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哥這裏完事兒還早,江六打算先去醫館問熏藥的事兒,板車就放在攤子這裏,也沒人會稀罕他的板車。


    醫館小哥以為他是來賣藥的,結果是來買藥的,頓時失望無比,那些草藥已經被他們全部入藥了,牛蒡也炮製成了牛蒡幹片。


    剛剛他的領導還在問呢,今天怎麽沒有好一點的草藥?他還等著用呢。


    來散心的人偶爾也會挖點草藥賣,大多是圖個新鮮,有的人很厲害,挖的都可以入藥。


    鎮子周邊是不允許亂挖,過了竹林的山頭可以挖,那幾座山不高,官方尋人也沒那麽難。


    竹林那邊年輕人去的少,是古鎮最遠的一處景點,一天隻夠來回,到了堯山,最多停留一個小時又得往回趕,午時後去往堯山的道路,會變成隻出不進。


    這人要不是領導,彭宇肯定會不客氣的回複他:好藥材如果能爛大街,大家都不需要發愁了!你等著用有啥用?誰不等著用?


    然而現實是。


    卑微的打工人揚起笑臉:“知道了領導,我會多多關注草藥情況,有好的藥材馬上告訴您。”


    小哥滿肚子的委屈,希望江六看在他不容易的份上,盡量不要斷草藥,打工人的命也是命啊。


    江六覺得這小哥好有趣,笑著應下:“我知道了,明日我就能帶一些過來。”


    再等等吧,等大姐和陸橋哥完婚,就讓他們幫著收藥草,陸橋哥比他會認,知道什麽樣的草藥好。


    醫館有強效驅蟲藥包,這還是個古方來著,裏麵有二十多種草藥碎,也是賣的最好的。


    山裏有蟲子很正常,但很多人害怕,又不允許攜帶殺蟲劑之類的藥物上山,醫館就配了藥包和藥粉。


    藥包貴,一個就要二十塊,驅蟲藥效能達到五十平,隻要在這個範圍內,百分之九十八無蟲。


    藥粉不能放屋內,隻能灑在院牆四周,主要是驅散毒蟲毒蛇一類,必須得兌水噴灑。


    灑地裏的他們還真沒有,古鎮種植遵循自然規律,也是用的草木灰和自製的辣椒蒜水殺蟲。


    古鎮種植改良品種魔鬼翻天辣,其實初衷是為了防止菜苗蟲害,結果現在還成了一大特色菜,也是夠有意思的。


    江六買了十個藥包,藥粉他就太需要了,買了最大量的五斤,這藥粉每隔半個月就要噴灑一次。


    自製的辣椒水他們沒有,得去雜貨鋪買曬幹的魔鬼辣,江六今兒個不打算去,又回到了草市。


    野果子朱磊拿了六千塊給他,江六想,也許他真的不該賣菜,早知道就賣野果了……


    鐲子世界賺的錢,江六把它們藏在床板下,這是紙張,不怕被壓壞。


    也不知道要多少錢,才能等來別人和他交流,想來也不會太少,不然老頭子不會喊他努力攢錢。


    江六提醒朱哥記得吃南瓜糕,家裏人做的,味道還可以。


    朱磊今天賣果子賣的暢快,他本來也不是摳門兒的人,直接給板車上放了一筐雪花梨。


    不是黃白皮的雪花梨,是青皮泛一點點黃的雪花梨,這梨子好吃,汁水充沛、清甜可口。


    梨子個頭大,都是圓滾滾的母梨子,朱磊刻意挑過的,母梨比公梨果肉更細膩。


    “收下,咱兩個不說那些。”看小六那樣子就是要拒絕,朱磊趕緊出聲。


    江六也隻能改口:“好吧,等我舅舅家的梨子摘了,我也給你帶。”


    鐵梨子沒這個雪花梨大,一棵樹上,偶爾會有幾個長得很大,這樣的果子都會湊一起賣高價。


    …


    拉著板車到涼粉攤,隻有他爹一人在,已經收拾好攤子,和燒餅郎正說著話,周圍的人也都散了,有人端著竹筒碗,在其他攤子閑逛。


    “爹,三哥和村長他們呢?”江六左看右看都沒找到人,崔家二老也不在,估計是賣完了,他爹就讓人回去了。


    江建昌把新板車拉過來,往上放空木桶,答道:“有客人要買粉,要的急,他們坐船回去了。”


    如果有順路的船隻,可以在九河村往前五裏路下船,要不然就隻有等急流過後再下船。


    今日也是趕巧了,那客人剛好要下行,所以三人就一塊兒回去了,留江建昌在這裏等人。


    “那你咋沒和他們一塊走呢?”坐船快,一炷香多一點的功夫就能到,再走路回家。


    江建昌看著兒子,忍了很久還是沒忍住說:“你敢一個人走小密林?”


    說什麽大話呢?


    每次過林子恨不得長八條腿,連滾帶爬的往前跑,嘴裏還喔喔喔的怪叫,就怕自己晚了一步被鬼抓走,這會兒又可以一個人過了?


    江六被揭穿,沒臉皮的嘿嘿笑起來:“不敢不敢,說著玩的。”


    他爹可是真能幹出這事兒,讓他一個人過小密林,那他可能真的會嚇死,那地方死過很多人!


    哎,還是坐船好啊,啥時候他也能坐船就好了,就不用來回都辛苦兩條腿了。


    等碼頭的鋪子建好,他能不能也找個船家搭船?估計也沒人願意幹吧,就捎他一個人,能賺多少錢。


    他爹告訴他,今日涼粉賣的快,是因為他們把話放出去了,明日後日賣了就不賣了,會有其他攤子賣涼粉。


    以後他們會繼續賣甜鹹糊糊,和一種叫粉條的吃食,可以熱吃也可以冷拌,今日的南瓜香糕也會賣。


    客人們問,別家是否會漲價?


    這個是肯定的,至於漲多少,這個就不清楚了。


    兩文錢一份是江家獨有的嚐鮮價,別家要賺錢,肯定會上漲,但想來也不會貴很多。


    本以為大家會很難接受,沒成想客人們隻是更關心,味道還是不是一樣的,還是不是這個爽滑的口感。


    江建昌告知口感不變,隻是會在口味上有些許差別,畢竟各家用的調味東西也不同。


    至於為什麽客人們能接受漲價呢?那當然要歸功於鬱煒的老娘,在街角支了個小攤兒,賣四文錢一小碗,大碗五文,買的人還不少。


    今日就是沒有江建昌的那番話,涼粉攤的生意也不會差,這裏才兩文,鎮上賣四文呢。


    江六給燒餅郎拿了兩個大梨子,這梨子他不打算賣,就留著自家吃,也給外祖們分一些。


    鐵梨子一個要賣四文,大的能賣八九文,遇上愛吃的客人,那可就撞大運了,價格能賣的更高。


    這梨子看著都比鐵梨子好吃,燒餅郎樂嗬嗬的,讓他們路上慢點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賣菜郎穿行兩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田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田的豬並收藏賣菜郎穿行兩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