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巴林部沒了
甄嬛重生成琅嬅治懿症 作者:一團嬛貓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忠青出於藍,他比師父強的一點,就是明白皇上要的是,身邊人百分百忠心。
他雖心裏向著魏嬿婉,卻從不明顯地表露出來。此刻他顧不得想那麽多,隻恨自己不能快點找人救魏嬿婉。
眾人向養心殿趕去,進忠邊走邊向甄嬛稟報具體情況。
“監正說十三阿哥是災星,西邊不安定就是災星作亂。”
甄嬛與進忠都足夠了解弘曆,別的攀咬不會傷害到魏嬿婉分毫,但是涉及弘曆的江山,沒人敢保證弘曆會把自己放得比江山重要。
“滿嘴胡謅,那些人要叛亂,自然都是為著利益,豈是一個繈褓嬰孩能左右。”
甄嬛都要被氣死了,一天天沒事找事,過點平靜日子,能閑死他們。
弘曆看著巴林湄若,他不用調查是誰收買欽天監了,不打自招。
“巴林氏,你說完了嗎?”
弘曆釣魚執法,這麽幾句還不夠徹底罰她,等她多說幾句,把心裏話都說出來。
“皇上,您如此為情亂智,會傷了蒙古四十九部的心,會讓咱們懷疑一直仰賴的天子,是不是一名英明的君主。”
“所以,巴林王的忠心,會因為朕寵幸你不喜的後妃而偏移?”
弘曆冷著麵孔,平靜地問道。
在場眾人都不敢多言,默默低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大家都知道,麵無表情的帝王才是最可怕的。
隻有巴林湄若入宮時日尚短,無知無覺,還氣鼓鼓地看著弘曆。
此時已經陸陸續續有嬪妃趕到。
厄音珠與恪貴人嚇得麵色慘白,牙齒忍不住打顫。
恪貴人哆哆嗦嗦說道:“皇上,蒙古一直誓死效忠您,視您為最尊貴的大汗,絕不敢也不會有二心,巴林氏一人代表不了蒙古。”
厄音珠更是沒忍住,一巴掌朝巴林湄若打去。
“你閉嘴,你自己不忠不義,不要拉著蒙古給你陪葬。”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是誰給巴林湄若的勇氣,敢用蒙古的忠心威脅大清的君主。
弘曆說道:“蒙古各部是什麽樣的,朕自然知道。穎嬪仗著巴林部的勢力,作威作福,那朕今日就收回巴林部的一切。”
“巴林王撤去郡王爵位,削去巴林部,全部封地與子民並入科爾沁部,巴林氏一族賜於和敬公主為私產。傅恒去宣旨,若有人敢反抗,直接滅族。”
巴林湄若癱軟在地,再沒有剛剛的硬氣。
“穎嬪衝撞朕,降為答應,無召不得覲見,八公主先抱與玫嬪撫養,以觀後效。”
巴林湄若麵如死灰,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短短幾分鍾,她就從天上跌到了泥裏。
弘曆轉頭看向如懿,如懿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慌忙向弘曆擺手。
“不關臣妾的事,臣妾懵然無知。”
巴林湄若苦笑,皇上對她這些懲罰的由頭,確實與如懿無關,怪就怪自己太猖狂,家中人人讓著自己,以為紫禁城也該如此。
她的父王她的家,竟然能被皇上幾句話土崩瓦解。
甄嬛知曉了皇上已經下令斬首監正,又降位了巴林湄若,但還不知弘曆心中對監正的話有沒有疑影,遂開口試探。
“皇上,財帛動人心都是尋常,這道理放在監正身上適用,想來放在大小和卓木兄弟二人身上也是適用。”
