰準葛爾的巴圖魯,隱隱有超越科爾沁部的趨勢。皇後替三公主與額駙擔心,自然是看你不順眼的。”
巴林湄若開心起來,說道:“沒錯,皇後定是眼紅我父王的戰功。還以宮中規矩為借口懲罰我,實則是在發泄自己的嫉妒。”
“嫻常在嗎?我喜歡你,你在哪個宮室,得空我去尋你玩。”
白色空間裏看樂子的琅嬅,笑得前仰後合。
眼紅你的戰功?我嗎?
雖然總在一個叫彈幕的東西裏,看到有人說她小家子氣、小心眼。那也是嫉妒如懿和皇上的“青梅竹馬”情,何時需要嫉妒你母家的戰功了。
素練來詢問,此次木蘭秋獮帶哪些嬪妃去伴駕。
甄嬛思考了一瞬說道:“今年準葛爾在打仗,一切從簡。璧君與璟和有了身孕,本宮就不去了。”
“嘉妃愉嬪嫌木蘭人不齊,不夠熱鬧,想留在宮中團聚,也不去了。”
“就讓令妃,穎貴人與恪答應去伴駕吧。對了,恭常在與禧常在也一同去,從入了宮,她們麵聖的機會太少。”
素練問道:“穎貴人規矩沒學好,去木蘭伴駕會出亂子嗎?”
“木蘭規矩沒有宮裏那般嚴苛,一切以皇上暢意為先,穎貴人是新人又出身蒙古,皇上會喜歡。”
“本宮再下一道旨意,給令妃權力,看著她們就是。”
素練領命退下,她如今已經不會再多嘴多舌,皇後說什麽就是什麽。
皇後從不介意給新人爭寵機會,把握住機會算她聰明,同時,也不會懼怕任何人得寵。
甄嬛領著紫禁城留守的眾妃,送別秋獮隊伍。
弘曆拉著甄嬛的手,依依惜別:“愛妻,準葛爾戰事我軍壓倒性勝利,璟瑟很平安,不必憂慮。”
金玉妍湊到魏嬿婉身邊,再三叮囑:“那個巴林小公主要是欺負你,你可別忍氣吞聲,收拾她,手中有權力,就是要用的。”
魏嬿婉不解:“我與她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的,為何要欺負我?”
“有些人呀,就是喜歡欺負人,嫉妒你得寵,頂撞你也未可知。”
白蕊姬調笑金玉妍,說道:“愛欺負人這方麵,嘉妃娘娘一看便知,信她準沒錯。”
金玉妍眼神威脅白蕊姬,回去再收拾你。
褚瑛看著恭常在與禧常在,叮囑道:“你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爭取早日晉位,成了貴人,就不怕在宮裏沒有倚仗了。”
恪答應孤零零地站在角落,她的父兄為了向皇上認錯,親去了前線。她的室友是她在宮中的仇人,無人交好,不得寵愛。
蘇綠筠看她孤孤單單怪可憐的,叫可心拿了一瓶護膚的麵脂,送給她。
恪答應眼眶濕潤地跟蘇綠筠道謝。
蘇綠筠又叮囑道:“別怪本宮多話,你記住,可別再惹皇上生氣了,出去了要聽令妃的。”
“嬪妾知道了,多謝娘娘教誨。”
“至於你要告狀,皇上那裏還是皇後那裏,隨便你去,本宮依據宮規辦事,不懼攀咬。”
如懿等著去交好的巴林湄若,捧著她的無錫大阿福來到長春宮。
“臣妾初入宮,知道宮裏什麽都不缺,就備了一些臣妾自己喜歡的無錫大阿福,準備送給七阿哥。”
“這大阿福雖不金貴,卻是臣妾父王千裏迢迢弄來的,希望皇後娘娘與七阿哥,不要嫌棄。
甄嬛接過無錫大阿福撫摸著,說道:“真的很可愛,七阿哥會喜歡。”
賜了座,喝了茶,甄嬛開口勸說巴林湄若。
“巴林王很疼愛穎貴人吧?”
“皇後娘娘說得極對,臣妾的父王有好幾個兒子,卻隻有臣妾一個女兒,對臣妾極盡寵愛。”
“巴林王疼愛穎貴人,是穎貴人的好福氣,隻是本宮聽說你規矩學的不周全。”
“還希望穎貴人在宮中要好好學規矩,循規蹈矩,才不會給自身給巴林部招致禍端。”
穎貴人不服氣,說道:“臣妾不知自己哪裏不周全了。”
甄嬛回答道:“第一,你見到皇上沒有及時行禮,本宮當你第一日進宮,饒你一次。”
“第二,你不敬啟祥宮嘉妃。第三,本宮隻是軟語規勸,就敢梗著脖子,與本宮嗆聲。”
“這其中任何一條,都夠穎貴人降位禁足,本宮給你次機會,希望你記得謹言慎行,莫要在以下犯上。”
巴林湄若繼續強嘴,說道:“第一,第三也就罷了,嘉妃已經懲罰了臣妾,卻還要來皇後這裏告狀。一個小國貢女,在宮中飛揚跋扈,娘娘不罰嗎?”
