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人都還有事兒忙,江餘年要去田裏幫忙拉稻草,江建昌也跟著去,剛放回去的板車又被拉了出來。
江六想了想還是去找奶奶和大娘,他告訴紀淑燕:“娘,你把灶房裏的大骨頭撿出來幾根,晚上我們燉草菇吃。”
說完不等他娘應聲,就往門外跑。
紀淑燕眉頭都還來不及皺,人就跑沒影兒了。
五姐江瑚捂嘴笑起來:“小弟肯定怕小嬸兒說他。”
給了妹妹一肘子,江珊讓她別多話,還是去把草菇給放好,要想保持新鮮,必須用綠葉子包起來,放在遮光的陰涼處。
見兩個侄女兒去處理草菇,紀淑燕洗幹淨手走到灶房,看見案板下方放著一筐大骨頭,臉都綠了。
手指輕輕撫摸著木框邊緣,有些恍惚地喃喃自語道:“這皮猴子上輩子是頭豬吧?這得花多少錢啊?真是太嚇人了。”
要知道,他們家就是到了冬日熏鹹肉時,也不敢一下子買這麽多的骨頭回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算了,既然已經買回來了,那就隻能按照他說的做,反正她不做,大嫂也會去做,如果大嫂舍不得做,那還有婆婆呢。
從木框裏挑出四根最大的骨頭,將剩餘的骨頭塗抹粗鹹鹽和香料,最後把它們放在一個幹淨的大木盆裏。
收拾好草菇,江珊走到後院兒拔小香蔥,娘不在家她要和小嬸兒一起做飯。
江瑚也從旁邊背簍裏拿出鵝兒菜和百花菜,摘取它們最嫩的部位晚上做了吃,剩餘的就剁碎了喂雞。
盆裏還有很多小螺螄,這些都可以一起剁碎了給雞吃,小雞的喂食由小叔親自負責,雞崽子吃的要細血,她們偶爾幫忙剁點老母雞吃的就成。
兔子們的石槽裏也有幹淨的嫩葉,母兔子單獨關一個籠子,懶懶的躺在窩裏。江瑚見它懶散的十分可愛,還給加了一片白菜葉子。
快步出村,江六走了沒一會兒,就看見前方出現幾個人影,正是他奶奶和陳媒婆一行人,隻是眾人的臉色都不太好。
“咱九河村的兒郎萬不可受那等窩囊氣!”
“一定要報給村長!”
穿花布衣衫的大嬸兒也惱怒道:“欺人太甚,這事兒沒完!”
江老太陰沉著臉點頭:“我當時還道是什麽緣故,原是打得這般喪良心的主意。”
她們的聲音並不小,江六聽的滿頭霧水,上前招呼著眾人。
看見小孫兒的江老太心情好了些,也未瞞著他。
事情要從她們去杏花村說起,從進村就發現旁人看她們眼神不對勁,好似她們是什麽冤大頭?
那盧家剛開始還以為江家是來送聘禮的,還站在門口大聲道:“喲,你們這聘禮送的也太晚些了吧?誰家娶親像你們這般不著急啊?”
杏花村的人都站在門外笑著看熱鬧,陳媒婆冷笑道:“我們是來退親的,你們家再三反悔聘禮,人江家不願了。”
這話一出杏花村的人不樂意了,村裏出了被退親的女兒,她們有女兒家的說親也會受影響。
“退親幹啥?你們說退就退?”
“就是,不就加了點聘禮?這你們都拿不出來?”
“人窮就別說親啊,窮死你們得了。”
“逃難村就是逃難村,人窮誌短!”
杏花村人圍著九河村的人,不停的你一言我一語的,雙方吵得差點兒打了起來。
盧家姑娘並未出來見人,盧家人也死活不願退還聘禮,道天下沒有這樣的禮,說自家姑娘已經在繡嫁衣,這親必須得結!
九河村去的人中有位荷花嬸子,是江六奶奶的好友,江六也是親切的稱她為戚奶奶,這位可是生育了九個兒女。
一進盧家就聞到了淡淡的惡臭腥味兒,這味兒混合著幹艾葉和各種藥材,氣味輕微刺鼻。
戚奶奶祖上是郎中,她自小便是在各種藥味裏長大,鼻子十分靈敏,這味分明是女子落胎時才會用到的虎狼之藥。
那盧家人對外聲稱,家裏蚊蟲多,她們害怕驚擾到家中的牲畜,所以找遊方郎中開了些草藥來熏熏。
戚奶奶心裏冷笑不止,仔細觀察盧家等人,盧家娘子精神十足,麵紅耳赤的與她們爭吵不休,這藥肯定不是她在服用,且盧家隻得兩個女兒。
她家兒媳正在孕中,那藥也不可能是給她喝的,盧家小女兒才正正七歲,那麽就隻有盧家大姑娘……
於是拉著江老太和陳媒婆,闖入了盧家正緊閉的房門,盧家人也沒想到她們會來這招,這下是想攔也晚了。
那房裏腥氣衝天,盧家姑娘臉色蠟黃,正躺在床上氣若遊絲,身下還一股一股的猩紅血水正湧出。
在場都是生育過的婦人,看見這樣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冷笑的看著變臉的盧家人,江老太恨不得把人吃了:“這就是你們家的金貴姑娘,我們江家可要不起,如果還要臉麵,就把這聘禮趕緊退來,否則咱就縣衙見!”
