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昱青是袁家養子。
袁家在京城是個上等世家,雖不是王府侯府那種存在,但是袁家在開封府,與木家、水家、李家並稱“東京四大家族”。
袁家是書香門第,世代出文官,袁家家主袁訾贇曾官拜左丞相,雖已告老還鄉,但袁家子弟都很爭氣,無論嫡庶都有所建樹。袁家養子袁昱青更是深得聖心,被授以西川路宣撫使。
宋朝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製,同時在地方設置直轄於中央的監察機製,稱之為路。能被授予宣扶使的勢必為帝王心腹之人。
袁昱青原本隻是一個孤兒,有一次袁丞相去江南賑災,不幸感染疫症,身邊的仆人也逐一病倒,就在袁丞相感歎要客死他鄉的時候,衣衫襤褸的袁昱青出現了。
小袁昱青當年隻有七歲,家人都在逃荒的路上感染瘟疫離世了,就連小袁昱青也染上疫症。
也是天不絕他,小袁昱青爬到一個水塘邊趴著喝了些水緩解了身體的痛苦,便想躺著等死。
出於饑餓的折磨和人的求生本能,小袁昱青啃食了池塘邊野生的一些野草根莖,居然誤打誤撞的緩解了疫症。
當小袁昱青能夠搖搖晃晃站起來的時候,在破廟裏撿到了高燒不退的袁丞相。
袁昱青拔來那能緩解疫症的植物根莖碾碎了給袁丞相喂下去,硬是憑著這植物把袁丞相從死神手裏拉了回來。
待到太醫的隊伍趕上來後,太醫用袁昱青找到的植物根莖試驗出治療疫症的藥方,這才救了一城百姓。
待到袁丞相回京複命時,就把袁昱青帶回了京城,收做義子。
袁丞相後院有一妻兩妾,妻子出自盈家,閨名語柔,是家中嫡次女,父親盈知禮官拜開封府尹,從一品。
袁訾贇與盈語柔的親事屬於“榜下捉婿”。
袁訾贇是寒門學子,一路從徽州考進殿試,並且是難得的“三元及第”,也就是連中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
盈知禮當年還是從三品的京兆府尹,因嫡次女盈語柔已到婚嫁之齡,硬是憑借職務之便,打著關心外鄉學子的名義,對所有的好苗子學子廣撒網。
果然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情況下率先定下了自己嫡次女和袁訾贇的親事。
盈語柔育有一子一女,可惜嫡子早夭,又因生幼子時身體受損,多年後仍無所出,便把身邊的兩個陪嫁丫鬟開了臉升為妾室,為袁家開枝散葉。
盈語柔所出的嫡女名為袁念晴,比袁昱青長十五歲。
袁昱青被領回袁家的時候,袁念晴已經定下婚期,夫家是同為京城四大家族的京城水家。
小袁昱青剛到一個陌生環境,心裏又思念父母,常常偷偷哭泣。
袁丞相政務繁忙自然對袁昱青無暇顧及,主母盈氏常年吃齋念佛,對於養在前院的這個養子自然也沒有給予更多關注。
待在家中繡嫁妝的袁念晴有一次在花園假山裏發現這個偷偷哭泣的孩子後,就對這個敏感的孩子多有照顧。
袁念晴帶著袁昱青時常在自己母親麵前走動,再時不時狀似不經意的說幾句類似於自己的親弟弟要是還活著,也差不多是袁昱青這個年齡了之類的話。
幾次三番後,盈語柔在自己女兒的“潤物細無聲”之下,也越看袁昱青越覺得聰慧靈敏,連帶著要是有幾日見不到袁昱青還會掛念。
袁念晴趁機讓盈語柔把袁昱青養在身邊,以慰孤寂。
就這樣,袁昱青獲得了來自袁家當家主母所支持的一應資源,袁家待這個孩子猶如嫡子一般的栽培。
對於袁念晴來說,她是出於自己即將出嫁,生怕母親會孤獨,便讓這孩子養在母親身邊,給母親一個心理安慰。
但對袁昱青來說,在陌生環境得到的第一份溫暖,對於一個孤寂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精神依賴。
