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皇帝頓時以君臨天下之態昂首闊步走至船頭,緩緩暗吸一口氣,隨後隻聽一個洪亮的高聲遠遠向對麵傳道:“
客氣了!金人國主,爾等遠道而來,不行跪拜大禮卻以酒代禮,殊不知我大宋禮樂之邦,士民工商各有不同之禮。朕為天下共天子,而為一方之主,爾麵見朕,當行跪拜之禮,朕亦鳴鼓奏樂,以國禮待之,歡迎爾等遠道而來!
舉杯敬酒乃是粗鄙庶民草莽野匪之禮,爾貴為一方之主,位同諸侯,行禮有些江湖草莽野匪之風了,甚不合禮儀矣,朕聞先國主爾長兄,頗通我中原之禮,怎麽到爾,卻是一點也不識我中原禮儀!?
罷了,念爾等跋山涉水,千裏見朕,含辛茹苦,實屬不易,禮儀事小,朕不予追究!
爾國主,朕問你,何日,如何歸還我幽雲數州,盟約有定,國家事大,君侯之言,言如九鼎,爾國主請黃河之上說清楚,今日盛會,千古少有,它日必定記載於國史,留後世人觀之。
今日你我為天下謀福祉,為世人定平安,止幹戈,日後必將留英名於天下,後人觀之,你我黃河幸會之事,談笑間定社稷,豈不為人生一大快事?!”
“哈哈,大皇帝陛下,完顏吳乞買小族寡君,牧偏寒一隅之地,蒙兄長辭世重托,忝居我金人國主之大位,領導我金人守業創業,確保我金人人人有衣食,戶戶有住所,我金人繁衍長存。
早在未登大位之前,吾兄長曾有言,世上強國者當首推大宋,世上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能人輩出,文化最悠遠流長,國家最繁榮者,人民最開化者,也當首推大宋。
完顏吳乞買原蒙先國主兄長厚愛,欽封親王,小王初登大寶,常記先兄所言,治理好國家,當學大宋,小王心往大宋由來已久。
我金與貴國是盟約之國,小王初登大寶,當第一時間遣使奏請貴國,但小王心念大宋久矣,曾多次想入貴國,一觀貴國盛世偉貌,奈何瑣事纏身,不能成行。
今登大寶,小王力排眾議,不懼路上遭人暗殺之險,親來貴國,大皇帝既問小王何日、如何歸還幽雲諸州,哈哈,難不成大皇帝陛下也擔心我金人不守盟約,不歸還幽雲諸州?
大皇帝陛下既有此一問,小王貴為一國之主,今就在此昭告天下,我金與貴國有盟約在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況兩國簽署的盟約之言,盟約有言,我金人絕不食言盟約上半字,還請大宋也勿忘了兌現許諾給我金人的好處!
至於何日如何歸還幽雲諸州於大宋,待小王回我國後,即刻發布詔書於駐守幽雲諸州的我金國軍民,遍告幽雲官員百姓軍士,我金將歸還幽雲之州於大宋,待處理調撥好我駐守幽雲諸州的官員軍士,三個月後,大宋盡可派官員軍士前往幽雲諸州。
三個月過後,幽雲諸州內旦有一位一官半職金人官員軍士還留在幽雲諸州內,不願拱手相讓幽雲諸州於大宋,任憑大宋處置;三個月過後,幽雲諸州內旦有任何一位人士,不恭迎大宋官員軍士接管幽雲諸州,大宋盡可格殺勿論!”
完顏吳乞買其言慷慨,聲音宏亮高闊,聲調抑揚頓挫,好似字字如鐵,一諾千金,一言九鼎。
有如此信誓旦旦承諾,讓人心中頓生出無限放心來!楊雲隻瞧徽宗皇帝及滿船之上絕大絕大部分大臣早已是聽得心潮澎湃,麵上一陣激動不已。
這樣的講話,聽其口氣,倒真給人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幽雲諸州,隻需三個月後,便能唾手可得!
隻是根據前世所學的曆史知識可知,後來幽雲諸州根本沒有乖乖地還給大宋,非但如此,還發生了後來的靖康之變,大宋從此國破家亡。
如此說來,那麽眼前的這位金人皇帝所說的,不管現在看起來是多麽信誓旦旦,但將來是決計兌現不了的……。
金人不能信!!!
楊雲心中騰地一聲,一個意識油然生起,一個曆史走向的轉變,往往有那麽一個最重要的一刻在一瞬間就悄悄地改變了時代的走向……。
很顯然,今日這一場談話,就是關乎著未來大宋走向的最重要一刻!盡管徽宗皇帝與一眾大臣現在還意識不到。
可不能就這樣讓皇帝與眾大臣就這般輕易而舉地相信了這位金人國主的承諾,對,一定要讓大宋最高首腦及這些管理這個國家的一眾重臣高官深刻地認識到,絕不能百日之後再收複幽雲諸州,夜長夢多,指不定這當中會有什麽變故。
最好的辦法是,既然這金人皇帝已出現在這大宋境內,今日何不軟硬兼施,想盡一切辦法,強留住這位金人皇帝先留在大宋境內,待什麽時候大宋接管了幽雲諸州,什麽時候再放這位金人皇帝回到自己國去……。
這才是最可行的辦法。隻是自己在這船上人微言輕,壓根沒資格講話,該怎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並讓皇帝與一眾大臣認可自己的想法?
