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有意思,有意思。同樣是人,呂布悖主,人稱其為三姓家奴,屈突通悖主,卻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愛卿認為是因為二人心裏有沒有裝著百姓所導致。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榮華者,終不得榮華。為民者,不為榮華,終得榮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讀這句話也讀過不計其數,也聽過朕的臣子向朕勸諫這句話有無數遍。
朕的朝臣中,向朕解說這句話都是皇上治國理政應遵循聖人之言,把百姓視為首位,聖天子執政,當以仁為本,儉以養德,勤勉愛民。
朕要修個園子,有官員上奏,民為貴君為輕,皇上興土木,顛倒民貴君輕,開支無度,加重百姓賦稅負擔;
朕微服私訪,察查民情,有官員上奏,也來一句民貴君輕,皇上不自愛,不坐中樞,肆意枉遊,置自身於大險之中,又是一句皇上有違民貴君輕的仁本準則,倘有不測,將置百姓於水火之中。
朕要多添後宮,有利於多增子嗣,興旺皇族,有官員上奏,也來一句皇上違反民貴君輕,皇上多添美色,民間女兒泣父母哭,百姓父女骨肉相離,民間怨騰四起,民怨不平,民心不伏,天下不安,皆皇上違聖人之言,倒懸民貴君輕……。
總之,朕隻要想幹個什麽事,就會有官員反對朕,動不動就拿民貴君輕來勸諫朕,事事都能扯上聖人的民貴君輕,朕對民貴君輕,耳朵裏都聽出老繭子了!
愛卿是第一位竟然從為臣角度來闡述這句話的,民貴君輕,聖人此言,不光是對為君者帝所言,更是對為臣者所言,有趣,有趣,實在是有趣。
坦白說,朕一聽你說民貴君輕,朕原以為以為你也向朕的其它臣子一樣,又是老僧重談,不知又要向朕推銷什麽觀點,朕實在提不起多大興趣。
嗬,好,居然有這一種說法, 言之有理,令朕耳目一新。
君有君綱,臣有臣道,每一個為臣者,若是能像愛卿一樣明白聖人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聖人不光是教誨為君者,也是教誨為臣者,在以職,忠一事,人人忠心,忠的不是權力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普天黎明社稷的福祉,凡事忠於公理,忠於公義……。如此,天下何愁達不到河清海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治社會。
好,愛卿的這個角度說清了何為臣道,一個忠字,裏麵大有學問。
回頭你寫一份專門闡述為臣者如何踐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奏折給朕,朕要傳諸於各部大臣,讓他們好好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全麵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才是真正的臣道……。”
我特麽…………!!!!!
楊雲心下一驚:“皇上,萬萬不可,臣乃不過是一介淺薄秀才,久居鄉野,大放厥詞已是大逆不道,犯了大不敬之罪,承蒙皇上厚愛,容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以為罪,臣感激涕零。
但臣這些不過一點拙知拙見罷了,豈敢寫成奏折,傳諸於朝野,豈不是雞飛鶴群,狗登龍堂,讓人笑掉大牙!!!??
臣自知朝廷博學之士多如過江之卿,善論之士多如高空飛雁,哪一位都比臣的見識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臣這些見識算不上什麽高知拙見,怎敢行魯班門前耍斧頭之可恥行徑,請皇上收回成命!”
