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泥的正確用法,還需專業人士探究,不是他說能製燃燒彈就能成。
原本正襟危坐的那位,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靠著椅背有些好笑的發問:“那這次想換個什麽靠山?”
打了這麽久的交道,也算是摸清了江六的脾氣,膽子又大又慫……
要說膽子小,怕是也沒幾人比他膽大,就是有些過於擔心小命兒,恨不得把店裏布成鐵桶,怕窩給人端了。
對於這點趙昭也能理解,貧民百姓一朝發家,就怕被人給占了去,故而有此打趣一問。
聽出他的揶揄,江六暗地裏鬆口氣,笑嘻嘻的吹捧金主大人:“王爺就是小子最大的靠山。”
站起來搓搓手,腆著個臉道:“我也打算讓人走烏窪一趟,帶點果木苗回來。”
言下之意就是,想蹭點保護傘,多多換些他想要的貨物。
三人腦袋圍成一個圈,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大通,又是畫圖又是演算,還不準任何人進帳。
江六隨身攜帶的便利紙都用完了,炭筆也換了一隻,以往都是走一步算一步,這還是頭一回這麽有計劃的行事。
從帶走的貨物,到途中的消耗與補給,再到終點的換貨,都要有個大概走向。
從趙昭那裏得知,烏窪是極端天氣,一年隻得兩季,不是極寒就是極熱,他們的糧食產量不高,但受環境的影響,皮貨是真的不錯,江六表示這必須換。
這一路帶回的所有香料、種子、果木苗,都歸他一人所有,此行不光要換黑泥,這些東西也得用心尋摸。
大塊頭龐簧一巴掌拍下去,差點把小六拍地上去,“你這小子真是心黑,那我們的人隻能換黑泥啊?都沒啥賺的。”
一來一回要耽擱那麽些時間,照這樣算下去,他們派出去的人都是這小子的護衛,根本沒得賺嘛!
江六活動活動脖子,躲開他的大鐵手,瞪著眼說道:“哪裏沒得賺啦?皮貨我隻要兩成,你們還有黃金呢,這我又沒要。”
黑奴商人每年帶回來的皮貨,最差的小皮子也要三四百兩,那邊的野物個頭大、毛又厚又深,深受貴族富戶的喜愛。
聽烏雅說,他們是和當地人換皮貨,給的都不是啥好東西,但隻要夠稀罕就能換。
吹胡子瞪眼的龐簧沒好氣的說道:“你倒是想要,也沒辦法煉啊。”
烏窪的金不太好,得帶回夏朝再次提煉,煉的亮閃閃的,再由商人賣回給那邊的人,換取更多的原料,這就是黑奴商人每走一趟要上交的東西。
煉金術掌握在朝廷手中,有專人負責提煉成塊,再賣給金銀樓,江六要想買也隻能買整塊純金,再找人打成花樣。
止瀉方子的來路沒人問,江六也不會主動告知,問就是別人給的,雜貨鋪每日那麽多人,誰知道有沒有世外高人。
大家都知他一貫喜歡和人換東西,貨商們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喜歡拿到雜貨鋪,就現在換白日醉的人,都不知道來了多少波,家裏琉璃瓶琉璃燈都有好幾個。
這次的烏窪之行,白日醉必須得帶上,酒壇子易碎不方便,還得去古今雜貨買酒囊和大酒葫蘆。
止瀉方子已經拿給了老神醫,趙昭的意思是,別整的藥效那麽好,那邊的人活的粗糙。
江六聽懂他的意思,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閻王爺……”
思路應該是正確的,當時小烏黔那麽嚴重,一粒藥就給止住了,就是因為他的身體沒有耐藥。
雖然蒙脫石散沒那麽神效,但那些人生病都祈求天神,全靠自身免疫治愈,想來也不需要那麽大的藥量。
止瀉方子對烏窪十分有誘惑力,這話是龐簧說的,他們喜食生食、飲鮮血,據探子回稟,每年因痢疾去世的人數也數不清,就是王公貴族也無法避免。
江六在一旁默默打著小算盤,他可不是啥探子,是真正的大夏子民,如果說是誤打誤撞,有人會信嗎?
