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姨休完假回來也快一個星期了,最近陳言的狀態似乎好了一點,每天早上又開始騎自行車出去了,話也比之前多了點。
最近雨水多跟著家裏蚊子也多了起來,秋台風比較厲害,來一次下一個星期的大雨,蚊子多的人心煩,曹阿姨弄了點滅蚊藥忙著搞消殺,一條一早已經讓齊叔給領回去了,陳言早上起來吃完早飯也推著自行車出門了,臨走還不忘叮囑曹阿姨做好防護,曹阿姨讓陳言注意安全,陳言應了一聲騎上車走了。
家裏的小母雞們已經紛紛捐軀了,臨時雞舍曹阿姨也已經都打掃幹淨了,所以陳言出門把車推下坡再回頭看的時候,曹阿姨已經帶上口罩開始給噴壺打氣增壓了。
陳言很久沒騎自行車了,其實他一直騎的也不快,平均時速也不到二十,主打一個休閑放鬆,不過以前他都是往山上騎,山路崎嶇上坡多,這個速度倒也不算慢,但他今天是不打算上山了,或者說這小半年他就沒能成功地上去過一次,所以今天他感覺也未必成功,幹脆就沿著出村的路一直騎,路過姑姑家的燒鵝點的時候正遇上姑父買菜回來,電瓶車兩側的兩個大塑料筐都是滿滿的。
出了村口隻要不去隔壁村,就隻有一條路,一般陳言穿過隔壁村主要是為了去地鐵站,隔壁的村子地勢就比較平整一些,握手樓就更加稠密,人車擁擠,陳言平時非必要還真不想去。
所以他今天直接走了兩個村子中間的這條路,這條路左邊通往阿文家的那個鎮子,右邊一直騎下去會經過兩個村子,然後就到了前城的一個貨運火車站,再走下去就到了前菀交界,然後就到了菀城。
陳言走右手邊。
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走過這條路了,上小學的時候因為要上學他還走過幾年,再後來好像就從來沒往這邊來過了,印象裏的沙土路現在也是很漂亮的柏油路了,雜草叢生亂七八糟開滿各種小作坊小工廠的路邊,現在也變得幹淨整齊幾乎都是民房了,村民們當上房東以後,這些村子們就都長的越來越像了,陳言平地上可能騎得更快一些,這會兒上學的上班的都已經到地方了,太陽也漸漸升高,路上幾乎沒什麽行人,過來過去的車也不多,偶爾還有出來溜達的狗,陳言一邊騎車一邊忍不住就想,自己這麽些年住在玉成村到底都做了些什麽。
到底都做了些什麽呢?
他想不出來,從出生到現在,他也就隻有讀大學的那三年是真的離開過玉成村的,陳言今年也三十了,這二十七年在玉成村的時間,他居然好像從來就沒有去這村子周圍逛過什麽,甚至,他的人生頭十八年,他都幾乎沒往玉成村村裏走動過。
那時候的華林服裝廠開在村口,陳言沒上學的時候就幾乎沒離開過這塊地方,上了學以後每天不上學就是在廠裏幹活,一上學出門就是出村的路,放了學回到家,周小娟在的時候就是趕緊寫完作業煮飯炒菜洗洗衣服,周小娟不在了就是一回來先趕緊去車間幹活以換取能吃口飯的資格,吃完飯了寫作業洗澡洗衣服,每天都是這樣循環著,以至於大學畢業廖華錦讓他在玉成村開廠的時候,陳言甚至都還不知道玉成村的山上還有這麽大的地方。
那時候的陳言出村也隻會往兩個方向走,要麽左轉去隔壁鎮上讀小學和上初中,要麽直走穿過隔壁村搭公交車去上高中,等到他回來開廠以後路線就更單調了,除了為葛玥童的事情出村左轉過幾次,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直行,去地鐵站,去物流城,去市區。
所以他今天右轉這麽一路騎行,感覺自己好像向激川玩的那些rpg遊戲裏的主人公打開了全新的地圖正在探索一樣。
一路上都還是悅省特色的農村樣貌,綠化程度要比市區高一些,植物層次也很豐富,空氣也挺不錯的,偶爾也有些路邊的田地,蔬菜水果居多。
陳言也沒想到騎了剛一個小時,自己就看到了那個火車貨站,他還以為那個貨站起碼在五十公裏開外的地方,要兩個小時左右才能到,直到自己遠遠的已經看見了一條雙向八車道的開闊馬路,再抬頭一看路牌提示前城貨運南站0.8km,他才驚覺原來這段距離這麽近。