果然,想發揮新意,講點覺得不一樣的話,不落俗套,是有好處,但也給自己下了個套。
就事論事,瞎扯一通可以,沒想到皇帝這麽認可。
這好是好,可是要寫成奏折,到時候還要廣傳於各大臣閱覽,這可就不是什麽好事了,反而是天大的壞事。
槍打出頭鳥,人紅是非多,現在自己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小秀才,可以說是身份低到如塵埃裏的灰塵,根本沒有什麽資格討論國家大事。
無緣無故上一篇奏折上給皇帝,皇帝看後大加讚同,然後如獲至寶地把它傳諸於眾臣,讓眾臣也好好學習學習自己的看法。
如果真是這樣,不用多想,自己今後肯定是要倒大黴,注定將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不是自己心眼兒小,而是多少還是得對人情世故有所清醒,正所謂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個人可以傻點,智商低點都無所謂,可是不能像小白一樣對人情世故一點也不通。
自己現在隻是個秀才,已然能得皇帝召見,獲得皇帝高度欣賞,這已是亙古難聞之事了。
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要遭多少人羨慕,同時也遭多少人眼紅。如果還不知天高地厚,還不適可而止,真的不識眼色大言不慚地上一份奏折,然後奏折被皇帝喜愛拿出來做榜樣,廣傳於大臣當中,皇帝還要在群臣中開學習研討會,要大臣們討論學習自己奏折中的觀點和思想……。
想想,那還了得!!!一個秀才一下子青雲直上九層天,奏折要作為全體大臣的楷模學習之作,皇帝要大臣們好好學習研究,真要到了這個地步,且不說三公九卿這樣的大臣到時候會對自己有什麽什麽什麽看法,就是事事都愛說個一二三四五子醜寅卯的禦史言官們,也絕對不可能對此不聞不問。
一個區區的秀才,何德何能,竟敢狂到迷惑到皇帝到這種地步,這還了得?秀才獲皇帝召見,這本已是不合規矩的事了。秀才上奏的奏折再作為朝廷百官學習的標杆……。
朝廷難道沒人了嗎,朝廷的舉子進士,朝廷的三公九卿,哪一個不比一個秀才的見識高,閱曆深……。
秀才能獲得皇帝的信任認可與垂青,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秀才是不是會什麽媚言媚術、邪法妖言,蠱惑了聖心。如此蠱惑聖心之人,不除,將來朝廷必遭大患……。
不用多想,到時不知有多少朝廷大臣不把自己從腳指頭找到身上的每一個毛孔裏,掘地十尺,追蹤祖宗十八代,也要找出自己這個奸人的毛病來。就算找不出,也總會給自己安排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來。
如此……,到時給自己整出個謀反心懷不軌的大罪都算是輕的,指不定遭滅門九族之災都不是不可能的。
人沒到應該被捧的時候,可千萬別渴望有大人物來捧自己,功未建時名不可高,捧的越高,將來摔的也會越慘。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榮華者,終不得榮華。為民者,不為榮華,終得榮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朕讀這句話也讀過不計其數,也聽過朕的臣子向朕勸諫這句話有無數遍。
朕的朝臣中,向朕解說這句話都是皇上治國理政應遵循聖人之言,把百姓視為首位,聖天子執政,當以仁為本,儉以養德,勤勉愛民。
朕要修個園子,有官員上奏,民為貴君為輕,皇上興土木,顛倒民貴君輕,開支無度,加重百姓賦稅負擔;
朕微服私訪,察查民情,有官員上奏,也來一句民貴君輕,皇上不自愛,不坐中樞,肆意枉遊,置自身於大險之中,又是一句皇上有違民貴君輕的仁本準則,倘有不測,將置百姓於水火之中。
朕要多添後宮,有利於多增子嗣,興旺皇族,有官員上奏,也來一句皇上違反民貴君輕,皇上多添美色,民間女兒泣父母哭,百姓父女骨肉相離,民間怨騰四起,民怨不平,民心不伏,天下不安,皆皇上違聖人之言,倒懸民貴君輕……。
總之,朕隻要想幹個什麽事,就會有官員反對朕,動不動就拿民貴君輕來勸諫朕,事事都能扯上聖人的民貴君輕,朕對民貴君輕,耳朵裏都聽出老繭子了!
愛卿是第一位竟然從為臣角度來闡述這句話的,民貴君輕,聖人此言,不光是對為君者帝所言,更是對為臣者所言,有趣,有趣,實在是有趣。
坦白說,朕一聽你說民貴君輕,朕原以為以為你也向朕的其它臣子一樣,又是老僧重談,不知又要向朕推銷什麽觀點,朕實在提不起多大興趣。
嗬,好,居然有這一種說法, 言之有理,令朕耳目一新。
君有君綱,臣有臣道,每一個為臣者,若是能像愛卿一樣明白聖人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聖人不光是教誨為君者,也是教誨為臣者,在以職,忠一事,人人忠心,忠的不是權力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普天黎明社稷的福祉,凡事忠於公理,忠於公義……。如此,天下何愁達不到河清海晏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治社會。
好,愛卿的這個角度說清了何為臣道,一個忠字,裏麵大有學問。
回頭你寫一份專門闡述為臣者如何踐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奏折給朕,朕要傳諸於各部大臣,讓他們好好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全麵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才是真正的臣道……。”
我特麽…………!!!!!
