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實在搞不清她為何又發這麽大的火,楊雲緊張地道:“公主非是一般的女子,公主見識非凡,楊雲豈會覺得公主不可理喻……。
天下間的道理,本就千頭萬緒,沒有誰是絕對的正確絕對的錯誤……,公主說的對,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我是阿雲,遭遇這樣一連串的變故,我會怎樣做,是我真的想犯罪嗎,非也,而是現實一步一步的緊逼,逼到沒有退路。或許阿雲拿起刀的那一刻,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她拿的是刀……。
公主說的對,這世間的法隻能懲惡揚善,但這世上的人,人生遭遇千姿百態、千奇百怪,法隻是一個評判公理的大體框架,它化解不了這世間人們的恩怨情仇……。
這世間的正邪善惡,深究起來,人們常標榜的善,也並不一定就是真的善,惡也並不一定真的是惡,正也並不一定的真的正,邪也並不一定真的就是邪。
有滿口仁義道德的謙謙君子,背地裏卻道貌岸然,心狠腹黑,一肚子壞水……;有惡貫滿盈的盜賊,表麵上打家劫舍、殺戮橫行,背地裏救窮扶寡,劫富濟貧,廣播仁義……。”
金琦兒聽她說得這些,這秀才年紀輕輕,卻仿佛活了上百年的睿智老者一樣,總能看透世上的一切,三言兩語就能讓人醍醐灌醒,這一點倒真令人欽佩。
她剛才故意發火,也隻不過明白自己剛才所說的,也隻有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放在這種臣以君綱、妻以夫綱的社會,這種話實則大逆不道。
眼前這熟讀孔孟之道的秀才,他雖明理,但終究還是個男人,又哪能真正明白女人的苦楚與無奈,故自己據理力爭。
剛才說到激動處,自己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便也不自主地握緊了拳頭。眼前這位書生見自己握緊了拳頭,忙一番搖唇鼓舌,這一次倒是說在了自己的心坎上,不過怕他怕是迫於自己的淫威,這一番話未必是真心而發。
故而自己突地又是大變臉,問問在他眼裏,自己是不是極不可理喻。這位秀才話鋒倒轉得快,三言兩語,由阿雲之案說到了世上的正邪善惡來,這一番見解,確實令人真心佩服。
聽得這一番評論,金琦兒臉色舒展了很多,也和顏悅色起來:“秀才公,果然見識卓著,這一番說教,小女子受教了……。”
她很少以小女子自稱,平時與人交往,多以自己的名字或者本公主、本宮相稱,此刻竟以小女子相稱,講著講著,她自己竟然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楊雲見她突地展顏歡笑,一路之上都很少見她笑,這一笑竟然分外明媚動人,那種公主高冷的風範和平時凶橫蠻霸的氣質一下子就一掃而過,竟像個鄰家小女孩。
女人實在是個讓人不可琢磨的生物,這種喜怒無常變化得也太快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她既然能展顏歡笑,那就說明之前的怒氣退卻。楊雲又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地道:“
公主,想這阿雲的遭遇令人心痛,這吳先生是阿雲的兒子,想必人生之路也是極其坎坷,這吳先生是怎樣在無比艱難的生存環境中學得一身本事,博古通今,學富五車的,而後北上金國,為你父皇出謀劃策,公主可知……?
那種無師自通、天才之說什麽的,嗬嗬,就不必說了,說了楊雲也不相信。
楊雲隻知道生在這個時代,生在在貧賤之家中,人人都為謀生混口飯吃整日勞作艱辛。
能讀書識字對於一個貧賤家庭的孩子來說就已是萬分奢侈,何況能學富五車,博古通今。
這個跟一個人固有的才華天賦密不可分,但在天賦之前,也不知道要讀多少萬卷書。
普通窮人之家吃飯溫飽生存尚且都成問題,又怎麽可能讀得起這麽多書……。
別的不說,就拿楊某自身來說,楊某身為一介秀才,隻讀四書五經,在未考中秀才之前,每年都要奔讀於私塾,每年給與私塾先生的報酬就是家中一筆不小的開銷。
除此之外還要買書,還有平時的交友應酬、遊學、考試之資,楊某幸有家父販藥賣藥鼎力支持,這才勉勉強強讀得幾本書……。
想那吳先生如此大才,學貫古今,曆代典故秘聞,他信手就能拈來,可想而知他不知要讀了多少書……。
而根據他的身世,他家中非是殷實人家,落魄如斯,這吳先生又是如何讀得起這麽多書的……?”