主路上大貨車就很多了,都是來貨站卸貨接貨的,陳言從斑馬線二次過街到了站前廣場,遠遠就看到一排物流城的車在排隊等著裝車,也是,陳言自己經常去物流城發貨,他掏出手機導航看了看地圖,他常去的物流城走這條大陸居然隻要6.5公裏,也是,物流城可不就得最好同時挨著高速鐵路和碼頭麽。
陳言出一身汗,騎到火車站的便利店買了兩瓶水一包紙巾,他出門本來沒打算騎這麽遠,所以也就沒帶補給,一瓶放車上水杯架,另一瓶他擰開喝了一半,停好車子坐在便利店門口應該是車站為了方便市民設置的一排石頭椅子上,順著道路遠遠地看過去,他眼睛不是很好,但是他總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道路遠處模模糊糊那一大塊菀城市歡迎您的大牌子。
陳言喝完水,想了想,為了確定真有其牌,他打算騎到跟前看看,陳言雖然是在悅省生的,但是他在悅省隻去過前城和迎城,世界這麽大除去廖華錦帶著他跑過的那些地方,陳言自己去過的也就隻有京城了。
他把喝完水的水瓶扔進垃圾桶,擦擦汗又出發了。
那塊牌子還真的有,就在您已經離開前城市,歡迎您再來前城市的那塊大牌子後麵幾百米,但是距離也是真的遠,陳言騎過來看了下今天的裏程記錄,已經快三十公裏了,難怪這麽餓,再一看時間再有一個小時家裏的午飯也要開了,陳言用叫車軟件喊了個中麵,選擇人隨貨走,不一會兒一輛貼著貨拉拉廣告的電動小麵包就來了,司機下車就問貨呢,陳言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自行車,開車的小哥還挺負責任,用綁帶把陳言的車固定在了貨箱裏,陳言坐在副駕駛伸手把空調出風口的擋風板全關上了,小哥上來關上車門安全帶一扣,陳言長這麽大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麽是賽車級的推背感。
電動汽車由動能回收,加上比起機動車屬於完全的急停急起,很容易讓人暈車,陳言看著窗外自己來時看過的路邊景色,覺得自己不睡一下肯定得吐,於是很快就靠著車窗睡著了。
曹阿姨一邊很滿意的看著陳言今天吃飯總算是像點樣了,一邊問陳言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所以才叫了個車把自行車給拉回來了,剛洗過澡的陳言一邊吃一邊說隻是自己跑的有點遠,在菀城那邊轉了轉,然後感覺再騎回來也挺累的,這才叫了個車。
可能因為路上睡了一覺這會兒不困,吃完午飯陳言先到書房,他打算拿本什麽名著來給自己引瞌睡,然後一進門就看到了書櫃裏那隻葛玥童沒帶走的小熊。
陳言自己從小好像也沒什麽玩具,廠裏的碎布頭邊角料可能就是他小時候玩的最多的東西,稍大一點開始跟周小娟學裁縫了,就更沒什麽時間玩了,陳言從小體育就很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小時候玩的太少有關係,特別跳繩之類的運動,對他來說簡直要命,單跑單跳他都可以,跑跳結合的他就很難協調,所以從小體育課也沒人願意和陳言搭檔,小學的時候大家的主流還是課間追逐打鬧,所以整體來說不太容易暴露問題,等上了初中籃球足球羽毛球開始進入大家的文娛生活,特別這個籃球,男生們都喜歡,陳言不擅長運動這個短板算是徹底暴露了,不過正好他也不合群,初中的體育老師要求也不高,體育成績主要還是跑步跳高跳遠之類的項目成績,所以不參與這種集體體育活動對陳言來說沒什麽影響,上了高中就不一樣了,
陳言的高中一直奉行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理念,很重視體育強身,高一開始所有學生都要早晚跑操,這對陳言來說問題倒也不算大,體育課那可真的就是災難了。
