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作坊每日能出一百套毛衣褲,作為掛名東家的江六,也分到了兩套,送給了爺爺奶奶。
買是舍不得買的,這玩意兒賣到上京要上百兩銀子,北邊邊境處拿走的貨,比繁華的都城還多。
一套輕薄保暖的毛衣褲,可以換兩車羊毛,小羊羔子和馬駒也能換來不少,比換糧換鹽更讓他們瘋狂。
北境外的氣候嚴寒,常年積雪不易融化,部族分布散,自從在邊境處開了羊毛貿易集市,引出來不少藏在山脈深處的人。
“這啥毛啊?”
“馬尾巴嗎?但好像更軟些。”
“咋這麽白淨呢,洗過的吧……”
“不是啊,你看這黑毛也很長,都快趕上我胳膊長了。”
“那這毛換的虧不虧啊?可能很貴吧。”
運送北境羊毛的船來了,把貨物送到九河村,要拿走成套的毛衣褲,順便上江家買醃菜和蕉芋粉魔芋粉。
工坊的人好奇的問,這是啥東西的毛,摸著挺軟的,但這麽長,他們還是頭回見到,比駝毛還要長。
押船的官兵解釋道:“是羊毛,但他們養的羊有點不同,這羊還是山脈裏邊兒的神獸來著。”
第一次有人拿來長羊毛,他們也覺得很怪異,以為是用其他動物的毛來騙人,就沒給他換。
那人剛開始聽不明白什麽意思,收羊毛的人拉了頭羊給他看,隻收羊毛,其他野物的毛不要,皮貨倒是可以收。
沒過兩日,那人帶著長毛羊來了,他的羊不賣,但是可以賣掉羊毛,那羊的毛長的都垂地了,剪一頭羊就有一筐的毛。
已經賣了幾回羊毛的境外人,告訴收羊毛的人,那羊長在更冷更高的山上,它們飛簷走壁無所不能,還能像馬一樣載人。
他們部落之間換長毛羊也不便宜,十頭羊才能換一頭,這羊下崽子厲害,隻要能生下就能活,產的奶也好喝。
這樣一聽這長毛羊確實不錯,最後決定五頭羊的毛就能換一套衣物,那換羊毛的人連連點頭,問舊的羊毛要不要?
長毛羊每年都得剃毛,毛太長了不利於它們走斜坡翻山,他們攢下的毛就直接塞入衣服裏,或者等羊死了扒皮做衣,沒夏朝人那麽精細,還把毛給做成了衣裳。
這次帶入關的羊毛,大部分都是舊毛,新毛也有不少,那人說現在太冷了,不敢給剃太短,怕羊會凍死,等夏季化冰時,可以再剃長些。
作坊的人不敢動這些毛,隻能讓人去找江六,得讓人先看看這毛能不能織成細線。
羊毛線有粗織和細織,可以貼身穿的就用最短最軟的羊絨織線,這種賣價更高,一套衣物成型最少也要三道工序。
作坊裏的分區是按照羊毛線的流程劃分,洗毛烘幹—褪色染色—織線—製衣,製衣坊裏有分了幾個區域,都是嘴很嚴實的人。
近來這羊毛衣褲賣的很好,江六又整出了羊毛外衣,這就比較考驗手藝了,製衣的工具是改了又改,來的都是老木匠。
剛好押送貨物的官兵也要去江家,就跟著一塊去,押貨雖然辛苦,但對他們來說這活兒好,每次都有大驚喜等著,帶回去獎賞不會少。
江六這兩天又和水泥漿子杠上了,小朱幫忙買的書,裏頭的東西太複雜,他都不敢帶回來,隻能自己做了記錄,回來慢慢試驗。
聽見有作坊的人找他,江六熄滅了爐火,一般都是有要事兒他們才會上門,耽擱的時間不會短。
見人出來,小五聞到了奇怪的味道,他是第一次和江六見麵。
“哦,長羊毛?我沒聽說過,走去試試看。”尋古味的長羊毛也沒那麽長,都趕上壯漢的手臂了,到底是啥羊那麽厲害。
見小五愣神盯著自己,江六回以微笑:“這位是新來的官爺吧?有什麽事兒嗎?”
