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是想提親?
綜藝,炒股也有真人秀 作者:伽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倉位控製的心得:
最理想的情況是,投資者在股價上行時滿倉(100%的股票+0%的資金),在股價下行時空倉(0%的股票+100%的資金)。
但這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爭取在行情好的時候多買股票,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多留資金。
由於在股市中,漲幅越高的行情,出現的次數越少,所以想在上漲時多買一點股票,通常麵臨兩種選擇。
一種是爭取在上漲概率最高時重倉(追求高成功率),一種是爭取在預期漲幅最高時重倉(追求高盈虧比)。
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太容易判斷趨勢開始的節點,所以可以考慮動態的倉位控製策略,即買賣都分批次的進行,這樣後續才有補救的可能。
尤其是買入的時候,不要一次性的滿倉,而且最好什麽時候都不要滿倉。
滿倉就意味著,隻能在上漲時賺錢,而在其它趨勢狀態時沒有對策。
個股的振幅其實也能影響倉位。在一般人看來,資金全部買成股票就是滿倉了,實際持有波動性小的股票,遠沒有波動性大的股票,對賬號的影響大。
其實在滿倉狀態下,把振幅低的股票,換成振幅高的股票,就相當於滿倉之後又加了倉。
具體而言,可以通過振幅指標,給個股設置一個波動係數。
比如波動性最小的大盤股,可以將其係數設置為0.5,這樣滿倉隻相當於50%的倉位;
把波動性普通的中盤股係數設置為1.0,滿倉就是100%的倉位;
把波動性較大的小盤股設置為2.0,滿倉相當於200%的倉位;
把熱點股係數設置為3.0,滿倉相當於300%的倉位。
這樣,就有了一個全新的倉位控製體係。
用這個體係,在滿倉被套束手無策之時,仍然有繼續“加倉”的可能,並且這種風險,比融資補倉要低一點,但也隻是低一點而已。因為如果滿倉的是3.0係數的股票,一樣是承擔了巨大風險。
動態倉位最常用的場景,是在股票加速趕頂或者探底時,投資者可以分批次的逐漸增減倉位,除此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應該穩定在一定水平,比如半倉,進可攻退可守。
投資者執行動態控製倉位的過程,也是在適應個股的節奏,充分的熟悉個股,才有可能把最多的資金投入到最好的漲勢中。
《我是股民》真人秀第二階段pk賽開始前,張盈的父親股評家張顧平,饒有興致的邀請於鴻途到家裏一聚,探討一下即將開始的比賽。
不同於以前,此番登門於鴻途,已經是張盈的男朋友了,作為準女婿,他想備一份大禮。
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張盈時,卻遭到了反對。“我爸就是找你聊聊股票,你拿這麽多禮物,會讓他以為你是想提親。”
“沒錯啊,我就是想提親。”
張盈沉默了一會,想起了昔日校花入職藍色資本的事。其實,這件事困擾她很久了。她時常會想,那個女孩為何會出現在那裏,是不是去找於鴻途的?“你確定要娶我?我這個班花,能跟人家校花比嗎?”
於鴻途一怔。從昔日校花出現後,他就一直糾結要不要告訴張盈。他也一直心存幻想,覺得校花入職時,張盈已經辦好了離職手續,應該不會那麽巧碰到吧。
現在張盈突然提起,於鴻途才意識到她早就知道了。
他突然有些懊惱,趕緊想辦法補救。“你既是班花,也是校花。”
張盈挑了挑眉,“你的意思,班花和校花,兩個你都要?”
於鴻途緊張,“沒有!我隻要你!”
張盈歎了口氣。
“那個人,跟我不在一個部門,你不要多想。”
張盈笑,“行吧。”
於鴻途鬆了口氣。張盈卻又嚴肅了,“於鴻途,你能勸勸我爸,專心做一個股評人士,不要再用家裏的錢炒股了嗎?”
“啊?”
“你不知道吧,他炒股一直在賠錢。”
於鴻途震驚,“這怎麽可能?他可是專業的股評人士,炒股怎麽可能賠錢?”