班上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體育強項或者愛好,甚至班級都能拉起來女籃和女足的隊伍和別的班級搞對抗賽,男生就更不用說了,遊泳滑雪這種單人項目對這些同學來說幾乎人手都有一項並且熟練掌握,籃球足球這種團體項目的群眾基礎就更不用說了,每次上體育課隻要一到球類,陳言必定是落單的那一個,其他人寧可沒人組隊都不願意和他一起,先不說向平川和他的狗們同不同意有人能和陳言組一隊了,組隊的基本要求是你至少會一點吧,陳言不太行。
到了高二有了向激川這事情就更完蛋了。
向激川簡直就是個各種意義上的搞體育的好苗子,隻可惜沒走體育這條路,先不說他冰球打得好了,畢竟那時候冰球在國內還屬於小眾運動,十一中也還沒牛到能拉個冰球隊出來,但是籃球足球大眾項目向激川都是手到擒來,遊泳賽艇更是一騎絕塵,才來沒多久就已經是學校裏有名的體育新星了。
向激川個子高,身體比例也很好,體脂率低,肌肉力量訓練有素,從小廣泛的體育鍛煉讓他充滿活力,反應迅速,身體靈活,耐力持久,熟悉很多項目的規則和技巧,屬於一通百通,而他的固定搭檔陳言就比較尷尬了,其實陳言不算矮,但是跟向激川在一起那真的是挺不夠看的,向激川經常被老師叫去做示範,陳言就在班級最後麵遠遠看著,琢磨這體育課怎麽還沒完。
當然如果能一直當個看客這體育課也沒什麽不好,可是每次上完體育課陳言幾乎一定是受傷的,和他高一一樣。
陳言盯著那隻小熊看,想起來當時葛玥童那簡薄的行李,最完整的應該是那個鋪蓋卷,一看就是學校統一購買的,床單上還印著學校的校名,用了三年半新不舊的,還有一些書,都是教材,教輔資料都不成套,初三了十五歲的姑娘了,洗漱用品隻有牙刷牙膏一塊香皂,帶回來的臉盆衣架也都是一看就用了很久了,行李裏露出來的半包衛生巾這牌子陳言見都沒見過,一看生產地址就是菀城市的一個村小組,估計也是能買到的最便宜的,除了校服就隻有兩三身衣服,那雙塑料拖鞋底子都斷了,葛玥童還小心翼翼的收在塑料袋裏。
是個苦孩子。
所以在發工資這件事上,陳言是真的很猶豫,他是真的擔心葛玥童拿到錢以後會瘋狂的去消費補償自己,花錢沒計劃,看到什麽都想買,沒有理財觀念,隻顧眼前。
第一個月的工資發出去,那時候葛玥童也快開學了,齊叔特地帶著葛玥童去了一趟市區買東西,在超市葛玥童除了買了些必須要用的文具,甚至買的都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就沒再買什麽東西,齊叔問她怎沒買點衣服什麽的,葛玥童說這裏太貴了不劃算,而且不是說有校服呢,至於齊叔問要不要買點零食,葛玥童很堅決的說那不行,錢得留到該花的地方。
從此以後陳言對於給葛玥童發工資這件事再也沒有猶豫過,葛玥童雖然不會理財,但是她的樸素金錢觀是非常端正的,住在陳言家這麽多年,陳言唯一見過葛玥童穿的還挺像那麽回事的好衣服,是一套工裝背帶裙,還是虞移和米新荷給買的。
陳言感覺自己站在書房門口這麽一直發呆好像也挺傻的,走到書架前一伸手抽出了一本《韓非子》,感覺還是這東西離周公更近,於是很滿意的出來往自己臥室走。
陳言語文數學一直學的都還挺不錯的,特別擅長做閱讀理解,那時候22分的閱讀理解陳言幾乎次次都是滿分,語文老師也一向都很看好他,說他語文成績不拔高主要還是作文拖累了,原因就是積累不夠閱讀量太少,所以經常借給陳言一些散文集之類的,讓陳言多讀一讀,讀得多了自然會寫,等到陳言高考的時候他的語文成績就已經穩定在全省聯考的頭部了,沒事看看書這個習慣陳言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工作不忙的時候或者睡不著的時候他就看看書,沒什麽目的,總得有點裁縫活兒以外的殺時間的手段吧。
