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要賣涼粉,江老太就沒繼續用粉,隻把木盆裏的漿粉水用完。
江六本想去挑水,現在兩個水缸隻夠洗一次粉,蕉芋粉太廢水了。他大哥接過了水桶擔子,並安撫的拍拍他的肩頭:“還是大哥去吧,你……別壓壞了個頭……”
江六望天難過。
老太太不忍心看小孫子這副喪樣兒,把他叫過來和自己曬粉絲,在核桃樹和院牆中間拉起細草繩,把切好的濕粉皮掛到草繩上,等它們自然晾幹。
如果這粉絲真的好賣,那要趁著冬日來臨前多曬一些,冬日裏的太陽不夠大,也不知道用炕頭烘出來的粉絲和曬出來的有甚區別。
江六也不知道,他當時都是硬撐著看了大概過程,不過好像尋古味裏的粉條粉絲也並不是自然晾幹的,有烘幹雞?
那是啥雞?那麽厲害?下次去看看。
蕉芋粉條和粉絲外觀雖然區別不大,但實際製作還是不同,做粉條需要在鍋裏蒸熟蕉芋粉,用剛剛製作蕉芋粉絲的漿水一層一層澆上去,並蒸熟透,等放涼後會凝固成透明硬塊。
這時候再用帶圓孔的刨絲刀,把透明蕉芋塊刨成細圓長條,粉條如果要儲存,也需要完全晾幹,和粉絲的耐放時間相同。
做粉條的刨刀大約手肘長、純木製品,又有觀賞性又安全實用,一個要賣八十塊,可以到隔壁小型木工處購買。
江六想自己明日不能買糖了,還得去一趟尋古味,把木刨刀給帶出來,順便瞅瞅還有新玩意兒。
尋古味的講解員會不厭其煩的告訴參觀者: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我們現代人之所以覺得從前的物件簡單,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頭上回顧螞蟻。
江六覺得這話說的很好,他就是鐲子世界裏的古人,他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愚鈍,隻是朝代與發展不同罷了。
“乖孫兒啊,你說買的糖是什麽糖?”江老太見他心不在焉的,以為還在想長個兒的事兒,隨口扯了個話頭出來。
農家人買的最多的是飴糖,飴糖也有軟硬之分,軟飴糖可以製成其他糖,比如灶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等。
硬糖比軟糖貴兩文,但存放時間長,且甜度更高,衝糖水或者走親送禮都是送硬飴糖。
“唔,買了紅糖和糖霜蜜。”江六把最後幾根兒粉絲也掛了上去,收起簸箕走了。
江老太神色複雜,天爺爺啊,俺家這是狗窩裏出了個什麽金蛋蛋喲,這鱉孫買回來的東西是越來越貴了。
糖霜蜜她隻聽人說過,細小如沙、潔白如雪、純甜如蜜,這東西隻有鎮上才有,大集上多是飴糖,偶爾會有糖霜。
放完簸箕的江六見老太太還在原地愣神,把她拉到了自己房裏。
桌上放了兩罐補藥和六塊紅糖還有一小罐白砂糖,就這麽大咧咧的放在小竹桌上,進門便能瞧見。
打開油紙包裹的紅糖,用雜貨鋪送的木刀切了一角下來,塞到奶奶嘴裏。
店小二說這紅糖濃度很高,所以糖塊很硬,手掰肯定是掰不開的,也最好不要用鐵刀或者鋼刀,隻用它們送的小木刀,這樣不會破壞剩餘紅糖的味道。
江老太措不及防被塞了一角紅糖,忙用手捂嘴,不讓嘴裏的糖塊掉下來,含在舌根深處才含糊說道:“你奶要是再老上幾歲,非得給你嚇死。”
江六笑嘻嘻的把老太太按在竹椅上坐好,把白砂糖罐子也打開給她看:“好看吧?特甜!我買回來做糖葫蘆串兒的。”
這白砂糖和他們這的飴糖價值差不多,江六聽了朱磊的話,打算用白砂糖做糖葫蘆。
剛好孟爺爺家的山藥豆舍不得吃,幹脆賣給他做糖葫蘆,以後他再摘了山楂就不用便宜賣給別人了,可以自己賣五文錢一串!