不止是烏窪因痢疾而過世的人多,就是夏朝也是如此,如果對比各國的死亡人數,那烏窪肯定是最高的。
所以用止瀉方子換他們的照明黑泥,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說不定還能緩和緊張局勢,從經濟入侵換成藥物入侵。
怎麽入侵就不是江六該操心的事兒了,他隻管自己要換的東西,三日後出發不了,最快也要半月。
貨物的囤積、人員的調動、整條路的規劃,都需要再完善。
吃了頓大營的飯,江六是打著飽嗝上船的,王爺的專屬廚子果真厲害,那烤羊羔外脆裏嫩,肉香的沒法說,嘴裏的還沒咽下,嘴巴又啃了上去。
和大飯量的人吃飯,自己的飯量也會被影響,江六覺得他可能吃了半頭羊。
大營的事結束,家裏還有煩心事在等著,也不知二哥三哥挨揍了沒,回家會不會看見他們跪在門外,慘兮兮的模樣。
小船直接送他到河灘,天暗了下來,羊毛船沒在,可能是出去送貨了。
心裏裝著事兒,慢悠悠的走回家,一路走一路歎氣,他到底是該勸,還是該幫呢?
哥哥們想出去看看,這事兒也能理解,如果他有健全的身體,早就天地任逍遙了,哪會整日在清溪鎮蹲著。
肅蘭城的萬裏黃沙,北境的鵝毛大雪,草原的無邊綠草,都是江六想探尋的地界。
現在有王爺的支持,南境軍那邊兒肯定會重視,換購隊遇上危險他們不會不管,那隊裏可有不少官爺,說不定還會有大官兒。
危險減輕,不代表沒有危險,二哥三哥不會武功,武力值勉強算一般,可惜鐲子世界那些太有威懾力的東西,他買不到。
夏朝的火器發展,還任重而道遠啊,什麽時候能把弓箭,換成人手一把突突槍就好了。
哎……
離家越近,江六的腦子就越不清醒,算了,如果他們真的鐵了心要去,就讓他們去吧,見識見識外頭的殘酷也好。
救命丸子藥肯定要搞回來,讓他們隨身帶著,不管江餘錢江餘年能不能說服家裏人,烏窪之行都已注定。
原本正襟危坐的那位,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靠著椅背有些好笑的發問:“那這次想換個什麽靠山?”
打了這麽久的交道,也算是摸清了江六的脾氣,膽子又大又慫……
要說膽子小,怕是也沒幾人比他膽大,就是有些過於擔心小命兒,恨不得把店裏布成鐵桶,怕窩給人端了。
對於這點趙昭也能理解,貧民百姓一朝發家,就怕被人給占了去,故而有此打趣一問。
聽出他的揶揄,江六暗地裏鬆口氣,笑嘻嘻的吹捧金主大人:“王爺就是小子最大的靠山。”
站起來搓搓手,腆著個臉道:“我也打算讓人走烏窪一趟,帶點果木苗回來。”
言下之意就是,想蹭點保護傘,多多換些他想要的貨物。
三人腦袋圍成一個圈,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大通,又是畫圖又是演算,還不準任何人進帳。
江六隨身攜帶的便利紙都用完了,炭筆也換了一隻,以往都是走一步算一步,這還是頭一回這麽有計劃的行事。
從帶走的貨物,到途中的消耗與補給,再到終點的換貨,都要有個大概走向。
從趙昭那裏得知,烏窪是極端天氣,一年隻得兩季,不是極寒就是極熱,他們的糧食產量不高,但受環境的影響,皮貨是真的不錯,江六表示這必須換。
這一路帶回的所有香料、種子、果木苗,都歸他一人所有,此行不光要換黑泥,這些東西也得用心尋摸。
大塊頭龐簧一巴掌拍下去,差點把小六拍地上去,“你這小子真是心黑,那我們的人隻能換黑泥啊?都沒啥賺的。”
一來一回要耽擱那麽些時間,照這樣算下去,他們派出去的人都是這小子的護衛,根本沒得賺嘛!
