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是,眾人的謀劃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地步,但是這個皇帝有億點點貪,打著仁德的旗號,獅子大開口。
大家夥眼看著大事將定,可偏偏在錢這個問題上卡殼了,就好難受…
正在眾人糾結之時,突然人群中站出來一人,禮部侍郎錢謙益,當機立斷說道:
“啟奏陛下,如今國事動蕩,陛下所言句句在理,臣等身為人臣,自當為君分憂。陛下隻管裁撤廠衛,這一百萬兩銀子,臣不才,願為陛下一分不少的籌齊!”
眾人一看,東林大佬錢謙益竟然毫不猶豫的應下來了。果然,東林大佬就是財大氣粗。既然錢的問題解決了,那現在就好辦了。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看向朱由檢。
朱由檢這時候內心咯噔一下,回答的那麽爽快,瑪德!開價低了啊…但是木已成舟,隻能繼續說道:
“原來是禮部侍郎錢愛卿啊,果然是公忠體國之輩。不知愛卿所言,籌齊這些銀兩需要多長時間?就錦衣衛現在這個情況,朕相當沒有安全感啊…”
錢謙益內心吐槽,你沒有個屁的安全感。麵上卻是自信滿滿的說道:
“陛下勿憂,不出三日,臣定為陛下湊齊所需銀兩!”
朱由檢也幹脆,聞言大袖一揮說道:
“既如此,那就這麽定了。一共二百萬兩白銀,銀子入內帑之時,就是朕裁撤廠衛之日。”
錢謙益一愣,特麽的,二百萬兩都成我的任務了?不過問題不大,於是領著眾人山呼道: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事情發展到這時,基本上大家關注的核心問題都已經解決。眾臣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而朱由檢更是賺的盆滿缽滿。正待下朝之際,驛遞傳來八百裏加急軍報:
“報…啟奏陛下,遼東八百裏加急奏報。建奴於三月初再次聚兵大淩河一線,大舉進攻遼東。袁督師正率軍與敵血戰。但由於陛下調趙率教部入山海關鎮守,導致遼東兵力不足。袁督師急信,向京師求援,並請餉!”
“報…啟奏陛下,陝西八百裏加急奏報。洪督師繼任三遍總督後,隨著賑災款到達陝西,洪督師通過誘降,招撫等手段,誘殺匪首王二,神一魁!擊潰闖賊高迎祥。如今陝西局勢一片向好,流寇正在向陝西西南方向逃竄,軍報發出之時,洪督師正在率軍追擊潰軍途中。陝西巡撫楊鶴一同上書,言陝西大旱不止,赤地千裏,百姓顆粒無收。請求陛下運糧入陝,賑濟災民!”
“報…陝西八百裏加急,定國將軍朱純臣率京營抵達陝西邊界。在進入陝西時,遭遇賊寇主力神一元部,雙方展開激戰。軍報發出時,敵我兩軍正在對峙之中…”
聽到後麵,不單單是朱由檢,所有大臣們都呆了…
尼瑪,神一元部?還主力?大家沒記錯的話,洪承疇這邊剛剛說斬了神一魁。神一元那是神一魁的弟弟,這不就是敗軍?你成國公帶著五萬京營,和一群敗軍還激戰?完了還打成對峙?這合理嗎?這科學嗎?
此時,武勳們就是再無能,也聽出來其中的道道了,一個個的恨不得打個地洞鑽進去…太特麽丟祖宗了…
朱由檢聽完軍報,心中暗暗思量,京營腐壞,去陝西打成什麽樣他都無所謂。關鍵是洪承疇這裏,這家夥不能說是二五仔,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政治投機客,而且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隻要大明這艘船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貨暫時應該不會跳反。
麻煩的就是陝西!這連年幹旱的問題,特麽的,老天爺是真不給活路啊。終明一代,二百七十七年的曆史中,陝北地區共發生不同程度幹旱125次,平均2.2年一次。其中,大明前期,輕度幹旱57次,大明中期以後,中度幹旱44次。大明後期,造成“人吃人”現象的重大災害20次,崇禎一朝獨占13次。不知道這崇禎帝上輩子是造了什麽孽,就這頻率,那妥妥的是渡劫飛升的節奏啊…
至於遼東這邊,隨袁都督去造吧,打贏了他賺,打輸了,他也不慌。有了趙率教這一後手,隻要山海關不丟,就算打沒了整個遼東,那他也有機會再打回去。
短暫的思慮之後,朱由檢掏出一個小本本,煞有其事的說道:
“遼東有袁都督在,朕不慌,以群臣對袁督師的推崇,朕相信遼東出不了什麽大問題。不過這袁崇煥每一次上書,都要請餉,這讓朕很費解啊。軍費都是按年撥過去的,大把的銀子送過去,按說怎麽也夠了啊。怎麽老是缺餉?諸位臣工可知為何?”