江六在某些方麵真的很執拗,到現在還沒忘記他那一大籃子紅山楂,個個都圓滾滾的,又紅又大,隻賣了十六文。
江老太一下把糖霜蜜罐子搶過來,死死的抱在懷裏,瞪著眼睛,語氣尖銳道:“不用等我老了,你現在就能氣死我。”
這可是糖霜蜜啊,四十文才能買到一兩的糖霜蜜,這鱉孫要用來做那糖葫蘆串兒?江老太心都給他嚇的跳快了幾分。
買那麽多紅糖她都不說了,近來找個空閑時間,讓兩個兒媳婦兒回家去探望他們爹娘,一家帶一塊紅糖走親。
再給兒媳婦兒們各留一塊兒,每月身子不利索時衝點紅糖雞蛋水喝,兩個姑娘家年紀還小偶爾喝點就成,剩下的她留著,下次村裏相熟人家有喜事再送人。
至於另外兩個罐子裏裝的啥,乖孫還沒說,她也不問,隻要不是毒藥就成。
江六見奶奶把白砂糖護的那麽緊,開始皺眉齜牙,怎麽辦?他的糖葫蘆串兒還沒開始賣,就要夭折了嗎?
剛想開口,江老太又製止他:“你想都不要想,我是不會同意的。”
這罐子的去處她都想好了,等大孫子再說親時,放進聘禮裏邊兒,既顯得重視新媳,又能給自家長臉!
鎮上的糖霜蜜還時常斷貨哩,他們家能買到這一罐,也能證明自家的心意。
江六整個肩膀都垮了,無奈道:“好吧,那暫且放下。”等他下次去雜貨鋪,一定要多買些白砂糖!
老太太一聽,又開始瞪眼。
好家夥……還不死心呐?暫且放下?意思是那糖葫蘆的坎兒真過不去了?
江六把剩下的兩個罐子裏裝的什麽也如實說了,老太太這時也不想什麽糖霜蜜了,隻拉著他的手,翻來翻去看,又盯著他臉仔細的瞧。
小孫子身體好不好,沒人比江老太更清楚,以前家裏不寬敞,還沒分房睡時,小竹床就緊靠著她的床。
夜裏孫兒翻身多了,或者呼吸略重,老太太都會從睡夢中醒來。夏日怕他熱傷風,冬日怕他傷風寒。
這會兒孫兒說他可能活不到而立之年,江老太覺得自己的身子都涼了半截,整個人不知該如何是好。
江六本想去挑水,現在兩個水缸隻夠洗一次粉,蕉芋粉太廢水了。他大哥接過了水桶擔子,並安撫的拍拍他的肩頭:“還是大哥去吧,你……別壓壞了個頭……”
江六望天難過。
老太太不忍心看小孫子這副喪樣兒,把他叫過來和自己曬粉絲,在核桃樹和院牆中間拉起細草繩,把切好的濕粉皮掛到草繩上,等它們自然晾幹。
如果這粉絲真的好賣,那要趁著冬日來臨前多曬一些,冬日裏的太陽不夠大,也不知道用炕頭烘出來的粉絲和曬出來的有甚區別。
江六也不知道,他當時都是硬撐著看了大概過程,不過好像尋古味裏的粉條粉絲也並不是自然晾幹的,有烘幹雞?