袁念晴出閣後的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女兒,就是水沅沅。
袁念晴嫁的是水家大房的幺子,排行第六,由於是水家最小的公子,被祖父祖母寵得沒邊沒際。
水家本是武將世家,出了很多將軍,但是水家第六子水成浩卻文不成武不就,靠著祖上庇蔭捐了個閑差,天天與一群狐朋狗友出入花街柳巷。
袁念晴是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難產死的,一屍兩命。
那一年,水沅沅六歲。
得知袁念晴情況不好的時候,袁昱青不顧水家奴仆阻攔,衝進產房握住姐姐的手。
袁念晴強撐著掀開眼皮看著弟弟,隻來得及交待弟弟要照顧好自己的外甥女水沅沅,便撒手人寰。
袁念晴死的時候,水成浩正在東京最大的女支館“倚香樓”和別人爭奪一個新來的花魁大打出手。
從此後,袁昱青便遵照著姐姐臨死之前的囑托,照顧著水沅沅。除了經常來水府探望水沅沅,還會隔三差五的以外祖母想念的名義把水沅沅接去袁家小住。
水沅沅和溫溫柔柔的袁念晴性格大相徑庭,她繼承了水家的武將基因,從小喜歡舞刀弄槍。
雖然水沅沅的眉眼與母親袁念晴一樣清秀溫婉,但是骨子裏的尚武讓這個姑娘身上英氣十足,若是身著一襲男裝,真真是雌雄莫辨。
父親對於水沅沅來說,就是一個名稱,她依賴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小舅舅袁昱青。
水沅沅自幼就是小舅舅的跟屁蟲,袁昱青有時候會對著水沅沅的麵容發呆,隨著水沅沅的長大,他越來越能從水沅沅身上看到袁念晴的影子。
但是,她不是袁念晴,袁念晴再也不會出現在這個世上,這一世,死生尋不到了……
待到水沅沅長到十歲,袁昱青已經是十八歲的青年才俊了。
袁昱青十六歲中探花,入翰林,十八歲就簡在帝心,為皇帝起草詔書。
從袁昱青中探花那年起,欲與其結親的人家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但是袁昱青一直推脫著。直到他二十四歲,同齡人的孩子都已經入學開蒙了,他還是孑然一身。
從水沅沅十歲起,袁昱青便開始刻意與這個外甥女拉開距離。可是在水沅沅那裏,什麽男女大防,不存在的!
隻要小舅舅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她水沅沅!
“袁大人,咱們該去升堂了!”水沅沅不知何時已經脫下宣撫使的官服,此時一身棉麻色儒士服上身,還頗有一絲師爺的意味。
袁昱青瞥了一眼水沅沅,罷了,先去辦公事吧,等下堂後再與她分說則個。
這一次,他不能再隨著她任性做跟屁蟲了,水家來信,已為水沅沅定好親事,著水沅沅即刻回京,擇日完婚!
楚州知州府衙大堂內。
袁昱青翻看著卷宗,楚州知州季淮安坐在袁昱青下首,不時的用衣袖擦一擦腦門上的冷汗。
堂下跪著的原告正是那個當街攔公孫白一行人的闊臉大漢張大山。苦主張大壯是張大山的弟弟。
案件本身倒不複雜,苦主張大壯在林家麵館吃完一碗麵後中毒身亡,原本麵館老板林逸之被緝拿,又被姻親公孫家保出來。可是公孫家不願意賠償苦主銀錢,說是中毒一事為誣陷,張大壯的妻子王翠花求告無門,便一頭撞死在林氏麵館門前。
那麽,苦主究竟是在麵館中的毒,還是有別的病症倒地身亡?
案件的關鍵就在於中毒原因的調查。
“仵作何在?”
“小人在。”
仵作趕緊站出來。
“驗屍結果可出來了?死者是否確為中毒身亡?”
“回大人,小人……小人未曾驗屍……”
“哦?”
袁昱青冷冷的一聲哦嚇得仵作腿一軟跪下:“回大人,並不是小人不想驗屍,而是……而是,屍體,不見了……”
什麽?屍體不見了?
