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徽宗皇帝對修道成仙是真的抱有極大興趣與信仰。


    楊雲心裏打了一個盹,這老太監講的話的確不靠譜,不過看得出來,皇帝對他的信任那真是無與倫比。


    從這一麵來說,其實他身上有許多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


    光他與皇帝的談話方式,投其皇帝所好,能恰到好處精準把握皇帝的喜好,就這一點就不得不讓人佩服,值得深度揣摩與學習。


    皇帝道學知識豐富,看來以後若是真有機會能進諫皇帝,以後定要得多學些道學方麵的知識與學問,從這方麵入手,然後再取得皇帝信任,或許說不準將來真能改變皇帝某些方麵,一不小心改變曆史走向呢,也說不準。


    像剛才那樣直接上奏,上來就一抒胸臆,一杆子捅到底,這樣的上諫以後盡量要少,盡管出發點是好意,沒有錯,但結果真的不能盡人意。


    總之,皇帝也是人,看來進諫皇帝這樣的人,跟後世遊說領導其實也都頗有幾分相似。要想成功說服領導,必定要先投其所好,隻有你先說領導喜歡聽的,領導首先要先能聽得進去你講話,後麵你才有機會讓領導再仔細聆聽你講的內容,你的見識,你的觀點……。


    這可不叫見風使舵,這叫溝通的藝術。


    這是不管你作為一個現代職場人,還是要穿越到了這古代,都一定要得留心的,凡事不能一根直腸子,有什麽說什麽,不顧領導能聽得進去聽不進去,而是隻顧著自己嗨,自己的表達欲,這真是與人講話的大忌。


    溝通,方法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跟領導。真的是要先說領導能聽得進去的,而後是自己想要說服領導的,這是成熟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素養。


    前世的時候,剛從學校出來頭三年,就是因為講話直來直去,不懂講話的方法,在社會上屢招毒打,當時還一心抱怨,怎麽成人的世界,相處起都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殊不知,其實是自己溝通方法有問題……。


    成年人的世界,要想溝通有結果,而不是讓人讚一聲,咦,這人心地是好的,但他說的東西嘛,還得再考慮考慮,那方法真的永遠比方式更重要。


    如今穿越到這個年代,可千萬別把自己智商降低到前世剛出校門那水平……。


    還有電視古裝劇中,那種古代那種所謂的大忠臣,一上來就上奏皇帝不喜歡的,而後再臉紅脖子粗地跟皇帝爭論不休,然後引起其他所謂有良心很正直的大臣共鳴,然後共同勸諫皇帝,美其名曰為忠臣,不懼天威,直言犯上,高風亮節,真君子也!


    這種在電視劇裏看著爽,但在現實中可千萬不能去效仿,效仿到最後,隻有死路一條,成為迂腐到棺材裏的悲具殉道士……。


    人性方麵,古人跟今人,其實一直沒變過。


    “嗬,老總管真會說話,悟大道,位登仙班,成為古往今來君王當中第一個修成仙家的天子,嗬嗬,想想倒是可以,不過切不可強求,道講究道法自然,一切隨緣……。”


    楊雲在總結著今後若是能有機會進諫皇帝,該怎麽樣會有好效果,就是一定要注意溝通方式方法。


    這邊徽宗皇帝聽了李彥的話,明知悟大道位登仙班,成為古往今來君王當中第一個修成仙家的天子,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壓根就不可能,然而皇帝依然是麵色愉快,對李彥仍不覺得是什麽讒言,是什麽不妥之言。


    足見,人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麵,隻要那人講的有道理,有點兒那麽智慧,不管是貴為天子,還是普通的平頭小老百姓,其實都是喜聞樂聽的……。


    今後一定要多得讀讀道學方麵的書籍了,為以後的路子作打算。


    對,什麽時候能弄到皇帝口中所說的《大宋天宮寶藏》讀一讀……。咦,皇帝熟讀的是張君房所著的《大宋天宮寶藏》?


    張君房?


    想到了以後也要弄本《大宋天宮寶藏》讀一讀,楊雲努力地搜索著腦袋中的存儲,《大宋天宮寶藏》自己的確沒讀過,但所幸張君房這個人的名字是陰差陽錯好像在哪有聽說過的。


    楊雲前世的時候,老家是河南信陽的,南北交界之地,想起來了,記得前世上大學的時候,閑著無聊,有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裏查家鄉信陽的地方誌曆史資料時,無意中就看到過有一本介紹宋朝時信陽的情況,在宋朝時,宋時著名藏書家兼仙家張君房有曾當過信陽知軍。


    有一句非常有名,畫麵十分美感的詩句:借書離近廓,冒雪渡寒溪。其出處就跟張君房有關係,說的就是張君房的友人令狐揆向張君房借書,快到了時候,天降大雪,溪水潺潺,令狐為借到心儀之書,不惜脫靴渡寒水,愛書之情一下子躍然詩上,十分有畫麵感。


    張君房家中有大量藏書,尤其是道家方麵的書。


    楊雲自那時有了解到宋時,張姓之人除了有張伯端張擇端兩位大家外,張君房也是一位不折不扣大家中的大家。


    張姓之人自古以來多道家高人,張良,張道陵,龍虎山張天師,太平道張角張魯,張伯端,張澤端,還有後來的張三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


    張君房這位修道高人的名聲,盡管沒有張良、張道陵、張天師、以及後來的張三豐等眾多張氏大咖出名,但這位老兄也可謂是實打實地道家宗師級別的大咖,據說他修道修得了道果,成功迷惑了體內的三屍,在其弟子麵前白日飛升,消失蹤影。


    後世家喻戶曉的除舊迎新守庚申的習俗,據說就跟張君房有關。


    估計皇帝說張君房修道有道果,所謂的有道果大概率就是指張君房修道成功迷惑住三屍,傳說獲得白日飛升之事。


    說起白日飛升,小時候在互聯網、手機等電子產品還沒普及的年代,每年過除夕,尤其是農村人,一家人大人小孩都會圍繞在火盆前,或東拉西扯的聊天,或打牌,即使困了,嗑嗑瓜子,喝喝茶,也不睡,熬夜到天明,美其名曰叫守庚申,守元寶,守皮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