楊雲心下一驚:“皇上,萬萬不可,臣乃不過是一介淺薄秀才,久居鄉野,大放厥詞已是大逆不道,犯了大不敬之罪,承蒙皇上厚愛,容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以為罪,臣感激涕零。
但臣這些不過一點拙知拙見罷了,豈敢寫成奏折,傳諸於朝野,豈不是雞飛鶴群,狗登龍堂,讓人笑掉大牙!!!??
臣自知朝廷博學之士多如過江之卿,善論之士多如高空飛雁,哪一位都比臣的見識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臣這些見識算不上什麽高知拙見,怎敢行魯班門前耍斧頭之可恥行徑,請皇上收回成命!”
果然,想發揮新意,講點覺得不一樣的話,不落俗套,是有好處,但也給自己下了個套。
就事論事,瞎扯一通可以,沒想到皇帝這麽認可。
這好是好,可是要寫成奏折,到時候還要廣傳於各大臣閱覽,這可就不是什麽好事了,反而是天大的壞事。
槍打出頭鳥,人紅是非多,現在自己隻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小秀才,可以說是身份低到如塵埃裏的灰塵,根本沒有什麽資格討論國家大事。
無緣無故上一篇奏折上給皇帝,皇帝看後大加讚同,然後如獲至寶地把它傳諸於眾臣,讓眾臣也好好學習學習自己的看法。
如果真是這樣,不用多想,自己今後肯定是要倒大黴,注定將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不是自己心眼兒小,而是多少還是得對人情世故有所清醒,正所謂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個人可以傻點,智商低點都無所謂,可是不能像小白一樣對人情世故一點也不通。
自己現在隻是個秀才,已然能得皇帝召見,獲得皇帝高度欣賞,這已是亙古難聞之事了。
這要是傳出去,不知道要遭多少人羨慕,同時也遭多少人眼紅。如果還不知天高地厚,還不適可而止,真的不識眼色大言不慚地上一份奏折,然後奏折被皇帝喜愛拿出來做榜樣,廣傳於大臣當中,皇帝還要在群臣中開學習研討會,要大臣們討論學習自己奏折中的觀點和思想……。
想想,那還了得!!!一個秀才一下子青雲直上九層天,奏折要作為全體大臣的楷模學習之作,皇帝要大臣們好好學習研究,真要到了這個地步,且不說三公九卿這樣的大臣到時候會對自己有什麽什麽什麽看法,就是事事都愛說個一二三四五子醜寅卯的禦史言官們,也絕對不可能對此不聞不問。
一個區區的秀才,何德何能,竟敢狂到迷惑到皇帝到這種地步,這還了得?秀才獲皇帝召見,這本已是不合規矩的事了。秀才上奏的奏折再作為朝廷百官學習的標杆……。
朝廷難道沒人了嗎,朝廷的舉子進士,朝廷的三公九卿,哪一個不比一個秀才的見識高,閱曆深……。
秀才能獲得皇帝的信任認可與垂青,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秀才是不是會什麽媚言媚術、邪法妖言,蠱惑了聖心。如此蠱惑聖心之人,不除,將來朝廷必遭大患……。
不用多想,到時不知有多少朝廷大臣不把自己從腳指頭找到身上的每一個毛孔裏,掘地十尺,追蹤祖宗十八代,也要找出自己這個奸人的毛病來。就算找不出,也總會給自己安排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來。
如此……,到時給自己整出個謀反心懷不軌的大罪都算是輕的,指不定遭滅門九族之災都不是不可能的。
人沒到應該被捧的時候,可千萬別渴望有大人物來捧自己,功未建時名不可高,捧的越高,將來摔的也會越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