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這個信到底是被誰給拿走的。
楚辭現在也忍不住回想這件事情的始末,究竟是何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封信給拿走。
並且王剛一個多月都沒有回來,很有可能已經遇害了,到底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
這個時候,何縣令悄悄的對楚辭說道。
“楚知府,前兩日我們涼州城知府寫信來說,他要親自過來這邊看看情況,估計這兩日就要到了。”
黎城縣不管怎麽說也是它涼州城的下屬縣城,現在黎城縣發生了這麽嚴重的水災。
身為涼州城的知府,無論如何都要來管一下這邊的情況,也好親自過來撫恤一下民情。
楚辭聞言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與這個涼州城的知府並無交情。
這一次因為她鹹陽城的問題,而導致涼州城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想必涼州城的知府對她心中也一定有氣,不過沒關係,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楚辭這一次就是要和涼州城的知府也要解釋清楚。
楚辭對何縣令點了點頭說道。
“好,等到時候你們涼州城的知府來了之後,本官親自和他解釋。”
何縣令聽到楚辭這麽說,他也就放心了。
隻要有楚辭在把責任全部都攬到自己身上,那他這一次也就可以不用受知府大人的懲罰了。
要不然的話,知府大人一定會以為是他玩忽職守,所以才導致發生如今的水災。
這個時候,有周圍的百姓看到和縣令在對楚辭說話。
他們並不認識楚辭,隻知道楚辭估計和何縣令一樣也是一個當官的。
有人端著一碗白粥,一邊喝一邊走過來對何縣令問道。
“何大人,這位是什麽大人啊,是來支援我們的嗎?”
何縣令在黎城縣,也算是和百姓的關係處的比較親近。
所以現在他們看到大街上何縣令站在這裏與人聊天,所以便過來問一問。
何縣令聽到他們問起楚辭,便大方的對他們介紹道。
“這位是楚知府,鹹陽城的知府,這一次我們黎城縣之所以會發生水災。”
說到這裏的時候,何縣令下意識的停住了。
他本來想和他們解釋一下為什麽會發生水災,但是突然想到。
這些百姓們可不管楚辭是不是故意的,起碼他們的房屋和親人是實實在在的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如果讓他們知道是因為楚辭讓人炸了三峽大壩,所以才導致他們這邊發生水災的話。
那麽這些百姓肯定會對楚辭非常仇視的。
何縣令反應的實在是太晚了,這些百姓已經聽到何縣令說。
楚辭就是鹹陽城的知府,他們這一次也知道,之所以這邊會發生水災。
是因為鹹陽城那邊的三峽大壩損毀,才導致原本擋著的江水直接衝毀他們的房屋。
不管楚辭是出於什麽原因炸的這個三峽大壩,起碼他們的房子是實實在在的沒了。
頓時就有百姓麵色不善的看向楚辭說道。
“楚知府,你可知正是因為你損毀了三峽大壩,導致我一家老小五口人全部都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這個百姓語氣有些激動。
他一想到自己幸福的一家人,現在淹死的隻剩下他一個人,他就覺得十分傷心。
周圍的百姓全部都圍過來,雖然他們嘴上沒有說什麽,但是看向楚辭的眼色已經很明顯了。
他們都在怨楚辭導致的這一場水災。
楚辭還沒來得及回話,何縣令就連忙站出來替楚辭解釋說道。
“大家誤會了,這一次楚知府並不是故意的,她是為了重新修繕一下三峽大壩,穩固三峽大壩,所以才會導致我們下遊有水災的,這其中是有一定的誤會。”
雖然說何縣令也知道這件事情的發生,讓他十分的發愁。
但是他也知道楚辭當時確實是給他送信,隻不過是不知出現什麽意外,所以導致他才沒有收到這封信的。
並且楚辭官職可是遠在他之上。
楚辭身為正四品的知府,又豈是他一個從七品的縣令可以使絆子的。
所以現在麵對楚辭被這麽多百姓指責的場景,他隻能站出來替楚辭說話。
那些百姓曾經的唯唯諾諾,現如今已經全被悲傷和憤怒給掩蓋。
隻見其中一個百姓紅著眼睛對楚辭說道。
“楚大人,不知你好端端的為什麽要炸毀那三峽大壩?明明三峽大壩就是為了阻擋南邊的江水流入我們北方的,現如今它明明好端端的,為什麽您要這麽做?”