很顯然,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知道後麵有靖康之亂,這是提前給曆史改道吧。
“好,金主有浩然正氣,一諾千斤,朕代免於戰亂的天下百姓謝謝你!金主既然言之鑿鑿,三月之後,我大宋便可派官員將士接管幽雲諸州,國主深明事理,慷慨大義,一代明主之風!
朕身為大宋天子,自也不會吝嗇小氣!我大宋從不是出而反而不遵諾言之國,兩國盟約有定,朕此刻就告訴爾等,允諾贈予貴國的歲幣,我大宋再加兩成!
今日爾等回國,便可即刻帶走兩成,會晤之後,朕便著禦林軍調撥來兩成歲幣,念爾等千裏而來,跋山涉水,實屬不易,朕再贈送國主三車黃金珠寶珍玩。
爾等此次赴我大宋,人手甚少,歸國路遠,身攜巨寶,易遭賊匪覬覦,朕命我禦林軍可護送爾等安全出我大宋疆域,而等回到自己國內,安全問題由爾等自己負責!
剩下歲幣,朕不出十日之內,將派使臣出使貴國,恭賀國主新登大寶,再攜七成歲幣!另外三成,待三月之後我大宋接管了幽雲諸州,朕再派使臣恭賀兩國永世盟好,再予送上!爾國主意下如何?
天子之言,一言九鼎,傳諸於史冊,留諸於後人評說!
想百年之前,我朝先祖真宗皇帝與遼簽訂檀淵之盟,我大宋與遼從此化幹戈為玉帛,息兵罷戰,馬放南山,兩國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天下諸國無不稱頌兩國君主德賢無比。
前人賢事,今人效之。今你我黃河一會,大定秦晉之好,若能言行一致,今日之事定不下於百年之前先輩們嘔心瀝血定立澶淵之盟,可為天下蒼生造大福焉。朕在此鄭重允諾,歲幣之事,朕就在此定下,決不食言半分。
朕還有一議,三月之後,爾國也言行一致,我大宋接管幽雲諸州後,爾國將分毫不差獲得歲幣後,兩國各得所需,百姓各安其業後,朕建議以後每年今日,可在兩國邊境之城共舉兩國盟好紀念盛會,天子與百姓同歡,明年今日,到時朕也將輕率群臣,一赴爾國境內,一飽爾國大好河山,完顏國主意下如何?!”
客氣了!金人國主,爾等遠道而來,不行跪拜大禮卻以酒代禮,殊不知我大宋禮樂之邦,士民工商各有不同之禮。朕為天下共天子,而為一方之主,爾麵見朕,當行跪拜之禮,朕亦鳴鼓奏樂,以國禮待之,歡迎爾等遠道而來!
舉杯敬酒乃是粗鄙庶民草莽野匪之禮,爾貴為一方之主,位同諸侯,行禮有些江湖草莽野匪之風了,甚不合禮儀矣,朕聞先國主爾長兄,頗通我中原之禮,怎麽到爾,卻是一點也不識我中原禮儀!?
罷了,念爾等跋山涉水,千裏見朕,含辛茹苦,實屬不易,禮儀事小,朕不予追究!
爾國主,朕問你,何日,如何歸還我幽雲數州,盟約有定,國家事大,君侯之言,言如九鼎,爾國主請黃河之上說清楚,今日盛會,千古少有,它日必定記載於國史,留後世人觀之。
今日你我為天下謀福祉,為世人定平安,止幹戈,日後必將留英名於天下,後人觀之,你我黃河幸會之事,談笑間定社稷,豈不為人生一大快事?!”
“哈哈,大皇帝陛下,完顏吳乞買小族寡君,牧偏寒一隅之地,蒙兄長辭世重托,忝居我金人國主之大位,領導我金人守業創業,確保我金人人人有衣食,戶戶有住所,我金人繁衍長存。
早在未登大位之前,吾兄長曾有言,世上強國者當首推大宋,世上物華天寶,物產豐富,能人輩出,文化最悠遠流長,國家最繁榮者,人民最開化者,也當首推大宋。
完顏吳乞買原蒙先國主兄長厚愛,欽封親王,小王初登大寶,常記先兄所言,治理好國家,當學大宋,小王心往大宋由來已久。
我金與貴國是盟約之國,小王初登大寶,當第一時間遣使奏請貴國,但小王心念大宋久矣,曾多次想入貴國,一觀貴國盛世偉貌,奈何瑣事纏身,不能成行。
今登大寶,小王力排眾議,不懼路上遭人暗殺之險,親來貴國,大皇帝既問小王何日、如何歸還幽雲諸州,哈哈,難不成大皇帝陛下也擔心我金人不守盟約,不歸還幽雲諸州?