自家姑娘和人有了首尾,還想著要偷摸嫁人?這盧家人也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什麽。
來看熱鬧的杏花村人也驚了,這盧家膽子也太大了!敢情把她們也當傻子了?
盧家人在村裏逢人就說,自家女兒如何如何賢惠貌美,要嫁去九河村受窮如何如何委屈,隻能提高聘禮給女兒銀錢傍身。
還讓家中有女兒的人家也可學習如此提高身價,萬不能叫人覺得杏花村的女兒是便宜貨。
村裏人也不喜她們這樣再三反悔,以後杏花村的女兒說親也會有影響,所以每次都當笑話聽。
這次江家帶媒婆上門,想著村裏人要互相團結,還幫著攔人,沒成想盧家真鬧出了個天大的笑話……
看熱鬧的人也沒臉看了,剛開始推搡著九河村的人,指著人鼻子罵,這下也不敢說話了,灰溜溜的退到一旁繼續看熱鬧。
陳媒婆看見那姑娘,氣的臉都綠了,也恨不得把盧家人給生吃了,要知道媒人有責任識人,像盧家這事一出,以後誰還敢信她保的媒?
這下不等九河村的人發力,陳媒婆當即就大聲喊道:“必須把銀子退出來,否則不出三日,你們杏花村必定揚名!”
她幹媒婆這行當幾十年了,不光是和附近的媒人熟悉,鎮上的媒人她也識得,這話是十分嚴重的。
這下杏花村的人也急了,跟著逼迫盧家人:“趕緊退,還要不要臉了你們?”
杏花村的村長帶了人在盧家門外,本是防止兩村人鬧起來,作為村長的他麵子上難看。
後來他媳婦兒出來,告訴他盧家姑娘的情況,杏花村長立馬就招呼人走了,任憑盧家人喊破天也沒回頭。
聘禮最後是退回來了,但九河村的人心裏像吃了蒼蠅,個個都臉色極其難看。
這事兒往小了說是盧家不要臉,往大了說是欺辱九河村根基淺,一個逃荒人群組成的村子,能翻的起什麽浪?
那杏花村長聽聞此事,就這麽走了?不給個說法?
江六想了想還是去找奶奶和大娘,他告訴紀淑燕:“娘,你把灶房裏的大骨頭撿出來幾根,晚上我們燉草菇吃。”
說完不等他娘應聲,就往門外跑。
紀淑燕眉頭都還來不及皺,人就跑沒影兒了。
五姐江瑚捂嘴笑起來:“小弟肯定怕小嬸兒說他。”
給了妹妹一肘子,江珊讓她別多話,還是去把草菇給放好,要想保持新鮮,必須用綠葉子包起來,放在遮光的陰涼處。
見兩個侄女兒去處理草菇,紀淑燕洗幹淨手走到灶房,看見案板下方放著一筐大骨頭,臉都綠了。
手指輕輕撫摸著木框邊緣,有些恍惚地喃喃自語道:“這皮猴子上輩子是頭豬吧?這得花多少錢啊?真是太嚇人了。”
要知道,他們家就是到了冬日熏鹹肉時,也不敢一下子買這麽多的骨頭回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算了,既然已經買回來了,那就隻能按照他說的做,反正她不做,大嫂也會去做,如果大嫂舍不得做,那還有婆婆呢。
從木框裏挑出四根最大的骨頭,將剩餘的骨頭塗抹粗鹹鹽和香料,最後把它們放在一個幹淨的大木盆裏。
收拾好草菇,江珊走到後院兒拔小香蔥,娘不在家她要和小嬸兒一起做飯。
江瑚也從旁邊背簍裏拿出鵝兒菜和百花菜,摘取它們最嫩的部位晚上做了吃,剩餘的就剁碎了喂雞。
盆裏還有很多小螺螄,這些都可以一起剁碎了給雞吃,小雞的喂食由小叔親自負責,雞崽子吃的要細血,她們偶爾幫忙剁點老母雞吃的就成。
兔子們的石槽裏也有幹淨的嫩葉,母兔子單獨關一個籠子,懶懶的躺在窩裏。江瑚見它懶散的十分可愛,還給加了一片白菜葉子。
快步出村,江六走了沒一會兒,就看見前方出現幾個人影,正是他奶奶和陳媒婆一行人,隻是眾人的臉色都不太好。
“咱九河村的兒郎萬不可受那等窩囊氣!”
“一定要報給村長!”
穿花布衣衫的大嬸兒也惱怒道:“欺人太甚,這事兒沒完!”
