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人不明白大宋曆代先皇先帝以及參機決要的大臣們不惜血本贈予遼人歲幣,其實先皇先帝與那些參機決要的大臣們並不昏庸愚蠢,也不是害怕與遼人會發生戰爭。


    並非是坊間百姓那樣想當然地認為,是朝中有奸臣把持朝綱,貪生怕死,貪得無厭,收了遼人好處,不惜叛節喪誌,出賣國家,允諾贈予遼人歲幣。皇帝也是昏庸不堪,不識是非好壞,受奸人蒙蔽蠱惑,竟真毫無節操地贈送夷人歲幣。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而是皇帝與參機決要的大臣們深知錢幣乃是朝廷集天下銅鐵鑄造而成,用來流通交易所用,錢幣本身並無用處,隻有流通起來才有大用。


    贈予遼人大量歲幣,最大期望是能通過歲幣,贖回幽雲十六州。此願望落空,但仍給遼人歲幣,並不是朝廷無能昏聵。


    而是贈予遼人歲幣,仍有諸多不計其數的好處。遼人地貧人窮,缺少物資,大宋富有,物資豐富,贈予遼人歲幣,兩國互開商貿,遼人用歲幣購買我大宋物資,歲幣到時又悄無聲息地流入我大宋。


    用此法,兵不血刃地避免了不少每年寒冬時節,遼人因饑荒,嚴寒,雪災,缺衣少食,不得不組隊成悍匪襲擾大宋邊境,燒殺搶掠,蹂躪邊民,奸淫婦女。


    朝廷曾有暗中調查,贈歲幣與不贈歲幣相比較,贈歲幣,每年會減少邊境受遼匪襲邊擾民的次數與不贈歲幣時要少四分之三。


    而常年頻增夷匪擾邊,邊境就需要駐紮大批軍士,重兵駐邊,花費的軍費也不少,時不時還有規模不等的衝突戰爭,亡人傷財,置辦軍器,保證軍士衣食,犒賞戰功,慰問烈孤,這些花費都不在少數。


    有時朝廷還時不時需要防備邊境駐軍個別心懷鬼胎膽大妄為的軍將,鞭長莫及,私欲熏心,坐吃邊境,欺上瞞下,乃至暗通敵國,叛國悖祖,這些可謂給朝廷帶來極大風險!


    而贈予遼人歲幣,互開商貿,這些弊端都可以連根拔除!除此之外,贈予遼人歲幣,朝廷看似少了明麵上的錢幣,實則遼人用歲幣購我大宋商販商品。


    而大宋百姓商旅因遼人有物資所需,或工或商物資,百姓遂因為此,有事可做有業可經,乃不至於無業窮苦困頓,甚至有勤勞和頭腦聰慧者,乃至發家致富,朝廷可謂造福了百姓,藏富於了百姓!


    這便是貿易帶來的好處!!!


    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贈予遼人歲幣,互開商貿,遼人逐利,大宋朝廷多委任一些民間客商,暗中以民用形式購買遼人良馬,大宋萬物不缺,唯因地利所限,缺乏良馬,大宋正是因為缺乏大批量上等良馬,乃至不能訓練出一支一等一的上等鐵騎!


    試想大宋如同漢時武帝有大腕名馬組成的千古難一得的上等鐵騎,又或者如唐太宗李世民有橫掃萬軍的玄甲鐵騎,大宋別說收複幽雲十六州,就如同漢唐能驅騎萬裏,馳騁天涯海角,也不在話下!


    暗中多購良馬,假以時日,長年累月,大宋便能有天下無敵的騎軍!隻要有了天下第一的騎軍,到時收複幽雲十六州,或戰或和,或文或武,收複幽雲十六州,都任由大宋說了算,遼人不再占任何一利!


    大宋與遼互開商貿,多年來以民間商人達官貴人奢侈享受為由購買遼人良馬,而後再將購買來的良馬充斥軍隊,訓練騎軍!


    及至遼天祚帝登基遼國大寶,不知何人諫言天祚帝,遼與大宋互通商貿依舊,但遼要減少良馬的出口!


    良馬劇減,訓練騎軍受阻,頭疼之際,童貫使遼返回,帶來遼人馬植,提出驚天之策,盟金抗遼,這也是自自己一朝以來,為何與弱小的金人結盟,簽訂海上之盟的緣由!


    百年以來,無論如何懷恩厚遼,遼都不曾放棄底線,將幽雲十六州歸還大宋,遼人不肯做的事,金人會做……?


    ………………


    被楊雲拋磚引玉,李綱直言力諫,徽宗皇帝突地豁然清醒,不錯,遼人誓死都不曾放棄的底線,金人真會乖乖輕易放棄???!!


    觀這金人皇帝其談吐,也絕不是弱智之人,甚至還是一位頗有謀略見識之人,也是難得的一位好君主,遼人皇帝都能輕易能看出的事情,這位皇帝也不會輕易看不出……。


    難不成真是這金人皇帝在施詐計?三個月……,三個月後,的確,三個月不知會生出什麽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夜長夢多,誰也不能保證難免不會變卦,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可就成了奇恥大辱……。


    也對,按楊雲這小子和李綱所言,似乎更萬無一失些……!


    然而,一念隻不過瞬間,徽宗皇帝隻瞧刑部侍郎曹治洲侃侃而談……,徽宗皇帝突然又生了另一種想法……。


    這曹子建為臣子平時雖然霸道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了些,但其對朕的忠心耿耿倒沒二話,想想,所言也不無道理……。


    強行扣押,就真能板上釘釘地收回幽雲十六州?


    略一思忖,也並不見得。強行扣押雖說不會放虎歸山,但隨之而來也會有一係列地棘手問題。


    刑部侍郎所慮不無道理,不錯,真要強行扣押住這位新君,那也就意味著從今往後,大宋與金盟好關係從此徹底決裂,以後隻有刀兵相向,再無和平盟好……。


    如果本該能在兵不血刃金主主動乖乖地交出幽雲十六州的情況下,弄到非要兩國關係破裂,甚至還要刀兵相向,還不一定能收複幽雲十六州,那真是得不償失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楊雲這小子與李綱之策,非不是什麽上上策,還是下下策了!


    兩方說得都各有道理……,徽宗一念至此,隻覺得,哎,越是大事,越不能速而斷之,是押還是不押……?


    決斷,決斷,該如何決斷……?徽宗皇帝隻覺得難,哎,真是難。難以決斷間,徽宗皇帝隻覺得別人都以為做皇帝很容易,殊不知做皇帝真的很不容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偷天換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夢恍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夢恍惚並收藏穿越之偷天換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