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村有兩景,隻要是有外村人來,都是奔著冬日裏的紅薯苗,和大肥豬來的。
在他們這鄉下小地方,隻養了一年的豬,竟然能有一百五十多斤,比杏花村的大豬還重了二三十斤。
如若隻一頭豬這麽肥,也不會有那麽大的轟動,但人豬圈裏的豬個個膘肥體壯,吃起食來可凶了。
養豬的許家人可說了,大肥豬從一百斤到一百五斤,隻用了兩個多月,他們特意做的好料給豬吃。
養的那些小豬仔也是肥嘟嘟的,真是看不出來隻有三個月大,許家當時買豬崽兒也沒避著人,好些人都知道他們家買了小豬。
直到上門看見了肥豬,才願意承認,人家那豬確實養的好……
距離年節還有一個月,這豬還能再長十多斤,有可能會漲到一百八十斤,別地兒的豬能有多少斤他們不知道,但如果清溪鎮能養到到這麽大,肯定不可能隻養一年。
不少人對那催肥儲料感興趣,誰都想自家養的豬好,多賣些銀錢,但人都吃不飽細糧,哪裏還有好糧給豬吃。
“各位,儲料我們也是要賣的,隻是必須得買我們家一頭豬崽,且其他豬崽子不能買杏花村的,否則第二個月的儲料我們就不賣了。”許巍的爹,這天兒還穿個薄麻衣,站在他家豬圈門前喊。
這就是當時許巍和江六商量的事兒,互相想斷掉對方的財路。
儲料能養肥豬,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兒,想買料也是有條件的,不能和杏花村沾上關係。
有的人當即就要抱豬崽子回家,第一個月豬小隻吃得到十五斤料,第二個月二十五斤,第三個月到第六個月都是五十斤,之後每個月八十到百斤。
不是說隻給豬吃儲料,還是要打新鮮草喂養,前幾個月好料可以多吃點兒,後麵就看個人對豬的期望如何,反正料吃的多就長得更肥。
今日算是公開表明,九河村許家對杏花村的厭惡行為,養豬多的人早就知他們的恩怨,雖然不想插手這些糟心事兒,但那儲料是真讓他們心動。
不買杏花豬就不買吧,別地兒也能買到豬崽子,這儲料可就這麽一家,真真的過了這村沒這店。
江六也在許家的院子裏,這裏有一位他的老熟客,四季酒樓的采買管事兒,今日是特意讓他來看看豬,看他們酒樓有沒有興趣。
見大家都拉著人問豬,張四也上前一步跟著喊:“這大豬我們四季酒樓定三頭,到時有人來拉。”
他們可不像品百味主做魚鮮,也有其他的大菜係,魚香肘子、醬燜肘子、紅燒肉、蒸白肉、四喜丸子這些都有,鎮上有人辦喜宴,也會從他們酒樓定菜。
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是堅定了要買儲料的心,是不是他們養大的豬,也能賣給四季酒樓?
膽子大點的人問了出來,張四沒答應也沒拒絕,隻說:“隻要是好肥豬,我們酒樓都會收,這點其實不用擔心,豬販子們可精著哩,有肥豬不要還要瘦豬?”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隻是想得一句準話,不過既然人家大酒樓的采買管事兒都這般說,那他們更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許家現在有六十三頭小豬崽子,今日就賣出去了二十頭。
有人腦子轉的快,賣豬仔也就是為了讓大家別買杏花豬嘛,這點他們聽明白了,也不必搞得那些複雜,雙方可以簽契書,反正那儲料也是按月賣的,許家如果不放心,可以看他們第二月買的量,再找人問是不是杏花豬。
提出這法子的人,家裏也是養豬大戶,他家有點遠,坐船到清溪碼頭都得兩個多時辰。
許家人看向江六,想看他是怎麽個意思?