江老太陰沉著臉點頭:“我當時還道是什麽緣故,原是打得這般喪良心的主意。”
她們的聲音並不小,江六聽的滿頭霧水,上前招呼著眾人。
看見小孫兒的江老太心情好了些,也未瞞著他。
事情要從她們去杏花村說起,從進村就發現旁人看她們眼神不對勁,好似她們是什麽冤大頭?
那盧家剛開始還以為江家是來送聘禮的,還站在門口大聲道:“喲,你們這聘禮送的也太晚些了吧?誰家娶親像你們這般不著急啊?”
杏花村的人都站在門外笑著看熱鬧,陳媒婆冷笑道:“我們是來退親的,你們家再三反悔聘禮,人江家不願了。”
這話一出杏花村的人不樂意了,村裏出了被退親的女兒,她們有女兒家的說親也會受影響。
“退親幹啥?你們說退就退?”
“就是,不就加了點聘禮?這你們都拿不出來?”
“人窮就別說親啊,窮死你們得了。”
“逃難村就是逃難村,人窮誌短!”
杏花村人圍著九河村的人,不停的你一言我一語的,雙方吵得差點兒打了起來。
盧家姑娘並未出來見人,盧家人也死活不願退還聘禮,道天下沒有這樣的禮,說自家姑娘已經在繡嫁衣,這親必須得結!
九河村去的人中有位荷花嬸子,是江六奶奶的好友,江六也是親切的稱她為戚奶奶,這位可是生育了九個兒女。
一進盧家就聞到了淡淡的惡臭腥味兒,這味兒混合著幹艾葉和各種藥材,氣味輕微刺鼻。
戚奶奶祖上是郎中,她自小便是在各種藥味裏長大,鼻子十分靈敏,這味分明是女子落胎時才會用到的虎狼之藥。
那盧家人對外聲稱,家裏蚊蟲多,她們害怕驚擾到家中的牲畜,所以找遊方郎中開了些草藥來熏熏。
戚奶奶心裏冷笑不止,仔細觀察盧家等人,盧家娘子精神十足,麵紅耳赤的與她們爭吵不休,這藥肯定不是她在服用,且盧家隻得兩個女兒。
她家兒媳正在孕中,那藥也不可能是給她喝的,盧家小女兒才正正七歲,那麽就隻有盧家大姑娘……
於是拉著江老太和陳媒婆,闖入了盧家正緊閉的房門,盧家人也沒想到她們會來這招,這下是想攔也晚了。
那房裏腥氣衝天,盧家姑娘臉色蠟黃,正躺在床上氣若遊絲,身下還一股一股的猩紅血水正湧出。
在場都是生育過的婦人,看見這樣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冷笑的看著變臉的盧家人,江老太恨不得把人吃了:“這就是你們家的金貴姑娘,我們江家可要不起,如果還要臉麵,就把這聘禮趕緊退來,否則咱就縣衙見!”
自家姑娘和人有了首尾,還想著要偷摸嫁人?這盧家人也不知道腦子裏在想什麽。
來看熱鬧的杏花村人也驚了,這盧家膽子也太大了!敢情把她們也當傻子了?
盧家人在村裏逢人就說,自家女兒如何如何賢惠貌美,要嫁去九河村受窮如何如何委屈,隻能提高聘禮給女兒銀錢傍身。
還讓家中有女兒的人家也可學習如此提高身價,萬不能叫人覺得杏花村的女兒是便宜貨。
村裏人也不喜她們這樣再三反悔,以後杏花村的女兒說親也會有影響,所以每次都當笑話聽。
這次江家帶媒婆上門,想著村裏人要互相團結,還幫著攔人,沒成想盧家真鬧出了個天大的笑話……
看熱鬧的人也沒臉看了,剛開始推搡著九河村的人,指著人鼻子罵,這下也不敢說話了,灰溜溜的退到一旁繼續看熱鬧。
陳媒婆看見那姑娘,氣的臉都綠了,也恨不得把盧家人給生吃了,要知道媒人有責任識人,像盧家這事一出,以後誰還敢信她保的媒?
這下不等九河村的人發力,陳媒婆當即就大聲喊道:“必須把銀子退出來,否則不出三日,你們杏花村必定揚名!”
她幹媒婆這行當幾十年了,不光是和附近的媒人熟悉,鎮上的媒人她也識得,這話是十分嚴重的。
這下杏花村的人也急了,跟著逼迫盧家人:“趕緊退,還要不要臉了你們?”
杏花村的村長帶了人在盧家門外,本是防止兩村人鬧起來,作為村長的他麵子上難看。
後來他媳婦兒出來,告訴他盧家姑娘的情況,杏花村長立馬就招呼人走了,任憑盧家人喊破天也沒回頭。
聘禮最後是退回來了,但九河村的人心裏像吃了蒼蠅,個個都臉色極其難看。
這事兒往小了說是盧家不要臉,往大了說是欺辱九河村根基淺,一個逃荒人群組成的村子,能翻的起什麽浪?
那杏花村長聽聞此事,就這麽走了?不給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