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這人瞧了一眼這老者,不解道:“老人家何事?我與老人家素不相識,我等來這牟駝岡相馬,聽聞此地是大宋馬匹交易的中心,天下良馬皆集於在此,一時好奇來此一觀,並不購馬。
老人家讓我等暫留片刻,莫非是有良馬讓我等購買?老人家找錯買主了……。”
隻見這老者遲疑了一下,心中似是斟酌了一下道:“官人誤會了,小老兒讓官人暫留片刻,並非是向官人推銷良馬……。”
這人聽說不是推銷良馬,更不知這老頭兒讓他暫留片刻是何意,又開口問道:“老人家既然不是向我等推銷良馬,那是何意……?”
老頭清了下嗓子,如實道:“咳,小老兒就實話實說吧,官人剛才帶著眾人在馬市裏閑逛,小老兒看官人的相貌,跟我家老爺珍藏的一幅畫中人物頗為神似,世上竟有這樣神奇的事,故此想讓官人暫留片刻,待我家老爺回來,想讓老爺也來睹一睹官人的相貌……。”
這人聽這老頭說自己與人家主人珍藏的畫中人物神似,頓時生出一絲警覺,道:“喔……,竟有這種事情,老人家主人姓甚名誰,該不會你家主人珍藏的畫,那畫中人物照我的樣子來畫……?”
這老頭兒頓時搖起頭來:“實不相瞞官人,我家老爺是朝廷正二品高官,官居光祿大夫,姓馬單名一個植,當今天子賜國姓趙,名趙良嗣,人稱大宋小蘇秦是也。
老爺珍藏的畫,乃是當今聖上所賜,我家老爺將寶墨置於書房上方,常行重禮叩拜,斷不會是官人。
官人隻是與畫中人物太神似了,官人非是我大宋人氏,我家老爺畫中的人物著漢裝,是我漢族人氏呢……。
這不,世上竟有這樣的事情,非是一個地方的人,容貌卻極為神似,所以小老頭兒這才鬥膽請官人暫留片刻,待我家老爺回來,也睹一睹官人的容貌,免得讓老爺誤以為小老兒白日說謊……。”
“馬植……?!”楊雲聽到這裏,忍不住正要開口,那中間人卻是已經開口了:“馬植?!老人家的主人是馬植……?哈哈,就是那個曾經數次渡海赴金與我大金國簽訂海上之盟的馬植麽?
昔日我在金國時曾見過他,隻是我是金國區區小人物而已,我國先帝在時,他與先帝議事,我識得他,馬大人並不識得我……。
若真是他,那就不必在此暫留片刻相見了,我乃是此次奉大金國皇帝之命出使大宋國使團的副使,後日大宋大皇帝召我等朝廷上覲見,到時馬大人一定也會在的,到時再見不遲……。”
這人主見極強、說一不二,一言已罷,隻片刻間就與一眾屬人遠走起來,隻留下這老者站在原地仍有些可惜與不舍……。
管他像什麽人,先不管!光祿大夫馬植,馬植,馬植……??!!!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感謝上天恩賜,這下柳暗花明,終於聞聽到馬植大人的一些訊息了。
楊雲生怕耽誤一秒就會錯過機會,於是再也忍不住,迫不及待地道:“學生楊雲,陽穀縣秀才,現為陽穀縣文書師爺,受範縣爺重托,有緊急要事,特來汴京求見馬植大人,老人家是馬大人府上什麽人,楊某這廂有禮了!”
楊雲說著便施了重重一禮。
想留的人留不住,突然間卻是冒出一個主動搭訕的什麽年輕秀才師爺來……。
這老者先是有些意外,不過看楊雲鄭重其事地行大禮,這後生有君子風範,講話倒不會妄談……。
陽穀縣文書師爺,受範縣爺重托?