“不臣之心都是因為渴望權勢,豈會是因為宮中新生了一位孩童。”
弘曆拍著甄嬛的手說道:“夫人,我怎麽會是那麽糊塗的人,怪隻怪我當日不該將這兩兄弟放出來,應該一起斬於準葛爾。”
甄嬛輕笑:“他們回去召集舊部,重新整合喀什噶爾與葉爾羌等地,以為可以與皇上抗衡。如今,依照臣妾來看,倒是給大清送了新的疆域。”
“臣妾隻是想表達自己對皇上的仰慕,對大清將士的信心,一時失察,妄言朝政,還請皇上恕罪。”
甄嬛拍馬屁不忘先請罪,牢牢記住曾經的教訓。
弘曆回道:“朕恕皇後無罪,皇後說的都是朕心之所想。”
魏嬿婉美美睡到自然醒,簡單梳洗後,就抱著永璘左看看右看看。
沒有璟妧好看,還是她的璟妧最好。
想女兒,女兒到。
璟妧乖巧的洗幹淨手,才跑到額娘和弟弟身邊。皇額娘和愉娘娘都告訴過她,額娘和弟弟現在很虛弱,她不能髒兮兮的靠近,他們會生病的。
魏嬿婉摸著女兒的頭發,重新幫她整理了下發髻,璟妧跟額娘說著外麵的新鮮事。
“皇阿瑪今天生了好大的氣,聽說穎娘娘也被罰了。”
魏嬿婉不以為意,她總跟著如懿一起,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見怪不怪。
魏老夫人也走進寢殿來,說道。
“這皇上真嚇人,一言不合就把穎貴人娘家滅族了。”
魏嬿婉嗔道:“額娘您別聽外麵宮人瞎說,怎麽會呢,在宮中隨便傳謠言可是會被罰的。”
眾姐妹知道坐月子無聊,經常三三兩兩相攜來看望魏嬿婉。今日,事畢,大家都想著,來給魏嬿婉當八卦講著聽。
不約而同匯聚在永壽宮。
魏嬿婉沒想到,自己人在家中坐,天大的黑鍋就飛了過來,更沒想到額娘和女兒嘴中的八卦,她才是真正的女主角。
她心如擂鼓,後怕不止。
魏嬿婉感動地看著甄嬛:“臣妾謝過娘娘。”
甄嬛不解:“令妃何須謝我,此事是皇上自己想通的,本宮什麽都沒有做。”
“娘娘是個好皇後,有娘娘坐鎮,臣妾覺得心裏安定。”
皇後將此事瞞得密不透風,事發時不讓絲毫風言風語傳入她耳中。不敢想象,她若是當時知道得嚇成什麽樣子,剛剛生產完,身體真的太虛弱了。
巴林湄若日日在景仁宮大喊大叫,她要告訴皇上,災星之事是嫻答應主謀。她要求求皇上,放過她的父親母親。
但是皇上下旨不見她,皇後根本不需要她招不招出那人,誰還不知道了。
巴林湄若倒台,如懿算算日子,還有一人,要過些時候才會來,又將主意打到阿箬和永璂身上。
隻有有了倚仗和棋子,她才能全身而退,就像這次一樣。
他雖心裏向著魏嬿婉,卻從不明顯地表露出來。此刻他顧不得想那麽多,隻恨自己不能快點找人救魏嬿婉。
眾人向養心殿趕去,進忠邊走邊向甄嬛稟報具體情況。
“監正說十三阿哥是災星,西邊不安定就是災星作亂。”
甄嬛與進忠都足夠了解弘曆,別的攀咬不會傷害到魏嬿婉分毫,但是涉及弘曆的江山,沒人敢保證弘曆會把自己放得比江山重要。
“滿嘴胡謅,那些人要叛亂,自然都是為著利益,豈是一個繈褓嬰孩能左右。”
甄嬛都要被氣死了,一天天沒事找事,過點平靜日子,能閑死他們。
弘曆看著巴林湄若,他不用調查是誰收買欽天監了,不打自招。
“巴林氏,你說完了嗎?”
弘曆釣魚執法,這麽幾句還不夠徹底罰她,等她多說幾句,把心裏話都說出來。
“皇上,您如此為情亂智,會傷了蒙古四十九部的心,會讓咱們懷疑一直仰賴的天子,是不是一名英明的君主。”
“所以,巴林王的忠心,會因為朕寵幸你不喜的後妃而偏移?”