那人跟著看過來,江家的東西在他們鎮上名聲也好,這次他不光是為肥豬來,也有心想探探路。
走上前拱手見禮:“這位想來就是小江東家吧,果真是翩翩少年郎,千丈淩雲誌。”
來時就已打探清楚,他自己也挺好奇,能在清溪碼頭整出大動靜的人,到底是什麽樣兒。
見了才明白,船夫口中說的奇人是什麽意思,年歲不大,那雙眼仿佛能看透人心,麵皮也不凶狠,甚至帶些少年柔弱書生氣,但又莫名的讓人覺得,他渾身充滿堅韌的力量。
和王琅聊了一會兒,對他們鎮子也有大概了解,花麻蛇可以由王家代收,再賣來九河村,儲料也可以便宜些賣給他。
但他家用儲料養大的豬,不能拒絕別人上門看的請求,儲料雖好,但廣告還是需要打一打的。
“這沒問題,今日我來有好些養豬的人都知道,實在是兩地有點遠兒,船隻太少,不然大家都想來見識下,一年養的大肥豬。”王琅家養的豬在他們那一片很出名,那都不能叫豬圈,比有的作坊都大。
養豬肯定是賺錢的,但同樣要擔著風險,一旦有豬瘟病出現,他家會損失慘重。
王家的豬糞用來肥地,他家地也不少,江六問:“你願不願意用豬糞來抵儲料?每個月至少供應你三十頭豬的料。”
地要想肥,和這些糞便還真的分不開,混合了其他腐料後,也沒有那麽臭氣熏天,但那味兒還是不大好聞。
漚肥的地方都特意遠離人戶,就怕熏著人了……
王琅有些猶豫:“這……”
他也沒想到會有人談這買賣,小東家看著斯斯文文的,咋還惦記上豬糞了,但如果可以抵儲料……
拿著契書的王琅,直到上了船還暈乎乎的,今兒個不是來看肥豬的嗎?隻是來學學咋養豬,怎的就變成賣豬糞了?
等看肥豬的人走光了,許巍悄悄問江六:“豬糞換草料,那你不虧嗎?”
草料用的秸稈廢皮,都是要拿東西去換的,江家的東西賣的不便宜,這換來換去不就虧了?拿啥賺錢啊?
拍拍許巍的肩,江六讓他安心:“你放心吧,養殖隻能是農種的分支,土地才是根本。”他的主要目標是肥料,飼料隻是次要的。
那麽繁華、那麽強大的未來科技之國,也依舊以農業做根本,更別說他們還處於落後的古代,更應該加強農業!
在他們這鄉下小地方,隻養了一年的豬,竟然能有一百五十多斤,比杏花村的大豬還重了二三十斤。
如若隻一頭豬這麽肥,也不會有那麽大的轟動,但人豬圈裏的豬個個膘肥體壯,吃起食來可凶了。
養豬的許家人可說了,大肥豬從一百斤到一百五斤,隻用了兩個多月,他們特意做的好料給豬吃。
養的那些小豬仔也是肥嘟嘟的,真是看不出來隻有三個月大,許家當時買豬崽兒也沒避著人,好些人都知道他們家買了小豬。
直到上門看見了肥豬,才願意承認,人家那豬確實養的好……
距離年節還有一個月,這豬還能再長十多斤,有可能會漲到一百八十斤,別地兒的豬能有多少斤他們不知道,但如果清溪鎮能養到到這麽大,肯定不可能隻養一年。
不少人對那催肥儲料感興趣,誰都想自家養的豬好,多賣些銀錢,但人都吃不飽細糧,哪裏還有好糧給豬吃。
“各位,儲料我們也是要賣的,隻是必須得買我們家一頭豬崽,且其他豬崽子不能買杏花村的,否則第二個月的儲料我們就不賣了。”許巍的爹,這天兒還穿個薄麻衣,站在他家豬圈門前喊。
這就是當時許巍和江六商量的事兒,互相想斷掉對方的財路。
儲料能養肥豬,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兒,想買料也是有條件的,不能和杏花村沾上關係。
有的人當即就要抱豬崽子回家,第一個月豬小隻吃得到十五斤料,第二個月二十五斤,第三個月到第六個月都是五十斤,之後每個月八十到百斤。
不是說隻給豬吃儲料,還是要打新鮮草喂養,前幾個月好料可以多吃點兒,後麵就看個人對豬的期望如何,反正料吃的多就長得更肥。
今日算是公開表明,九河村許家對杏花村的厭惡行為,養豬多的人早就知他們的恩怨,雖然不想插手這些糟心事兒,但那儲料是真讓他們心動。
不買杏花豬就不買吧,別地兒也能買到豬崽子,這儲料可就這麽一家,真真的過了這村沒這店。
江六也在許家的院子裏,這裏有一位他的老熟客,四季酒樓的采買管事兒,今日是特意讓他來看看豬,看他們酒樓有沒有興趣。
見大家都拉著人問豬,張四也上前一步跟著喊:“這大豬我們四季酒樓定三頭,到時有人來拉。”
他們可不像品百味主做魚鮮,也有其他的大菜係,魚香肘子、醬燜肘子、紅燒肉、蒸白肉、四喜丸子這些都有,鎮上有人辦喜宴,也會從他們酒樓定菜。
聽了他的話,大家更是堅定了要買儲料的心,是不是他們養大的豬,也能賣給四季酒樓?