陽穀縣縣爺,那不是老爺的結義大哥八拜之交範用實老夫子嗎……?隻片刻之間,楊雲自報家門,這老者聽楊雲是從陽穀而來,受陽穀縣縣令重托,這老者臉色頓時也莊重了起來:“
小哥是陽穀縣而來麽,小小年齡便是範大人的師爺麽?範大人近來可好……?既是範大人的下屬,小哥就不必客氣,行此重禮……。
小老兒是老爺的貼身仆人,範縣爺是老爺的結義大哥,小哥千裏而來汴京,老爺待會能聽到範縣爺的消息,指不定有多高興。
老爺今日去宮裏麵聖,這會也該回來了……,小哥,請,這會我就帶小哥見我家老爺去……。”
來汴京後,先是去朱紫坊,後來又去惲王府,又去麗春樓,可以說自從來了汴京尋馬植大人,一波幾折,從來就沒順利過,沒想到一來這牟駝岡,便迅速碰到了馬植大人的貼身仆從,真的是苦盡甘來,幸福一下子就敲門了!
……………………………………………………………………………………
…………
對於這位馬植大人與範老夫子之間的事,楊雲昔日在陽穀縣就聽縣爺講過。這兩人昔日是親密戰友,共同渡海赴金,也是八拜之交的好兄弟,自己是範縣爺的親信,待會見了馬植大人,倒也不會怎麽著。
隻是這金琦兒,看她一路上似乎始終不打算相認這個親生父親,兩人待會一見麵,不知這金琪兒一不小心忍不住心中怨氣,會不會鬧出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書房的燈亮了,老爺已經回來了……!”
且說楊雲、金琦兒隨著老仆從穿街走巷,走了約莫三盞茶的功夫,最終來到了一處像是普通人家民宅的宅門前。
折騰了一大天,這時天色也已經暗淡了下來。
“雲老,馬大人好歹也是堂堂朝廷正二品的高官,府邸怎麽如此簡陋,這分明就是一般普通百姓家的民宅嘛!”
這一路上穿街走巷,邊走邊聊,楊雲已經知道了這位老仆從姓雲,他跟馬植大人一樣,也是幽雲之地的漢人,馬大人還未入宋是小馬販時,兩家是鄰居,這人是看著馬植大人長大的,是老相識。
這位老仆從自小家貧,一輩子未娶媳婦,如今已六十五已逾,仍是老光棍。他未來這汴京之前,原來是給幽州的遼人地主打長工。
後來那家人舉家搬到了遼都中京大定府,這人不願意去大定府,聽說馬植大人成了宋國的高官,便南下來投靠了馬植大人,從此成了馬植大人的貼身仆從兼管家。
老人家讓我等暫留片刻,莫非是有良馬讓我等購買?老人家找錯買主了……。”
隻見這老者遲疑了一下,心中似是斟酌了一下道:“官人誤會了,小老兒讓官人暫留片刻,並非是向官人推銷良馬……。”
這人聽說不是推銷良馬,更不知這老頭兒讓他暫留片刻是何意,又開口問道:“老人家既然不是向我等推銷良馬,那是何意……?”
老頭清了下嗓子,如實道:“咳,小老兒就實話實說吧,官人剛才帶著眾人在馬市裏閑逛,小老兒看官人的相貌,跟我家老爺珍藏的一幅畫中人物頗為神似,世上竟有這樣神奇的事,故此想讓官人暫留片刻,待我家老爺回來,想讓老爺也來睹一睹官人的相貌……。”
這人聽這老頭說自己與人家主人珍藏的畫中人物神似,頓時生出一絲警覺,道:“喔……,竟有這種事情,老人家主人姓甚名誰,該不會你家主人珍藏的畫,那畫中人物照我的樣子來畫……?”
這老頭兒頓時搖起頭來:“實不相瞞官人,我家老爺是朝廷正二品高官,官居光祿大夫,姓馬單名一個植,當今天子賜國姓趙,名趙良嗣,人稱大宋小蘇秦是也。
老爺珍藏的畫,乃是當今聖上所賜,我家老爺將寶墨置於書房上方,常行重禮叩拜,斷不會是官人。
官人隻是與畫中人物太神似了,官人非是我大宋人氏,我家老爺畫中的人物著漢裝,是我漢族人氏呢……。
這不,世上竟有這樣的事情,非是一個地方的人,容貌卻極為神似,所以小老頭兒這才鬥膽請官人暫留片刻,待我家老爺回來,也睹一睹官人的容貌,免得讓老爺誤以為小老兒白日說謊……。”
“馬植……?!”楊雲聽到這裏,忍不住正要開口,那中間人卻是已經開口了:“馬植?!老人家的主人是馬植……?哈哈,就是那個曾經數次渡海赴金與我大金國簽訂海上之盟的馬植麽?
