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鐵鞋,兜兜轉轉,哪怕是想盡一切辦法欲麵見徽宗天子,其實都不如這條辦法實在。聰明,李師師也。


    楊雲一萬分感激道:“師師小姐的指點,楊某銘記於心,此事拖不得,待楊某即刻動身,去牟駝岡尋得馬大人後,它日有緣,再來這怡雲樓向小姐道謝。


    楊某愚鈍,在陽穀縣時,就曾聽範縣爺講過,馬植大人在燕雲之地時,曾為馬販,販馬為生,來這汴京後,急火攻心一心想著尋馬大人,又念著他是朝廷重臣高官應該整日忙著政事,卻忘記了這最重要的一條,馬植大人酷愛馬,應該多去屯養馬的地方去碰碰運氣,結果兜兜轉轉耗費了如此長時間……。”


    “公子客氣了,相逢便是一種緣分,道謝的話就不必說了。公子初來汴京,對汴京人生地不熟,又一心想著急尋馬大人,被事情牽著走,倒也無可厚非,不必自責,公子精誠愛國之心,令師師生敬……。”


    ………………


    “楊大哥,這馬市茫茫,倘若馬大人真混跡於這馬市之中,我們又從未見過他,也不知道他長什麽樣,怕是就算迎麵撞上,也會擦肩而過呀……!”


    正是金琦兒嬌喘籲籲的聲音,且說兩人出了怡雲樓,便風馳電掣地般回到原來的住處,退了房,騎了快馬,順著李師師的指點,便快馬急奔到牟駝岡。


    一路上,楊雲一邊快馬急奔,一邊腦海中極力搜索著眸駝岡這三個字,通過盡量回憶腦海中還殘存的些許的前世記憶,楊雲想起來了……。


    好像在靖康之變金軍圍攻汴京時,李綱汴京保衛戰,號召軍民堅守汴京城,上下同心,共同抗金,後世史書上有提過汴京郊外牟駝岡這個地方。


    當時金人精騎鐵浮屠千裏突襲,大軍來如閃電,太常少卿李綱力勸欽宗皇帝留京與軍臣百姓共抗金,皇帝雖然最終留京了,不過仍然還是猶猶豫豫。


    後來金軍迅速占領了牟駝岡,欽宗皇帝頓時害怕起來,隻覺汴京是守不住了,又想著南逃起來。


    穿越到這個時代,現今的大宋富饒四海,是天下最富饒繁華之國,汴京是天子帝都,帝國之心髒,更是世上繁華中的最繁華,好端端的國家要不了多久,頃刻間政亡國滅……。


    亡國之兆,要不是自己穿越而來,以一個後世人的知識儲備知道了世事後來的變化,目前還真看不出來大宋國祚將傾、神州陸沉……。


    目下這汴京西北郊的牟駝岡,其實從大宋建國之初至真宗年間,便是汴京有名的大貿易市場了,在這裏什麽都可以交易的到。


    至於這裏是如何成為如今大宋的屯馬養馬之地,說來話長,五代十國後唐兒皇帝石敬唐割幽雲十六州於胡人契丹,自此漢人便少了養馬良地。


    直到時間已過了百年,大宋立國數載,富饒四海,什麽都不缺,卻由於沒有幽雲十六州,仍極缺良馬。


    真宗景德年間,大宋與遼大打一仗後,後來訂立檀淵之盟,兩國馬放南山不再兵戈相爭,互開貿易,國家罷戰,人民謀生,自此有越來越多的燕雲漢人和遼契丹胡人攜良馬來汴京換大宋的糧食布匹瓷器。


    而兩國商人互貿之地首選當然是牟駝岡了。大宋富裕,達官貴人、士子皆愛騎馬旅遊,馬匹需求量極大,加之大宋軍中每年也需大批良馬,此是市場大頭,軍隊不自行購買,但會委托汴京大商代購。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匹貿易竟占牟駝岡總貿易的十之七八。


    如此以來,牟駝岡漸漸的成了隻交易馬匹的馬事之地。


    及至當今天子,朝廷與金人訂立海上之盟,兩國共同伐遼,考慮著備戰,樞密院、兵部連同戶部將牟駝岡馬事之地劃為專由兵部兵馬司管轄。


    兵馬司再委任汴京皇親大商直營,馬匹主供軍營,不再允許市場其它小商小販自由交易。


    說白了,就是由先前的民營變更為國營壟斷經營,而且馬匹大部分隻供給於軍隊。


    馬匹隻供軍中,民間供給量一下子驟降,一時間,民間馬貴可比汴京房產,一匹馬可換汴京一所房子,致使民怨沸騰,朝廷又迫於民怨,隻好又在牟駝岡又設了一馬匹交易市場,允許民間交易,隻是規模較之往常小了兩三倍。


    可以說牟駝岡關乎著大宋馬政的興衰,馬植大人原本就是馬販,酷愛良馬,深攜馬政之道,想必汴京大火朱紫坊被燒後,索性搬到這牟駝岡一帶居住,與馬為鄰,混跡於馬市之中,倒也說得過去。


    ………………


    “這個麽,妹子倒不必擔心,我離開陽穀時,範縣爺曾贈送了我一幅畫,畫中畫了他與馬大人昔年渡海赴金的事,馬大人的樣貌輪廓,我皆已熟記於心了,就算如今再怎麽變,大體樣子應該還是差不多的。


    隻是妹子你,在陽穀時,你已知曉了馬植大人其實就是你的生父,血濃於水,馬大人是你的親生父親,妹子怎麽現在還以馬植大人直呼,不稱呼他為父親大人……?”


    在陽穀時,陰差陽錯,自己的愛妻韓三娘因救自己,被金琦兒打落下馬,繼而被金人所抓,自己為妻報仇,又抓了這妹子。


    後來大牢審訊,她身上掉出玉佩,範縣爺慧眼識珠。


    大家這才曉得,眼前這位凶霸霸的金國姑娘,其實是馬植大人的骨肉。


    世事變化,讓人唏噓。想陽穀遭金兵圍城,範大人先命自己去大名府報信,而後再與金琦兒一同來汴京,其用意雖說是為了國事,其實讓自己帶著金琪兒與馬植大人父女相認骨肉相聚,也未免不是一個重要原因。


    否則,千裏迢迢來這汴京幹什麽?


    一路上,二人經曆了諸多事情,由先前的互不順眼不共戴天的仇人變成了現在相扶相助的結義兄妹,不管怎麽樣,丁是丁卯是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未來的未來才最重要。


    所以,現在還是十分希望這個妹妹能夠相認她的生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