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避難所已經建立了半年的時間,這期間,它經曆了無數次的挑戰和考驗,但始終堅守陣地,為幸存者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庇護所。如今,這個避難所的規模已經比一開始擴大了三倍多,幸存者的人數也達到了驚人的七百萬之眾!
從空中俯瞰,一號避難所的結構非常簡單。除了開墾在避難所外圍的大片農田、菜園和畜牧場外,其餘的建築都集中在避難所內部。避難所的入口一直延伸到後門,形成了一條筆直而寬闊的大街。這條大街兩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商鋪,裏麵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滿足了幸存者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商鋪的後麵,則是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和帳篷,它們是幸存者們的住所。
市長大樓雖然隻有三層高,但卻是避難所內最高的建築。它位於避難所後門的位置,顯得格外醒目。避難所的後門則是一個個停機坪,這裏停放著幾架直升機,隨時準備起飛執行任務。停機坪周圍用堅固的鐵絲網圍住,每隔五米就有一名士兵持槍守衛,確保機場的安全。在鐵絲網外麵,還挖掘了許多陷阱,並放置了數量龐大的地雷,這些防禦措施都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
工廠的位置有些特殊,它並不是建在地麵上,而是隱藏在地下深處。通過一條條錯綜複雜、四通八達的隧道相互連接起來,這些工廠成為了避難所內物資生產的重要基地。要想進入工廠,必須通過地下隧道,並搭乘電梯才能到達。那些工人的宿舍也被安排在了地下,這裏陰暗潮濕,彌漫著難聞的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在這裏休息,幾乎無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差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幸存者選擇在避難所的大街上像難民一樣露天睡覺了。他們寧願忍受外麵的寒冷和風吹日曬,也不願意待在那個又髒又臭的地下宿舍裏。這種惡劣的居住環境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不適和困擾,但在這個資源匱乏、生存艱難的世界裏,他們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與此相反的是市政大樓,進門就是一個前台,前台的周圍放滿了不知名的名貴綠植。前台左邊是一個通往二樓的樓梯。二樓有兩個房間,一個是會議室,一個是休息室,還有一個小陽台。三樓是一個大客廳,一個臥室,一個書房,一個洗手間。往窗戶走去,可以通過直梯前往樓頂的露台。露台上停著一架直升機。
避難所從最初建立時的五百萬人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多,但僅僅隻增加了兩百萬人口。這是由於盡管每天都有新的幸存者不斷湧入,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人因各種原因而離世。有些人因缺乏清潔的環境和良好的醫療條件而染病身亡;另一些則因為食物短缺而餓死;還有些人則因爭奪他人食物而引發衝突,最終導致鬥毆致死或被避難所的巡邏警衛當場擊斃。這些情況使得避難所的人口增長緩慢。
避難所中有一套自己的貨幣,災難爆發前的貨幣完全廢除。這種貨幣在避難所中就叫做新幣,新幣是為了與災難爆發前的舊世界貨幣區分開來。避難所官方每個月會組織隊伍去最近的城市尋找物資,而新幣的獲得也隻能通過去城市和野外搜集物資。至於避難所的消費地點,避難所雖然隻有一條街,但是卻有十幾公裏長。街道兩邊有不少售賣衣服,藥品,食物與槍械的店。當然,購買槍械的店,並不售賣子彈。隻有外出尋找物資的時候避難所官方會售賣一些子彈,並且在找尋物資歸來後沒用完的子彈必須全部由官方收回。
不僅僅隻有這些,還有大量像古代青樓一樣的商鋪,隻在夜晚進行營業。自從一年前感染者災難爆發以來,老人,小孩,女人的數量大幅減少。再加上災難爆發以來人們一直緊繃著神經,人們壓力變大,為了緩解壓力,類似的店鋪也越來越多,避難所官方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壓力得不到釋放,即使避難所官方有槍,恐怕也會發生暴亂。
這天,避難所的廣播響起:“所有身體健康的成年男性到市政廳門口集合,重複一遍......”很快,一大群男人在市政廳門口集合完畢。
“今天召集大家過來,是因為避難所的物資快不夠了,所以需要組織一隊人馬出去搜尋物資。當然,風險與機遇並存,隻要你們能平安帶回物資,就能獲得豐厚的獎勵。誰想參加,站出來!”市長站在台階上大聲喊道。
人群中一陣騷動,大家都在竊竊私語,但沒有人站出來。市長皺起眉頭,繼續說道:“這次行動成功後,每人可以獲得一百枚新幣以及優先分配食物的權利。”
終於,有幾個年輕人向前邁出一步。“好,很好。”市長露出滿意的笑容,“其他人也別著急,以後還會有機會的。現在,我宣布此次行動正式開始!”