昔日我在金國時曾見過他,隻是我是金國區區小人物而已,我國先帝在時,他與先帝議事,我識得他,馬大人並不識得我……。
若真是他,那就不必在此暫留片刻相見了,我乃是此次奉大金國皇帝之命出使大宋國使團的副使,後日大宋大皇帝召我等朝廷上覲見,到時馬大人一定也會在的,到時再見不遲……。”
這人主見極強、說一不二,一言已罷,隻片刻間就與一眾屬人遠走起來,隻留下這老者站在原地仍有些可惜與不舍……。
管他像什麽人,先不管!光祿大夫馬植,馬植,馬植……??!!!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感謝上天恩賜,這下柳暗花明,終於聞聽到馬植大人的一些訊息了。
楊雲生怕耽誤一秒就會錯過機會,於是再也忍不住,迫不及待地道:“學生楊雲,陽穀縣秀才,現為陽穀縣文書師爺,受範縣爺重托,有緊急要事,特來汴京求見馬植大人,老人家是馬大人府上什麽人,楊某這廂有禮了!”
楊雲說著便施了重重一禮。
想留的人留不住,突然間卻是冒出一個主動搭訕的什麽年輕秀才師爺來……。
這老者先是有些意外,不過看楊雲鄭重其事地行大禮,這後生有君子風範,講話倒不會妄談……。
陽穀縣文書師爺,受範縣爺重托?
陽穀縣縣爺,那不是老爺的結義大哥八拜之交範用實老夫子嗎……?隻片刻之間,楊雲自報家門,這老者聽楊雲是從陽穀而來,受陽穀縣縣令重托,這老者臉色頓時也莊重了起來:“
小哥是陽穀縣而來麽,小小年齡便是範大人的師爺麽?範大人近來可好……?既是範大人的下屬,小哥就不必客氣,行此重禮……。
小老兒是老爺的貼身仆人,範縣爺是老爺的結義大哥,小哥千裏而來汴京,老爺待會能聽到範縣爺的消息,指不定有多高興。
老爺今日去宮裏麵聖,這會也該回來了……,小哥,請,這會我就帶小哥見我家老爺去……。”
來汴京後,先是去朱紫坊,後來又去惲王府,又去麗春樓,可以說自從來了汴京尋馬植大人,一波幾折,從來就沒順利過,沒想到一來這牟駝岡,便迅速碰到了馬植大人的貼身仆從,真的是苦盡甘來,幸福一下子就敲門了!
……………………………………………………………………………………
…………
對於這位馬植大人與範老夫子之間的事,楊雲昔日在陽穀縣就聽縣爺講過。這兩人昔日是親密戰友,共同渡海赴金,也是八拜之交的好兄弟,自己是範縣爺的親信,待會見了馬植大人,倒也不會怎麽著。
隻是這金琦兒,看她一路上似乎始終不打算相認這個親生父親,兩人待會一見麵,不知這金琪兒一不小心忍不住心中怨氣,會不會鬧出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書房的燈亮了,老爺已經回來了……!”
且說楊雲、金琦兒隨著老仆從穿街走巷,走了約莫三盞茶的功夫,最終來到了一處像是普通人家民宅的宅門前。
折騰了一大天,這時天色也已經暗淡了下來。
“雲老,馬大人好歹也是堂堂朝廷正二品的高官,府邸怎麽如此簡陋,這分明就是一般普通百姓家的民宅嘛!”
這一路上穿街走巷,邊走邊聊,楊雲已經知道了這位老仆從姓雲,他跟馬植大人一樣,也是幽雲之地的漢人,馬大人還未入宋是小馬販時,兩家是鄰居,這人是看著馬植大人長大的,是老相識。
這位老仆從自小家貧,一輩子未娶媳婦,如今已六十五已逾,仍是老光棍。他未來這汴京之前,原來是給幽州的遼人地主打長工。
後來那家人舉家搬到了遼都中京大定府,這人不願意去大定府,聽說馬植大人成了宋國的高官,便南下來投靠了馬植大人,從此成了馬植大人的貼身仆從兼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