甄嬛說道:“嘉妃罰你,一切按宮規行事,她來向本宮稟報,也是她作為妃妾的職責,本宮為何要罰?”
“倒是你,口口聲聲小國貢女,這宮中輕嘴薄舌,以下犯上都是大錯,本宮今日饒你最後一次。”
“既然都已經進了宮,巴林王再大也大不過皇上,少在這裏提母家。”
巴林湄若輕聲嘀咕:“皇後還不是仰仗母家,才做到了皇後。”
甄嬛吩咐道:“穎貴人冥頑不靈,賞二十下手板。既然要仰仗母家才敢動你,本宮罰你,你服嗎?”
如懿聽說巴林湄若拜見了皇後,害怕富察琅嬅先收下這個助力,因此趕到長春宮附近等待巴林湄若。
巴林湄若捧著手心吹,迎麵撞見如懿。
看看她常在的穿戴,不想理她,轉身想換一條路走。
如懿追上前去,淺笑著說道:“這位就是新入宮的穎貴人吧?”
“你認識我?”
如懿答道:“笑容這樣天真爛漫,與宮中眾人皆不相同,除了巴林部的小公主,還能是誰。”
巴林湄若喜歡聽如懿說話,停下腳步,與她攀談起來。
如懿說道:“你性子天真爛漫,一定會得皇上寵愛,在家的時候,巴林王一定很疼你吧?”
“我父王自然是最疼我,隻是初入宮,就被欺負。”巴林湄若撅嘴,眼中泛起淚花。
“皇後嗎?此次準葛爾戰事,巴林部全族上下,都是力戰準葛爾的巴圖魯,隱隱有超越科爾沁部的趨勢。皇後替三公主與額駙擔心,自然是看你不順眼的。”
巴林湄若開心起來,說道:“沒錯,皇後定是眼紅我父王的戰功。還以宮中規矩為借口懲罰我,實則是在發泄自己的嫉妒。”
“嫻常在嗎?我喜歡你,你在哪個宮室,得空我去尋你玩。”
白色空間裏看樂子的琅嬅,笑得前仰後合。
眼紅你的戰功?我嗎?
雖然總在一個叫彈幕的東西裏,看到有人說她小家子氣、小心眼。那也是嫉妒如懿和皇上的“青梅竹馬”情,何時需要嫉妒你母家的戰功了。
素練來詢問,此次木蘭秋獮帶哪些嬪妃去伴駕。
甄嬛思考了一瞬說道:“今年準葛爾在打仗,一切從簡。璧君與璟和有了身孕,本宮就不去了。”
“嘉妃愉嬪嫌木蘭人不齊,不夠熱鬧,想留在宮中團聚,也不去了。”
“就讓令妃,穎貴人與恪答應去伴駕吧。對了,恭常在與禧常在也一同去,從入了宮,她們麵聖的機會太少。”
素練問道:“穎貴人規矩沒學好,去木蘭伴駕會出亂子嗎?”
“木蘭規矩沒有宮裏那般嚴苛,一切以皇上暢意為先,穎貴人是新人又出身蒙古,皇上會喜歡。”
“本宮再下一道旨意,給令妃權力,看著她們就是。”
素練領命退下,她如今已經不會再多嘴多舌,皇後說什麽就是什麽。
皇後從不介意給新人爭寵機會,把握住機會算她聰明,同時,也不會懼怕任何人得寵。
甄嬛領著紫禁城留守的眾妃,送別秋獮隊伍。
弘曆拉著甄嬛的手,依依惜別:“愛妻,準葛爾戰事我軍壓倒性勝利,璟瑟很平安,不必憂慮。”
金玉妍湊到魏嬿婉身邊,再三叮囑:“那個巴林小公主要是欺負你,你可別忍氣吞聲,收拾她,手中有權力,就是要用的。”
魏嬿婉不解:“我與她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的,為何要欺負我?”
“有些人呀,就是喜歡欺負人,嫉妒你得寵,頂撞你也未可知。”
白蕊姬調笑金玉妍,說道:“愛欺負人這方麵,嘉妃娘娘一看便知,信她準沒錯。”
金玉妍眼神威脅白蕊姬,回去再收拾你。
褚瑛看著恭常在與禧常在,叮囑道:“你們一定要把握好機會,爭取早日晉位,成了貴人,就不怕在宮裏沒有倚仗了。”
恪答應孤零零地站在角落,她的父兄為了向皇上認錯,親去了前線。她的室友是她在宮中的仇人,無人交好,不得寵愛。
蘇綠筠看她孤孤單單怪可憐的,叫可心拿了一瓶護膚的麵脂,送給她。
恪答應眼眶濕潤地跟蘇綠筠道謝。
蘇綠筠又叮囑道:“別怪本宮多話,你記住,可別再惹皇上生氣了,出去了要聽令妃的。”
“嬪妾知道了,多謝娘娘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