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時,江老太詢問江老漢去村長家的情況。


    老頭原本躺在床上,聽見江老太問他,坐起身來板著臉道:“明日村長會帶我們去杏花村討公道。”


    村長為人正直,雖然不是逃荒路上同他們一起來的,但自從村子建立以來,便勞心勞力為大家著想。


    去年章家糧食被偷,也是村長從自家糧倉裏拉了兩袋糧食安撫他們。村裏的小學堂能順利建成,村長家出了大力氣。


    今日傍晚他去村長家,他人一到,村長便知曉他的來意,說明日會集齊村裏壯漢等人去杏花村。


    還讓江老漢不要太過介懷,這事兒可不單單是侮辱了江家。他們九河村人往常見了其他村人,都是和氣萬分,幾個相鄰的村落也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


    既然杏花村村長如此不明事理,那麽大家就要好好說道說道……


    江老太聽了也說:“杏花村屢次三番挑釁,其他村子上大集都不需要交錢,就喊咱們村人交,估計村長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


    憤怒的同時,兩人眼底又有一絲擔憂閃過,二人看著對方苦笑。


    大集在杏花村往北,一大片修建平整的空地,周圍還有幹淨水源。集市地點最近的村子有:杏花村、甘泉村、百花村。


    這三所村落算是附近最有錢的村子,杏花村人牲畜養的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養雞鴨鵝,鎮上賣豬肉的鋪子,大部分都是收的杏花村的豬。


    自從江家來了九河村,江老二開始孵小雞,杏花村的小雞苗就沒那麽搶手了。


    甘泉村的魚粉十分有名,他們村子自製了一種調味粉,以魚肉為主研磨而成,這種大頭魚雖然入口味道一般,但不知為何製成的粉末特別香,平時做菜做湯放一點都香的不得了。


    鎮上的飯館、酒家都是甘泉村的客人,還有很多外地客人走時也會買上幾包魚粉。這種魚粉一小包隻需五文,江家年底做鹹肉也會買上一包。


    百花村就更不得了,他們村子的土地十分受花草喜歡,每年運往各地的奇花不知幾何,那滋味兒香甜的野花蜜更是受追捧。


    花香引來了蜜蜂築巢,各個時節開的花不同,采集到的蜂蜜便不同,百花村是清溪鎮以下最富裕的村子。


    這大集可以說是這三所村子村子出資建立的,周圍十裏八村的人都愛上這邊趕集。


    九河村村民以前趕集也是不收費的,三年前杏花村的一戶人家,趕了九合村的姑娘回來,說是一直揣不上娃,他們家不要了。


    那戶人家第二日就娶了有孕的新媳婦進門,也是天意弄人,那姑娘被休回家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心如死灰之下喝了打胎藥。


    後來那新媳婦喂豬時不小心,被豬給頂了肚子,娃兒自然也沒保住,還被大夫斷言傷了身子。


    於是那戶人家又找人林家,願意重新迎回林家姑娘,但不知為何又知曉了打胎一事,於是那不要臉的人家說林家謀殺他們家的孫子……


    最後這事兒鬧的人盡皆知,林家姑娘更是放出話來:死也不會再進陳家門,如果陳家人再來騷擾她,就魚死網破。


    林家人會拳腳功夫,林家大兒子在鎮上商隊當護衛,二兒子在鏢局當鏢師,就是林家娘子也能狠狠耍兩下大刀。


    林家姑娘狠話一放,杏花村陳家也不敢再來找事,村長曾問過她是否願意同修舊好,她拒絕了,說以後不會再嫁人,隻願長伴父母膝下。


    這事兒還被江老太拿來舉例子,教育江家的兩個丫頭,讓她們也跟著林家姑娘學學,莫丟了女子骨氣。


    後來……


    他們九河村人去集市賣菜時便被攔下,說要收費,不然就不允許擺攤。


    在村長的多方走動下,這事兒也就這麽算了……


    不過也從其餘兩個村得知,是杏花村主動提出的要收擺攤費一事兒。


    九河村人自此便不怎麽喜杏花村,有杏花村的人家放話要殺豬,再便宜都不會上門去買。


    老兩口沒再繼續說這事,江老太閉著眼掰著手指數自家的菜地,明日如果還能再賣一車,那麽她們地裏的菜就趕不上趟了。


    至少也要等五日才能再出一批,這種子也不是她說了能算,讓它們什麽時候長熟就什麽時熟。


    同樣的菜種,同樣的施肥方式,有的菜就是長得更快些。如果遇上天幹,一塊地裏有時候也出不來幾顆好菜。


    隔壁房裏的江六也還沒睡,他在仔細回想鐲子的發燙時間,經過兩次的摸索,他發現鐲子發燙是有提示的。


    在發燙前他會感受到莫名的心悸,隨後鐲子開始微燙,一炷香的時間變成了滾燙,刺激的他渾身開始發大汗,頭也逐漸昏沉起來。


    兩次鐲子開始提示他離開,都是因為他和別人產生了交易?難道這就是他離開的契機?


    就這麽想啊想,江六進入了夢鄉。


    等他早晨聽見家裏的雞打鳴醒來時,家裏人已經分成幾批離開了。


    上山挖菌子的隊伍們已經出發,其中還有他的兩位姐姐,但今日份的野菜並沒有落下。


    姐妹倆忙到大半夜,把家裏的鵝兒菜和百花菜嫩芽都給摘了下來,兩種野菜加起來有滿滿一筐,就放在堂屋前的通風處,江六一眼便能看見。


    他娘和大娘在地裏選蘿卜和白菜,這是早菜的最後一點兒成熟的了,其他的都還太小,現在賣不劃算。


    紀淑燕拔了個和她手掌差不多大的青皮蘿卜出來:“大嫂,我這邊實在是沒有熟的了,你那呢?”


    田雲花也同樣如此,皺著眉道:“算了,就這些吧,一會兒我再挑點肥來。”


    沒成想今年的頭茬蘿卜這麽好賣,有人要收,但自家地裏出不了,這種滋味兒可真是太難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賣菜郎穿行兩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田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田的豬並收藏賣菜郎穿行兩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