周圍的百姓也都紛紛附和說道。
“是啊,那三峽大壩再怎麽修建,也不至於重新炸毀了重新修吧。”
“之前它都好好的沒有出事,為什麽楚知府越修問題越大呢?”
“要是楚知府不修的話,我們現如今還不會遭遇這種水災。”
“況且楚知府您修建三峽大壩為什麽沒有和我們說?如果可以提前和我們說的話,我們哪怕是拖家帶口也一定離開這個地方,絕對不會打擾楚大人您的計劃。”
“是啊,如果提前知道的話,我們一定連房子都不要趕緊拖家帶口的離開這裏,可是現在我們不僅房子沒了,就連我的孩子都淹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楚辭一個人現如今被萬夫所指。
這些百姓你一句我一句的,紛紛指責楚辭沒有提前和他們說這件事情,導致他們發生無所謂的傷亡。
楚辭一開始還想向他們解釋一下,這個三峽大壩不能再拖了。
如果再拖的話,它就會徹底被江水衝毀,到時候受影響的就不是他們這一個小小的黎城縣,而是大半個北方。
況且這一次之所以要重新修繕三峽大壩,也是因為當初三峽大壩的建造偷工減料,所以才會導致現如今的問題。
但是楚辭知道,現如今這些百姓已經聽不見任何解釋。
他們這一次是實實在在的受到了傷害,楚辭也不想拿這些理由來搪塞他們。
楚辭見此,隻能垂頭對他們低聲的說道。
“各位百姓們,這一次確實是本官的疏忽,本官向大家保證,大家重建家園所需要的銀兩本官一並支出。”
楚辭現在也忍不住回想這件事情的始末,究竟是何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封信給拿走。
並且王剛一個多月都沒有回來,很有可能已經遇害了,到底是誰有這麽大的膽子?
這個時候,何縣令悄悄的對楚辭說道。
“楚知府,前兩日我們涼州城知府寫信來說,他要親自過來這邊看看情況,估計這兩日就要到了。”
黎城縣不管怎麽說也是它涼州城的下屬縣城,現在黎城縣發生了這麽嚴重的水災。
身為涼州城的知府,無論如何都要來管一下這邊的情況,也好親自過來撫恤一下民情。
楚辭聞言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與這個涼州城的知府並無交情。
這一次因為她鹹陽城的問題,而導致涼州城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想必涼州城的知府對她心中也一定有氣,不過沒關係,有問題就解決問題。
楚辭這一次就是要和涼州城的知府也要解釋清楚。
楚辭對何縣令點了點頭說道。
“好,等到時候你們涼州城的知府來了之後,本官親自和他解釋。”
何縣令聽到楚辭這麽說,他也就放心了。
隻要有楚辭在把責任全部都攬到自己身上,那他這一次也就可以不用受知府大人的懲罰了。
要不然的話,知府大人一定會以為是他玩忽職守,所以才導致發生如今的水災。
這個時候,有周圍的百姓看到和縣令在對楚辭說話。
他們並不認識楚辭,隻知道楚辭估計和何縣令一樣也是一個當官的。
有人端著一碗白粥,一邊喝一邊走過來對何縣令問道。
“何大人,這位是什麽大人啊,是來支援我們的嗎?”
