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砍了一捆竹竿拖回來,外祖他們帶過來的竹筒不多,鬆茂坡現在山上都是小細竹。
少部分用過的竹筒會收回家,清洗後繼續用,客人們更多的還是願意帶走涼粉,拿回家在裏麵添些水煮菜,能吃的更飽。
跟著大伯做了會兒竹筒,五姐和大姐回來了,兩位姐姐每日要幹的活兒也很多。
現在他爹早上沒辦法去打草,她們下午就要多打些草回來,雞要是吃不飽會影響下蛋。
下午他爹回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去給他養大的雞兔,找它們最愛吃的酸漿草。
姐姐們背簍裏都裝著水菜,手裏提著籃子,籃子裏裝的是刺竹筍,都是比較長的綠杆子。
江六幫她們卸下背簍,好奇地問:“你們不是摘水菜嗎?怎麽又去竹林了。”
最近刺竹筍開始冒頭了,采摘還要再等幾天,往年江六上山拔竹筍,都是等收了秋糧。
刺竹筍細長細長的,剛發出來時,吃起來是脆嫩清甜的,煮湯或者清炒都特別的好吃。
過季前可以把刺竹筍水煮,製成筍幹或者辣筍,雖然比新鮮的少了清甜味,但能吃很久。
小時候的江六,不會分辨刺竹筍和苦竹筍,兩種筍子都被竹葉殼包裹著,又都是長長的。
味道上那是天差地別,苦筍的苦堪比過夜的苦丁茶,舔一下鍋鏟都能苦的叫娘,真的要吃也需要泡水三日。
大姐低著頭,臉色泛紅,小聲說道:“是陸橋送過來的。”
陸獵戶進深山,看見了一片早熟的刺竹筍,辣手拔竹一個不留。
這些刺竹筍都是挑選過的,幾乎找不到小的,每根都有巴掌大。
頭茬筍子都不會太大,吃的就是嫩和鮮,買的人也多。
江六內心感慨萬千,要是當年陸家嬸嬸沒病就好了,不然這會兒他都能升輩兒了。
“那讓陸橋哥多找些刺竹筍唄?今年我是沒空上山了,我兩文一斤收。”
江珊點頭應下,拿了個小布包出來,遞給弟弟。
江六打開看:“咦?野山棗?陸橋哥這麽厲害,現在還能找到。”
山上崖坡邊兒會有小野棗樹,樹不是很高,但總是長在很危險的地方,誘惑著人去摘。
每年八月到九月,是野山棗成熟時期,有的果子會通體緋紅,這樣的成色藥鋪也會收。
紅了一半兒或者尖尖的,隻能賣給尋常人家,山棗子的價格不低,最便宜的也要六十文。
江六每年找的野山棗,都是大黃帶他去的,也不知道這狗鼻子是咋長的,那果子味兒都能聞到。
說起他家大黃就糟心,最近不知道是找了媳婦兒還是怎麽的,飯點也趕不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狗子還認這個家,認他這個主人,下半夜會偷偷溜到他房門口睡大覺。
村裏人說他們家大黃老往山上跑,有時候跟著它上山,一回頭就找不到它了。
狗子在九河村待了這麽多年,要說誰是最熟悉白雲山的,可能是他家大黃吧……
放好東西的五姐跳出來說:“陸橋哥和陸大娘可厲害了,曬了滿院子的藥材,還有很多曬幹的夏枯草呢。”
藥鋪收夏枯草的果穗,曬幹的兩文錢一斤,也是和其他草藥一樣,收夠了量就不再收。
“陸大娘?”