“嘿,你這秀才,平時聰明絕頂,怎麽這會卻又犯起糊塗來,你忘了荊國公王安石了嗎……?
阿雲之案,本是荊國公王安石不畏世俗,為阿雲網開一麵,力判阿雲從輕發落。
我聽說阿雲後來嫁了一位姓吳的人家,那戶人家雖是窮苦人家,不過與阿雲倒也般配,婚後第二年,阿雲就為吳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就是現在的吳先生。
可是沒過一年,吳父卻因為一次意外的事故,上山砍柴,一不小心踩落石塊,跌入懸崖,吳先生自一歲開始變成了沒了父親的孤兒。
吳父去世後,阿雲的日子從此過得越發艱難,過了幾年,阿雲的日子實在無法為繼。阿雲想起荊國公的再造之恩,別無它法,便再去造訪荊國公府。
阿雲去了荊國公府,荊國公府的管家感歎阿雲的日子之艱,便收留了阿雲為國公府的傭人。自此,吳先生也便有了時常進入荊國公府的機會,荊國公瞧吳先生聰明伶俐,從此便以義子的身份悉心培養。
荊國公王安石是何等人物,有他的悉心培養,吳先生能不有才……?吳先生可是荊國公王安石荊公學派的真正的傳人,他的學問與現下宋國宰相蔡京有得一比……。
我曾聽父皇說,世事變遷,當年大宋朝荊公新法被廢後,荊公鬱鬱而逝。司馬光任宰相後,廢黜新法,打擊變法派人士,荊公學派學子首遭其殃,吳先生自然也就被牽連……。
天下間的道理,本就千頭萬緒,沒有誰是絕對的正確絕對的錯誤……,公主說的對,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我是阿雲,遭遇這樣一連串的變故,我會怎樣做,是我真的想犯罪嗎,非也,而是現實一步一步的緊逼,逼到沒有退路。或許阿雲拿起刀的那一刻,可能連她自己都沒意識到她拿的是刀……。
公主說的對,這世間的法隻能懲惡揚善,但這世上的人,人生遭遇千姿百態、千奇百怪,法隻是一個評判公理的大體框架,它化解不了這世間人們的恩怨情仇……。
這世間的正邪善惡,深究起來,人們常標榜的善,也並不一定就是真的善,惡也並不一定真的是惡,正也並不一定的真的正,邪也並不一定真的就是邪。
有滿口仁義道德的謙謙君子,背地裏卻道貌岸然,心狠腹黑,一肚子壞水……;有惡貫滿盈的盜賊,表麵上打家劫舍、殺戮橫行,背地裏救窮扶寡,劫富濟貧,廣播仁義……。”
金琦兒聽她說得這些,這秀才年紀輕輕,卻仿佛活了上百年的睿智老者一樣,總能看透世上的一切,三言兩語就能讓人醍醐灌醒,這一點倒真令人欽佩。
她剛才故意發火,也隻不過明白自己剛才所說的,也隻有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放在這種臣以君綱、妻以夫綱的社會,這種話實則大逆不道。
眼前這熟讀孔孟之道的秀才,他雖明理,但終究還是個男人,又哪能真正明白女人的苦楚與無奈,故自己據理力爭。
剛才說到激動處,自己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便也不自主地握緊了拳頭。眼前這位書生見自己握緊了拳頭,忙一番搖唇鼓舌,這一次倒是說在了自己的心坎上,不過怕他怕是迫於自己的淫威,這一番話未必是真心而發。
故而自己突地又是大變臉,問問在他眼裏,自己是不是極不可理喻。這位秀才話鋒倒轉得快,三言兩語,由阿雲之案說到了世上的正邪善惡來,這一番見解,確實令人真心佩服。
聽得這一番評論,金琦兒臉色舒展了很多,也和顏悅色起來:“秀才公,果然見識卓著,這一番說教,小女子受教了……。”