“嗬嗬。炒股票的,哪個不是一套一套的?可是會說就能賺錢嗎?”
“也是。”
“所以,你勸勸他吧。”
於鴻途表麵點頭答應,卻真心不敢那樣做的。那可是以後的嶽父大人,麵子肯定得給的。
兩人回到家,張顧平立即熱情的迎接。他看到於鴻途手中的禮品,猜測著女兒的好事將近了。
吃飯時,張顧平聊起了真人秀比賽,“於鴻途,複賽一共8個人,你覺得誰會是你奪冠的最大威脅?”
“您過譽了,奪冠我不敢想。”
“你就別謙虛了,你的實力是獨一檔的存在。”
於鴻途笑。
“那我換一個問法,你覺得另外七個人裏,誰最有實力爭奪冠軍?”
“田園吧。”
“哦?這一組選手裏不是全國冠軍,就是在金融機構任職的人,隻有田園資曆最淺,你怎麽最看好他?”
於鴻途笑,“預選賽的冠軍,足以看出他的能力了。”
張顧平若有所思,“前麵幾期表現平平,後麵一連幾期都是冠軍,你不覺得不正常嗎?”
“您的意思是?”
“我感覺有人在幕後操縱。”
“怎麽講?”
“節目組為了提高收視率,故意設計了草根逆襲的台本。反正比賽是全封閉的,隻有節目組知道選手們買了什麽股票。”
於鴻途驚訝,心想他怎麽會有這種想法?操縱股價,可不像b市tv能辦到的事,至少也得是投資機構才有那個實力。
而且他竟然認為,封閉拍攝,外人就不知道選手買了什麽股票。
事實上,機構能夠輕易查到個人買賣股票的信息。作為股評家,張顧平連這個常識都不知道?
難道他真的像張盈所言,隻是一個理論高手?
在隨後的交談中,於鴻途不動聲色的和他探討了一些實戰技術,也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果然,理論水平再高,也不一定能在實戰中賺錢。就像草根股民田園,未必會輸給資深的機構人士一樣。
回家之後,於鴻途開始研究晉級選手的交易記錄,他要扞衛機構人士的榮譽。
最理想的情況是,投資者在股價上行時滿倉(100%的股票+0%的資金),在股價下行時空倉(0%的股票+100%的資金)。
但這是極其困難的,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爭取在行情好的時候多買股票,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多留資金。
由於在股市中,漲幅越高的行情,出現的次數越少,所以想在上漲時多買一點股票,通常麵臨兩種選擇。
一種是爭取在上漲概率最高時重倉(追求高成功率),一種是爭取在預期漲幅最高時重倉(追求高盈虧比)。
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太容易判斷趨勢開始的節點,所以可以考慮動態的倉位控製策略,即買賣都分批次的進行,這樣後續才有補救的可能。
尤其是買入的時候,不要一次性的滿倉,而且最好什麽時候都不要滿倉。
滿倉就意味著,隻能在上漲時賺錢,而在其它趨勢狀態時沒有對策。
個股的振幅其實也能影響倉位。在一般人看來,資金全部買成股票就是滿倉了,實際持有波動性小的股票,遠沒有波動性大的股票,對賬號的影響大。
其實在滿倉狀態下,把振幅低的股票,換成振幅高的股票,就相當於滿倉之後又加了倉。
具體而言,可以通過振幅指標,給個股設置一個波動係數。
比如波動性最小的大盤股,可以將其係數設置為0.5,這樣滿倉隻相當於50%的倉位;
把波動性普通的中盤股係數設置為1.0,滿倉就是100%的倉位;
把波動性較大的小盤股設置為2.0,滿倉相當於200%的倉位;
把熱點股係數設置為3.0,滿倉相當於300%的倉位。
這樣,就有了一個全新的倉位控製體係。
用這個體係,在滿倉被套束手無策之時,仍然有繼續“加倉”的可能,並且這種風險,比融資補倉要低一點,但也隻是低一點而已。因為如果滿倉的是3.0係數的股票,一樣是承擔了巨大風險。
動態倉位最常用的場景,是在股票加速趕頂或者探底時,投資者可以分批次的逐漸增減倉位,除此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應該穩定在一定水平,比如半倉,進可攻退可守。
投資者執行動態控製倉位的過程,也是在適應個股的節奏,充分的熟悉個股,才有可能把最多的資金投入到最好的漲勢中。
《我是股民》真人秀第二階段pk賽開始前,張盈的父親股評家張顧平,饒有興致的邀請於鴻途到家裏一聚,探討一下即將開始的比賽。
不同於以前,此番登門於鴻途,已經是張盈的男朋友了,作為準女婿,他想備一份大禮。
但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張盈時,卻遭到了反對。“我爸就是找你聊聊股票,你拿這麽多禮物,會讓他以為你是想提親。”
“沒錯啊,我就是想提親。”
張盈沉默了一會,想起了昔日校花入職藍色資本的事。其實,這件事困擾她很久了。她時常會想,那個女孩為何會出現在那裏,是不是去找於鴻途的?“你確定要娶我?我這個班花,能跟人家校花比嗎?”