雖然不知這人盯著自己是什麽意思,但江六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勁,也不像是有惡意,隻是探究的味兒很濃。
已經習慣了別人對他的打量,但這人的目光似是要把人看穿。
小五笑著掩飾:“無事,隻是感慨小東家竟然真的年歲這麽小。”
幾大邊境都和這人有來往,靜安城是武安親王的地盤,想來這人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等人走後,小五想了很久,讓其他人去下貨單,自己騎馬去了水軍大營。
長羊毛遇水會變的更柔軟,本就是黑白兩種毛色,都不需要再染色,江六試著扯了扯,發現它們的韌勁很足。
最細的羊毛線是三股織,如果是這線可以試試兩股,跟著工人們一同織線,想看這長羊毛做出來的衣物有何不同。
直到天黑,終於出了一件毛衣,看見那衣物時,大家都忍不住皺眉:“這也太費線了,怎會如此?”
兩股線應該更省才對,為什麽織成衣物,反而要比其他羊毛衣多三成,木架子也沒出問題啊。
江六也搞不清楚,拎著衣服看了起來,用線多這衣服就重,織出來的確實很厚實,但這成本太高了。
上百兩的銀子本來就高,這要再高三成,除了貴族誰還買得起……
“嘖。”江六忍不住齜牙,今天是要給六哥出難題啊。
羊毛是好毛毋庸置疑,製衣木架也沒問題,流程也沒問題,那就是成品的問題?
“難道它不該做成衣裳?”江六喃喃自語,沒發覺眼前多了幾人。
屋內點起了大火把和油燈,每日作坊都是燈火通明,上頭下了命令,得提高出貨量,作坊做工的人又來了一波。
眾人見這小郎被那衣服勾走了心神,沒發覺到上官們到來,有心想提醒他,但被人製止了。
趙昭找了個板凳坐下,其餘人也跟著坐下,不打擾這人想事兒,黑毛衣在油燈下泛著亮光,吸引著人的目光。
使勁扯了扯衣服,衣服紋絲不動,之前的柔軟韌勁全無,江六神色凝重起來想了很久,他不喜用發帶束發,披發又不適合幹活兒,頭上帶著鋒利的黑木簪。
最終拔下木簪對著這衣服劃了下去,發出了吱吱響聲。
一時之間,屋子裏的所有人呼吸都輕了幾分,這聲兒他們可太耳熟了,似是回到了那人聲沸騰的戰場,耳邊的刀劍聲震耳欲聾。
買是舍不得買的,這玩意兒賣到上京要上百兩銀子,北邊邊境處拿走的貨,比繁華的都城還多。
一套輕薄保暖的毛衣褲,可以換兩車羊毛,小羊羔子和馬駒也能換來不少,比換糧換鹽更讓他們瘋狂。
北境外的氣候嚴寒,常年積雪不易融化,部族分布散,自從在邊境處開了羊毛貿易集市,引出來不少藏在山脈深處的人。
“這啥毛啊?”
“馬尾巴嗎?但好像更軟些。”
“咋這麽白淨呢,洗過的吧……”
“不是啊,你看這黑毛也很長,都快趕上我胳膊長了。”
“那這毛換的虧不虧啊?可能很貴吧。”
運送北境羊毛的船來了,把貨物送到九河村,要拿走成套的毛衣褲,順便上江家買醃菜和蕉芋粉魔芋粉。
工坊的人好奇的問,這是啥東西的毛,摸著挺軟的,但這麽長,他們還是頭回見到,比駝毛還要長。
押船的官兵解釋道:“是羊毛,但他們養的羊有點不同,這羊還是山脈裏邊兒的神獸來著。”
第一次有人拿來長羊毛,他們也覺得很怪異,以為是用其他動物的毛來騙人,就沒給他換。
那人剛開始聽不明白什麽意思,收羊毛的人拉了頭羊給他看,隻收羊毛,其他野物的毛不要,皮貨倒是可以收。
沒過兩日,那人帶著長毛羊來了,他的羊不賣,但是可以賣掉羊毛,那羊的毛長的都垂地了,剪一頭羊就有一筐的毛。
已經賣了幾回羊毛的境外人,告訴收羊毛的人,那羊長在更冷更高的山上,它們飛簷走壁無所不能,還能像馬一樣載人。
他們部落之間換長毛羊也不便宜,十頭羊才能換一頭,這羊下崽子厲害,隻要能生下就能活,產的奶也好喝。
這樣一聽這長毛羊確實不錯,最後決定五頭羊的毛就能換一套衣物,那換羊毛的人連連點頭,問舊的羊毛要不要?
