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靜謐。


    出此話敢稱朕者,不是端坐在那龍椅上的大宋天子徽宗皇帝,還會是誰?


    剛才眾人隻忙著聽金使講所進貢來的兩隻神物是如何如何的了得。


    和質疑兩物的真實性。


    倒忘了剛才金使所言,這神通了得的神鷹是金國新國主親自捕得進獻給大宋皇帝的。


    這麽力大無窮的神鷹,是金國新國主親自捕住,那這金國新國主自身的力量和神勇不得不讓人歎服。莫非金國新繼承的國主是位力大無窮的大力士?


    新國主若僅僅是位匹夫之勇,倒也不足以讓人側目,怕就怕文武雙全,不光武功方麵讓人歎服,文治謀略方麵也可圈可點,那倒要令大宋君臣上下都要好好注意和防範了。


    天子不愧為天子,能高屋建瓴,洞察朝臣不曾關注和忽視之處。如此一問,等於是把焦點從飛禽走獸上轉移到金國剛登基的新國主身上。


    楊雲躲在屏風後麵心下一陣感慨,從這問話和自身擁有的知識素養來看,這徽宗皇帝其實也並非像後世史書上所說的不會做皇帝,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至少這一問,能看出皇帝其實還是頗有頭腦和機警的,並不昏庸和不諧國家間大事。


    這一問,也至少能看得出眼下這徽宗皇帝不是糊塗蛋,也不是輕易就被能言善辯巧媚之人忽悠住,智商與情商並不低。


    隻是實在搞不明白,後來金人圍攻汴京城,徽宗和欽宗皇帝接二連三出錯招和昏招,偌大的大宋王朝幾乎一夜之間國破家滅,讓後人哀婉歎息。


    打蛇打七寸,問話問關鍵,這一問等於是問到了點上。


    與神鷹和白猿相比,滿朝文武其實早就更應該關注和了解剛登基的新國主,這才是正道。


    可惜眾朝臣都忙著聽和爭辯白猿和神鷹的傳奇來曆,滿朝文武愣是硬生生地將隆重的大朝會開跑題了,開成了聽獵奇尋奇爭辯大會。


    所幸皇帝不糊塗,沒被牽著鼻子走。


    皇帝要有皇帝的水平。最能體現皇帝水平的自然便是講話問話的角度,和從講話中透露出的皇威與智慧。


    畢竟領導不同於小卒,是抬頭看天,洞悉時局,定戰略找方向的人,不然便不能稱為領導,雖處其位,也不過是屍位素餐,更何況是一國天子。


    打心眼裏摸著良心來說,楊雲也覺得徽宗皇帝這話講的不差,有水平。


    兩國邦交,也隻有讓金使打心眼裏感覺到大宋天子到底是天下最強盛國皇帝,眼界、格局和謀識均高於自己國主,大國皇帝果真有大國皇帝的風範,既有藏山納海的胸襟,又有洞若觀火見微知著的非凡眼力和洞察力,絕非資質平庸容易被忽悠住的皇帝,而是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這樣金使回去後,才能打心眼裏向自己國主敘說大宋國家的強大和大國皇帝的過人之處,金國皇帝才會從心裏真正敬仰、尊重和畏懼大宋與大宋皇帝。


    這邊,金使心裏咯噔一下,臉上沁出些汗珠來。從持節上殿覲見朝拜到方才,這位大宋天子都不怎麽發言,而是靜聽群臣之議。


    看這大宋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白白淨淨,麵目慈和,這皇帝看起來像個富家翁,倒也沒什麽可怕之處。


    來大宋之前,早就做好過功課,在金國就已十分清楚,傳言大宋天子仁慈,威嚴不足,有時甚至還有些婦人之仁,聽說還害怕後宮的一些妃子。


    不光懼內,大宋國講究禮製文明,皇帝看似高高在上一言九鼎,但有時還懼怕朝堂上的禦史言官。這跟大金國有很大區別。


    金使心想宋國富饒,後宮多美色,皇帝久居深宮,長久在錦衣玉食與美色包圍與侵淫下,怕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料想雖是坐著皇帝寶座的位子,但論智謀能力眼界眼識方麵,怕是還不如他下麵幹活的朝臣們。


    遍觀漢人史書,除開基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大多數漢人皇帝,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天下荒亂,百姓餓死,有皇帝甚至還道一句何不食肉糜,接近於弱智。


    金使心裏,其實對但凡是皇帝是存在一些輕蔑與小看的。不料,這龍椅上的皇帝輕易不開口,一開口竟有如此精辟獨到的提問。


    盡管之前心裏也早就盤算過,大宋朝廷人才濟濟,終歸會有人問及自己國君主如何,隻是實沒料到竟是大宋國皇帝第一個問,金使心裏有些頗感意外,這個皇帝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差勁,自己錯估了皇帝,但是早已有準備,金使臉上雖然沁出了汗珠,但並沒有六神無主。。


    “回大宋大皇帝陛下的話,神鷹勇猛無比,當時神鷹擊殺巨蛇,將巨蛇扔在懸崖後,仍居住在那高崖上。我國國主看這神鷹非常了得,甚是愛慕,後來接連一個多月都來山中觀看這巨鷹,時日長了,這巨鷹對我國主也不害怕,任其來觀看。


    國主起初並未有想抓這神鷹的意思,隻是下麵的侍衛見國主對這神鷹的喜愛勝過任何一物,國主常對身邊的侍衛感歎宮中如若有這神物真好,有衛士便私自下了決定,決定不如捕捉住這神鷹將其帶入皇宮,以解國主心憂。


    有一日國主正在用膳,有親軍衛士來報,說有七八個衛士在山中被巨鷹襲擊,人隻剩一口氣。巨鷹從未傷人,一日不探,竟傷起了自己身邊的衛士?


    我國主又氣又怒,膳未用完,就帶著二十多衛士龍奔虎突急急忙忙地奔赴巨鷹處,到了巨鷹處,我國國主見七八個衛士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當下氣憤不已,上來便與那巨鷹鬥作一團。


    巨鷹終是先前與七八個衛士大殺一場,已經消耗了不少體力,饒是如此,我國主與巨鷹大戰了兩個時辰,終於擊敗巨鷹。”


    這巨鷹能斬殺巨蛇,可想而知,這巨鷹有多恐怖。


    雖說與七八個衛士大殺一場,消耗不少體力,可是對於巨鷹來說消耗的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這金國新皇帝爾後能以一人之力擊敗這巨鷹?


    這會不會是金使在虛說,想以此突出自己國皇帝勇猛?


    楊雲瞧龍椅上的徽宗皇帝神色不一,若有所思,沒來由的感覺皇帝好像是在懷疑這金使在給自己國家君主的臉上貼金。


    再瞧那金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