陳言隨手一翻,這一篇叫做二柄,一眼掃過去壓根看不懂,但是光看這個題目他就感覺已經困了。
最近雨水多跟著家裏蚊子也多了起來,秋台風比較厲害,來一次下一個星期的大雨,蚊子多的人心煩,曹阿姨弄了點滅蚊藥忙著搞消殺,一條一早已經讓齊叔給領回去了,陳言早上起來吃完早飯也推著自行車出門了,臨走還不忘叮囑曹阿姨做好防護,曹阿姨讓陳言注意安全,陳言應了一聲騎上車走了。
家裏的小母雞們已經紛紛捐軀了,臨時雞舍曹阿姨也已經都打掃幹淨了,所以陳言出門把車推下坡再回頭看的時候,曹阿姨已經帶上口罩開始給噴壺打氣增壓了。
陳言很久沒騎自行車了,其實他一直騎的也不快,平均時速也不到二十,主打一個休閑放鬆,不過以前他都是往山上騎,山路崎嶇上坡多,這個速度倒也不算慢,但他今天是不打算上山了,或者說這小半年他就沒能成功地上去過一次,所以今天他感覺也未必成功,幹脆就沿著出村的路一直騎,路過姑姑家的燒鵝點的時候正遇上姑父買菜回來,電瓶車兩側的兩個大塑料筐都是滿滿的。
出了村口隻要不去隔壁村,就隻有一條路,一般陳言穿過隔壁村主要是為了去地鐵站,隔壁的村子地勢就比較平整一些,握手樓就更加稠密,人車擁擠,陳言平時非必要還真不想去。
所以他今天直接走了兩個村子中間的這條路,這條路左邊通往阿文家的那個鎮子,右邊一直騎下去會經過兩個村子,然後就到了前城的一個貨運火車站,再走下去就到了前菀交界,然後就到了菀城。
陳言走右手邊。
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走過這條路了,上小學的時候因為要上學他還走過幾年,再後來好像就從來沒往這邊來過了,印象裏的沙土路現在也是很漂亮的柏油路了,雜草叢生亂七八糟開滿各種小作坊小工廠的路邊,現在也變得幹淨整齊幾乎都是民房了,村民們當上房東以後,這些村子們就都長的越來越像了,陳言平地上可能騎得更快一些,這會兒上學的上班的都已經到地方了,太陽也漸漸升高,路上幾乎沒什麽行人,過來過去的車也不多,偶爾還有出來溜達的狗,陳言一邊騎車一邊忍不住就想,自己這麽些年住在玉成村到底都做了些什麽。
到底都做了些什麽呢?
他想不出來,從出生到現在,他也就隻有讀大學的那三年是真的離開過玉成村的,陳言今年也三十了,這二十七年在玉成村的時間,他居然好像從來就沒有去這村子周圍逛過什麽,甚至,他的人生頭十八年,他都幾乎沒往玉成村村裏走動過。
那時候的華林服裝廠開在村口,陳言沒上學的時候就幾乎沒離開過這塊地方,上了學以後每天不上學就是在廠裏幹活,一上學出門就是出村的路,放了學回到家,周小娟在的時候就是趕緊寫完作業煮飯炒菜洗洗衣服,周小娟不在了就是一回來先趕緊去車間幹活以換取能吃口飯的資格,吃完飯了寫作業洗澡洗衣服,每天都是這樣循環著,以至於大學畢業廖華錦讓他在玉成村開廠的時候,陳言甚至都還不知道玉成村的山上還有這麽大的地方。
那時候的陳言出村也隻會往兩個方向走,要麽左轉去隔壁鎮上讀小學和上初中,要麽直走穿過隔壁村搭公交車去上高中,等到他回來開廠以後路線就更單調了,除了為葛玥童的事情出村左轉過幾次,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直行,去地鐵站,去物流城,去市區。
所以他今天右轉這麽一路騎行,感覺自己好像向激川玩的那些rpg遊戲裏的主人公打開了全新的地圖正在探索一樣。
一路上都還是悅省特色的農村樣貌,綠化程度要比市區高一些,植物層次也很豐富,空氣也挺不錯的,偶爾也有些路邊的田地,蔬菜水果居多。
陳言也沒想到騎了剛一個小時,自己就看到了那個火車貨站,他還以為那個貨站起碼在五十公裏開外的地方,要兩個小時左右才能到,直到自己遠遠的已經看見了一條雙向八車道的開闊馬路,再抬頭一看路牌提示前城貨運南站0.8km,他才驚覺原來這段距離這麽近。
