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酒曲等待發酵的狗尾草,有三個階段選擇,七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發酵時間的長短,決定了酒的醇厚感。


    七日酒如果不二次蒸餾,度數和米酒差不多,婦人姑娘們也能喝,但不可多飲。


    首次蒸餾的半月酒接近四十度,這是尋古味測量的結果,酒的度數江六不了解,但對自己很了解,這酒他應該兩杯就倒。


    半月酒二次蒸餾後能達到五十三度,在鐲子世界也屬於高度酒,不喝酒的人一杯就能體驗到變臉。


    二十八日的發酵烈酒,需要時間的沉澱,有一定保存保值,尋古味小壇兩斤裝要賣兩千塊。


    宣傳打的是藥酒旗號,清肝明目、祛濕消腫、加速傷口愈合,這酒也算是新品,用它釀酒的人很少。


    要不是古鎮出品必定精品,客人們還真不敢買,這麽誇張說法,誰信啊?啥時候喝白酒也能治病了?那以前說的飲酒傷身是假的咯?


    以現代人的挑剔嘴巴品酒,高度狗尾酒有醬香、米香、青草香,但略帶異味,有淡淡草梗腐爛的臭味兒,入口微甜酸澀帶苦。


    喜歡喝小米黃酒的人,應該能接受狗尾酒,畢竟都喜歡人家的孫子了,還能不喜歡老祖宗嗎?老祖宗更帶勁!


    想到大塊頭會被狗尾巴酒灌醉,江六就忍不住想笑,也不知武將撒酒瘋是什麽樣兒?不會一套流星拳耍下來,把他家都給掀了吧……


    點燃土灶,給鍋裏添上水放好上層的天鍋,從一旁拿了屎瓜子嗑,這還是他第一次嚐試釀酒,雖然已經在心裏試驗了上百次。


    聞著味兒是挺香的,十斤的狗尾草籽勉強能出了一斤酒,分了一小罐出來,剩下的繼續二次蒸餾,需得比對兩種酒口感差別。


    竹管慢慢出酒,屋子裏的氣味也越漸濃鬱,吃著瓜子聞著味兒,聞著聞著就不對勁,他咋感覺有點犯惡心呢。


    趕緊轉身把門拉開,跑到外邊兒透透氣,兩隻小狗站在門檻後方對著屋裏使勁抽動鼻子,沒有主人的允許它們不會進屋。


    “汪汪!”


    “汪!”


    小狗顯得有些激動,不停的圍著門檻轉悠,它們覺得這味兒好香。


    “是不是哪裏搞錯了?”江六回憶工作人員的釀酒手法,沒錯的吧……可能自己真的不會飲酒,竟然被酒香給刺激了。


    無論幾次蒸餾都得掐頭去尾,這樣才能保證酒的純度,他得守著這高度酒出爐。


    站在房門口打了個哈欠,咋今兒個這麽犯困?


    一股冷風襲來,江六忙裹緊了衣裳,碼頭什麽都好,地界寬敞人又多,就是這風刮的有些大。


    這兩日降溫快,晨露已化為薄冰,葉大夫這兩日都在山腳下采冰露,說是這水配藥能治夏日火瘡。


    酒香隨風飄散,前院的客人也聞到了這股香味,問店鋪裏的夥計:“這啥啊?你們在釀酒嗎?”


    “怎麽這麽香,是果酒還是啥?”


    “果子酒香是清淡甜味兒,不會這般濃烈。”


    “酒香已經濃成這樣,那酒真的能喝嗎?怕是沒人受得住。”書生們也嗅起了風中的酒香,他們更喜清酒和花酒,偶爾也會飲些果酒。


    喝不慣烈酒的人,酒後容易失德,醉酒後頭疼欲裂,書院有規定不能飲用烈酒,抄書是小事兒,就是那戒尺打人老疼。


    清溪鎮有兩家酒坊,做紅豆腐用的烈酒在鎮上買了幾回,後來鍾家少爺大手一揮,解決用酒問題。


    腐乳在臨鎮和府城鍾家糧鋪有售賣,清溪鎮的糧店是沒有的。


    負責招呼客人的夥計解釋道:“我們東家是在釀酒哩,大家如果不忙可以等等,一會兒小的再去問問,今日能否開售。”


    雜貨鋪的人手是烏雅親自挑選,人牙子和她打了幾次交道,也知他們選人的要求,有那勤快老實的,都會問上一句要不要。


    販賣黑奴的商隊去了上京,要過完年才會再出關,江六讓人留意了他們的動靜。


    “小東家自己釀的嗎?”


    “厲害啊!我都不會釀酒。”


    “那我得再等等,定要嚐嚐那新酒是啥滋味兒。”


    有三人向著夥計走去,清溪鎮算是南邊兒溫暖氣候,這幾日都降溫結薄冰,如果再不啟程回北地,怕會被凍到半路。


    淮河以北一旦結冰就不能行船,否則會破壞冰層,采不到好冰,采冰賣冰也是北地人家的謀生之道。


    待來年三月,官府開船破冰後,北地的商船才能南下,對普通商隊來說是這樣。


    之前江六也問過這個問題,北境來的官差說無需擔憂,他們的冰船行駛暢通無阻。


    聽了三人的請求,夥計麵露難色:“這……”


    新酒今兒個才開釀,他們要的太多,這可能是不大行的,估摸著東家也釀不出那麽多酒。


    前院的人和後院做工的人是分開的,互相不能露底,大家也知這是東家的忌諱,都把自個兒的嘴封的嚴實。


    上雜貨鋪買東西的客人,不說有多客氣,至少不會太刁難人,這要是在別家,仆從讓店鋪的貴客不滿,主家發賣打殺都是常有的事兒。


    一旦賣身為奴,小命兒就再也不屬於自己,能遇上這麽好的主家,已是極好的運道。


    “小二哥,勞你去問問小江東家,咱們兄弟三人這次也是跟著商隊南下,那船何時起航我們做不了主,隻望能帶這新酒回去,冬日也多一分活下去的機會。”為首的男子對著夥計說道。


    膽大的人會跟船跑商,像他們這樣南北跑,還隻有三兄弟的倒是極少,萬一遇上事兒死在異鄉,連送骨灰回家的人都沒有。


    這也是雷家兄弟第一次跑這麽遠,在老家他們也會跟船,但路程最多半月來回。


    今年北地有幾個地方鬧蟲災,種的糧食都被土蟲和蝗蟲吃光了,一畝地收成連交稅都不夠,更別說還要養活一家人。


    官府下鄉探查後也知農人的難處,收了交不起稅銀人戶的地契,來年交清了稅再補些糧食,就能把地贖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賣菜郎穿行兩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種田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種田的豬並收藏賣菜郎穿行兩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