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人家砥礪前進,有著極強的進取心,倒無可厚非,反而還值得讓人欽佩。不過一旦用力過猛,容易走火入魔了,誤入極端。
人性自私,趨炎附勢,天性使然,功成名就顯赫之時,眾人來捧,錦上添花;籍籍無名,失敗落魄,萬眾唾棄,冷眼旁觀,這些都是人身上自私的天性使然,切不可嫉恨。
這劉豫將窮苦不平之情化作對聯,貼於床前,無異於臥薪嚐膽,恐怕早已經將人性陰暗的一麵牢牢記恨於心,化於潛意識當中了,實在不是好事。
我們要記住苦難,但絕不可沉浸在苦難裏,一直怨憤難平。
楊雲隻得道:“楊某一介山野秀才,在鄉下時也聽一些頗有人生閱曆的老人們感懷世事,常說,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貧窮如虎,驚散九親六族。
一個人富貴發達了,猶如幻化成龍一樣,自由自在,馳騁遊盡世間的任何名利場所,一個人貧窮了,猶如山中的老虎,連親戚朋友看見了都害怕,怕這人別打秋風。
一錢憋死英雄漢,美人賣笑千金易。壯士窮途一飯難。呂相未發跡時,居洛陽破窯,洛陽有民諺,窮不過呂蒙正,待呂相三十三歲高中狀元,頓時窮屋生輝,賀者旋踵。
此乃世上人情事態自古皆是如此,曆朝曆代都有這樣的事,窮時遭人唾棄,顯貴時萬人巴結,畢竟世上眼光高遠、慧眼識珠者本就是少數,多少人都是被欲利蒙了雙眼,隻看眼前,哪管將來。
大人與昔日呂蒙正宰相有相同遭遇,好在如今也是魚躍龍門,貴為天子門臣,已是光宗耀祖,名顯四海。依學生看,大人倒不必再在床前貼那呂相昔日一時感懷之聯,隻需偶爾憶苦思甜,珍惜享受好當下每一刻,豈不美哉。”
這位劉豫憤進之心過強,對過去的窮苦遭遇仍岔岔不忘,楊雲實是想好意勸慰這人,人過剛易折,容易自傷,過去的苦大仇深已經過去,人要學會適當的忘記過去,活在當下,放眼未來。
隻見這劉豫卻是神色一凜,正色道:“楊小師爺,此言差矣!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我劉豫好不容易越過龍門,今後更應該不敢忘懷過去,以過去為鏡自勉,今後當更加勤勉勵行,好好做出一番事業來,不枉費盡萬般辛苦跳進龍門……!”
這人功名之心太強了,這真的不是什麽好事,看來他信佛未必信到真處,癡心貪心與嗔心都太重,佛家的與世無爭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半點兒。
楊雲心中哀歎一聲,又道:“大人建功立業之心,令人景仰。
依學生看來,天下之大,磨豆腐的豆腐郎磨好豆腐,讓十裏八鄉的百姓一談到豆腐,就會對他家的豆腐讚不絕口,這對於豆腐郎來說,便是做了一份很好的事業。
跑馬的馬夫,能趕得一手好馬,讓坐馬車的人念念不忘這人一身好馬技,這也是不錯的事業。
大人身為人臣,已經十分顯貴了,立誌要做出一番事業來,不知大人心中的事業是什麽?”
“為人臣者,旦凡幹出一番事業,都渴望要麽遇明主,輔助君王開創盛世,名如周公霍光,將來青史留名,再不濟,做個一方大員,造福一方百姓,這些方能稱為事業,否則即便位列三公,在其位未有建樹,也不過是屍位素餐,官場混子而已,令人不齒。
實不相瞞,劉某心中的事業既非像周公霍公那樣去輔助君王開創所謂的盛世,也不想人雲亦雲地去做一方大員,造福一方百姓。劉某想做一番更大的事業,移風易俗,改變這社會的風氣,讓這世上的人不再眼光粗鄙,唯利是圖。
如楊小師爺所言,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貧窮如虎,驚散九親六族。
劉某想這世上,有人一朝富貴了,萬人也不需要去巴結阿諛奉承於他,有人貧窮如洗,親朋故舊看到他不必像看到惡虎,一看到他就心生忌憚躲的遠遠的,這便是劉豫所要立誌追求的事業,改變這世間的風俗氣貌,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
嗬,移風易俗,改變世風,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好大的口氣!
