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僅可以養花豬,也可以養長白豬
1983,我帶全家人致富 作者:馮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凱同誌,聽說你準備搞花豬養殖是吧?”
黃宗仁喝了口水,然後對著王凱問道。
“是的,黃書記,這花豬好養活。”
王凱回答著黃宗仁,然後對著黃宗仁詳細介紹了皖南花豬對飼養和管理條件很低,不易生病,很適合農戶的散養,另外花豬的繁殖率也很高,母豬一般每胎10-14頭,高產期的時候在7-12胎這樣,哺乳率高,性情溫順,肉質好,適合後期的肉質加工。
“這樣一聽,這花豬確實不錯,比我們本地的豬要好上不少,另外你說的後期肉質加工,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現在國家鼓勵私有製經濟發展,很需要你們這樣敢想敢幹的人才。”
黃宗仁讚許的看著王凱說道,緊接著話風一轉,說起了自己這次下鄉的來意。
“這次我下鄉的原因,就是就是受省裏的安排,在農村搞下調研,推廣養殖下長白豬。”
“長白豬?就是從外國引起的豬。”
“對,你知道長白豬。”
“黃書記,我知道,這長白豬的優點很多,一個是生長快,母豬的產仔和花豬一樣多,奶水足,出欄時間還快,一般5到8個月就可以了,這要比咱們本地養的黑毛豬縮短了兩到三倍的時間,這不僅能提高養殖效率,也極大的提高了咱們農民的收入。”
王凱把自己知道的關於長白豬的一切都說給了黃宗仁聽。
”不錯,你說的很對。”
王凱的談吐實在是出乎了黃宗仁的意見,他實在是沒想到一個街溜子的眼界和知識儲備要比單位裏的很多領導都要高。
當上級說要號召養長白豬的時候,很多領導聽到之後,都提出了異議,認為這長白豬不能養。
其實在1965年那會,長白豬就被南方的一個沿海省會引進了,當時候效果很不錯,正是因為試點的成功,現在才開始準備大麵積的推廣。
現在國內豬肉的供應還是有些短缺,長白豬恰好能夠彌補這一缺點。
“王凱同誌,其實你不僅可以養花豬,還可以養長白豬,我了解到長白豬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母本豬種,能夠與其他豬種雜交,這樣的話,說不定能培育出更適合我們國情的豬。”
省裏現在給每個縣先派了二十頭長白豬的任務,黃宗仁認為這長白豬養殖很適合交給王凱,所以語重心長的對著王凱說道。
“黃書記,組織信任我,我肯定不會讓組織失望的,隻是我現在沒有那麽多地方去養豬,我們村就一個豬圈,還被我用來養花豬了。”
王凱麵露難色的說道,其實這些對於王凱來說都不是問題,他隻是想從領導這裏拿一些優惠政策而已。
此時前世商人的本色重新回到了王凱的身上。
“這些都不是問題,我會和你們鎮上的領導還有你們村長去說,讓他們為你提供好場地,另外我農科院那邊也有同學在那裏,農科院現在正在研製一款飼料,對豬的生長也很有幫助,我可以把他的電話給你,到時候你們在電話裏對接一下。”
作為混跡官場多年的黃宗仁哪能不知道王凱的小心思,但是有這樣的小心思也無可厚非,所以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那真的太感謝黃書記了。”
王凱聽到黃宗仁後半句的豬飼料,喜出望外。這豬飼料不僅可以促進生長發育,還能提高豬的抗病能力。
如果能有豬飼料,王凱就不用費勁巴拉的去收泔水了。
而且隨著以後養殖規模的擴大,泔水肯定是滿足不了日常的需要。
王凱說完,還特地起身,給黃宗仁鞠了一躬,表達自己的感謝。
“王凱同誌,這可使不得,你這是讓我犯錯誤,長白豬的事情就這麽說定了,後續我會讓我的秘書給你溝通,這是我同學的電話你收好。”
黃宗仁也起身笑著說道,並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紙和筆,寫下了自己農科院同學的電話遞給了王凱。
“行,我也不耽誤你忙了,我還要去別的村再看看,我大哥本來一直想來感謝你的,但是部隊的事情太多,一直抽不開身,等他忙完再過來。“
黃宗仁看著長白豬的事情也基本落定,也不耽誤王凱收草藥的正事了。
“黃書記,留在這裏吃個中午飯再走吧。”
王凱挽留道。
“不用,我們帶了幹糧出來的,我們走了,好好加油!”
