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動則為氣,天上的風雲是氣,地上的流水也是氣,人體的力量也是氣!人體之氣,一種源自肌肉和骨骼,像我們出拳蹬腳、揮劍提刀,拿東西,所使用的都叫作力氣。”


    “通常,力氣是分散的,而把身體力量集中打出去,武學上就稱之為勁。”


    說著,馬祥麟站起來,做出示範,先原地站立,直直探出一拳。


    “看,這一拳,我隻動用了胳膊,揮出的也隻是胳膊使出的力量。”


    “再看這拳!”


    馬祥麟氣勢陡變,紮下步子,撤臂衝拳,隻聽“砰”一聲,拳勢激蕩,竟有破空炸響。


    “這是?”夜淩空瞳孔微縮。


    馬祥麟道:“這就是勁。剛才,我紮下身子,揮拳時,腰馬合一,通過腰部發力,結合脊柱、胯部,帶動上下,令臀部、腿部的力量能夠和腰部結合,順勢引入上半身,最後匯入拳中。”


    “砰!”再一聲炸響。


    馬祥麟又道:“拳語種有一句話,叫作‘千金難買一聲響’,這一拳看似隻是衝拳,然而卻匯集全身力量,打出來的力道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勁。確切的說,叫作明勁或剛勁。”


    “明勁!”夜淩空大開眼界。


    “另外,還有暗勁和化勁。”馬祥麟繼續道:“暗勁也叫柔勁、寸勁,是將部分力量集中一點爆發,不同於明勁以腰馬、脊椎、胯部為核心發力,順勢帶動周身,暗勁發於筋膜、關節……”


    “就像這樣!”


    小樹前,單手插掌,指尖對著樹幹。


    “破!”


    低沉一喝,馬祥麟翻手一掌拍下去,明明沒露什麽發力動作,卻將整個樹幹攔腰而斷。


    ‘原來如此!竟是把筋膜當作了彈簧。’夜淩空在旁瞧得明白。


    馬祥麟接著道:“無論明勁、暗勁,皆來自於肌肉、骨骼,不過是運勁方式不同。前者由外而內;後者由內而外,如抽絲勁、纏絲勁、螺絲勁等,實際上都是這兩種勁力的變化。”


    在場之人無不認真參悟。


    “至於化勁,也叫混元勁,是運勁的最高境界。化勁結合明、暗,兩種運勁技巧,剛柔並濟,不單能集中釋放人體力量,令身體任意部位打出明勁之勢,更能化運勁於無形,把明勁打出暗勁之效果,令人防不勝防。”


    話到這兒,馬祥麟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不由得歎了一聲。


    “當今天下,精通此道者莫過於華山派的‘混元功’,那位自號‘仙劍神猿’的華山派掌門人穆人清,武功之高,著實堪稱當世第一人,且為人頗具俠義,隻是近些年來他對朝廷頗有偏見,嚐嚐暗中相助闖賊。”


    說完心情變得有些沉重。


    這些年來,天災人禍不斷,到處不是蝗災就是瘟疫,且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沒有一塊地兒是好的。偏偏朝堂諸公隻顧爭權奪利,明明閹黨盡除,眾正盈朝,可黨爭不但沒有停息,反倒越演越烈!


    今上固然勤勉,卻也無力扭轉頹勢,致使國情愈發敗壞……


    江湖上,有誌之士漸漸心灰意冷,其中還不乏像穆人清這樣,把希望寄托在改朝換代上,隻是他們哪裏懂,若沒有大明的苦撐,就憑那些隻懂破壞的流賊又如何抵擋得了關外建奴?


    怕是日後漢家兒郎都要論為奴才。


    一小校忿忿道:“天下第一又怎樣?還不是個黑白不分的老糊塗蛋!”


    馬祥麟搖搖頭,又道:“扯遠了,我們繼續講武學上的事……”


    “剛才,我說到,人體的力量也是氣,一種源自肌肉和骨骼的直接力量,稱做力氣,把力氣集中在一起打出即為勁。嚴謹的講,無論明勁、暗勁、化勁,這些由肌肉張縮產生的力量都稱之外勁。”


    “注意,盡管明勁是由外而內作發力,但不等同外勁,明勁隻是其中的一種。”


    總結完,逐漸說到緊要部分。


    “另外一種人體裏的氣叫做內力,也就內勁,它源自人體更深處,不僅肌肉、骨骼,甚至五髒六腑,都蘊藏著這股秘力,要先激發出來,再引入丹田蘊養,用時隻需從中運出,伴隨氣血行運,再連同勁力一塊兒打出。”


    “而內功就是以運用內勁為主的功法。”


    “這類武學以行氣法和凝氣法為根基,先激發和牽引體內力,再將其百川歸海,引至丹宮內凝結壯養。修為到此階段即為後天武師,放江湖上也是一二流的好手,有開館授業的資格。”


    “我明白了!”