千百年以來,這世上都是天下嚷嚷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各忙各的,何曾按照過某個人的樣子去運轉?!
要想這世上按照某個理想的樣子去運轉,除非達到孔老夫子的理想世界——大同社會。
但是正如佛家所講的,人身上有貪嗔癡疑慢五毒,人心難以調伏,就連佛祖都曾感歎過。這劉豫好大的誌向!
人有分別心和歧視心,各人各有各人的偏執與想法,這是人性使然,曆朝曆代的人都有的,哪怕是後世社會了,依然也還是。
就算是一個後世人說想把改變社會的風貌作為誌業,想讓世界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也不免會讓人覺得這人要麽過於大誇海口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要麽就是還有些不夠成熟不諧世事,癡人說夢。
想不到這位梟雄腦子中竟然有這般不切實際的狂熱想法,實在令人震驚。
楊雲隻得道:“大人想移風易俗,改變這世上的風俗氣貌,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這是聖人的誌向啊。隻是這世上的人眾心難調,想改變世人之心難如登天。
昔日孔聖人周遊列國,向列國諸侯宣揚儒家仁愛大義,實則便是想改變這世上風貌,以孔聖人之學識與德行再加上七十二賢門徒,最終都丁是丁卯是卯,未能改世間三分。
及至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立新,以皇帝九五至尊之權,想改變社會風貌,倡導人人生而平等,結果國祚不到十五載,便鼎倒器易,身死國滅。
後世皇帝感王莽此人實在新奇,便收藏王莽的頭顱作為寶物,幾經研究。
大人,無論是教化世人的聖人,還是擁有無上權力能撼九鼎的皇帝,都不能改變這世上千百年來的風俗氣貌。大人其誌偉哉,但其行難矣!”
人性自私,趨炎附勢,天性使然,功成名就顯赫之時,眾人來捧,錦上添花;籍籍無名,失敗落魄,萬眾唾棄,冷眼旁觀,這些都是人身上自私的天性使然,切不可嫉恨。
這劉豫將窮苦不平之情化作對聯,貼於床前,無異於臥薪嚐膽,恐怕早已經將人性陰暗的一麵牢牢記恨於心,化於潛意識當中了,實在不是好事。
我們要記住苦難,但絕不可沉浸在苦難裏,一直怨憤難平。
楊雲隻得道:“楊某一介山野秀才,在鄉下時也聽一些頗有人生閱曆的老人們感懷世事,常說,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貧窮如虎,驚散九親六族。
一個人富貴發達了,猶如幻化成龍一樣,自由自在,馳騁遊盡世間的任何名利場所,一個人貧窮了,猶如山中的老虎,連親戚朋友看見了都害怕,怕這人別打秋風。
一錢憋死英雄漢,美人賣笑千金易。壯士窮途一飯難。呂相未發跡時,居洛陽破窯,洛陽有民諺,窮不過呂蒙正,待呂相三十三歲高中狀元,頓時窮屋生輝,賀者旋踵。
此乃世上人情事態自古皆是如此,曆朝曆代都有這樣的事,窮時遭人唾棄,顯貴時萬人巴結,畢竟世上眼光高遠、慧眼識珠者本就是少數,多少人都是被欲利蒙了雙眼,隻看眼前,哪管將來。
大人與昔日呂蒙正宰相有相同遭遇,好在如今也是魚躍龍門,貴為天子門臣,已是光宗耀祖,名顯四海。依學生看,大人倒不必再在床前貼那呂相昔日一時感懷之聯,隻需偶爾憶苦思甜,珍惜享受好當下每一刻,豈不美哉。”
這位劉豫憤進之心過強,對過去的窮苦遭遇仍岔岔不忘,楊雲實是想好意勸慰這人,人過剛易折,容易自傷,過去的苦大仇深已經過去,人要學會適當的忘記過去,活在當下,放眼未來。
隻見這劉豫卻是神色一凜,正色道:“楊小師爺,此言差矣!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我劉豫好不容易越過龍門,今後更應該不敢忘懷過去,以過去為鏡自勉,今後當更加勤勉勵行,好好做出一番事業來,不枉費盡萬般辛苦跳進龍門……!”
