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祖孫二人慢悠悠的帶著小孟鈺回到家時,挖蕉芋的早已經回來了。


    江珊見著小孟鈺,從堂屋拿了一盆清洗過的蕉芋花:“小鈺,小六,你們來吃這個花蜜。”


    江六拿了幾個給小娃,自己也拿了一支吸起來……


    嗯,真甜。


    左看右看:“姐,大黃呢?”


    小孟鈺也跟著東看西看:“姐姐,大黃去哪裏了呀?”


    孟鈺這幾日沒去村學,老夫子一家去府城辦事了,村子的娃兒們最近都過的很瀟灑,就是不知等老夫子回來他們還能不能笑的出來,老夫子手裏的戒尺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小孟鈺是老爺子在河邊撿來的,穿著紅兜兜飄在木盆裏,是個帶把的男娃,也沒啥毛病,不知什麽原因被遺棄。


    這小娃三歲開始上村學,比人家五六歲的學的還快,他自個兒也愛讀書,老夫子教了他一年半,直呼九河村要出讀書人了。


    九河村的娃兒們在讀書這件事兒上,當真是沒什麽天賦,一個兩個能把常見字認全都算好的,談不上愛念書。


    村學成立這麽多年來,這唯一愛讀書的竟然是個四歲半小娃……


    小孟鈺生的乖巧,人長得也好看,白嫩嫩的,村裏老人都喜歡他。孟老頭前幾年鑽研這個山藥種,隻能把小娃也一起帶到地裏。


    村裏人隻要看見小孟鈺下地,就把他帶回自己家,讓家裏的大孩子看著他,那地裏蟲子多,可不能把小娃給咬傷了。


    都是一個村的人,孟老頭也沒什麽不放心的,隻是有時會覺得太麻煩別人。


    江珊:“大黃還沒回來?它和我們上山就分開了呀。”


    江六喊了幾聲都沒見狗子出來,也暫時不管它,估計又是打野食去了。


    江家人見江老太把小孟鈺帶回來一點都不驚訝,江瑚拿著個像生薑一樣的東西出來逗他:“小鈺你看這個,吃起來脆脆的哦,想不想吃。”


    這是蕉芋,江瑚回家就先洗了幾個,用小爐子煮。


    江老太湊過來:“這啥?”


    “蕉芋,我煮幾個吃吃,奶你吃不?”江瑚大咧咧的。


    江老太敲了敲她的頭:“你自己吃吧,別亂喂小孩兒。”說完就進灶房了。


    江瑚撅著嘴不樂意了……


    幹啥又打她啊,本來就不聰明,以後更笨了。


    江六接過那顆蕉芋,剝掉黃色的外皮,裏麵是淺灰色的,咬起來有點脆一點點粉,能感覺到裏麵有像薑絲般的東西。


    “嗯,就是這個味兒。”


    江瑚開心了,說要再煮幾個來吃,她覺得挺好吃的,小鈺被江小三帶去後院看兔子。


    江家大哥把挖回來的蕉芋全倒在木盆裏,正在清洗它們,這些莖塊兒洗起來還挺費事,紀淑燕和侄女兒江珊用小竹刀削去多餘的外皮。


    江六閑來無事,搬了個板凳一起清洗,假裝不經意的說道:“我想把這些芋頭剁成泥,看能不能洗出粉來,我感覺這玩意兒應該和小麥差不多。”


    紀淑燕眼裏閃過迷茫和不解:“可麵粉也不是洗出來的啊,是磨出來的。”


    村裏有個大石磨盤,誰家要用就去用,用完要記得清洗幹淨,像磨麵粉或者玉米粉這些都是拿到大磨盤去磨。


    江珊歪著頭不停的想,還是想不出來:“剁成泥為什麽就會有粉?”


    江六心虛的望天……


    這個……


    怎麽說呢?怎麽圓呢?


    這時江家大哥救場來了:“我挖斷這些蕉芋時,鋤頭會沾上薄薄的汁水,片刻後確實變成了一層渾濁粉液。


    江六不停的點頭,是是是,就是這樣,就這樣解釋。


    紀淑燕和大侄女兒暈乎乎的點頭:“哦,這樣。”


    那就剁唄?


    江餘輝上屋裏找了個更大的木盆出來,在裏麵放上一層厚木板,把清洗幹淨的蕉芋都放進去。


    走到灶房問他娘:“娘,你還用刀嗎?不用我用。”


    田雲花在退灶膛裏的火:“不用,要吃飯了,吃過飯再弄吧。”


    江餘輝手勁大,切起蕉芋頭和切菜差不多,但要剁成泥還是沒那麽容易。


    紀淑燕看的直搖頭:“大侄兒,你這樣不行,太慢了。”


    這麽多蕉芋,如果都用刀剁,那得剁到啥時候去了,手膀子受不住啊。


    “去借李婆婆家的老石磨吧?現在她們好像都用的小磨,沒用大磨。”江六提議。


    老石磨的推杆壞了,推起來很費勁,李婆婆會做豆腐,家裏少不了石磨。


    這小磨還是特意找石匠打得,沒讓李婆婆出錢,走的村裏公賬。


    李婆婆和孫女李芸豆平日裏就靠著種豆子做豆腐生活,村裏每年會給他們三百斤糧食應急。


    李婆婆眼睛半瞎看不大清楚,趕大集時村裏人會幫著挑著豆腐去賣,現在做豆腐大多時候都是李芸豆在做,村裏人吃豆腐都是用自家豆子或者糧食去換。


    江珊也緩過神兒來:“是啊,大哥,咱可以切碎了用石磨啊,哪裏需要自己剁喲。”


    說完就起身洗手,去喊妹妹江瑚跑腿。


    她們今日摘了那麽多美人指花兒,可以給李芸豆拿一些哄嘴巴,李芸豆和江瑚關係挺好。


    李芸豆也不愛出門,這些娃兒們常吃的小零嘴兒對她來說可新鮮了,江瑚裝了滿滿一大籃子,全撿的最大的紅花兒。


    江瑚領了大姐的吩咐,和拉著板車的大哥又出了門,她娘還在後邊喊道:“快去了回來就開飯啊。”


    有了開飯二字,兄妹二人腳下開始生風。


    李家離的也不遠,沒幾步路就到了,江瑚把籃子拿下來提在手上,敲門:“芸豆,芸豆,你在家沒?”


    “在呢。”


    李芸豆臉上有條很長的疤,從額頭直至嘴角,其實這疤已經淡很多了,近看還是粉色的長條,曾經嚇哭過好幾個村裏小孩兒。


    那疤的來源女兒家都心知肚明,肯定是自己劃的,逃荒路上為了保護自己。


    江餘暉沒進門,等妹妹和李家姑娘說話。


    “那個磨我後來修過,但還是不大好推,你們推的時候要仔細劃手。”李芸豆讓江餘輝進來搬大磨。


    江瑚也跟著使力,臉都給她憋紅了,李芸豆力氣比江瑚大,她常年推石磨磨豆子,這會兒也是滿臉通紅。


    李家婆婆在廊下選豆子,磨豆子切記不能用壞豆子,會壞了老漿水,雖然她眼睛看遠處看不清,但離的很近還是能看的見大概。


    瞧著三個娃兒圍著磨盤使力氣,老人家留了個心眼。


    這江家大郎倒是個不錯的,就是可惜了……她家芸豆本來生的極好,如果沒傷了臉也是配的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賣菜郎穿行兩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田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田的豬並收藏賣菜郎穿行兩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