堂外圍觀的眾人被這個消息轟得炸了窩。
袁家在京城是個上等世家,雖不是王府侯府那種存在,但是袁家在開封府,與木家、水家、李家並稱“東京四大家族”。
袁家是書香門第,世代出文官,袁家家主袁訾贇曾官拜左丞相,雖已告老還鄉,但袁家子弟都很爭氣,無論嫡庶都有所建樹。袁家養子袁昱青更是深得聖心,被授以西川路宣撫使。
宋朝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製,同時在地方設置直轄於中央的監察機製,稱之為路。能被授予宣扶使的勢必為帝王心腹之人。
袁昱青原本隻是一個孤兒,有一次袁丞相去江南賑災,不幸感染疫症,身邊的仆人也逐一病倒,就在袁丞相感歎要客死他鄉的時候,衣衫襤褸的袁昱青出現了。
小袁昱青當年隻有七歲,家人都在逃荒的路上感染瘟疫離世了,就連小袁昱青也染上疫症。
也是天不絕他,小袁昱青爬到一個水塘邊趴著喝了些水緩解了身體的痛苦,便想躺著等死。
出於饑餓的折磨和人的求生本能,小袁昱青啃食了池塘邊野生的一些野草根莖,居然誤打誤撞的緩解了疫症。
當小袁昱青能夠搖搖晃晃站起來的時候,在破廟裏撿到了高燒不退的袁丞相。
袁昱青拔來那能緩解疫症的植物根莖碾碎了給袁丞相喂下去,硬是憑著這植物把袁丞相從死神手裏拉了回來。
待到太醫的隊伍趕上來後,太醫用袁昱青找到的植物根莖試驗出治療疫症的藥方,這才救了一城百姓。
待到袁丞相回京複命時,就把袁昱青帶回了京城,收做義子。
袁丞相後院有一妻兩妾,妻子出自盈家,閨名語柔,是家中嫡次女,父親盈知禮官拜開封府尹,從一品。
袁訾贇與盈語柔的親事屬於“榜下捉婿”。
袁訾贇是寒門學子,一路從徽州考進殿試,並且是難得的“三元及第”,也就是連中鄉試、會試、殿試第一名。
盈知禮當年還是從三品的京兆府尹,因嫡次女盈語柔已到婚嫁之齡,硬是憑借職務之便,打著關心外鄉學子的名義,對所有的好苗子學子廣撒網。
果然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情況下率先定下了自己嫡次女和袁訾贇的親事。
盈語柔育有一子一女,可惜嫡子早夭,又因生幼子時身體受損,多年後仍無所出,便把身邊的兩個陪嫁丫鬟開了臉升為妾室,為袁家開枝散葉。
盈語柔所出的嫡女名為袁念晴,比袁昱青長十五歲。
袁昱青被領回袁家的時候,袁念晴已經定下婚期,夫家是同為京城四大家族的京城水家。
小袁昱青剛到一個陌生環境,心裏又思念父母,常常偷偷哭泣。
袁丞相政務繁忙自然對袁昱青無暇顧及,主母盈氏常年吃齋念佛,對於養在前院的這個養子自然也沒有給予更多關注。
待在家中繡嫁妝的袁念晴有一次在花園假山裏發現這個偷偷哭泣的孩子後,就對這個敏感的孩子多有照顧。
袁念晴帶著袁昱青時常在自己母親麵前走動,再時不時狀似不經意的說幾句類似於自己的親弟弟要是還活著,也差不多是袁昱青這個年齡了之類的話。
幾次三番後,盈語柔在自己女兒的“潤物細無聲”之下,也越看袁昱青越覺得聰慧靈敏,連帶著要是有幾日見不到袁昱青還會掛念。
袁念晴趁機讓盈語柔把袁昱青養在身邊,以慰孤寂。
就這樣,袁昱青獲得了來自袁家當家主母所支持的一應資源,袁家待這個孩子猶如嫡子一般的栽培。
對於袁念晴來說,她是出於自己即將出嫁,生怕母親會孤獨,便讓這孩子養在母親身邊,給母親一個心理安慰。
但對袁昱青來說,在陌生環境得到的第一份溫暖,對於一個孤寂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精神依賴。
袁念晴出閣後的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女兒,就是水沅沅。