主路上大貨車就很多了,都是來貨站卸貨接貨的,陳言從斑馬線二次過街到了站前廣場,遠遠就看到一排物流城的車在排隊等著裝車,也是,陳言自己經常去物流城發貨,他掏出手機導航看了看地圖,他常去的物流城走這條大陸居然隻要6.5公裏,也是,物流城可不就得最好同時挨著高速鐵路和碼頭麽。
陳言出一身汗,騎到火車站的便利店買了兩瓶水一包紙巾,他出門本來沒打算騎這麽遠,所以也就沒帶補給,一瓶放車上水杯架,另一瓶他擰開喝了一半,停好車子坐在便利店門口應該是車站為了方便市民設置的一排石頭椅子上,順著道路遠遠地看過去,他眼睛不是很好,但是他總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道路遠處模模糊糊那一大塊菀城市歡迎您的大牌子。
陳言喝完水,想了想,為了確定真有其牌,他打算騎到跟前看看,陳言雖然是在悅省生的,但是他在悅省隻去過前城和迎城,世界這麽大除去廖華錦帶著他跑過的那些地方,陳言自己去過的也就隻有京城了。
他把喝完水的水瓶扔進垃圾桶,擦擦汗又出發了。
那塊牌子還真的有,就在您已經離開前城市,歡迎您再來前城市的那塊大牌子後麵幾百米,但是距離也是真的遠,陳言騎過來看了下今天的裏程記錄,已經快三十公裏了,難怪這麽餓,再一看時間再有一個小時家裏的午飯也要開了,陳言用叫車軟件喊了個中麵,選擇人隨貨走,不一會兒一輛貼著貨拉拉廣告的電動小麵包就來了,司機下車就問貨呢,陳言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自行車,開車的小哥還挺負責任,用綁帶把陳言的車固定在了貨箱裏,陳言坐在副駕駛伸手把空調出風口的擋風板全關上了,小哥上來關上車門安全帶一扣,陳言長這麽大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麽是賽車級的推背感。
電動汽車由動能回收,加上比起機動車屬於完全的急停急起,很容易讓人暈車,陳言看著窗外自己來時看過的路邊景色,覺得自己不睡一下肯定得吐,於是很快就靠著車窗睡著了。
曹阿姨一邊很滿意的看著陳言今天吃飯總算是像點樣了,一邊問陳言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所以才叫了個車把自行車給拉回來了,剛洗過澡的陳言一邊吃一邊說隻是自己跑的有點遠,在菀城那邊轉了轉,然後感覺再騎回來也挺累的,這才叫了個車。
可能因為路上睡了一覺這會兒不困,吃完午飯陳言先到書房,他打算拿本什麽名著來給自己引瞌睡,然後一進門就看到了書櫃裏那隻葛玥童沒帶走的小熊。
陳言自己從小好像也沒什麽玩具,廠裏的碎布頭邊角料可能就是他小時候玩的最多的東西,稍大一點開始跟周小娟學裁縫了,就更沒什麽時間玩了,陳言從小體育就很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小時候玩的太少有關係,特別跳繩之類的運動,對他來說簡直要命,單跑單跳他都可以,跑跳結合的他就很難協調,所以從小體育課也沒人願意和陳言搭檔,小學的時候大家的主流還是課間追逐打鬧,所以整體來說不太容易暴露問題,等上了初中籃球足球羽毛球開始進入大家的文娛生活,特別這個籃球,男生們都喜歡,陳言不擅長運動這個短板算是徹底暴露了,不過正好他也不合群,初中的體育老師要求也不高,體育成績主要還是跑步跳高跳遠之類的項目成績,所以不參與這種集體體育活動對陳言來說沒什麽影響,上了高中就不一樣了,
陳言的高中一直奉行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理念,很重視體育強身,高一開始所有學生都要早晚跑操,這對陳言來說問題倒也不算大,體育課那可真的就是災難了。