何縣令在黎城縣,也算是和百姓的關係處的比較親近。
所以現在他們看到大街上何縣令站在這裏與人聊天,所以便過來問一問。
何縣令聽到他們問起楚辭,便大方的對他們介紹道。
“這位是楚知府,鹹陽城的知府,這一次我們黎城縣之所以會發生水災。”
說到這裏的時候,何縣令下意識的停住了。
他本來想和他們解釋一下為什麽會發生水災,但是突然想到。
這些百姓們可不管楚辭是不是故意的,起碼他們的房屋和親人是實實在在的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如果讓他們知道是因為楚辭讓人炸了三峽大壩,所以才導致他們這邊發生水災的話。
那麽這些百姓肯定會對楚辭非常仇視的。
何縣令反應的實在是太晚了,這些百姓已經聽到何縣令說。
楚辭就是鹹陽城的知府,他們這一次也知道,之所以這邊會發生水災。
是因為鹹陽城那邊的三峽大壩損毀,才導致原本擋著的江水直接衝毀他們的房屋。
不管楚辭是出於什麽原因炸的這個三峽大壩,起碼他們的房子是實實在在的沒了。
頓時就有百姓麵色不善的看向楚辭說道。
“楚知府,你可知正是因為你損毀了三峽大壩,導致我一家老小五口人全部都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這個百姓語氣有些激動。
他一想到自己幸福的一家人,現在淹死的隻剩下他一個人,他就覺得十分傷心。
周圍的百姓全部都圍過來,雖然他們嘴上沒有說什麽,但是看向楚辭的眼色已經很明顯了。
他們都在怨楚辭導致的這一場水災。
楚辭還沒來得及回話,何縣令就連忙站出來替楚辭解釋說道。
“大家誤會了,這一次楚知府並不是故意的,她是為了重新修繕一下三峽大壩,穩固三峽大壩,所以才會導致我們下遊有水災的,這其中是有一定的誤會。”
雖然說何縣令也知道這件事情的發生,讓他十分的發愁。
但是他也知道楚辭當時確實是給他送信,隻不過是不知出現什麽意外,所以導致他才沒有收到這封信的。
並且楚辭官職可是遠在他之上。
楚辭身為正四品的知府,又豈是他一個從七品的縣令可以使絆子的。
所以現在麵對楚辭被這麽多百姓指責的場景,他隻能站出來替楚辭說話。
那些百姓曾經的唯唯諾諾,現如今已經全被悲傷和憤怒給掩蓋。
隻見其中一個百姓紅著眼睛對楚辭說道。
“楚大人,不知你好端端的為什麽要炸毀那三峽大壩?明明三峽大壩就是為了阻擋南邊的江水流入我們北方的,現如今它明明好端端的,為什麽您要這麽做?”
周圍的百姓也都紛紛附和說道。
“是啊,那三峽大壩再怎麽修建,也不至於重新炸毀了重新修吧。”
“之前它都好好的沒有出事,為什麽楚知府越修問題越大呢?”
“要是楚知府不修的話,我們現如今還不會遭遇這種水災。”
“況且楚知府您修建三峽大壩為什麽沒有和我們說?如果可以提前和我們說的話,我們哪怕是拖家帶口也一定離開這個地方,絕對不會打擾楚大人您的計劃。”
“是啊,如果提前知道的話,我們一定連房子都不要趕緊拖家帶口的離開這裏,可是現在我們不僅房子沒了,就連我的孩子都淹死在這場水災當中。”
楚辭一個人現如今被萬夫所指。
這些百姓你一句我一句的,紛紛指責楚辭沒有提前和他們說這件事情,導致他們發生無所謂的傷亡。
楚辭一開始還想向他們解釋一下,這個三峽大壩不能再拖了。
如果再拖的話,它就會徹底被江水衝毀,到時候受影響的就不是他們這一個小小的黎城縣,而是大半個北方。
況且這一次之所以要重新修繕三峽大壩,也是因為當初三峽大壩的建造偷工減料,所以才會導致現如今的問題。
但是楚辭知道,現如今這些百姓已經聽不見任何解釋。
他們這一次是實實在在的受到了傷害,楚辭也不想拿這些理由來搪塞他們。
楚辭見此,隻能垂頭對他們低聲的說道。
“各位百姓們,這一次確實是本官的疏忽,本官向大家保證,大家重建家園所需要的銀兩本官一並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