袁念晴嫁的是水家大房的幺子,排行第六,由於是水家最小的公子,被祖父祖母寵得沒邊沒際。
水家本是武將世家,出了很多將軍,但是水家第六子水成浩卻文不成武不就,靠著祖上庇蔭捐了個閑差,天天與一群狐朋狗友出入花街柳巷。
袁念晴是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難產死的,一屍兩命。
那一年,水沅沅六歲。
得知袁念晴情況不好的時候,袁昱青不顧水家奴仆阻攔,衝進產房握住姐姐的手。
袁念晴強撐著掀開眼皮看著弟弟,隻來得及交待弟弟要照顧好自己的外甥女水沅沅,便撒手人寰。
袁念晴死的時候,水成浩正在東京最大的女支館“倚香樓”和別人爭奪一個新來的花魁大打出手。
從此後,袁昱青便遵照著姐姐臨死之前的囑托,照顧著水沅沅。除了經常來水府探望水沅沅,還會隔三差五的以外祖母想念的名義把水沅沅接去袁家小住。
水沅沅和溫溫柔柔的袁念晴性格大相徑庭,她繼承了水家的武將基因,從小喜歡舞刀弄槍。
雖然水沅沅的眉眼與母親袁念晴一樣清秀溫婉,但是骨子裏的尚武讓這個姑娘身上英氣十足,若是身著一襲男裝,真真是雌雄莫辨。
父親對於水沅沅來說,就是一個名稱,她依賴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小舅舅袁昱青。
水沅沅自幼就是小舅舅的跟屁蟲,袁昱青有時候會對著水沅沅的麵容發呆,隨著水沅沅的長大,他越來越能從水沅沅身上看到袁念晴的影子。
但是,她不是袁念晴,袁念晴再也不會出現在這個世上,這一世,死生尋不到了……
待到水沅沅長到十歲,袁昱青已經是十八歲的青年才俊了。
袁昱青十六歲中探花,入翰林,十八歲就簡在帝心,為皇帝起草詔書。
從袁昱青中探花那年起,欲與其結親的人家就踏破了袁家的門檻,但是袁昱青一直推脫著。直到他二十四歲,同齡人的孩子都已經入學開蒙了,他還是孑然一身。
從水沅沅十歲起,袁昱青便開始刻意與這個外甥女拉開距離。可是在水沅沅那裏,什麽男女大防,不存在的!
隻要小舅舅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她水沅沅!
“袁大人,咱們該去升堂了!”水沅沅不知何時已經脫下宣撫使的官服,此時一身棉麻色儒士服上身,還頗有一絲師爺的意味。
袁昱青瞥了一眼水沅沅,罷了,先去辦公事吧,等下堂後再與她分說則個。
這一次,他不能再隨著她任性做跟屁蟲了,水家來信,已為水沅沅定好親事,著水沅沅即刻回京,擇日完婚!
楚州知州府衙大堂內。
袁昱青翻看著卷宗,楚州知州季淮安坐在袁昱青下首,不時的用衣袖擦一擦腦門上的冷汗。
堂下跪著的原告正是那個當街攔公孫白一行人的闊臉大漢張大山。苦主張大壯是張大山的弟弟。
案件本身倒不複雜,苦主張大壯在林家麵館吃完一碗麵後中毒身亡,原本麵館老板林逸之被緝拿,又被姻親公孫家保出來。可是公孫家不願意賠償苦主銀錢,說是中毒一事為誣陷,張大壯的妻子王翠花求告無門,便一頭撞死在林氏麵館門前。
那麽,苦主究竟是在麵館中的毒,還是有別的病症倒地身亡?
案件的關鍵就在於中毒原因的調查。
“仵作何在?”
“小人在。”
仵作趕緊站出來。
“驗屍結果可出來了?死者是否確為中毒身亡?”
“回大人,小人……小人未曾驗屍……”
“哦?”
袁昱青冷冷的一聲哦嚇得仵作腿一軟跪下:“回大人,並不是小人不想驗屍,而是……而是,屍體,不見了……”
什麽?屍體不見了?
堂外圍觀的眾人被這個消息轟得炸了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