她很少以小女子自稱,平時與人交往,多以自己的名字或者本公主、本宮相稱,此刻竟以小女子相稱,講著講著,她自己竟然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楊雲見她突地展顏歡笑,一路之上都很少見她笑,這一笑竟然分外明媚動人,那種公主高冷的風範和平時凶橫蠻霸的氣質一下子就一掃而過,竟像個鄰家小女孩。
女人實在是個讓人不可琢磨的生物,這種喜怒無常變化得也太快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她既然能展顏歡笑,那就說明之前的怒氣退卻。楊雲又是不達目的不罷休地道:“
公主,想這阿雲的遭遇令人心痛,這吳先生是阿雲的兒子,想必人生之路也是極其坎坷,這吳先生是怎樣在無比艱難的生存環境中學得一身本事,博古通今,學富五車的,而後北上金國,為你父皇出謀劃策,公主可知……?
那種無師自通、天才之說什麽的,嗬嗬,就不必說了,說了楊雲也不相信。
楊雲隻知道生在這個時代,生在在貧賤之家中,人人都為謀生混口飯吃整日勞作艱辛。
能讀書識字對於一個貧賤家庭的孩子來說就已是萬分奢侈,何況能學富五車,博古通今。
這個跟一個人固有的才華天賦密不可分,但在天賦之前,也不知道要讀多少萬卷書。
普通窮人之家吃飯溫飽生存尚且都成問題,又怎麽可能讀得起這麽多書……。
別的不說,就拿楊某自身來說,楊某身為一介秀才,隻讀四書五經,在未考中秀才之前,每年都要奔讀於私塾,每年給與私塾先生的報酬就是家中一筆不小的開銷。
除此之外還要買書,還有平時的交友應酬、遊學、考試之資,楊某幸有家父販藥賣藥鼎力支持,這才勉勉強強讀得幾本書……。
想那吳先生如此大才,學貫古今,曆代典故秘聞,他信手就能拈來,可想而知他不知要讀了多少書……。
而根據他的身世,他家中非是殷實人家,落魄如斯,這吳先生又是如何讀得起這麽多書的……?”
“嘿,你這秀才,平時聰明絕頂,怎麽這會卻又犯起糊塗來,你忘了荊國公王安石了嗎……?
阿雲之案,本是荊國公王安石不畏世俗,為阿雲網開一麵,力判阿雲從輕發落。
我聽說阿雲後來嫁了一位姓吳的人家,那戶人家雖是窮苦人家,不過與阿雲倒也般配,婚後第二年,阿雲就為吳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就是現在的吳先生。
可是沒過一年,吳父卻因為一次意外的事故,上山砍柴,一不小心踩落石塊,跌入懸崖,吳先生自一歲開始變成了沒了父親的孤兒。
吳父去世後,阿雲的日子從此過得越發艱難,過了幾年,阿雲的日子實在無法為繼。阿雲想起荊國公的再造之恩,別無它法,便再去造訪荊國公府。
阿雲去了荊國公府,荊國公府的管家感歎阿雲的日子之艱,便收留了阿雲為國公府的傭人。自此,吳先生也便有了時常進入荊國公府的機會,荊國公瞧吳先生聰明伶俐,從此便以義子的身份悉心培養。
荊國公王安石是何等人物,有他的悉心培養,吳先生能不有才……?吳先生可是荊國公王安石荊公學派的真正的傳人,他的學問與現下宋國宰相蔡京有得一比……。
我曾聽父皇說,世事變遷,當年大宋朝荊公新法被廢後,荊公鬱鬱而逝。司馬光任宰相後,廢黜新法,打擊變法派人士,荊公學派學子首遭其殃,吳先生自然也就被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