大皇帝陛下既有此一問,小王貴為一國之主,今就在此昭告天下,我金與貴國有盟約在先,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況兩國簽署的盟約之言,盟約有言,我金人絕不食言盟約上半字,還請大宋也勿忘了兌現許諾給我金人的好處!
至於何日如何歸還幽雲諸州於大宋,待小王回我國後,即刻發布詔書於駐守幽雲諸州的我金國軍民,遍告幽雲官員百姓軍士,我金將歸還幽雲之州於大宋,待處理調撥好我駐守幽雲諸州的官員軍士,三個月後,大宋盡可派官員軍士前往幽雲諸州。
三個月過後,幽雲諸州內旦有一位一官半職金人官員軍士還留在幽雲諸州內,不願拱手相讓幽雲諸州於大宋,任憑大宋處置;三個月過後,幽雲諸州內旦有任何一位人士,不恭迎大宋官員軍士接管幽雲諸州,大宋盡可格殺勿論!”
完顏吳乞買其言慷慨,聲音宏亮高闊,聲調抑揚頓挫,好似字字如鐵,一諾千金,一言九鼎。
有如此信誓旦旦承諾,讓人心中頓生出無限放心來!楊雲隻瞧徽宗皇帝及滿船之上絕大絕大部分大臣早已是聽得心潮澎湃,麵上一陣激動不已。
這樣的講話,聽其口氣,倒真給人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幽雲諸州,隻需三個月後,便能唾手可得!
隻是根據前世所學的曆史知識可知,後來幽雲諸州根本沒有乖乖地還給大宋,非但如此,還發生了後來的靖康之變,大宋從此國破家亡。
如此說來,那麽眼前的這位金人皇帝所說的,不管現在看起來是多麽信誓旦旦,但將來是決計兌現不了的……。
金人不能信!!!
楊雲心中騰地一聲,一個意識油然生起,一個曆史走向的轉變,往往有那麽一個最重要的一刻在一瞬間就悄悄地改變了時代的走向……。
很顯然,今日這一場談話,就是關乎著未來大宋走向的最重要一刻!盡管徽宗皇帝與一眾大臣現在還意識不到。
可不能就這樣讓皇帝與眾大臣就這般輕易而舉地相信了這位金人國主的承諾,對,一定要讓大宋最高首腦及這些管理這個國家的一眾重臣高官深刻地認識到,絕不能百日之後再收複幽雲諸州,夜長夢多,指不定這當中會有什麽變故。
最好的辦法是,既然這金人皇帝已出現在這大宋境內,今日何不軟硬兼施,想盡一切辦法,強留住這位金人皇帝先留在大宋境內,待什麽時候大宋接管了幽雲諸州,什麽時候再放這位金人皇帝回到自己國去……。
這才是最可行的辦法。隻是自己在這船上人微言輕,壓根沒資格講話,該怎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並讓皇帝與一眾大臣認可自己的想法?
很顯然,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知道後麵有靖康之亂,這是提前給曆史改道吧。
“好,金主有浩然正氣,一諾千斤,朕代免於戰亂的天下百姓謝謝你!金主既然言之鑿鑿,三月之後,我大宋便可派官員將士接管幽雲諸州,國主深明事理,慷慨大義,一代明主之風!
朕身為大宋天子,自也不會吝嗇小氣!我大宋從不是出而反而不遵諾言之國,兩國盟約有定,朕此刻就告訴爾等,允諾贈予貴國的歲幣,我大宋再加兩成!
今日爾等回國,便可即刻帶走兩成,會晤之後,朕便著禦林軍調撥來兩成歲幣,念爾等千裏而來,跋山涉水,實屬不易,朕再贈送國主三車黃金珠寶珍玩。
爾等此次赴我大宋,人手甚少,歸國路遠,身攜巨寶,易遭賊匪覬覦,朕命我禦林軍可護送爾等安全出我大宋疆域,而等回到自己國內,安全問題由爾等自己負責!
剩下歲幣,朕不出十日之內,將派使臣出使貴國,恭賀國主新登大寶,再攜七成歲幣!另外三成,待三月之後我大宋接管了幽雲諸州,朕再派使臣恭賀兩國永世盟好,再予送上!爾國主意下如何?
天子之言,一言九鼎,傳諸於史冊,留諸於後人評說!
想百年之前,我朝先祖真宗皇帝與遼簽訂檀淵之盟,我大宋與遼從此化幹戈為玉帛,息兵罷戰,馬放南山,兩國休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天下諸國無不稱頌兩國君主德賢無比。
前人賢事,今人效之。今你我黃河一會,大定秦晉之好,若能言行一致,今日之事定不下於百年之前先輩們嘔心瀝血定立澶淵之盟,可為天下蒼生造大福焉。朕在此鄭重允諾,歲幣之事,朕就在此定下,決不食言半分。
朕還有一議,三月之後,爾國也言行一致,我大宋接管幽雲諸州後,爾國將分毫不差獲得歲幣後,兩國各得所需,百姓各安其業後,朕建議以後每年今日,可在兩國邊境之城共舉兩國盟好紀念盛會,天子與百姓同歡,明年今日,到時朕也將輕率群臣,一赴爾國境內,一飽爾國大好河山,完顏國主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