於鴻途一怔。從昔日校花出現後,他就一直糾結要不要告訴張盈。他也一直心存幻想,覺得校花入職時,張盈已經辦好了離職手續,應該不會那麽巧碰到吧。
現在張盈突然提起,於鴻途才意識到她早就知道了。
他突然有些懊惱,趕緊想辦法補救。“你既是班花,也是校花。”
張盈挑了挑眉,“你的意思,班花和校花,兩個你都要?”
於鴻途緊張,“沒有!我隻要你!”
張盈歎了口氣。
“那個人,跟我不在一個部門,你不要多想。”
張盈笑,“行吧。”
於鴻途鬆了口氣。張盈卻又嚴肅了,“於鴻途,你能勸勸我爸,專心做一個股評人士,不要再用家裏的錢炒股了嗎?”
“啊?”
“你不知道吧,他炒股一直在賠錢。”
於鴻途震驚,“這怎麽可能?他可是專業的股評人士,炒股怎麽可能賠錢?”
“嗬嗬。炒股票的,哪個不是一套一套的?可是會說就能賺錢嗎?”
“也是。”
“所以,你勸勸他吧。”
於鴻途表麵點頭答應,卻真心不敢那樣做的。那可是以後的嶽父大人,麵子肯定得給的。
兩人回到家,張顧平立即熱情的迎接。他看到於鴻途手中的禮品,猜測著女兒的好事將近了。
吃飯時,張顧平聊起了真人秀比賽,“於鴻途,複賽一共8個人,你覺得誰會是你奪冠的最大威脅?”
“您過譽了,奪冠我不敢想。”
“你就別謙虛了,你的實力是獨一檔的存在。”
於鴻途笑。
“那我換一個問法,你覺得另外七個人裏,誰最有實力爭奪冠軍?”
“田園吧。”
“哦?這一組選手裏不是全國冠軍,就是在金融機構任職的人,隻有田園資曆最淺,你怎麽最看好他?”
於鴻途笑,“預選賽的冠軍,足以看出他的能力了。”
張顧平若有所思,“前麵幾期表現平平,後麵一連幾期都是冠軍,你不覺得不正常嗎?”
“您的意思是?”
“我感覺有人在幕後操縱。”
“怎麽講?”
“節目組為了提高收視率,故意設計了草根逆襲的台本。反正比賽是全封閉的,隻有節目組知道選手們買了什麽股票。”
於鴻途驚訝,心想他怎麽會有這種想法?操縱股價,可不像b市tv能辦到的事,至少也得是投資機構才有那個實力。
而且他竟然認為,封閉拍攝,外人就不知道選手買了什麽股票。
事實上,機構能夠輕易查到個人買賣股票的信息。作為股評家,張顧平連這個常識都不知道?
難道他真的像張盈所言,隻是一個理論高手?
在隨後的交談中,於鴻途不動聲色的和他探討了一些實戰技術,也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果然,理論水平再高,也不一定能在實戰中賺錢。就像草根股民田園,未必會輸給資深的機構人士一樣。
回家之後,於鴻途開始研究晉級選手的交易記錄,他要扞衛機構人士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