眾臣:…
朱由檢對著群臣這麽一問,一下子給眾位大臣們問倒了。眾人隻能保持沉默:我們知道啊,貪腐啊!老大,但是我們不說…
見眾人保持沉默,朱由檢也不惱,當著眾人的麵,指了指自己身上穿著的那件打了補丁的衣服,然後便算起了賬來:
“遼東前線大戰,朕也不是不通人情事故的人,以前的事咱就不計較了。但是袁都督這頻繁請餉,倒是提醒了朕。
朕這人吧,窮日子過慣了。自打朕即位以來,就沒過上一天富裕日子,宮裏的東西能賣的也賣了一些。這也不能怪誰,老天爺不賞飯吃,咱認了。不過這苦日子過慣了,朕也學會了精打細算。
大家看啊,咱大明邊軍每人每月軍餉是一兩五錢銀子,十萬大軍一月就是十五萬兩銀子,一年就是一百七十萬兩銀子。咱現在遼東軍有多少人?朕之前讓人查了一下,遼東各城堡經製共伍十三營,人數合計十五萬九千人,一月的軍餉便是二十三萬八千五百兩,一年軍餉便是白銀二百八十六萬二千兩。(實際上,遼東馬步兵共六萬四千七百人,外調援軍自渾河血戰後實際兵力一萬一千餘人。查自明清史料甲編第九本862,遼東巡撫方一藻題本)。
但是如今,我朝往遼東輸送軍餉已經達到七百餘萬兩,還嫌不夠嗎?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朕不知道,但是朕反思了一下,這日子不能再這麽稀裏糊塗的過下去了。
以前的事朕既往不咎,今後遼東軍就按這個數字每年撥付軍餉,軍將薪俸每年再額外撥付軍資十三萬八千兩。正好給湊個三百萬兩整。至於修繕城堡,防禦設施,每年朕再額外撥付一百萬兩白銀。這樣怎麽著也夠了,就這麽定了吧。”
眾臣:…
眾人再次沉默了,這小皇帝太會算了,他數學老師是誰,下朝就去給他打一頓再說!照他這麽搞,又不發工資,是準備讓我們都去喝西北風嗎?
特麽的,這好不容易剛忽悠完皇帝定下了魏黨逆案和裁撤廠衛的調子。這會兒,這小皇帝又開始鬧幺蛾子了啊!關鍵他說的還好有道理…
就在眾臣沉默之時,成基命急不可耐的出列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
大家夥眼看著大事將定,可偏偏在錢這個問題上卡殼了,就好難受…
正在眾人糾結之時,突然人群中站出來一人,禮部侍郎錢謙益,當機立斷說道:
“啟奏陛下,如今國事動蕩,陛下所言句句在理,臣等身為人臣,自當為君分憂。陛下隻管裁撤廠衛,這一百萬兩銀子,臣不才,願為陛下一分不少的籌齊!”
眾人一看,東林大佬錢謙益竟然毫不猶豫的應下來了。果然,東林大佬就是財大氣粗。既然錢的問題解決了,那現在就好辦了。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看向朱由檢。
朱由檢這時候內心咯噔一下,回答的那麽爽快,瑪德!開價低了啊…但是木已成舟,隻能繼續說道:
“原來是禮部侍郎錢愛卿啊,果然是公忠體國之輩。不知愛卿所言,籌齊這些銀兩需要多長時間?就錦衣衛現在這個情況,朕相當沒有安全感啊…”
錢謙益內心吐槽,你沒有個屁的安全感。麵上卻是自信滿滿的說道:
“陛下勿憂,不出三日,臣定為陛下湊齊所需銀兩!”
朱由檢也幹脆,聞言大袖一揮說道:
“既如此,那就這麽定了。一共二百萬兩白銀,銀子入內帑之時,就是朕裁撤廠衛之日。”
錢謙益一愣,特麽的,二百萬兩都成我的任務了?不過問題不大,於是領著眾人山呼道: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事情發展到這時,基本上大家關注的核心問題都已經解決。眾臣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而朱由檢更是賺的盆滿缽滿。正待下朝之際,驛遞傳來八百裏加急軍報:
“報…啟奏陛下,遼東八百裏加急奏報。建奴於三月初再次聚兵大淩河一線,大舉進攻遼東。袁督師正率軍與敵血戰。但由於陛下調趙率教部入山海關鎮守,導致遼東兵力不足。袁督師急信,向京師求援,並請餉!”
“報…啟奏陛下,陝西八百裏加急奏報。洪督師繼任三遍總督後,隨著賑災款到達陝西,洪督師通過誘降,招撫等手段,誘殺匪首王二,神一魁!擊潰闖賊高迎祥。如今陝西局勢一片向好,流寇正在向陝西西南方向逃竄,軍報發出之時,洪督師正在率軍追擊潰軍途中。陝西巡撫楊鶴一同上書,言陝西大旱不止,赤地千裏,百姓顆粒無收。請求陛下運糧入陝,賑濟災民!”