黃宗仁擺手拒絕,並給了王凱一份鼓勵。說完就帶著隨行的人一起出了堂屋。
”黃書記,我送送你。”
王凱見狀,隻好送了黃書記出去。
等到黃書記的車離遠一些,他才到院子裏,準備拿著工具上山。
“王老弟,剛才我看是像當官的,他們來找你做什麽的?”
王凱剛鎖門,楊坤的聲音就從背後傳來。
“楊坤哥,你什麽時候來的?”
“剛來沒多久,到你家門口的時候,看著有車在你門口,我就沒去打擾,把車停遠了一些,我怕你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就專門過來幫著你。”
“是咱們縣裏的黃書記,他這次來找我是想讓我養長白豬的。”
“長白豬?那豬好養,我看人養過,隻是出的瘦肉特別多,以後好出手嗎?”
這個年代的老百姓買肉的時候都喜歡買肥一些的,肥肉可以在鍋裏煉成豬油,可以用來炒肉吃,楊坤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這個我知道,但是後麵我要搞肉質加工的話,長白豬是最優的選擇。”
王凱也知道長白豬的瘦肉率高,在前世,這個瘦肉率高是長白豬的優點,但是在這個年代,卻成為了缺點。
而且長白豬的肉質也沒有本地養的黑毛豬好吃,但是長白豬會讓整個成本降低,以後肉質加工如果分成高中低三檔的話,長白豬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出欄速度快,繁殖高,即使單價低,但是一旦成批量,那其中的利潤也是不容小覷的。
“嗯,這方麵我也不懂,做這事之前一定要搞好調研的。”
“嗯嗯,謝謝楊坤哥。”
黃宗仁喝了口水,然後對著王凱問道。
“是的,黃書記,這花豬好養活。”
王凱回答著黃宗仁,然後對著黃宗仁詳細介紹了皖南花豬對飼養和管理條件很低,不易生病,很適合農戶的散養,另外花豬的繁殖率也很高,母豬一般每胎10-14頭,高產期的時候在7-12胎這樣,哺乳率高,性情溫順,肉質好,適合後期的肉質加工。
“這樣一聽,這花豬確實不錯,比我們本地的豬要好上不少,另外你說的後期肉質加工,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現在國家鼓勵私有製經濟發展,很需要你們這樣敢想敢幹的人才。”
黃宗仁讚許的看著王凱說道,緊接著話風一轉,說起了自己這次下鄉的來意。
“這次我下鄉的原因,就是就是受省裏的安排,在農村搞下調研,推廣養殖下長白豬。”
“長白豬?就是從外國引起的豬。”
“對,你知道長白豬。”
“黃書記,我知道,這長白豬的優點很多,一個是生長快,母豬的產仔和花豬一樣多,奶水足,出欄時間還快,一般5到8個月就可以了,這要比咱們本地養的黑毛豬縮短了兩到三倍的時間,這不僅能提高養殖效率,也極大的提高了咱們農民的收入。”
王凱把自己知道的關於長白豬的一切都說給了黃宗仁聽。
”不錯,你說的很對。”
王凱的談吐實在是出乎了黃宗仁的意見,他實在是沒想到一個街溜子的眼界和知識儲備要比單位裏的很多領導都要高。
當上級說要號召養長白豬的時候,很多領導聽到之後,都提出了異議,認為這長白豬不能養。
其實在1965年那會,長白豬就被南方的一個沿海省會引進了,當時候效果很不錯,正是因為試點的成功,現在才開始準備大麵積的推廣。
現在國內豬肉的供應還是有些短缺,長白豬恰好能夠彌補這一缺點。
“王凱同誌,其實你不僅可以養花豬,還可以養長白豬,我了解到長白豬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母本豬種,能夠與其他豬種雜交,這樣的話,說不定能培育出更適合我們國情的豬。”