江瑚大嘴一張,話頭就出來了,江珊想捂她嘴都沒來得及。
看了姐妹倆的小動作,江六做出了洗耳恭聽,又不會告密的模樣。
陸大娘最近的病似乎好了很多,也能幫著幹點活兒,不需要人時時看著,還記起了兒子有個想娶親的姑娘。
她的病有起色,陸橋也能安心出門,走的山路也更遠些,所以才找到了些野山棗和刺竹筍。
作為娘家人的江六,也不得不說,陸橋哥真的是好漢子。
讓大姐帶話給他,院子裏的草藥都可以送過來,按藥鋪給的價格收。
那鐲子世界的醫館缺的常見藥,正好是他們這裏最多的草藥,他們這裏的金貴貨在那邊兒還賣不上價哩。
…
大哥挑著擔子回家,嘴皮都裂了,身上也盡是泥土。
江六把涼掉的苦丁茶端給大哥,心疼的說道:“不一定非得挖大個兒的吧,走那麽遠幹嘛。”
按照大哥的想法,先把大個兒的蕉芋疙瘩挖回家,這些過濾出的粉要多點,能賣更多的涼粉。
奶奶說過幾日就在村裏收蕉芋頭,到時候他就不上山,也跟著做蕉芋。
反正最近家裏也沒啥要幹的農活兒,賣涼粉這些他又幫不上忙,隻能去尋那些老疙瘩塊兒。
江六不樂意了,他學這些是希望家裏人日子過得好一點,怎麽現在搞的一家人更忙碌,更辛苦了。
江餘輝知道弟弟的心,怕自己累著了,但他覺得不累,這些都是他幹熟了的。
就是上山下山的次數多了點,這不算什麽,還比不上弟弟們去鎮上的單邊路哩。
要是讓他像老二老三那樣,出去和人打交道,反而不自在。
輕拍小弟的頭,讓他別亂想。
江餘年終於把兩個水缸挑滿水,這會兒正癱坐在地上。
忍不住對著大哥和小弟吐苦水:“咱家啥時候才有錢打口井啊,這天天一趟趟的跑,真的會累死人的。”
江六也認為自家應該挖一口井,現在他們洗蕉芋粉用水多,這樣每日挑水也實在不是個好辦法。
如果之後村裏人也挖蕉芋送來,那麽他們需要過濾的粉就更多,要是每日挑水多次,長久下去也不好。
但他現在手裏實在是沒銀子,打井要五兩銀子,等明日買點糖回來吧,賣了糖或者把鹽賣了,他就有錢打井了。
天色漸暗,二哥才回家來,滿臉的喜慶色。
給弟弟們講述了他今日的賣貨過程,他就知道甘泉村人舍得吃,帶去的兩桶涼粉沒一會兒就賣光了。
沒買到甜粉羹的姑娘們還不樂意,讓他明日必須再去一趟。
富貴村的姑娘們就是出手闊綽,一買就是好幾碗,要是有對頭在,那買的更起勁了!
江餘錢眼睛都笑眯了,他就說一日應該跑兩趟嘛。
看看,看看,今日又賺了百花村的錢,又賺了甘泉村的錢。
哈哈哈哈,他真的是太暢快了,終於明白讀書人說的出人頭地是啥意思了!
少部分用過的竹筒會收回家,清洗後繼續用,客人們更多的還是願意帶走涼粉,拿回家在裏麵添些水煮菜,能吃的更飽。
跟著大伯做了會兒竹筒,五姐和大姐回來了,兩位姐姐每日要幹的活兒也很多。
現在他爹早上沒辦法去打草,她們下午就要多打些草回來,雞要是吃不飽會影響下蛋。
下午他爹回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去給他養大的雞兔,找它們最愛吃的酸漿草。
姐姐們背簍裏都裝著水菜,手裏提著籃子,籃子裏裝的是刺竹筍,都是比較長的綠杆子。
江六幫她們卸下背簍,好奇地問:“你們不是摘水菜嗎?怎麽又去竹林了。”
最近刺竹筍開始冒頭了,采摘還要再等幾天,往年江六上山拔竹筍,都是等收了秋糧。
刺竹筍細長細長的,剛發出來時,吃起來是脆嫩清甜的,煮湯或者清炒都特別的好吃。
過季前可以把刺竹筍水煮,製成筍幹或者辣筍,雖然比新鮮的少了清甜味,但能吃很久。
小時候的江六,不會分辨刺竹筍和苦竹筍,兩種筍子都被竹葉殼包裹著,又都是長長的。
味道上那是天差地別,苦筍的苦堪比過夜的苦丁茶,舔一下鍋鏟都能苦的叫娘,真的要吃也需要泡水三日。
大姐低著頭,臉色泛紅,小聲說道:“是陸橋送過來的。”
陸獵戶進深山,看見了一片早熟的刺竹筍,辣手拔竹一個不留。
這些刺竹筍都是挑選過的,幾乎找不到小的,每根都有巴掌大。
頭茬筍子都不會太大,吃的就是嫩和鮮,買的人也多。
江六內心感慨萬千,要是當年陸家嬸嬸沒病就好了,不然這會兒他都能升輩兒了。
“那讓陸橋哥多找些刺竹筍唄?今年我是沒空上山了,我兩文一斤收。”
江珊點頭應下,拿了個小布包出來,遞給弟弟。
江六打開看:“咦?野山棗?陸橋哥這麽厲害,現在還能找到。”
山上崖坡邊兒會有小野棗樹,樹不是很高,但總是長在很危險的地方,誘惑著人去摘。
每年八月到九月,是野山棗成熟時期,有的果子會通體緋紅,這樣的成色藥鋪也會收。
紅了一半兒或者尖尖的,隻能賣給尋常人家,山棗子的價格不低,最便宜的也要六十文。
江六每年找的野山棗,都是大黃帶他去的,也不知道這狗鼻子是咋長的,那果子味兒都能聞到。
說起他家大黃就糟心,最近不知道是找了媳婦兒還是怎麽的,飯點也趕不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狗子還認這個家,認他這個主人,下半夜會偷偷溜到他房門口睡大覺。
村裏人說他們家大黃老往山上跑,有時候跟著它上山,一回頭就找不到它了。
狗子在九河村待了這麽多年,要說誰是最熟悉白雲山的,可能是他家大黃吧……
放好東西的五姐跳出來說:“陸橋哥和陸大娘可厲害了,曬了滿院子的藥材,還有很多曬幹的夏枯草呢。”
藥鋪收夏枯草的果穗,曬幹的兩文錢一斤,也是和其他草藥一樣,收夠了量就不再收。
“陸大娘?”