江六活動活動脖子,躲開他的大鐵手,瞪著眼說道:“哪裏沒得賺啦?皮貨我隻要兩成,你們還有黃金呢,這我又沒要。”
黑奴商人每年帶回來的皮貨,最差的小皮子也要三四百兩,那邊的野物個頭大、毛又厚又深,深受貴族富戶的喜愛。
聽烏雅說,他們是和當地人換皮貨,給的都不是啥好東西,但隻要夠稀罕就能換。
吹胡子瞪眼的龐簧沒好氣的說道:“你倒是想要,也沒辦法煉啊。”
烏窪的金不太好,得帶回夏朝再次提煉,煉的亮閃閃的,再由商人賣回給那邊的人,換取更多的原料,這就是黑奴商人每走一趟要上交的東西。
煉金術掌握在朝廷手中,有專人負責提煉成塊,再賣給金銀樓,江六要想買也隻能買整塊純金,再找人打成花樣。
止瀉方子的來路沒人問,江六也不會主動告知,問就是別人給的,雜貨鋪每日那麽多人,誰知道有沒有世外高人。
大家都知他一貫喜歡和人換東西,貨商們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喜歡拿到雜貨鋪,就現在換白日醉的人,都不知道來了多少波,家裏琉璃瓶琉璃燈都有好幾個。
這次的烏窪之行,白日醉必須得帶上,酒壇子易碎不方便,還得去古今雜貨買酒囊和大酒葫蘆。
止瀉方子已經拿給了老神醫,趙昭的意思是,別整的藥效那麽好,那邊的人活的粗糙。
江六聽懂他的意思,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閻王爺……”
思路應該是正確的,當時小烏黔那麽嚴重,一粒藥就給止住了,就是因為他的身體沒有耐藥。
雖然蒙脫石散沒那麽神效,但那些人生病都祈求天神,全靠自身免疫治愈,想來也不需要那麽大的藥量。
止瀉方子對烏窪十分有誘惑力,這話是龐簧說的,他們喜食生食、飲鮮血,據探子回稟,每年因痢疾去世的人數也數不清,就是王公貴族也無法避免。
江六在一旁默默打著小算盤,他可不是啥探子,是真正的大夏子民,如果說是誤打誤撞,有人會信嗎?
不止是烏窪因痢疾而過世的人多,就是夏朝也是如此,如果對比各國的死亡人數,那烏窪肯定是最高的。
所以用止瀉方子換他們的照明黑泥,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說不定還能緩和緊張局勢,從經濟入侵換成藥物入侵。
怎麽入侵就不是江六該操心的事兒了,他隻管自己要換的東西,三日後出發不了,最快也要半月。
貨物的囤積、人員的調動、整條路的規劃,都需要再完善。
吃了頓大營的飯,江六是打著飽嗝上船的,王爺的專屬廚子果真厲害,那烤羊羔外脆裏嫩,肉香的沒法說,嘴裏的還沒咽下,嘴巴又啃了上去。
和大飯量的人吃飯,自己的飯量也會被影響,江六覺得他可能吃了半頭羊。
大營的事結束,家裏還有煩心事在等著,也不知二哥三哥挨揍了沒,回家會不會看見他們跪在門外,慘兮兮的模樣。
小船直接送他到河灘,天暗了下來,羊毛船沒在,可能是出去送貨了。
心裏裝著事兒,慢悠悠的走回家,一路走一路歎氣,他到底是該勸,還是該幫呢?
哥哥們想出去看看,這事兒也能理解,如果他有健全的身體,早就天地任逍遙了,哪會整日在清溪鎮蹲著。
肅蘭城的萬裏黃沙,北境的鵝毛大雪,草原的無邊綠草,都是江六想探尋的地界。
現在有王爺的支持,南境軍那邊兒肯定會重視,換購隊遇上危險他們不會不管,那隊裏可有不少官爺,說不定還會有大官兒。
危險減輕,不代表沒有危險,二哥三哥不會武功,武力值勉強算一般,可惜鐲子世界那些太有威懾力的東西,他買不到。
夏朝的火器發展,還任重而道遠啊,什麽時候能把弓箭,換成人手一把突突槍就好了。
哎……
離家越近,江六的腦子就越不清醒,算了,如果他們真的鐵了心要去,就讓他們去吧,見識見識外頭的殘酷也好。
救命丸子藥肯定要搞回來,讓他們隨身帶著,不管江餘錢江餘年能不能說服家裏人,烏窪之行都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