    “盡管都是人體力量,且內勁可化作外勁,與之融為一體,可二者並不能混為一談。力氣純粹源於肉身,而內力不僅根於身體,還是精神的產物,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兩者既有共通之處也存在差異。”


    “這麽說,或許部分運用於外勁的技巧也可用在內勁上?”


    “而既然外勁有明、暗、化,三層境界,那麽內勁是否也對應三重境界?”


    樹林裏,夜淩空結合著大鴻的武學理論揣摩著。


    真是個聰穎的少年。


    馬祥麟聞言撫掌一笑,盡管有不少說辭用語是未聽過的話,但不影響他理解話中之意,他知道對方是真的聽懂了,再看看周圍的族內子弟,麵對枯繁的武學道理,即便他說的已很直白,可不少人還在原地抓耳撓腮。


    可惜了,這要是自家的晚輩該有多好!


    馬祥麟不禁暗自一歎。


    不久前,少年向他提出拜師學藝的請求,盡管他婉拒了對方,不過對方身懷一顆赤子之心,除去家傳絕學一向傳內不傳外,其餘武藝倒也不是不能傳授於他。


    馬祥麟生平絕學有三:


    其一內功,曰‘伏波鎮海功’。


    其二槍法,曰‘化龍槍法’。


    其三輕功,曰‘靈鷲扶搖功’。


    石柱馬家本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所留‘伏波鎮海決’乃馬家的鎮族神功,不得外傳。另有二十八路‘馬家槍’,千年來從不輕授,本族外隻有寥寥數人幸得精髓。


    漢末時分,天下槍術名家,季漢獨占前三,燕人張飛為天下第一條槍,常山趙雲、西涼馬超緊隨其後。


    馬超即馬援後人。


    馬超歸漢後,嚐嚐跟張、趙切磋武藝,晚年歸攏梳理,推成出新,在馬家槍的基礎上衍化出三十六路‘奪命追魂槍’。傳至泰昌朝,又有張飛後人、遼東巡按張銓將槍法拓展為七十二路。崇禎六年,馬祥麟攜妻在京警備期間挑戰各路高手,再以‘奪命追魂槍’為基,博采眾長,終於創下一百單八路‘化龍槍法’。此槍法精妙無比,變化無窮,實乃古往今來的第一等槍法。


    “槍分五家,趙家為祖。”


    自漢末以來,因須有天生神力才能發揮出槍術威力,天下第一的‘張家槍’步了昔日霸王槍的後塵,真意幾近失傳,‘趙家槍’被公認為是流傳於世的最強槍法。


    對此,曆代槍術名家多有借鑒,薑家槍,羅家槍、高家槍和楊家槍,一脈相承。


    當今公認的天下第一槍乃‘楊家槍’。


    關於楊家槍,曆來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此槍為北宋的“火山王”楊袞所創,因合六家名槍之妙,故號‘六合槍’。


    昔日,楊袞號‘槍、刀、飛錘’三絕,其中又以槍術為尊。日後,縱然老令公楊繼業憑借刀法打下了“金刀無敵”的偌大名頭,卻也難掩蓋六合槍的風采。天波府楊家的一眾名將裏,楊六郎、楊七郎、少令公楊文廣,及後世的楊再興,還有旁支的‘青麵獸’楊誌,無不是使槍的好手,各自憑著掌中一杆槍,打下赫赫威名。


    另一說此槍為南宋女將楊妙真囊括古今槍法精髓所創,又號‘梨花槍’。


    楊妙真手握梨花槍,生平仗之縱橫馳騁,從無敗績,曾言:“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兩家說法,無論誰真誰假,但毫無疑問,楊家槍是當之無愧的絕世槍法。


    隻不過……


    論及招式變化、精妙程度,‘化龍槍’都不輸於‘楊家槍’,甚至在威力上,前者更勝一籌。


    就連楊家槍的傳人也對此認可。


    剩下的‘靈鷲扶搖功’,是其年輕時在藏地神山上觀靈鷲翱翔所創。和其他高明輕功一樣,‘靈鷲扶搖功’也以深厚內功為根底,但這套輕功並不注重身法、步法,更強調如何提縱飛躍,練成後奔走神行如飛。


    三部功法中,槍法、輕功為馬祥麟自創,前者雖脫胎於‘馬家槍’,卻不影響他傳於他人。


    適才,馬祥麟撿了些基礎功夫傳下,沒成想,對方一學就會一點就通,令他不禁傾囊相授。


    畢竟古往今來,江湖上,有多少武林名宿隻盼著能收一名好徒兒,將自家的絕學發揚光大。遇到這等弟子,隻要不是心術不正之輩,哪怕對方是天煞孤星,無數人也會打破頭去爭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道俠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明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明珖並收藏武道俠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