長毛羊每年都得剃毛,毛太長了不利於它們走斜坡翻山,他們攢下的毛就直接塞入衣服裏,或者等羊死了扒皮做衣,沒夏朝人那麽精細,還把毛給做成了衣裳。
這次帶入關的羊毛,大部分都是舊毛,新毛也有不少,那人說現在太冷了,不敢給剃太短,怕羊會凍死,等夏季化冰時,可以再剃長些。
作坊的人不敢動這些毛,隻能讓人去找江六,得讓人先看看這毛能不能織成細線。
羊毛線有粗織和細織,可以貼身穿的就用最短最軟的羊絨織線,這種賣價更高,一套衣物成型最少也要三道工序。
作坊裏的分區是按照羊毛線的流程劃分,洗毛烘幹—褪色染色—織線—製衣,製衣坊裏有分了幾個區域,都是嘴很嚴實的人。
近來這羊毛衣褲賣的很好,江六又整出了羊毛外衣,這就比較考驗手藝了,製衣的工具是改了又改,來的都是老木匠。
剛好押送貨物的官兵也要去江家,就跟著一塊去,押貨雖然辛苦,但對他們來說這活兒好,每次都有大驚喜等著,帶回去獎賞不會少。
江六這兩天又和水泥漿子杠上了,小朱幫忙買的書,裏頭的東西太複雜,他都不敢帶回來,隻能自己做了記錄,回來慢慢試驗。
聽見有作坊的人找他,江六熄滅了爐火,一般都是有要事兒他們才會上門,耽擱的時間不會短。
見人出來,小五聞到了奇怪的味道,他是第一次和江六見麵。
“哦,長羊毛?我沒聽說過,走去試試看。”尋古味的長羊毛也沒那麽長,都趕上壯漢的手臂了,到底是啥羊那麽厲害。
見小五愣神盯著自己,江六回以微笑:“這位是新來的官爺吧?有什麽事兒嗎?”
雖然不知這人盯著自己是什麽意思,但江六敏銳的察覺到了不對勁,也不像是有惡意,隻是探究的味兒很濃。
已經習慣了別人對他的打量,但這人的目光似是要把人看穿。
小五笑著掩飾:“無事,隻是感慨小東家竟然真的年歲這麽小。”
幾大邊境都和這人有來往,靜安城是武安親王的地盤,想來這人應該沒什麽大問題。
等人走後,小五想了很久,讓其他人去下貨單,自己騎馬去了水軍大營。
長羊毛遇水會變的更柔軟,本就是黑白兩種毛色,都不需要再染色,江六試著扯了扯,發現它們的韌勁很足。
最細的羊毛線是三股織,如果是這線可以試試兩股,跟著工人們一同織線,想看這長羊毛做出來的衣物有何不同。
直到天黑,終於出了一件毛衣,看見那衣物時,大家都忍不住皺眉:“這也太費線了,怎會如此?”
兩股線應該更省才對,為什麽織成衣物,反而要比其他羊毛衣多三成,木架子也沒出問題啊。
江六也搞不清楚,拎著衣服看了起來,用線多這衣服就重,織出來的確實很厚實,但這成本太高了。
上百兩的銀子本來就高,這要再高三成,除了貴族誰還買得起……
“嘖。”江六忍不住齜牙,今天是要給六哥出難題啊。
羊毛是好毛毋庸置疑,製衣木架也沒問題,流程也沒問題,那就是成品的問題?
“難道它不該做成衣裳?”江六喃喃自語,沒發覺眼前多了幾人。
屋內點起了大火把和油燈,每日作坊都是燈火通明,上頭下了命令,得提高出貨量,作坊做工的人又來了一波。
眾人見這小郎被那衣服勾走了心神,沒發覺到上官們到來,有心想提醒他,但被人製止了。
趙昭找了個板凳坐下,其餘人也跟著坐下,不打擾這人想事兒,黑毛衣在油燈下泛著亮光,吸引著人的目光。
使勁扯了扯衣服,衣服紋絲不動,之前的柔軟韌勁全無,江六神色凝重起來想了很久,他不喜用發帶束發,披發又不適合幹活兒,頭上帶著鋒利的黑木簪。
最終拔下木簪對著這衣服劃了下去,發出了吱吱響聲。
一時之間,屋子裏的所有人呼吸都輕了幾分,這聲兒他們可太耳熟了,似是回到了那人聲沸騰的戰場,耳邊的刀劍聲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