江瑚大嘴一張,話頭就出來了,江珊想捂她嘴都沒來得及。
看了姐妹倆的小動作,江六做出了洗耳恭聽,又不會告密的模樣。
陸大娘最近的病似乎好了很多,也能幫著幹點活兒,不需要人時時看著,還記起了兒子有個想娶親的姑娘。
她的病有起色,陸橋也能安心出門,走的山路也更遠些,所以才找到了些野山棗和刺竹筍。
作為娘家人的江六,也不得不說,陸橋哥真的是好漢子。
讓大姐帶話給他,院子裏的草藥都可以送過來,按藥鋪給的價格收。
那鐲子世界的醫館缺的常見藥,正好是他們這裏最多的草藥,他們這裏的金貴貨在那邊兒還賣不上價哩。
…
大哥挑著擔子回家,嘴皮都裂了,身上也盡是泥土。
江六把涼掉的苦丁茶端給大哥,心疼的說道:“不一定非得挖大個兒的吧,走那麽遠幹嘛。”
按照大哥的想法,先把大個兒的蕉芋疙瘩挖回家,這些過濾出的粉要多點,能賣更多的涼粉。
奶奶說過幾日就在村裏收蕉芋頭,到時候他就不上山,也跟著做蕉芋。
反正最近家裏也沒啥要幹的農活兒,賣涼粉這些他又幫不上忙,隻能去尋那些老疙瘩塊兒。
江六不樂意了,他學這些是希望家裏人日子過得好一點,怎麽現在搞的一家人更忙碌,更辛苦了。
江餘輝知道弟弟的心,怕自己累著了,但他覺得不累,這些都是他幹熟了的。
就是上山下山的次數多了點,這不算什麽,還比不上弟弟們去鎮上的單邊路哩。
要是讓他像老二老三那樣,出去和人打交道,反而不自在。
輕拍小弟的頭,讓他別亂想。
江餘年終於把兩個水缸挑滿水,這會兒正癱坐在地上。
忍不住對著大哥和小弟吐苦水:“咱家啥時候才有錢打口井啊,這天天一趟趟的跑,真的會累死人的。”
江六也認為自家應該挖一口井,現在他們洗蕉芋粉用水多,這樣每日挑水也實在不是個好辦法。
如果之後村裏人也挖蕉芋送來,那麽他們需要過濾的粉就更多,要是每日挑水多次,長久下去也不好。
但他現在手裏實在是沒銀子,打井要五兩銀子,等明日買點糖回來吧,賣了糖或者把鹽賣了,他就有錢打井了。
天色漸暗,二哥才回家來,滿臉的喜慶色。
給弟弟們講述了他今日的賣貨過程,他就知道甘泉村人舍得吃,帶去的兩桶涼粉沒一會兒就賣光了。
沒買到甜粉羹的姑娘們還不樂意,讓他明日必須再去一趟。
富貴村的姑娘們就是出手闊綽,一買就是好幾碗,要是有對頭在,那買的更起勁了!
江餘錢眼睛都笑眯了,他就說一日應該跑兩趟嘛。
看看,看看,今日又賺了百花村的錢,又賺了甘泉村的錢。
哈哈哈哈,他真的是太暢快了,終於明白讀書人說的出人頭地是啥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