這人功名之心太強了,這真的不是什麽好事,看來他信佛未必信到真處,癡心貪心與嗔心都太重,佛家的與世無爭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半點兒。
楊雲心中哀歎一聲,又道:“大人建功立業之心,令人景仰。
依學生看來,天下之大,磨豆腐的豆腐郎磨好豆腐,讓十裏八鄉的百姓一談到豆腐,就會對他家的豆腐讚不絕口,這對於豆腐郎來說,便是做了一份很好的事業。
跑馬的馬夫,能趕得一手好馬,讓坐馬車的人念念不忘這人一身好馬技,這也是不錯的事業。
大人身為人臣,已經十分顯貴了,立誌要做出一番事業來,不知大人心中的事業是什麽?”
“為人臣者,旦凡幹出一番事業,都渴望要麽遇明主,輔助君王開創盛世,名如周公霍光,將來青史留名,再不濟,做個一方大員,造福一方百姓,這些方能稱為事業,否則即便位列三公,在其位未有建樹,也不過是屍位素餐,官場混子而已,令人不齒。
實不相瞞,劉某心中的事業既非像周公霍公那樣去輔助君王開創所謂的盛世,也不想人雲亦雲地去做一方大員,造福一方百姓。劉某想做一番更大的事業,移風易俗,改變這社會的風氣,讓這世上的人不再眼光粗鄙,唯利是圖。
如楊小師爺所言,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貧窮如虎,驚散九親六族。
劉某想這世上,有人一朝富貴了,萬人也不需要去巴結阿諛奉承於他,有人貧窮如洗,親朋故舊看到他不必像看到惡虎,一看到他就心生忌憚躲的遠遠的,這便是劉豫所要立誌追求的事業,改變這世間的風俗氣貌,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
嗬,移風易俗,改變世風,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好大的口氣!
千百年以來,這世上都是天下嚷嚷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各忙各的,何曾按照過某個人的樣子去運轉?!
要想這世上按照某個理想的樣子去運轉,除非達到孔老夫子的理想世界——大同社會。
但是正如佛家所講的,人身上有貪嗔癡疑慢五毒,人心難以調伏,就連佛祖都曾感歎過。這劉豫好大的誌向!
人有分別心和歧視心,各人各有各人的偏執與想法,這是人性使然,曆朝曆代的人都有的,哪怕是後世社會了,依然也還是。
就算是一個後世人說想把改變社會的風貌作為誌業,想讓世界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也不免會讓人覺得這人要麽過於大誇海口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要麽就是還有些不夠成熟不諧世事,癡人說夢。
想不到這位梟雄腦子中竟然有這般不切實際的狂熱想法,實在令人震驚。
楊雲隻得道:“大人想移風易俗,改變這世上的風俗氣貌,讓世界朝著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去運轉,這是聖人的誌向啊。隻是這世上的人眾心難調,想改變世人之心難如登天。
昔日孔聖人周遊列國,向列國諸侯宣揚儒家仁愛大義,實則便是想改變這世上風貌,以孔聖人之學識與德行再加上七十二賢門徒,最終都丁是丁卯是卯,未能改世間三分。
及至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立新,以皇帝九五至尊之權,想改變社會風貌,倡導人人生而平等,結果國祚不到十五載,便鼎倒器易,身死國滅。
後世皇帝感王莽此人實在新奇,便收藏王莽的頭顱作為寶物,幾經研究。
大人,無論是教化世人的聖人,還是擁有無上權力能撼九鼎的皇帝,都不能改變這世上千百年來的風俗氣貌。大人其誌偉哉,但其行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