膽子大點的人問了出來,張四沒答應也沒拒絕,隻說:“隻要是好肥豬,我們酒樓都會收,這點其實不用擔心,豬販子們可精著哩,有肥豬不要還要瘦豬?”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隻是想得一句準話,不過既然人家大酒樓的采買管事兒都這般說,那他們更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許家現在有六十三頭小豬崽子,今日就賣出去了二十頭。
有人腦子轉的快,賣豬仔也就是為了讓大家別買杏花豬嘛,這點他們聽明白了,也不必搞得那些複雜,雙方可以簽契書,反正那儲料也是按月賣的,許家如果不放心,可以看他們第二月買的量,再找人問是不是杏花豬。
提出這法子的人,家裏也是養豬大戶,他家有點遠,坐船到清溪碼頭都得兩個多時辰。
許家人看向江六,想看他是怎麽個意思?
那人跟著看過來,江家的東西在他們鎮上名聲也好,這次他不光是為肥豬來,也有心想探探路。
走上前拱手見禮:“這位想來就是小江東家吧,果真是翩翩少年郎,千丈淩雲誌。”
來時就已打探清楚,他自己也挺好奇,能在清溪碼頭整出大動靜的人,到底是什麽樣兒。
見了才明白,船夫口中說的奇人是什麽意思,年歲不大,那雙眼仿佛能看透人心,麵皮也不凶狠,甚至帶些少年柔弱書生氣,但又莫名的讓人覺得,他渾身充滿堅韌的力量。
和王琅聊了一會兒,對他們鎮子也有大概了解,花麻蛇可以由王家代收,再賣來九河村,儲料也可以便宜些賣給他。
但他家用儲料養大的豬,不能拒絕別人上門看的請求,儲料雖好,但廣告還是需要打一打的。
“這沒問題,今日我來有好些養豬的人都知道,實在是兩地有點遠兒,船隻太少,不然大家都想來見識下,一年養的大肥豬。”王琅家養的豬在他們那一片很出名,那都不能叫豬圈,比有的作坊都大。
養豬肯定是賺錢的,但同樣要擔著風險,一旦有豬瘟病出現,他家會損失慘重。
王家的豬糞用來肥地,他家地也不少,江六問:“你願不願意用豬糞來抵儲料?每個月至少供應你三十頭豬的料。”
地要想肥,和這些糞便還真的分不開,混合了其他腐料後,也沒有那麽臭氣熏天,但那味兒還是不大好聞。
漚肥的地方都特意遠離人戶,就怕熏著人了……
王琅有些猶豫:“這……”
他也沒想到會有人談這買賣,小東家看著斯斯文文的,咋還惦記上豬糞了,但如果可以抵儲料……
拿著契書的王琅,直到上了船還暈乎乎的,今兒個不是來看肥豬的嗎?隻是來學學咋養豬,怎的就變成賣豬糞了?
等看肥豬的人走光了,許巍悄悄問江六:“豬糞換草料,那你不虧嗎?”
草料用的秸稈廢皮,都是要拿東西去換的,江家的東西賣的不便宜,這換來換去不就虧了?拿啥賺錢啊?
拍拍許巍的肩,江六讓他安心:“你放心吧,養殖隻能是農種的分支,土地才是根本。”他的主要目標是肥料,飼料隻是次要的。
那麽繁華、那麽強大的未來科技之國,也依舊以農業做根本,更別說他們還處於落後的古代,更應該加強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