弘曆冷著麵孔,平靜地問道。
在場眾人都不敢多言,默默低頭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大家都知道,麵無表情的帝王才是最可怕的。
隻有巴林湄若入宮時日尚短,無知無覺,還氣鼓鼓地看著弘曆。
此時已經陸陸續續有嬪妃趕到。
厄音珠與恪貴人嚇得麵色慘白,牙齒忍不住打顫。
恪貴人哆哆嗦嗦說道:“皇上,蒙古一直誓死效忠您,視您為最尊貴的大汗,絕不敢也不會有二心,巴林氏一人代表不了蒙古。”
厄音珠更是沒忍住,一巴掌朝巴林湄若打去。
“你閉嘴,你自己不忠不義,不要拉著蒙古給你陪葬。”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是誰給巴林湄若的勇氣,敢用蒙古的忠心威脅大清的君主。
弘曆說道:“蒙古各部是什麽樣的,朕自然知道。穎嬪仗著巴林部的勢力,作威作福,那朕今日就收回巴林部的一切。”
“巴林王撤去郡王爵位,削去巴林部,全部封地與子民並入科爾沁部,巴林氏一族賜於和敬公主為私產。傅恒去宣旨,若有人敢反抗,直接滅族。”
巴林湄若癱軟在地,再沒有剛剛的硬氣。
“穎嬪衝撞朕,降為答應,無召不得覲見,八公主先抱與玫嬪撫養,以觀後效。”
巴林湄若麵如死灰,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短短幾分鍾,她就從天上跌到了泥裏。
弘曆轉頭看向如懿,如懿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慌忙向弘曆擺手。
“不關臣妾的事,臣妾懵然無知。”
巴林湄若苦笑,皇上對她這些懲罰的由頭,確實與如懿無關,怪就怪自己太猖狂,家中人人讓著自己,以為紫禁城也該如此。
她的父王她的家,竟然能被皇上幾句話土崩瓦解。
甄嬛知曉了皇上已經下令斬首監正,又降位了巴林湄若,但還不知弘曆心中對監正的話有沒有疑影,遂開口試探。
“皇上,財帛動人心都是尋常,這道理放在監正身上適用,想來放在大小和卓木兄弟二人身上也是適用。”
“不臣之心都是因為渴望權勢,豈會是因為宮中新生了一位孩童。”
弘曆拍著甄嬛的手說道:“夫人,我怎麽會是那麽糊塗的人,怪隻怪我當日不該將這兩兄弟放出來,應該一起斬於準葛爾。”
甄嬛輕笑:“他們回去召集舊部,重新整合喀什噶爾與葉爾羌等地,以為可以與皇上抗衡。如今,依照臣妾來看,倒是給大清送了新的疆域。”
“臣妾隻是想表達自己對皇上的仰慕,對大清將士的信心,一時失察,妄言朝政,還請皇上恕罪。”
甄嬛拍馬屁不忘先請罪,牢牢記住曾經的教訓。
弘曆回道:“朕恕皇後無罪,皇後說的都是朕心之所想。”
魏嬿婉美美睡到自然醒,簡單梳洗後,就抱著永璘左看看右看看。
沒有璟妧好看,還是她的璟妧最好。
想女兒,女兒到。
璟妧乖巧的洗幹淨手,才跑到額娘和弟弟身邊。皇額娘和愉娘娘都告訴過她,額娘和弟弟現在很虛弱,她不能髒兮兮的靠近,他們會生病的。
魏嬿婉摸著女兒的頭發,重新幫她整理了下發髻,璟妧跟額娘說著外麵的新鮮事。
“皇阿瑪今天生了好大的氣,聽說穎娘娘也被罰了。”
魏嬿婉不以為意,她總跟著如懿一起,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見怪不怪。
魏老夫人也走進寢殿來,說道。
“這皇上真嚇人,一言不合就把穎貴人娘家滅族了。”
魏嬿婉嗔道:“額娘您別聽外麵宮人瞎說,怎麽會呢,在宮中隨便傳謠言可是會被罰的。”
眾姐妹知道坐月子無聊,經常三三兩兩相攜來看望魏嬿婉。今日,事畢,大家都想著,來給魏嬿婉當八卦講著聽。
不約而同匯聚在永壽宮。
魏嬿婉沒想到,自己人在家中坐,天大的黑鍋就飛了過來,更沒想到額娘和女兒嘴中的八卦,她才是真正的女主角。
她心如擂鼓,後怕不止。
魏嬿婉感動地看著甄嬛:“臣妾謝過娘娘。”
甄嬛不解:“令妃何須謝我,此事是皇上自己想通的,本宮什麽都沒有做。”
“娘娘是個好皇後,有娘娘坐鎮,臣妾覺得心裏安定。”
皇後將此事瞞得密不透風,事發時不讓絲毫風言風語傳入她耳中。不敢想象,她若是當時知道得嚇成什麽樣子,剛剛生產完,身體真的太虛弱了。
巴林湄若日日在景仁宮大喊大叫,她要告訴皇上,災星之事是嫻答應主謀。她要求求皇上,放過她的父親母親。
但是皇上下旨不見她,皇後根本不需要她招不招出那人,誰還不知道了。
巴林湄若倒台,如懿算算日子,還有一人,要過些時候才會來,又將主意打到阿箬和永璂身上。
隻有有了倚仗和棋子,她才能全身而退,就像這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