最近的城市距離避難所大概三十公裏,幸存者們需要乘坐一輛卡車前往。幸存者們淩晨出發,經過四個小時到達最近的城市,然後開始尋找物資。隻是一共隻有兩輛卡車來到城市,看上去好像裝不了多少物資。
經過一天的搜尋,兩輛卡車上裝滿了物資,前來尋找物資的幸存者從一百人隻剩十個人不到,避難所官方顯然也知道,所以並沒有派遣更多的車輛一同前往城市。因為那些去尋找物資的人多半回不來,所以避難所官方一開始就是把那些人當作炮灰。至於他們如果能夠給避難所帶回來物資自然更好,帶不回來避難所也沒有什麽損失,畢竟避難所現在也不缺人。甚至因為少了一些人,剩餘的人可以活得更久。對於個人而言可能很殘酷,但是對於整個避難所來說卻無所謂。
從空中俯瞰,一號避難所的結構非常簡單。除了開墾在避難所外圍的大片農田、菜園和畜牧場外,其餘的建築都集中在避難所內部。避難所的入口一直延伸到後門,形成了一條筆直而寬闊的大街。這條大街兩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商鋪,裏麵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商品,滿足了幸存者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商鋪的後麵,則是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和帳篷,它們是幸存者們的住所。
市長大樓雖然隻有三層高,但卻是避難所內最高的建築。它位於避難所後門的位置,顯得格外醒目。避難所的後門則是一個個停機坪,這裏停放著幾架直升機,隨時準備起飛執行任務。停機坪周圍用堅固的鐵絲網圍住,每隔五米就有一名士兵持槍守衛,確保機場的安全。在鐵絲網外麵,還挖掘了許多陷阱,並放置了數量龐大的地雷,這些防禦措施都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
工廠的位置有些特殊,它並不是建在地麵上,而是隱藏在地下深處。通過一條條錯綜複雜、四通八達的隧道相互連接起來,這些工廠成為了避難所內物資生產的重要基地。要想進入工廠,必須通過地下隧道,並搭乘電梯才能到達。那些工人的宿舍也被安排在了地下,這裏陰暗潮濕,彌漫著難聞的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在這裏休息,幾乎無法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差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幸存者選擇在避難所的大街上像難民一樣露天睡覺了。他們寧願忍受外麵的寒冷和風吹日曬,也不願意待在那個又髒又臭的地下宿舍裏。這種惡劣的居住環境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不適和困擾,但在這個資源匱乏、生存艱難的世界裏,他們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與此相反的是市政大樓,進門就是一個前台,前台的周圍放滿了不知名的名貴綠植。前台左邊是一個通往二樓的樓梯。二樓有兩個房間,一個是會議室,一個是休息室,還有一個小陽台。三樓是一個大客廳,一個臥室,一個書房,一個洗手間。往窗戶走去,可以通過直梯前往樓頂的露台。露台上停著一架直升機。
避難所從最初建立時的五百萬人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多,但僅僅隻增加了兩百萬人口。這是由於盡管每天都有新的幸存者不斷湧入,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人因各種原因而離世。有些人因缺乏清潔的環境和良好的醫療條件而染病身亡;另一些則因為食物短缺而餓死;還有些人則因爭奪他人食物而引發衝突,最終導致鬥毆致死或被避難所的巡邏警衛當場擊斃。這些情況使得避難所的人口增長緩慢。
避難所中有一套自己的貨幣,災難爆發前的貨幣完全廢除。這種貨幣在避難所中就叫做新幣,新幣是為了與災難爆發前的舊世界貨幣區分開來。避難所官方每個月會組織隊伍去最近的城市尋找物資,而新幣的獲得也隻能通過去城市和野外搜集物資。至於避難所的消費地點,避難所雖然隻有一條街,但是卻有十幾公裏長。街道兩邊有不少售賣衣服,藥品,食物與槍械的店。當然,購買槍械的店,並不售賣子彈。隻有外出尋找物資的時候避難所官方會售賣一些子彈,並且在找尋物資歸來後沒用完的子彈必須全部由官方收回。
不僅僅隻有這些,還有大量像古代青樓一樣的商鋪,隻在夜晚進行營業。自從一年前感染者災難爆發以來,老人,小孩,女人的數量大幅減少。再加上災難爆發以來人們一直緊繃著神經,人們壓力變大,為了緩解壓力,類似的店鋪也越來越多,避難所官方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壓力得不到釋放,即使避難所官方有槍,恐怕也會發生暴亂。
這天,避難所的廣播響起:“所有身體健康的成年男性到市政廳門口集合,重複一遍......”很快,一大群男人在市政廳門口集合完畢。
“今天召集大家過來,是因為避難所的物資快不夠了,所以需要組織一隊人馬出去搜尋物資。當然,風險與機遇並存,隻要你們能平安帶回物資,就能獲得豐厚的獎勵。誰想參加,站出來!”市長站在台階上大聲喊道。
人群中一陣騷動,大家都在竊竊私語,但沒有人站出來。市長皺起眉頭,繼續說道:“這次行動成功後,每人可以獲得一百枚新幣以及優先分配食物的權利。”
終於,有幾個年輕人向前邁出一步。“好,很好。”市長露出滿意的笑容,“其他人也別著急,以後還會有機會的。現在,我宣布此次行動正式開始!”
最近的城市距離避難所大概三十公裏,幸存者們需要乘坐一輛卡車前往。幸存者們淩晨出發,經過四個小時到達最近的城市,然後開始尋找物資。隻是一共隻有兩輛卡車來到城市,看上去好像裝不了多少物資。
經過一天的搜尋,兩輛卡車上裝滿了物資,前來尋找物資的幸存者從一百人隻剩十個人不到,避難所官方顯然也知道,所以並沒有派遣更多的車輛一同前往城市。因為那些去尋找物資的人多半回不來,所以避難所官方一開始就是把那些人當作炮灰。至於他們如果能夠給避難所帶回來物資自然更好,帶不回來避難所也沒有什麽損失,畢竟避難所現在也不缺人。甚至因為少了一些人,剩餘的人可以活得更久。對於個人而言可能很殘酷,但是對於整個避難所來說卻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