“報…陝西八百裏加急,定國將軍朱純臣率京營抵達陝西邊界。在進入陝西時,遭遇賊寇主力神一元部,雙方展開激戰。軍報發出時,敵我兩軍正在對峙之中…”
聽到後麵,不單單是朱由檢,所有大臣們都呆了…
尼瑪,神一元部?還主力?大家沒記錯的話,洪承疇這邊剛剛說斬了神一魁。神一元那是神一魁的弟弟,這不就是敗軍?你成國公帶著五萬京營,和一群敗軍還激戰?完了還打成對峙?這合理嗎?這科學嗎?
此時,武勳們就是再無能,也聽出來其中的道道了,一個個的恨不得打個地洞鑽進去…太特麽丟祖宗了…
朱由檢聽完軍報,心中暗暗思量,京營腐壞,去陝西打成什麽樣他都無所謂。關鍵是洪承疇這裏,這家夥不能說是二五仔,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個政治投機客,而且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隻要大明這艘船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貨暫時應該不會跳反。
麻煩的就是陝西!這連年幹旱的問題,特麽的,老天爺是真不給活路啊。終明一代,二百七十七年的曆史中,陝北地區共發生不同程度幹旱125次,平均2.2年一次。其中,大明前期,輕度幹旱57次,大明中期以後,中度幹旱44次。大明後期,造成“人吃人”現象的重大災害20次,崇禎一朝獨占13次。不知道這崇禎帝上輩子是造了什麽孽,就這頻率,那妥妥的是渡劫飛升的節奏啊…
至於遼東這邊,隨袁都督去造吧,打贏了他賺,打輸了,他也不慌。有了趙率教這一後手,隻要山海關不丟,就算打沒了整個遼東,那他也有機會再打回去。
短暫的思慮之後,朱由檢掏出一個小本本,煞有其事的說道:
“遼東有袁都督在,朕不慌,以群臣對袁督師的推崇,朕相信遼東出不了什麽大問題。不過這袁崇煥每一次上書,都要請餉,這讓朕很費解啊。軍費都是按年撥過去的,大把的銀子送過去,按說怎麽也夠了啊。怎麽老是缺餉?諸位臣工可知為何?”
眾臣:…
朱由檢對著群臣這麽一問,一下子給眾位大臣們問倒了。眾人隻能保持沉默:我們知道啊,貪腐啊!老大,但是我們不說…
見眾人保持沉默,朱由檢也不惱,當著眾人的麵,指了指自己身上穿著的那件打了補丁的衣服,然後便算起了賬來:
“遼東前線大戰,朕也不是不通人情事故的人,以前的事咱就不計較了。但是袁都督這頻繁請餉,倒是提醒了朕。
朕這人吧,窮日子過慣了。自打朕即位以來,就沒過上一天富裕日子,宮裏的東西能賣的也賣了一些。這也不能怪誰,老天爺不賞飯吃,咱認了。不過這苦日子過慣了,朕也學會了精打細算。
大家看啊,咱大明邊軍每人每月軍餉是一兩五錢銀子,十萬大軍一月就是十五萬兩銀子,一年就是一百七十萬兩銀子。咱現在遼東軍有多少人?朕之前讓人查了一下,遼東各城堡經製共伍十三營,人數合計十五萬九千人,一月的軍餉便是二十三萬八千五百兩,一年軍餉便是白銀二百八十六萬二千兩。(實際上,遼東馬步兵共六萬四千七百人,外調援軍自渾河血戰後實際兵力一萬一千餘人。查自明清史料甲編第九本862,遼東巡撫方一藻題本)。
但是如今,我朝往遼東輸送軍餉已經達到七百餘萬兩,還嫌不夠嗎?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朕不知道,但是朕反思了一下,這日子不能再這麽稀裏糊塗的過下去了。
以前的事朕既往不咎,今後遼東軍就按這個數字每年撥付軍餉,軍將薪俸每年再額外撥付軍資十三萬八千兩。正好給湊個三百萬兩整。至於修繕城堡,防禦設施,每年朕再額外撥付一百萬兩白銀。這樣怎麽著也夠了,就這麽定了吧。”
眾臣:…
眾人再次沉默了,這小皇帝太會算了,他數學老師是誰,下朝就去給他打一頓再說!照他這麽搞,又不發工資,是準備讓我們都去喝西北風嗎?
特麽的,這好不容易剛忽悠完皇帝定下了魏黨逆案和裁撤廠衛的調子。這會兒,這小皇帝又開始鬧幺蛾子了啊!關鍵他說的還好有道理…
就在眾臣沉默之時,成基命急不可耐的出列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啊…”