省裏現在給每個縣先派了二十頭長白豬的任務,黃宗仁認為這長白豬養殖很適合交給王凱,所以語重心長的對著王凱說道。
“黃書記,組織信任我,我肯定不會讓組織失望的,隻是我現在沒有那麽多地方去養豬,我們村就一個豬圈,還被我用來養花豬了。”
王凱麵露難色的說道,其實這些對於王凱來說都不是問題,他隻是想從領導這裏拿一些優惠政策而已。
此時前世商人的本色重新回到了王凱的身上。
“這些都不是問題,我會和你們鎮上的領導還有你們村長去說,讓他們為你提供好場地,另外我農科院那邊也有同學在那裏,農科院現在正在研製一款飼料,對豬的生長也很有幫助,我可以把他的電話給你,到時候你們在電話裏對接一下。”
作為混跡官場多年的黃宗仁哪能不知道王凱的小心思,但是有這樣的小心思也無可厚非,所以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那真的太感謝黃書記了。”
王凱聽到黃宗仁後半句的豬飼料,喜出望外。這豬飼料不僅可以促進生長發育,還能提高豬的抗病能力。
如果能有豬飼料,王凱就不用費勁巴拉的去收泔水了。
而且隨著以後養殖規模的擴大,泔水肯定是滿足不了日常的需要。
王凱說完,還特地起身,給黃宗仁鞠了一躬,表達自己的感謝。
“王凱同誌,這可使不得,你這是讓我犯錯誤,長白豬的事情就這麽說定了,後續我會讓我的秘書給你溝通,這是我同學的電話你收好。”
黃宗仁也起身笑著說道,並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紙和筆,寫下了自己農科院同學的電話遞給了王凱。
“行,我也不耽誤你忙了,我還要去別的村再看看,我大哥本來一直想來感謝你的,但是部隊的事情太多,一直抽不開身,等他忙完再過來。“
黃宗仁看著長白豬的事情也基本落定,也不耽誤王凱收草藥的正事了。
“黃書記,留在這裏吃個中午飯再走吧。”
王凱挽留道。
“不用,我們帶了幹糧出來的,我們走了,好好加油!”
黃宗仁擺手拒絕,並給了王凱一份鼓勵。說完就帶著隨行的人一起出了堂屋。
”黃書記,我送送你。”
王凱見狀,隻好送了黃書記出去。
等到黃書記的車離遠一些,他才到院子裏,準備拿著工具上山。
“王老弟,剛才我看是像當官的,他們來找你做什麽的?”
王凱剛鎖門,楊坤的聲音就從背後傳來。
“楊坤哥,你什麽時候來的?”
“剛來沒多久,到你家門口的時候,看著有車在你門口,我就沒去打擾,把車停遠了一些,我怕你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就專門過來幫著你。”
“是咱們縣裏的黃書記,他這次來找我是想讓我養長白豬的。”
“長白豬?那豬好養,我看人養過,隻是出的瘦肉特別多,以後好出手嗎?”
這個年代的老百姓買肉的時候都喜歡買肥一些的,肥肉可以在鍋裏煉成豬油,可以用來炒肉吃,楊坤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這個我知道,但是後麵我要搞肉質加工的話,長白豬是最優的選擇。”
王凱也知道長白豬的瘦肉率高,在前世,這個瘦肉率高是長白豬的優點,但是在這個年代,卻成為了缺點。
而且長白豬的肉質也沒有本地養的黑毛豬好吃,但是長白豬會讓整個成本降低,以後肉質加工如果分成高中低三檔的話,長白豬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出欄速度快,繁殖高,即使單價低,但是一旦成批量,那其中的利潤也是不容小覷的。
“嗯,這方麵我也不懂,做這事之前一定要搞好調研的。”
“嗯嗯,謝謝楊坤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