班上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體育強項或者愛好,甚至班級都能拉起來女籃和女足的隊伍和別的班級搞對抗賽,男生就更不用說了,遊泳滑雪這種單人項目對這些同學來說幾乎人手都有一項並且熟練掌握,籃球足球這種團體項目的群眾基礎就更不用說了,每次上體育課隻要一到球類,陳言必定是落單的那一個,其他人寧可沒人組隊都不願意和他一起,先不說向平川和他的狗們同不同意有人能和陳言組一隊了,組隊的基本要求是你至少會一點吧,陳言不太行。
到了高二有了向激川這事情就更完蛋了。
向激川簡直就是個各種意義上的搞體育的好苗子,隻可惜沒走體育這條路,先不說他冰球打得好了,畢竟那時候冰球在國內還屬於小眾運動,十一中也還沒牛到能拉個冰球隊出來,但是籃球足球大眾項目向激川都是手到擒來,遊泳賽艇更是一騎絕塵,才來沒多久就已經是學校裏有名的體育新星了。
向激川個子高,身體比例也很好,體脂率低,肌肉力量訓練有素,從小廣泛的體育鍛煉讓他充滿活力,反應迅速,身體靈活,耐力持久,熟悉很多項目的規則和技巧,屬於一通百通,而他的固定搭檔陳言就比較尷尬了,其實陳言不算矮,但是跟向激川在一起那真的是挺不夠看的,向激川經常被老師叫去做示範,陳言就在班級最後麵遠遠看著,琢磨這體育課怎麽還沒完。
當然如果能一直當個看客這體育課也沒什麽不好,可是每次上完體育課陳言幾乎一定是受傷的,和他高一一樣。
陳言盯著那隻小熊看,想起來當時葛玥童那簡薄的行李,最完整的應該是那個鋪蓋卷,一看就是學校統一購買的,床單上還印著學校的校名,用了三年半新不舊的,還有一些書,都是教材,教輔資料都不成套,初三了十五歲的姑娘了,洗漱用品隻有牙刷牙膏一塊香皂,帶回來的臉盆衣架也都是一看就用了很久了,行李裏露出來的半包衛生巾這牌子陳言見都沒見過,一看生產地址就是菀城市的一個村小組,估計也是能買到的最便宜的,除了校服就隻有兩三身衣服,那雙塑料拖鞋底子都斷了,葛玥童還小心翼翼的收在塑料袋裏。
是個苦孩子。
所以在發工資這件事上,陳言是真的很猶豫,他是真的擔心葛玥童拿到錢以後會瘋狂的去消費補償自己,花錢沒計劃,看到什麽都想買,沒有理財觀念,隻顧眼前。
第一個月的工資發出去,那時候葛玥童也快開學了,齊叔特地帶著葛玥童去了一趟市區買東西,在超市葛玥童除了買了些必須要用的文具,甚至買的都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就沒再買什麽東西,齊叔問她怎沒買點衣服什麽的,葛玥童說這裏太貴了不劃算,而且不是說有校服呢,至於齊叔問要不要買點零食,葛玥童很堅決的說那不行,錢得留到該花的地方。
從此以後陳言對於給葛玥童發工資這件事再也沒有猶豫過,葛玥童雖然不會理財,但是她的樸素金錢觀是非常端正的,住在陳言家這麽多年,陳言唯一見過葛玥童穿的還挺像那麽回事的好衣服,是一套工裝背帶裙,還是虞移和米新荷給買的。
陳言感覺自己站在書房門口這麽一直發呆好像也挺傻的,走到書架前一伸手抽出了一本《韓非子》,感覺還是這東西離周公更近,於是很滿意的出來往自己臥室走。
陳言語文數學一直學的都還挺不錯的,特別擅長做閱讀理解,那時候22分的閱讀理解陳言幾乎次次都是滿分,語文老師也一向都很看好他,說他語文成績不拔高主要還是作文拖累了,原因就是積累不夠閱讀量太少,所以經常借給陳言一些散文集之類的,讓陳言多讀一讀,讀得多了自然會寫,等到陳言高考的時候他的語文成績就已經穩定在全省聯考的頭部了,沒事看看書這個習慣陳言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工作不忙的時候或者睡不著的時候他就看看書,沒什麽目的,總得有點裁縫活兒以外的殺時間的手段吧。
陳言隨手一翻,這一篇叫做二柄,一眼掃過去壓根看不懂,但是光看這個題目他就感覺已經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