那是啥雞?那麽厲害?下次去看看。
蕉芋粉條和粉絲外觀雖然區別不大,但實際製作還是不同,做粉條需要在鍋裏蒸熟蕉芋粉,用剛剛製作蕉芋粉絲的漿水一層一層澆上去,並蒸熟透,等放涼後會凝固成透明硬塊。
這時候再用帶圓孔的刨絲刀,把透明蕉芋塊刨成細圓長條,粉條如果要儲存,也需要完全晾幹,和粉絲的耐放時間相同。
做粉條的刨刀大約手肘長、純木製品,又有觀賞性又安全實用,一個要賣八十塊,可以到隔壁小型木工處購買。
江六想自己明日不能買糖了,還得去一趟尋古味,把木刨刀給帶出來,順便瞅瞅還有新玩意兒。
尋古味的講解員會不厭其煩的告訴參觀者: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我們現代人之所以覺得從前的物件簡單,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頭上回顧螞蟻。
江六覺得這話說的很好,他就是鐲子世界裏的古人,他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愚鈍,隻是朝代與發展不同罷了。
“乖孫兒啊,你說買的糖是什麽糖?”江老太見他心不在焉的,以為還在想長個兒的事兒,隨口扯了個話頭出來。
農家人買的最多的是飴糖,飴糖也有軟硬之分,軟飴糖可以製成其他糖,比如灶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等。
硬糖比軟糖貴兩文,但存放時間長,且甜度更高,衝糖水或者走親送禮都是送硬飴糖。
“唔,買了紅糖和糖霜蜜。”江六把最後幾根兒粉絲也掛了上去,收起簸箕走了。
江老太神色複雜,天爺爺啊,俺家這是狗窩裏出了個什麽金蛋蛋喲,這鱉孫買回來的東西是越來越貴了。
糖霜蜜她隻聽人說過,細小如沙、潔白如雪、純甜如蜜,這東西隻有鎮上才有,大集上多是飴糖,偶爾會有糖霜。
放完簸箕的江六見老太太還在原地愣神,把她拉到了自己房裏。
桌上放了兩罐補藥和六塊紅糖還有一小罐白砂糖,就這麽大咧咧的放在小竹桌上,進門便能瞧見。
打開油紙包裹的紅糖,用雜貨鋪送的木刀切了一角下來,塞到奶奶嘴裏。
店小二說這紅糖濃度很高,所以糖塊很硬,手掰肯定是掰不開的,也最好不要用鐵刀或者鋼刀,隻用它們送的小木刀,這樣不會破壞剩餘紅糖的味道。
江老太措不及防被塞了一角紅糖,忙用手捂嘴,不讓嘴裏的糖塊掉下來,含在舌根深處才含糊說道:“你奶要是再老上幾歲,非得給你嚇死。”
江六笑嘻嘻的把老太太按在竹椅上坐好,把白砂糖罐子也打開給她看:“好看吧?特甜!我買回來做糖葫蘆串兒的。”
這白砂糖和他們這的飴糖價值差不多,江六聽了朱磊的話,打算用白砂糖做糖葫蘆。
剛好孟爺爺家的山藥豆舍不得吃,幹脆賣給他做糖葫蘆,以後他再摘了山楂就不用便宜賣給別人了,可以自己賣五文錢一串!
江六在某些方麵真的很執拗,到現在還沒忘記他那一大籃子紅山楂,個個都圓滾滾的,又紅又大,隻賣了十六文。
江老太一下把糖霜蜜罐子搶過來,死死的抱在懷裏,瞪著眼睛,語氣尖銳道:“不用等我老了,你現在就能氣死我。”
這可是糖霜蜜啊,四十文才能買到一兩的糖霜蜜,這鱉孫要用來做那糖葫蘆串兒?江老太心都給他嚇的跳快了幾分。
買那麽多紅糖她都不說了,近來找個空閑時間,讓兩個兒媳婦兒回家去探望他們爹娘,一家帶一塊紅糖走親。
再給兒媳婦兒們各留一塊兒,每月身子不利索時衝點紅糖雞蛋水喝,兩個姑娘家年紀還小偶爾喝點就成,剩下的她留著,下次村裏相熟人家有喜事再送人。
至於另外兩個罐子裏裝的啥,乖孫還沒說,她也不問,隻要不是毒藥就成。
江六見奶奶把白砂糖護的那麽緊,開始皺眉齜牙,怎麽辦?他的糖葫蘆串兒還沒開始賣,就要夭折了嗎?
剛想開口,江老太又製止他:“你想都不要想,我是不會同意的。”
這罐子的去處她都想好了,等大孫子再說親時,放進聘禮裏邊兒,既顯得重視新媳,又能給自家長臉!
鎮上的糖霜蜜還時常斷貨哩,他們家能買到這一罐,也能證明自家的心意。
江六整個肩膀都垮了,無奈道:“好吧,那暫且放下。”等他下次去雜貨鋪,一定要多買些白砂糖!
老太太一聽,又開始瞪眼。
好家夥……還不死心呐?暫且放下?意思是那糖葫蘆的坎兒真過不去了?
江六把剩下的兩個罐子裏裝的什麽也如實說了,老太太這時也不想什麽糖霜蜜了,隻拉著他的手,翻來翻去看,又盯著他臉仔細的瞧。
小孫子身體好不好,沒人比江老太更清楚,以前家裏不寬敞,還沒分房睡時,小竹床就緊靠著她的床。
夜裏孫兒翻身多了,或者呼吸略重,老太太都會從睡夢中醒來。夏日怕他熱傷風,冬日怕他傷風寒。
這會兒孫兒說他可能活不到而立之年,江老太覺得自己的身子都涼了半截,整個人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