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完顏阿骨打皇帝駕崩,宋金兩國未來格局將會如何,我朝當先未雨綢繆些什麽,這等重大的事情,在下認為還是有必要也聽一聽靖雲公主的一些高見。


    去終南山雖千裏迢迢,需跋山涉水,但此一去還是值得的。


    況且此一去還有另外一處好處,允卿兄從宮中去終南山,明麵上是奉了皇上聖旨去尋找欽天監賴文俊以及林靈素道人再回宮,其實背後皇上還私下了另一道秘旨。


    傳言終南山中,有五代十國時前朝皇帝留下的大量兵器與財寶,能尋找到這些兵器與財寶的具體下落,補充我朝國庫與軍備,可謂是雪中送炭。


    允卿兄奉皇上秘命去終南山尋寶。


    在下此一去,如見到允卿兄,允卿兄真尋到了兵器,眼下這關鍵時刻,宋金兩國隨時可能發生讓人意想不到之事,通知允卿兄將兵器及時運送至需要兵器的邊境軍營,早早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此也有必要……。


    可不能等到大臣們公議了該如何如何,到時再布置邊防之事,怕是為時已晚。 ”


    楊雲聽到這裏,豁然動情,未雨綢繆,提早布置,值得給劉琦十萬個讚。靖雲公主、允卿,這些都是什麽人?


    恨隻恨自己前世的時候,對靖康之恥這一段曆史知道的太少了,從未在任何一篇曆史資料上或者任何一段影視資料上看過或聽過關於北宋末南宋初的時候,有靖雲公主和允卿這樣的知名人物。


    就憑自己前世對靖康之恥這一段記憶,劉琦主動防患於未然是沒錯的。楊雲若有一思,雙眉一軒道:“劉兄高瞻遠矚,想的周到,主動防患於未然,令人欽佩。


    楊某孤陋寡聞,實不知我朝還有靖雲公主這樣的人物,令人可敬,如此一說,國家大政,生死安危存亡要事,不可不察,不可無明白之人,終南山之行,倒是萬分必要。


    ……


    劉兄所說的允卿兄,莫非就是侯爺剛才說的王多智劉明理中的王多智嗎?


    楊某山野才識淺薄之人,寡陋孤聞,今能見到劉兄這樣的高才,楊某看劉兄不僅僅明理,而且見識才智德行皆是一流。


    看劉兄被時人冠以明理王兄冠以多智,不知那王將軍又是何種風采,想必也著實令人欽佩……。”


    這位王允卿是武狀元出身,非但武藝高強,卻偏偏像個文人,好讀書,讀書成癡,讀到入迷處,能三十日一日不外出隻閉門屋中讀書。


    這人不常習武,武藝卻偏偏高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釋儒道三教典籍這人無一不精,別人讀道德經都是從開頭讀到尾,這人卻是能從尾處開始,能倒背如流。。。


    相比於自己中規中矩,這位自己最好的朋友可謂是瘋人一個,或許也正因為他迥然於眾人的品行與性格,靖雲公主這才垂青鍾情於他。


    奈何造化無情緣份弄人,飛花有飛花的去處流水要有流水的歸宿,兩人地位之懸殊,皇家婚禮絕非兩人互生情愫就可得到眾人的認同,攜手走進婚姻殿堂,這一段孽緣真讓人哀婉唏噓。


    一念至此,劉琦昂然道:“楊兄過謙了,楊兄雖出身山野,但大澤龍蛇,草屋藏佳麗,深山育俊鳥,兄弟談吐高雅,見識不凡,學行深厚,劉某受益匪淺。


    不錯,允卿兄正是王多智劉明理中的王多智,在下被時人冠以明理,隻不過是徒有其表浪得虛名,我這位允卿兄多智才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他日終南山之事了結,待我與允卿兄再回到汴京,到時楊兄依然在汴京,我到時定引見允卿兄也與楊兄認識認識。


    到時讓小侯爺也回汴京,我們四人到時義結金蘭,共結義為兄弟,也算是人生一大樂事……。”


    ……


    山風習習,遠處隻聽一聲馬嘶聲,張將成派下屬回軍營挑來的戰馬也終於要到了……。


    ………………………………………………………………


    “嘖,嘖,嘖……,這便是汴京嗎,楊大哥,這可比我們大金國的上京繁華多了,哇,這麽多賣東西的……。”


    隻聽一個姑娘的聲音發出由衷的讚歎道,不是金琦兒又是誰……。自己這也是第一次來到汴京,汴京可以說是這時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都市。


    關於對這個城市的記憶,隻能從前世網絡上了解到的《清明上河圖》中尋找些蛛絲馬跡。


    記得前世的時候看過劉德華林誌玲主演的電影《富春山居圖》,自從看過那場電影後,對中國古畫產生了興趣。


    以前上大學也選修過書畫藝術鑒賞選修課,上課時囫圇吞棗粗枝大葉地聽過老師講過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那時隻是大略的了解。


    直到看過電影富春山居圖後,自己又度娘了很多中國古畫知識。


    繪畫大家中,唐時吳道子,元時黃公望,宋時張擇端都是畫中大家中的大家。無法考證這個時代的張擇端畫了多少畫,但是留給後世的卻是寥寥無幾,最為出名的便是《清明下河圖》。


    大宋汴京的繁華,從《清明上河圖》中便能略窺一二。


    楊雲從腦海中極力搜索著前世在網上查找清明上河圖資料時,後人們描述的汴京城。如今穿越到這個世界,親身感受著目前這個時代最大的大城市,終究還是跟後世人們的描述有很大區別。


    這個時代的建築多采用磚木結構,跟後世鋼筋水泥混凝土的高樓大廈終究還是有很大區別,但看起來比後世更讓人賞心悅目。


    首次來京,汴京城很大,街上商鋪琳琅滿目,房屋到處都是。原本來汴京之前,早有範老夫子與劉琦都告訴過自己關於馬植馬大人的府邸位於何處。


    為盡快能見到馬植大人,楊雲與金琦兒一來汴京,根本無心欣賞汴京的繁華,就馬不停蹄地去趕往馬植大人府邸,但是知道地址,等真正找起來卻非是件容易事。


    這個時代畢竟不像後世有高德導航那樣精確的導航軟件,知道了具體地址,隻要搜索定位按照導航按圖索驥即可。


    可是現在卻不是。順著之前範老夫子和劉琦告訴過的地址,楊雲與金琦兒快馬加鞭到朱紫坊的光祿大夫府。。


    楊雲與金琦兒頓時傻了眼,這哪裏有什麽府邸,隻見是一處殘垣斷壁,牆體烏漆八黑的危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